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戰「疫」:百名離退休醫護人員重返一線

2020-12-26 剝洋蔥people

從地圖上看,鄂州被武漢、黃岡、黃石「包圍」,它的面積只有1594平方公裡,是湖北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但因武漢、黃岡是湖北疫情最為嚴重的兩個地區,鄂州的疫情也比較嚴峻。

2月8日,鄂州市一個新冠肺炎患者集中留觀點內,工作人員正在布置房間。來源:鄂州市政府微博

文 | 新京報記者 周世玲 潘聞博

編輯|甘浩 校對 | 吳興發

本文約3864字,閱讀全文約需8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波及武漢周邊城市,鄂州亦不例外。

從地圖上看,鄂州被武漢、黃岡、黃石「包圍」,它的面積只有1594平方公裡,是湖北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但因武漢、黃岡是湖北疫情最為嚴重的兩個地區,鄂州的疫情也比較嚴峻。

鄂州市政府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24時,鄂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639例,疑似病例227例,死亡21例。

根據湖北省衛健委官網消息,截至2月8日24時,鄂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居全省第四;病死率3.29%,居全省第三。擺在鄂州「戰疫」面前的難題,是緊缺的醫療防護物資和醫務人員數量,一些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也因醫院沒有床位不能被收治。

疫情之下,加強出行管控,設立集中留觀點,外省醫療團隊馳援,號召退休離職的醫護人員重返崗位……鄂州市政府出臺多項舉措,在中央和各地支援下,定點醫院全力收治病患,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自官方而民間,自城區而鄉村,一場「戰疫」在鄂州打響。截至2月8日24時,鄂州市累計治癒出院的患者42人。

2月8日,鄂州市22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圖為部分患者與醫護人員合影。圖片來源:鄂州市政府網

呼籲捐贈:醫療物資捐贈接收電話每天不斷

早在1月末,鄂州這場「戰疫」就拉響了警報聲。

1月24日至1月25日,鄂州市中心醫院、鄂州二醫院、鄂州市第三醫院、鄂州市婦幼保健院、鄂州市中醫醫院陸續發布公告,稱為了更好地救治病患、保護醫務人員,將接收外界捐贈的醫療物資。

連日來,新京報記者致電鄂州市多家醫院,均被告知仍接收外界捐贈醫療物資。鄂州市中心醫院負責採購的江女士表示,近段時間採購不易,很多廠家沒有恢復生產,目前多地封城,工人回不來或是不願回來。採購到物資後,物流也成了問題,目前只能通過郵政發貨,或由供應商送過來。

負責接收捐贈物資的柳女士說,該院醫護人員共1700多人,每天N95口罩消耗量約為3000個,庫存僅剩一天多的使用量。防護服每天消耗量約為3000件,一次性醫用口罩每日消耗量為6000個左右。「醫用口罩是最缺的物資,75%醫用酒精也缺。」

2月8日,鄂州市二醫院一位工作人員稱,該院防護服短缺,僅夠兩三天之用,口罩存量則相對寬裕,「緊張的時候,我們會與KF94口罩搭配著使用。」

鄂州市中心醫院發布的接受社會捐贈公告。

鄂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負責接收物資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鄂州市醫院缺乏N95口罩、防護服和體溫槍。指揮部已經收到不少捐助,但還是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捐助,「因為防控疫情可能是場持久戰」。

接收捐贈的公告發出後,社會各方紛紛響應。

鄂州市中心醫院一位工作人員說,這些天,他們收到不少物資,只是其中一些物資不是醫用,因此派不上用場,「挺可惜的。」2月7日,該院負責接收捐贈物資的柳女士在朋友圈說,這十幾天,她加了八百多個微信號和幾百個群,電話幾乎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接,然後隨時去倉庫收貨、點貨、搬貨。

「雖然很累,但心裡特別溫暖。」她在朋友圈寫道,「感謝來自全球的你們對鄂州市中心醫院的關注和關愛。新冠肺炎,我們一定會戰勝你。」

醫護緊缺:離退醫護人員重返一線,馳援鄂州

鄂州市緊缺的不止醫療物資,還有醫護人員。

2月4日,鄂州市政府發布倡議書,稱彼時鄂州市新冠肺炎感染率、病死率高居湖北省第二,已有3681名鄂州市醫務人員及137名貴州醫療隊員投入「戰疫」,但鄂州的醫護壓力仍為「全省、全國之最」,尤以臨床一線具有傳染病診療經驗的醫護人員最為短缺。

