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報導)毗鄰深圳的地理優勢,讓惠州的房地產市場備受投資者追捧。如今隨著大灣區發展戰略的落地,惠州商業地產再度迎來開發建設高潮期,其中尤以大亞灣、仲愷等區域最為明顯。作為惠州本土購物中心的佼佼者,惠州港惠購物中心經過9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惠州規模最大、業態品類最全的綜合性購物中心。2016年,惠州港惠購物中心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連續數年業績呈現雙位數增長,備受行業關注。
作為一家本土成長起來的購物中心,港惠在過去九年中究竟是怎樣做到的?贏商網通過實地踩盤以及採訪港惠購中心的總經理兼操盤人秘海英,蔽見港惠運營之道。
曾經一度遭遇低迷,深耕細作自造商圈
港惠購物中心位於惠州惠城區演達大道11號,扼守惠州演達一路、三環路、南岸路幾大城市主幹道,靠近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花邊嶺商圈。項目背靠總體量近40萬方的港惠新天地綜合體,分三期開發,1期總建築面積16.8萬㎡,2期11.8萬㎡,3期規劃總建築面積15萬㎡。目前港惠MALL一二期均已開業,總建面達到13萬㎡,分別是購物中心北區和西區,三期正在建設規劃中。
其中,港惠購物中心北區2008年開業,西區2010年開業。購物中心引進了沃爾瑪、萬達影城、蘇寧易購、稻香酒樓等主力店,在業態上力求大而全,覆蓋珠寶首飾、服飾零售、餐飲、娛樂休閒、兒童遊樂體驗、書店花藝、家居生活、數碼科技等多重業態,是惠州市區覆蓋面最廣、品類最為齊全的綜合性購物中心。
那麼,在國內大部分購物中心追求體驗升級、主題化、個性化的大趨勢下,消費者的眼中,港惠購物中心這種大而全的業態是否符合惠州的消費需求呢?
贏商網選擇了一個人周二(正常上班日)的下午走訪港惠購物中心。看到商場內一些門店有消費者停留,星巴克等輕食餐廳中聚集了一些年輕消費者,還有一些消費者在隨意的閒逛,一些家庭客群帶著孩子在商場內玩耍。贏商網隨意採訪多位顧客,表示一個月內總要來該商場幾次,吃飯逛街看電影。
「單看惠州市場,港惠目前的業績是最好,品牌銷售也是最好的,因此開店進入港惠的合作條件也是最高的。」秘海英自信的說道,今年港惠要衝刺15億年銷售額。
顯而易見,對於港惠購物中心而言,如今正處於穩步提升的風華正茂期。然而,也正如行業對於惠州市場秉持的謹慎態度,港惠也曾經有過一段發展艱難期。
「最難過的是2008-2010年,一期開業要吸引客流,二期要籌備開業,尤其是2009年,當時遭遇了整個北區負一層的返租事件。這個事件當時對項目影響非常大,後來我們全部返租回來進行整體運營。」
當然,秘海英也不迴避的談到,當時二期的定位確定有點不太符合惠州當時的消費水平情況,部分品牌進來不適應,導致有一些品牌運營不善撤場。「經過一段培育期、我們根據整個客層的需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調整。不去刻意迎合地氣,而是更精細化的選擇適合惠州消費的品牌。」
作為花邊嶺商圈的核心項目,港惠購物中心的出現,填補了周邊一站式休閒購物目的地的空白。而一二期近13萬方的體量,也讓港惠形成了以自身項目為中心的演達商圈,反哺擴大了商圈的輻射範圍和影響力。
順勢調整:購物中心業態+百貨式管理
秘海英說,雖然港惠如今正處於良性發展階段,但商場運營這是個技術活,一刻不能放鬆。
「我們與其他購物中心不一樣,是購物中心業態+百貨式管理模式。」秘海英表示,這也是在惠州市場曾經一度低迷的大環境下,港惠能夠脫穎而出業績持續增長的原因之一。
贏商網看到,相較於其他購物中心體驗式業態佔據著主導,在港惠購物中心,絕對是「購物慾望」攀升。
就樓層業態規劃而言,負一層以家電數碼+電玩+家居生活配套+特色小吃餐飲為主,L1層以精品女裝女鞋+化妝品集合區+珠寶配飾、茶飲輕餐等為主,L2層以超市+時尚女裝+女士箱包+內衣館,L3層以超市+男裝男鞋系列+商務休閒+男士箱包,L4層以影院+運動系列+兒童業態+書店+特色餐飲,L5層以家居家紡+美容美髮+健身攝影+大型餐飲區。
