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磐石艦若普篩,何致有今天的災情

2021-02-06 U臺說

海軍磐石艦陸續傳出官兵確診,高市環保局日前對營區門口及會客室大消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海軍敦睦艦隊爆發官兵感染新冠肺炎,原本是「出訪」有功,頓時變成過街老鼠。當初蔡英文親到碼頭歡迎艦隊返港,肯定他們遠航的辛勞;如今卻連續兩天臉書發文,要軍方「誠實以對,不要隱匿」,顯然已視為事件的因素。

 

但輿論的另一焦點,卻是疫情擴散期間艦隊為何仍依計畫出訪?軍方對外一肩扛下責任,宣稱「權責在海軍司令部」,政府核備。這次敦睦遠航是否已到應取消的地步,其實不必以成敗論英雄;但三艘主力戰艦出訪一個多月,若說海軍即可逕自拍板決定,根本不會有人相信。政府「體貼領袖苦心」,卻徒幫倒忙。

 

人們更好奇的是:新冠病毒在何時、何地侵入磐石艦?是三月五日啟航前,或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帛琉期間,甚或四月九日至十五日停靠左營港時,都有其可能。而真正讓外界不滿的,並非艦上感染,而是疫情居然在官兵下船後數日方才發現,造成全臺防疫破口。歸根究柢,問題的源頭,出在政府始終堅持不改的「低篩檢」,才是造成染疫官兵足跡遍及全臺、社會惶惶不安的主因。

 

根據調查,磐石艦三三七名官兵,目前已有廿七人陸續確診。其中返臺後曾就醫者僅六人,七人毫無症狀,其餘曾有不適但未就醫。敦睦艦隊組成近兩個月期間,磐石艦醫官共看診一四八人,其中五人曾發燒,但登岸前皆已退燒。值得注意的是,這五人不在首波確診名單中,而其中三人體內驗出新冠病毒「抗體」。這表示,三人曾經感染,如今已痊癒,他們極可能才是這次艦上群聚感染的傳播源。

 

從上述數據看,疫情已在磐石艦上流傳若干時日;如果指揮中心對所有官兵採檢,極可能發現更多帶抗體者。比起鑽石公主號郵輪、美軍航艦羅斯福號等案例,磐石艦上的感染幅度與發病強度相對較低。軍艦在熱帶海上長期航行,艙間與甲板溫差極大,官兵及首次遠航的軍校生本來就易身體不適。尤其,如果艦上未攜帶任何病毒檢測裝備,醫官把病情誤判為感冒或水土不服,其實難以苛責。換個角度看,若艦隊出發前就進行全員篩檢,即可提前發現潛在的無症狀感染者;若官兵下船前進行普篩,也可及時隔離感染者,不致讓他們下船全臺趴趴走造成社會緊張。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臺灣在配發口罩及邊境管制上相當嚴格,但在防疫上卻採取非常「佛系」的低篩政策,不願積極找出潛藏的輕症感染者,一味仰賴量體溫和當事人的主動報告。又因為不願採購篩檢試劑,政府一直以「可能出現假陰性」與「可能拖垮全臺醫護」為由,拒絕採取類似南韓等國的大規模普篩。因此,除了湖北返臺民眾被超嚴格對待,歐美入境者只要體溫未超標、自訴沒症狀,即不必進一步篩檢。敦睦艦隊官兵的登岸檢疫,採取的正是這種標準,與指揮中心的作法並無二致。

 

蔡政府這次的防疫戰果,主要應在第一時間發布對中港澳的入境限制,有效防堵感染源入境;因此,即使隨後採取「佛系」篩檢政策,仍可創造低確診的佳績。問題是,低確診的漂亮數字,是建構在「分母不明」的基礎上,過低的樣本數創造了疫情的黑數,亦導致疫情病理研究的困難。萬一出現了未知的「超級傳播者」,社會將如何因應?

 

正當全臺沉醉在三次「零確診」的大內宣氛圍,這次海軍官兵染疫的消息如同一記警鐘,戳破了政府防疫有成的假象。對抗狡猾的病毒,最怕的是決策者的自得自滿,乃至陷於處理慣性而變得知覺遲鈍。疫情已在全球歷經幾次翻轉擴散,政府不能一直停留在發口罩及口罩外交的思維,請積極研發藥劑、疫苗並擴大篩檢能量,別再自欺欺人了!



