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硬通貨,這是人們的普遍共識,有些人還喜歡收藏黃金,鑽石和玉石則不是硬通貨。
在古代,人們以銅錢和銀子為日常貨幣,更高一級的貨幣則是黃金。在亂世,貨幣的價值會受到衝擊,原本的富豪可能會一夜之間破產。而掌握了大量黃金的富豪,不管貨幣怎麼波動,他的財富都不會縮水太多。黃金是真正的硬通貨,這是當今世界的共識。
物以稀為貴,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確實非常值錢。那鑽石和玉石為什麼不能作為硬通貨?這兩種東西也非常值錢,為什麼比不過黃金?
黃金從哪裡來
現在的黃金,歸根結底都來自於地球,地球上有豐富的黃金儲備,我們只需要勘探到金礦,就可以進行開採,隨後就有大量黃金湧入市場,那地球上的黃金又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需要到宇宙中去尋找答案,地球上的所有黃金,乃至太陽系裡的所有黃金,全部來自於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合併。宇宙在大爆炸之後,開始製造各種各樣的元素,不同的原子發生碰撞,結合成了新的元素。但是隨著溫度和密度的降低,宇宙想要合成元素周期表裡的高序號的元素就變得困難了。
好在恆星出現了,這些恆星的內核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太陽也一樣,其內部的氫原子帶著龐大的動能不停地碰撞,形成新的原子。也就是說恆星靠著核聚變帶來的能量,可以將較輕的元素轉化成較重的元素,大質量的恆星,就能夠生成更重的元素。
太陽的質量還不夠,所以地球上的黃金和它沒有關係,科學家認為只有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合併有能力生成金原子。在恆星演變的末期,內部核心裡會有越來越多的鐵元素,當它積累到足夠的數量,恆星生成元素的能力就會減弱。
直到恆星繼續演變成超新星,迎來大爆發,才會在短時間內,一次性生成眾多重元素,黃金就是這麼來的。中子星合併同樣會生成金原子,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都有機會變成中子星。至於太陽,它最後會變成一顆白矮星。
在地球上,黃金以金原子單質的形式存在,化學方法無法製造成功,過去有很多人想著掌握「鍊金術」,本質是想用化學方法製成黃金,可惜失敗了。化學方法不可行,物理方法卻能製造黃金。元素之間的差異說到底還是它們的質子數不同,利用粒子對撞機,就可以強行改變它們的質子數。
通過這種辦法,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黃金,將第83號元素鉍變成了第79號元素金。不過效率不太高,再加上啟動粒子對撞機的成本和人工成本,實在不划算。
黃金為什麼會是硬通貨
從古人發現黃金之後,它就擁有了貨幣屬性,它的經濟屬性是其他東西不能比的,貨幣的壽命和價值都會波動,每個國家的人都會質疑貨幣的價值,但他們都認可黃金的價值。
另外,黃金也不是無限量的,地球上的黃金在60萬噸左右,有40萬噸埋在了地下,開採成本很高。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黃金比較穩定,這也是它能成為硬通貨的保證。
鑽石和玉石的價值是有的,但它們不會成為硬通貨。煤炭的本質是碳原子的組合,鑽石的本質是碳原子的正四面體結構,兩者的區別就在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人造鑽石的技術其實早就出現了,只是普通大眾沒有機會接觸到。
這也涉及到了以鑽石為營銷核心的企業,比如戴比爾斯,有鑽石礦的地方就有戴比爾斯。鑽石能有今天的價值,離不開戴比爾斯的營銷。鑽石的歷史比黃金要短,經濟屬性也比不過黃金,所以它不能成為硬通貨。
玉石不能成為硬通貨是因為它辨認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矽酸鹽,地殼裡的儲備量非常大。人們更傾向於把玉石當裝飾品,而不是黃金這樣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