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在受眾中的形象定位一直都是頗高的,人們尊敬他,因為他敬業、認真且有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心,此外他還是一個十分有善心的人,關於他的種種事跡,人們似乎很少聽到批評與質疑的聲音,人們叫他一聲「發哥」完全是出於內心的尊敬,但要排除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宇森。
提起吳宇森和周潤發的愛恨糾纏,我們還要回歸到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代,周潤發意氣風發,吳宇森也是鼎鼎有名,兩個人因為《英雄本色》這部電影相識,並成為了好兄弟,二人互相支持,當初吳宇森遇到自己事業的瓶頸期,也是在周潤發的幫助下才有所突破。
二人最開始不再合作是因為周潤發選擇了更好高的發展平臺——好萊塢,作為好朋友,吳宇森自然是為之感到開心的,也支持周潤發做的這個決定,所以直到2008年,兩個人都沒有進行過合作,當2008年二人再度合作的時候,本來二人都是抱著激動的心情,沒想到結局卻讓人並不滿意。
2008年,吳宇森籌備拍攝的電影正是我們日後看到的《赤壁》,當時他有心邀請周潤發與之合作,雙方經紀人也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吳宇森看來,這個事情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畢竟周潤發自己也曾告訴他放心,一定可以的,只不過令吳宇森沒有想到的是,開機的當天他壓根沒有看到周潤發的身影。
正是這件事讓兩個人正式鬧掰了。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能怪吳宇森,因為一部電影的投資商註定是奔著利益來的,也正是因為周潤發的加入才讓很多投資商看到了利益的所在點,當得知周潤發不參演時,很多投資商紛紛表示撤資,這對一部電影的損害是巨大的,而吳宇森無奈之下只好賣掉自己的房產來保住電影。
至於當時的周潤發為什麼沒有來參演,我們不得而知,是否是經紀人對接之間出現了問題我們也不甚清楚,但是如果單純從吳宇森的話語中進行評判,這件事確實是周潤發做的欠缺考慮,而這件事對吳宇森的打擊也是重大的,以至於他很多年都沒有辦法釋懷。
這件事知道今天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是吳宇森在上魯豫的節目時,仍然提及了此事,並直言不諱的表示,因為周潤發的沒有現身,導致自己當時的處境十分尷尬,自己所要面臨的問題一度驟增,雖然言語中沒有明確的表示出自己對周潤達的指責,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周潤發還是有些許的責備的。
此事過去的時間頗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而現實情況到底是否如吳宇森所說的那樣,裡面是否含有一定的隱情我們尚且不知道,所以自然無法做出太多的評價,而縱觀整個事件,周潤發其實也似乎稱不上違約行為,最多只能算是朋友之間的言而無信罷了,自然不必上升到值得眾人批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