從整個商場的業態比例而言,零售業態佔比超過60%,以化妝品牌為例,除了千色店、妍麗等兩大集合店外,還引進了DHC、林清軒、韓束、一葉子、卡姿蘭、丸美等20多個品牌專賣店,成為惠州購物中心內最大的化妝品集合區,同時女鞋男鞋、箱包等品類也很多樣。餐飲達到57家之多,兒童遊樂業態除了自身的螞蟻家兒童會所外,還有樂悠遊兒童樂園、冒險島、紅黃藍親子樂園等。
在業態規劃方面,「合適的品牌放在合適的位置,比租金貢獻更重要。」秘海英略顯激動地說道。
「我最反對商業地產的填戶式招商。商場要運營,首先要有布局,就像下棋一樣。業態組合比例要合理,即你和市場要有粘合度,首先做品類布局,做好品類之後還有品牌布局,這樣做起來的商場整體布局才有氛圍,才有購物慾。」
贏商網在現場看到,在業態規劃與品牌組合方面,港惠儘可能的讓相關聯的業態放在同一個片區,如一樓精品女裝搭配化妝品、女鞋,三樓男裝搭配男鞋箱包、運動系列等,每個樓層又根據不同業態特點輔以特色或者輕食餐飲。
談及百貨式管理,秘海英表示,最大的優勢是,一旦策劃特殊時間節點的大型營銷活動,可以統一調配商場400個品牌來參與,這是正常購物中心管理模式很難達到的。
「我們的進駐品牌多以聯營扣點的形式進行合作。通過我們的運營,不斷提高了商戶的業績,這樣商戶對商場的活動支持就會非常大。比如9周年店慶,商戶就會把全年力度最大的活動、最好的貨品供給港惠。」
目前港惠購物中心的線上會員人數達到20多萬,其中女性消費達到72%。為了更全面的掌握會員消費大數據,設置了專業的會員部門,同時信息部和市場部合併,根據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軌跡,策劃不同的活動。「我們運營部有20多個人,可以根據銷售分析,跟商戶及時互動交流。比如如果一周銷售下降,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會輔助商戶分析原因,提供一些指導,同時讓商戶也重視。」
在細節服務方面,港惠購物中心斥巨資打造母嬰室、女士會所、螞蟻家兒童會所,每周三會員日展開多樣會員活動,如今港惠亦正在建造男士會所。
「我們要構建一切條件,與消費者創造連結。所以港惠一直非常認真的在做社交場所和第三空間,讓消費者從進入商場,無論是視覺、觸覺、嗅覺,都能與消費者形成良性交流。」在過去的幾年中,港惠購物中心策劃了冰雕節、溼身啤酒節、跨年晚會、枕頭大戰等等活動。未來港惠還將圍繞著年輕、時尚、超酷、搖滾等等多個方面展開營銷策劃。
未來:三期正在規劃中,未來將持續調整升級
據秘海英透露,港惠新天地三期已經正在建設中,按照規劃,其商業將達到6萬方,未來也將與現有港惠購物中心進行全面打通,整體購物中心商業體量或將達到18萬㎡。
同時,港惠購物中心負一層也將馬上要進入調整期。「我們想在負一層打造一個針對年輕人的「紅番區」主題街區,壓縮一部分目前家電數碼電子產品的區域。在場景和景觀打造上,更迎合年輕人的審美。」
2018年將是港惠購物中心十周年,因為也將對物業條件進行升級,如洗手間改造、增加化妝間、對商場一些通道進行設計包裝,打造主題場景。
「現在就是一個曬時代,曬什麼?曬吃的、曬在哪、曬孩子……曬所有。所以購物中心所有場景體驗,包括陳列點,需要給他們的曬提供素材。而這些素材還要有品質感。」
在採訪最後,秘海英強調,任何市場只要前景不錯,競爭都很激烈,每個市場都有一個正常的洗牌期,再好的環境也有失敗者;再惡劣的環境也有贏者。在未來的商業中,想要有一席之地,必須要做好軟實力,提升團隊競爭力,加強專業運營。
記者後話:
在2014年惠州商業經歷了一場大洗牌,全年連續6家商場關閉,導致整個行業對於惠州的商業零售市場一片看衰之聲。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港惠購物中心卻逆勢增長,這毫無疑問給予了惠州商業零售業一劑強心劑。雖說港惠相較於國內商業標杆仍有一定差距,但正所謂「適合才是王道」,從現階段發展來看,港惠似乎找到了一條在惠州市場生存之路。然而,市場瞬息萬變,消費者亦在變化,港惠未來發展依然放鬆不得。2017年,惠州也將迎來多個新購物中心入市,正如秘海英所言,商場開業不算什麼,運營才是技術活。且看各大購物中心運營團隊如何提升自己的軟實力,希望屆時能重新刷新外界對惠州商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