相關焦點

  • 評論│斷層帶上何以建了那麼多高樓?
    但這天的災情不止如此,當天凌晨空勤總隊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接運病患時突然失蹤,機上六人下落不明。當天午夜花蓮發生震度七的強震,造成市區多棟高樓倒塌,救難人員連夜出動搶救受困瓦礫堆中的居民。春節將近,卻震災、股災齊湧,對民眾而言真是一日數驚。臺股受美股拖累震盪,許多投資人幾乎賠掉了過去一年的收益,災情慘重;稍可寬慰的是,昨日股市已暫回穩。
  • 評論│eID、天網、亡者資料:失控的數位巨靈
    面對反對聲浪,內政部長徐國勇竟說「eID晶片是臺灣的護衛神山臺積電製造的」,絕對不會有問題。此言更令人擔心,內政部長連「駭客攻擊的是資料庫,而不是晶片」都不知嗎?他若非無知,就是蓄意糊弄人民,還拖拉臺積蹚渾水。 人民原寄望「天才IT大臣」唐鳳能以專業發聲,她卻說「可以善用不透明膠帶保護個人隱私」,只要貼掉條碼跟機讀碼這兩個欄位,就安了。
  • 嶽陽洪災│若無妙計安民事,換個人兒做玉皇
    大中華詩詞協會授權公眾號藍水河社區(藍社)出品網易新聞http://news.163.com/17/0812/20/CRLSD1B4000187VE.html湖南岳陽:暴雨引發滑坡又致山塘潰壩若無妙計安民事,換個人兒做玉皇。03寒冰臨屏口佔天公冤怒降人間,九寨溝魂尚未還。今日三湘洪水起,無情奪命為哪般。
  • 財若磐石02|固收有波動 市場有能量
    磐小白 大師,我從正規機構買的固定收益產品也會有收益浮動,是不是被人騙了? 石大師 咳咳,浮動通常是市場波動造成的。 磐小白 啥市場,還波動。
  • ​話題│振興券大可以狂勝消費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病毒橫掃全球,造成百年不一見的災情,各國紛紛不遺餘力以種種方法紓困。疫情後發先至的美國,更是慷慨解囊,除了排富每人發美金一千二百元之外,失業者還每周發給六百美元。反觀臺灣,早早提出一兆六百億元紓困計畫,聲稱要發放酷碰券以提振消費;幾經波折,最後終於拍板定案,要從七月十五日開始,不排富,每人可以一千元購買三千元振興券。
  • 【球拍】Dunlop Maxply Fort——堅若磐石
    如果您有網球故事、或者網球公眾號,小天願意幫您免費宣傳,傳遞網球正能量。本文來自公眾號:網球拍故事。
  • 《全境封鎖2》怎麼解鎖膝蓋中箭獎盃 堅若磐石獎盃解鎖攻略
    遊戲中有許多成就等著玩家解鎖,今天就來給大家將就愛你過全境封鎖2堅... 全境封鎖2作為一款育碧新發售的射擊遊戲,遊戲繼承了一代的世界觀和操作手感,更在此基礎之上提升了遊戲的趣味性,玩家們再也不會感到無聊了。
  • 關注│氣象局:不排除有更大震 臺商心繫家鄉 臺企聯將發動捐款
    臺企聯會長王屏生今天清晨立刻指示秘書長收集災情,強調也會在適當時機發動捐款,協助家鄉同胞度過災情。
  • 評論│鄭南榕也絕不會苟同蔡政府的作法
    近一年來,民眾因隨手在手機轉發訊息或在網上發表評論而遭約談的案例,堪稱遍地哀鴻。南部有七十多名農民,因轉發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在記者會發言的影片,而分別收到地檢署的傳票,簡直禍從天降。再如,高雄市裡長陳清茂之助理因轉發綠委蔡易餘與楊蕙如之照片,也被警方帶著傳票登門,而她只是同案五十名被告之一。這類事件,不勝枚舉。
  • 評論│史上最嚴苛:三倍券是控制狂的傑作
    若把八成六這個數字視為一次公投民意,它的結論是:三倍券的政策想定一路錯誤,一再悖離民眾期待。 三倍券的設計和使用規則,是一個「控制狂」政府自以為是的傑作。和其他地區相比,臺灣的三倍券有幾大特色:一是對個別民眾發放的金額最少;二是規定最複雜;三是唯一需先繳錢「換購」的紓困金;四是領取手續程序繁雜,耗力費時;五是政府知法犯法,讓健保卡違規用於領取三倍券。
