近日,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發布2020年第四期「西安好人」榜,授予趙朋偉等40名同志「西安好人」榮譽稱號。其中有16名抗擊疫情先進典型,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總有一種聲音,揮之不去,在天地間久久迴響;總有一群背影無法忘懷,成為一個城市的記憶;總有一些瞬間刻骨銘心,生死剎那,把信念傳遞。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好人!
他們中,有致力教育扶貧十八載,熱心公益助學的小學校長;有抱誠守真心繫百姓健康,抗擊疫情的民營企業家;有急救路人的軍校女學員;有紮根營銷服務窗口一線20餘年,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模範班長;有愛管「閒事」、「大嗓門」喚起鄰裡關愛的社區主任;有舍小家顧大家,為航天事業鞠躬盡瘁的工藝師;有建起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老人提供溫暖貼心照料的「飯大爺」;有自強自立擔責任,孝老愛親報春暉的九零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小角色也可以實現生命的價值。他們點燃我們愛的火把,帶動我們一路前行。
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和生活中,崇德向善、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篇章,是廣大群眾可親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展現了西安廣大市民群眾向上向善的精神風採,展示了千年古都崇德有禮的城市品格和城市情懷,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
如今,西安這座城市因道德的滋養而格外精彩,因好人的存在而更賦有城市厚度。目前,我市共評選上榜「西安好人」592人,推薦上榜「陝西好人」215人,榮膺「中國好人」125人,形成了西安好人群體「群星璀璨」的良好局面,為西安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敬業奉獻」好人:康勃濤
康勃濤,男,1989年3月生,藍田縣路橋工程公司副經理。
他自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長期堅持在工程施工一線,熟知工程施工管理的技術要求。他先後參與了西安繞城高速六村堡、新築收費站和福銀高速長武收費站改擴建工程,312國道1405邊坡防護工程,西安藍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焚燒熱電聯產項目進場道路等工程的建設。他在一次施工安全檢查時,不慎摔倒,導致左腳骨折,僅僅休息半天,便又回到工程現場。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他耐心講解,現場示範,傾注心血培養新人,為公司培養了一批年輕技術工人。他始終把工程管理作為本職工作的第一要務,把安全生產和技術創新作為工程施工的一塊基石,把創建優質優良工程作為工程建設的落腳點,大膽創新,用心履行著自己的誓言,用行動踐行著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用成績彰顯一位基層工程建設者的能力和水平。
(藍田縣委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劉均弟
劉均弟,男,1951年3月生,西安高新區草堂鎮郝家莊村保潔員。
2015年,劉均弟開始擔任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負責所在轄區各垃圾投放點的生活垃圾、路面垃圾及道路清掃工作。為提高村裡的環境質量,他將工作做到極致。每天天還沒亮就出門,常常是工作幹不完不休息,打掃不乾淨不吃飯。最初村裡亂倒亂扔垃圾現象普遍,有時候剛剛清掃的街道,即使垃圾桶在身邊,村民仍然隨手亂扔垃圾,他發現後經常默默地去收拾,用一次一次的行動去感化那些不講文明的人。他細心合理安排垃圾桶數量,確保垃圾能入桶不會亂丟亂扔影響環境衛生。在夏天,他加快垃圾清理頻率,以防垃圾腐爛,影響整個街道的空氣品質。清理垃圾不僅累人,還很髒,但這些也沒有動搖他堅守崗位的決心,他不怕髒、不怕累,用心服務,用真情付出。他用手中的掃帚打造著美麗鄉村,為村民提供乾淨、優雅、舒適的生活環境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塵埃與汙濁中閃爍著光輝。
(高新區委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武向文
武向文,男,1969年7月生,中共黨員,中航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成員,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射頻連接器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武向文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創新與轉化,在他的帶領下,富士達公司研發中心提交了亞洲該行業的第一項國際標準;2004年至今,他主導參與了11項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標準制定、修訂工作,其中9項已獲得批准成為正式的IEC標準,公司取得專利授權160餘項,其中30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是我國電子行業擁有國際標準最多的企業,改變了中國連接器的國際地位,其高成長性、軍工配套、國產化、自主創新方面為眾多西部中小企業樹立了典範。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及研發中心先後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省級技術中心」、「陝西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培養研發人員一百餘人。
(高新區委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邱偉真
邱偉真,男,47歲,航天六院7103廠工藝處工藝組組長,承擔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等系統工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科研任務。
二十年來,他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為了確保航天研製任務按計劃推進,編制了大量工藝規程和工藝路線,時常泡在車間現場和工人討論加工方案,即使體力透支仍堅持奮戰在科研一線,不幸罹患白癜風疾病,卻因某型號研製任務節點緊張主動放棄治療。在面對母親半身不遂,父親腸癌晚期,嶽父腦梗,獨身無業的胞姐身患尿毒重症的家庭不幸,他扛起航天事業和家庭兩副重擔,一邊照顧親人治病就醫,一邊加班加點圓滿完成研製任務。疫情期間,他主動申請到一線開展協助防控,幫助解決隔離職工生活難題。他積極樂觀面對工作重壓和家庭苦難,以自信自強、無私無畏、敢想敢為、盡善盡美的信念立志為中國航天事業鞠躬盡瘁,奮鬥終生。
(航天基地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姚萍
