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們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內涵,才能真正在養玉的同時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們通過把玩提高玉的光澤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麗通靈;另一方面,接觸玉的過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教化人生。
翡翠之所以讓人為之著迷沉醉,不僅僅因為它超高的經濟價值,和沁人心脾的美感。一塊翡翠的一生,盡如一個人的一生般。
先是在最荒涼,最貧苦的環境經歷無數磨練,然後是靜靜的等待、蟄伏。直到有一天,塵埃散盡,撣去身上的塵土和泥垢,走出這片沉寂和荒涼。
一步一步,運輸、開石、切片、取料、拋光。最終出現在展櫃之中,向所有人展示自己內在的美和氣質魅力。正是因為要經歷如此多的步驟,只要中間有一個步驟出錯,一塊精美的翡翠便會消失不見,所以翡翠才尤其令人喜愛珍惜。
而作為翡翠加工的最後一個步驟,拋光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翡翠加工行業一直以來都有三分做工七分拋光的說法。
一塊翡翠,拋光質量做得好,能夠充分展現出她的美感,同之前粗糙的模樣判若兩人,效果堪比整容。
但是一塊翡翠若是拋光做砸了,翡翠的美感就會大大降低,進而影響到其自身的價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會影響到翡翠拋光效果的因素都有哪些吧!
第一,影響翡翠拋光的首要因素,是翡翠本身的材質。
很多人得到的拋光效果差,一股腦的都怪在了拋光師傅身上。雖然毛貨的起貨效果,絕大多數原因都取決於拋光師傅身上,但還有諸如翡翠自身質地這樣的客觀因素,就不能怪罪無辜的拋光師傅了。翡翠本身的質地是決定毛貨起貨效果的前提。
一般來說,結構不鬆散,糯地以上都能成貨。料子越細膩,起貨的效果也會越好。
第二,拋光前,雕刻師傅的雕刻工藝,也是影響拋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那什麼樣的雕刻工藝有益於拋光效果的表達呢?首先,用線條表達的作品,拋光效果更加流暢,光感更強。所以用流暢有序線條表達的作品,拋光效果更佳。
其次,在同樣的材質下,弧面的光要比平面的光更為漂亮。適當的弧度,可以壓下翠體內瑕疵和棉,有的材料還可以起螢光。所以,在契合主題的情況下,可以多留一些弧面。
雕刻工具與拋光工具截然不同。雖然大部分拋光工具可以自制,而且大部分可以製得非常精細,但沙紙和牛皮鉈不宜做得過細。
所以沒有經過拉沙紙和牛皮鉈這兩道工序,起貨效果會欠佳。故而線條與線條之間的距離不宜過密。
雕刻師在雕刻過程中,應當考慮到材料的軟硬。遇到種不夠的材料,線條要相對刻得深一些,不然拋光的時候便會弄模糊。
第三,修光的精細度對起貨也有直接因素的影響。
因為絕大部分拋光師傅缺少修光的造詣,所以千萬不要把修光的活拋給拋光師傅。只有修光師傅把線條修流暢,底板清乾淨後,拋光師傅才能更好的進行拋光。
所以,翡翠的加工工藝是一個整體的環節,環環相扣,最終的效果和每一個環節都息息相關。
了解更多的翡翠知識歡迎找諾帆緣翡翠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評論。
內容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