  • ​評論│陳時中與三倍券,能撐多久防疫神話?
    兩個場景同指向今年第三季,際遇卻是天壤之別;若全臺大解封真能帶來疫後重生,為何產業持續萎縮,社會新鮮人前景渺茫?矛盾不止於此,指揮中心「嘉玲秀」國際馳名,讓美國商會稱許臺灣是最安全之地,但指揮官陳時中仍擔心媽祖遶境風險,設下重重禁令,並時時提醒國際疫情嚴峻,邊境不到解封階段。
  • 評論│顧主委,金融業最大家族姓「泛」
    有關「家族化」說法,近來公共論壇已有不少評論。不只臺灣,全球上市公司具控制權的大股東屬同一家族的情形其實很普遍,但這與公司治理績效的良莠優劣並無絕對關聯;此其一。其二,臺灣金融業過去存在「蔡蔡吳吳辜辜」的說法,但這些金控,或者家族內早已分家(甚至彼此競爭),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割,統稱「家族化」或「產金不分」,只是過去的籠統印象。
  • ​評論|看見官僚大山:連醫護防疫津貼都拖欠?
    今天台灣防疫有成,醫護人員的努力功不可沒;臺灣已一百多天無本土疫情,政府卻連四個月前的防疫津貼都還發不到醫護人員手上,作業之遲緩令人驚訝! 時序已進入七月下旬,衛福部開始接受四至六月的個人防疫獎勵津貼申請,但許多大型醫院醫護人員卻連第一季的防疫獎勵都未領到,是不可思議的事。
  • 在8月下旬,心若磐石,水滴石穿,旗開得勝的三大星座
    你只看到了別人如何璀璨奪目,卻沒有看到別人背後有多少傷痕。你所有的項目都是人之常情,但是羨慕只是一種望塵莫及的情緒,你應該在屬於自己的領土裡努力向上攀爬,然後收起你閃閃發光的大眼睛,不用再到處散發你羨慕的情緒。只要你變得足夠強大了,你就會發現你跟別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千溝萬壑,而是一張薄薄的紙罷了。在8月下旬,這三個星座心若磐石,水滴石穿,旗開得勝。
  • 劉嘉玲堅若磐石,穩如泰山,梁朝偉就應該是她的
    劉嘉玲堅若磐石,穩若泰山,外界的猜測和傳聞於她而言,絲毫沒有影響,她該出席活動出席活動,該走紅地毯,走紅地毯。我心巍然,你能奈何?最終,梁朝偉還是牽起了劉嘉玲的手,與她共度春秋。很多人說劉嘉玲心大,卻不知劉嘉玲這種作為在情感上是大智慧,我們無法控制輿論,無法控制另一半,真正能控制的只有自己,自己穩坐不亂,就是最大的勝利。
  • 武漢加油│高瞻:閉關者的祈禱詞
    武漢加油│高瞻:只為了人世間的又一場春風拂面武漢加油│梁志民:致抗「疫」交警(組詩)武漢加油│丁速:抗疫隨想武漢加油│陳誼軍:士兵與戰鬥武漢加油│覃葉嵐:得知朋友要去抗疫
  • 短評│學歷堆高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李眉蓁遭爆碩士論文抄襲案,讓「論文普篩」一時成為顯學。不過道歉究責是一回事,到底是怎樣的環境,讓大學變身政商「學歷堆高機」,更值得關注。 很多大學都設有碩士在職專班,像陳菊、蘇嘉全以及李眉蓁,就都畢業於中山大學的在職專班。
  • 強颱來襲,預警資訊,災情更新,重要提醒
    因應7月11日北市上班需求,有關雙北調撥車道部分將維持平日調撥車道運作模式,相關訊息可上交通局網站查詢北市有多處路樹倒塌,全臺停電38941戶,修護23162戶、待修15779戶,預防性疏散撤離2131人、收容322人。
  • 吉林磐石:論中國革命老區磐石的抗戰精神
    如何利用好磐石現有的紅色資源,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核,提煉出本質精神,發揮其最好的教育功效,很值得我們去思考與研究。縱觀東北抗聯第一軍在磐石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歸納起來,至少有五個層面的精神特質值得我們很好地提練和總結。  一、絕不屈服的抗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