姚萍,女,1970年12月生,中共黨員,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街道東關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她愛管「閒事」,手機24小時開著,隨呼隨到,讓居民們有見親人般的感覺。上班前、回家路上,她總要在小區裡看一看,哪裡有安全隱患或者影響出行,就要上前說一說、管一管。只要看到姚萍在小區裡轉悠,居民們就放心。照顧獨居老人,解決街坊難題更是每天的事。小區裡不管哪家結婚嫁女、滿月過壽,主家必定邀請她,似乎她不來就不熱鬧。誰家要有個拿捏不準的事,也一定會問問她的主意。她嗓門「大」,在社區工作中經常接觸老年人,若只是大聲說話,老人會認為你在訓斥他,因此大嗓門、面帶笑容成了姚萍的工作標配。她還向愛心人士宣傳志願服務精神,把他們組織起來,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去,播種愛的雨露。她助人為樂的事跡曾多次被陝西日報、西安晚報等新聞媒體報導。
(臨潼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盧建雲
盧建雲,女,1953年2月生,西安市雁塔區長延堡街道天壇路社區居民。
面對高位截肢,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昂貴的醫藥費、沉重的生活負擔一次次壓在了盧建雲的肩上。給愛人接屎倒尿,洗澡換衣,端水遞藥,按摩捶背,一日三餐換著花樣做,她事無巨細,每天忙的像陀螺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丈夫。她二十三年如一日,從不抱怨,從不灰心,不離不棄。2001年組建社區,她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當時每月只有兩百餘元的生活補貼,很多人寧可賦閒在家也不願意到社區工作。她主動報名進社區,用她的原話就是「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工資也行」。面對生活困難的社區群眾,她真誠相助,無私奉獻。「多給大家辦點事,多給大家辦點實事」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好媳婦、一名優秀社區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雁塔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盧娟娟
盧娟娟,女,中共黨員,1982年5月生,西安市臨潼區相橋敬老院院長。
自2002年10月就協助管理敬老院工作,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結婚時所有的嫁妝拿出來貢獻給敬老院。以婆婆劉先蕊為榜樣,誠心誠意照顧好每位孤寡老人,洗衣餵飯、端屎端尿,從不嫌棄,毫無怨言。鄉鎮敬老院工作人員少,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她一幹就是十幾年,既當醫生,還要當護理員、值班員、廚師,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用真心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與愛戴。2015年擔任相橋敬老院院長,她更是全身心的地投入到這個崗位上,舍小家、顧大家,為了方便管理和照顧老人,和老人一塊吃住,一起娛樂,從來沒有外出休過假期。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她不斷探索完善敬老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向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邁出了堅實的步子。使敬老院全體老人都得到親人般的細心照料,使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舒適、貼心的服務。
(臨潼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司葳蕤
司葳蕤,女,1979年11月生,周至縣西周初級中學教師。
17年來,她陪伴著身患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疾病的丈夫尋醫問藥,悉心照顧,歷經艱難,不離不棄;年邁多病的婆婆,雙眼患有白內障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她盡心盡力地從精神和物質上讓婆婆安度晚年。她一肩扛著丈夫的生命,一肩扛著婆婆的生活,俯身牽著兒子前行。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堅強善良的好妻子;婆婆眼中,她是一個賢惠孝順的好兒媳;兒子眼中,她是一位勤勞樸實的好媽媽。丈夫多次手術住院,生命垂危,面對病痛的折磨及沉重的經濟負擔,丈夫多次想放棄治療,她用愛和責任鼓勵丈夫一次又一次重燃對生的希望。丈夫在她的鼓勵中,堅定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念; 婆婆在她的呵護下,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兒子在她的擔當中,學會了責任和愛。
(周至縣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李寧利
李寧利,女,1960年7月生,西安高新區集賢鎮東村農民。
她堅持照顧患病的父母30多年,去年90多歲的父親去世,如今的她仍任勞任怨地照著年近九十的老母親。1985年,60多歲父親突發腦梗,隨後哥哥重病不治身亡,丈夫離家出走,母親眼睛視力急劇下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妹妹臥病在床,接二連三的家庭禍事並沒有打倒這個命運多舛的女人。在千瘡百孔的家庭重壓下,她選擇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擔,多年如一日地照顧患病的雙親和重病的妹妹,含辛茹苦地撫養年幼的女兒,同時還要兼顧家裡的農活。2017年,李寧麗在打工過程中不幸摔傷,造成骨折,但是父母有病在家,仍需她的照顧,她每天強忍著疼痛拄著拐杖給父母抓藥、煎藥,還要給父親餵藥,給一家人做飯洗衣服。經歷了重重磨難的李寧麗,從來不在雙親面前表露心事。有時父母無緣無故發脾氣、鬧情緒,她總是笑臉相迎,想盡一切辦法讓老人開心。她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運轉。
(高新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劉明香
劉明香,女,1992年8月生,西安高新區興隆街道張王社區市民。
從18歲開始,她用自己稍顯稚嫩而又無比堅實的臂膀撐起了這個充滿不幸的家庭,面對患有腦梗的爺爺、癱瘓在床的奶奶、嚴重抑鬱的父親,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從生活上、心理上對三位老人給予最溫暖的關懷和最貼心的照料。她為了讓老人心情好,天天放收音機,又時不時講社區家長裡短,奇聞趣事;為了讓老人吃好喝好,她勤換飯菜品種和口味;她經常給長期臥床的奶奶按摩,定期洗澡,勤洗勤換衣物、被褥;她經常陪伴在記憶力不太好又喜歡出門曬太陽的爺爺身邊;她鼓勵父親外出務工,多跟人接觸、多跟人交流,父親的心結慢慢解開了,心情舒暢了,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了。
(高新區文明辦 推薦)
@西安網V編輯出品
編輯:馬 瑩
審核:馬 放
終審:董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