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 郜陽)踏著新年的鐘聲,鼠年第一批寶寶準點報導!今天0時0分,紅房子醫院楊浦院區產房內,鼠年的第一聲啼哭嘹亮。「恭喜你啊,是個男寶,2990克。」在這個全年無休的產房,新生命的誕生為這個非常時期的農曆春節帶來一些歡樂的氣氛。
首個「鼠小弟」的媽媽馬女士今年24歲,分娩完成不久,助產士就抱著寶寶放到她懷裡,母親愛撫地摸著自己的小寶寶,感嘆小生命的神奇。爸爸陸先生說,本以為會是個豬寶寶,誰知道小傢伙一腳跨過了新年。「只要寶寶和媽媽平安就好!希望他能為大家帶來好運!」
而這位調皮的「鼠小弟」的到來其實並非一帆風順,在分娩過程中還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波折:不肯好好配合媽媽,還出現了胎位不正,由於擔心寶寶在胎內缺氧,值班的產科徐常恩主任醫師還通過徒手轉胎位化險為夷。
徐常恩主任醫師來到紅房子醫院20多年,經常輪到春節值班,記者去年蹲守「金豬寶寶」的時候,也遇到他值班。「習慣了,醫生哪有什麼過節的概念,尤其是產科醫生,每一天對我們來說都一樣!」徐常恩說,除夕的白天十分忙碌,楊浦院區生了20來個豬寶寶,都是「豬尾巴」,產房裡的助產士們忙得一刻也沒有休息。不過,新生命的到來總是令人喜悅的。只要母嬰平安,再忙再累,她們都毫無怨言。
29歲的準媽媽小陳趕在除夕前夕收治入產房,她內心有點小忐忑,不似很多準媽媽期待生金豬寶寶,小陳想要個鼠寶寶。「我就想要個鼠老大。」宮縮間隙,小陳告訴記者。2018年3月,她自然受孕懷上了同卵雙胞胎,然而孕53天被告知胎停,當時小陳如墜深淵。「還好沒難過多久,寶寶就又來陪我了。」小陳難掩內心的喜悅。當被問及疫情當前有否擔憂時,小陳坦言:「之前確實蠻擔心的,畢竟分娩要在醫院接觸很多人,寶寶的安全讓我擔憂。但是從入院到現在,看到醫院層層嚴密的防護,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安心。」
麻醉師楊晨從除夕上午值班到初一上午。她說,白天就已為七八位產婦打了無痛分娩,「現在大家都接受了無痛分娩,並主動要求使用,所以我們的工作量更大了。「忙完了一陣後,大家拿起春聯,準備如往年一樣拍一張」全家福「,姿勢都擺好了,楊晨卻缺席了,因為在待產室內,有一位孕婦因為宮縮帶來的劇痛一直在捶床欄杆,楊晨不得不去幫她處理,並安撫她的情緒。
醫院院長徐叢劍說。如今,在非常時期,全院上下已做好了一切抗擊疫情的準備,包括設立專門出入醫院的通道,對所有來院人員實施體溫監測,同時在兩院區各設立一間隔離產房/病房,以備不時之需。而醫院醫務人員也隨時待命,盡全力保障母嬰健康。「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期望最好的結果。」
除夕當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兩院區共順產17例,剖宮產9例,截止農曆大年初一上午8時,兩院區共迎來14名新生鼠寶。院方還為她們準備了老鼠變身裝,穿上後十分可愛,令人忍俊不禁。
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的金鼠寶寶來的有些遲:0時42分。這個「鼠小弟」是二胎,重3640克,出生十分順利,他的哥哥同樣出生在一婦嬰。「小名叫『牛牛』,是英語『新』(new)的諧音。」爸爸徐先生告訴記者,「想著如果是個女孩兒就叫『妞妞』。希望他的降臨能帶來新氣象。」助產士周慧軼已經記不清多少年在除夕值班了,「醫院食堂為我們準備了年夜飯。」她說,「我們也對院孕婦及家屬開展體溫監測,並做好消毒等工作。」
圖說: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的金鼠寶寶來了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2020,加油!」一婦嬰的產房團隊每年在除夕夜跨年時,都會在計時牌下面拍張合影。今年,東院產房的口號是「2020,加油」,而在浦西的西院產房,大家在合影時自發地打出了「加油武漢」的字牌,以表達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關注。助產士黃旻慧表示:「生命是最珍貴的。今晚,上海有專家團隊、白衣天團去支援武漢,到最前線救護患者。我們在上海,用心守護孕產婦,迎接新生寶寶的到來。都是在為生命加油!」
0時05分,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也迎來了的第一位「鼠寶寶」。來自江西南昌的胡女士經自然分娩順利娩下一健康男嬰,重3395g,體長50cm。胡女主一年前英國留學回國與同年韓國留學回國的潘先生相識,兩人結婚後很快就有了愛情的結晶。小傢伙白白嫩嫩,遺傳了媽媽的高顏值。潘先生表示,現在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之前他們也十分擔心,希望這個寶寶的降生能帶來一些喜氣!
圖說: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也迎來了的第一位「鼠寶寶」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正月初一凌晨0時02分,長婦幼鼠年春節第一個鼠寶寶前來報到!「鼠」你最棒,「鼠」你最可愛!小傢伙兒體重3860克,歡天喜地的父母為心愛的鼠小寶起小名叫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