鄂州市民林斌說,鄂州離武漢很近,當地居民生病時大多去武漢醫院就診,他也習慣帶小孩去武漢看病。在他看來,鄂州本地醫療資源並不豐富,雖有6家較大的醫院,還擁有三甲醫院,「但醫療資源和武漢沒法比」。

鄂州市中心醫院、鄂州二醫院多名醫護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已連續加班多日,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病人,即便如此,醫護人手仍很緊張。

鄂州市政府在前述發布的倡議書中,號召鄂州市退休、離職的醫護人員以及個體醫務工作者回到工作崗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號召之下,響應接連而起。2月6日,鄂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華僑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已有97人報名參加志願隊,其中39名醫生,49名護士,還有檢驗等技師7人、管理人員2人。

陳華僑說,志願者中有三分之一的鄂州本地人,其餘是外地誌願者。他們有的當天上崗,有的隔天上崗,有的根據醫療和醫學隔離觀察點的工作需要,仍在待命。2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亦從鄂州市二醫院獲悉,已有志願者到該院支援「戰疫」。

一對鄂州的老人也臨時回來支援。據鄂州市政府官方微博,2月7日晚間,從南昌開往北京西站的一趟列車上,一對老年夫妻找到列車長,希望在經過鄂州時停靠車站。

原來,夫妻二人是鄂州市中心醫院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醫生,看到倡議書後,便從廣西柳州的兒子家中往回趕。疫情期間,兩位老人乘坐的列車停靠鄂州車站時,不辦理客運乘降手續,經列車與上級部門協調溝通,兩位老人最終於2月7日晚上10點多,拖著行李箱從鄂州站下車。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的醫療力量也陸續增援鄂州。

公開資料顯示,貴州省組派137人醫療隊馳援鄂州,醫療隊已於1月28日抵達,來自北京大學國際醫院20名醫療專家組成的支援湖北抗疫國家醫療隊,亦於2月7日抵達。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2月7日消息稱,16個省份將支援武漢以外地市,其中廣東省對口支援鄂州。鄂州市防控指揮部8日稱,項目正在啟動。

據廣東江門當地媒體報導,江門首批援助湖北省醫療隊共15名醫護人員已於2月9日啟程,趕往鄂州。醫療隊共5名內科醫生、10名護士,分別來自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等,年齡最大44歲,最小26歲。

雷山醫院一期改造工程完成,2月8日鄂州版「小湯山」醫院正式交付,50間病房能同時收治100位病人。圖片來源:鄂州市政府網

救治隔離:鄂州「小湯山」醫院交付新增百張病床

在各方支援下,鄂州「戰疫」形勢仍然嚴峻。

2月8日,鄂州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稱鄂州已擴大核酸檢測對象,對全市發熱門診留觀病人、集中留觀點病人開展核酸檢測,預計從2月7日起,鄂州市確診病例將會增加,「敬請市民朋友理解。」

確診患者增加的同時,鄂州市也在多方設法增加床位。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醫療組2月7日介紹,目前,鄂州實行專家巡視診斷,如有患者需住院,可通過當地醫院申請診斷、確定住院。

公開報導顯示,鄂州市政府投資工程管理中心建設的鄂州「小湯山」醫院(即雷山醫院)一期2月6日已建設完工,將新增100張床位收治確診病人。鄂州市防控指揮部醫療組稱,醫院已經交付,正在安排醫護人員,正式開放時間會在鄂州公開發布平臺進行發布。

除了為確診患者增設床位,鄂州市還布置多個醫學集中留觀點,陸續隔離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鄂州市政府官網2月7日發布消息稱,當地徵用了市委黨校學生公寓、東和酒店、東方酒店和鄂州仁健醫院等9家單位,作為第一批發熱人員醫學集中留觀點。

另外,2月8日,華容區版「小湯山」醫院——華容區人民醫院88間病房交付使用,設置隔離留觀病房62間、隔離救治住院病房9間。

社區防控:小區專人買菜送菜,疫情透明阻謠言

林斌回憶,大年三十前後,武漢疫情變得嚴重,他開始擔心起鄂州來。

鄂州毗鄰武漢,地鐵公交可直達武漢,兩地來往密切,很多鄂州人在武漢讀書或工作。林斌家裡有好幾個表弟、表妹在武漢讀書,單位裡詢問誰跟武漢人有過接觸,「基本上都有。」

1月23日,武漢關閉火車站之後,鄂州也隨即關閉火車站。2月4日12時起,鄂州實行出行管控,每戶每2天可派1人出門。林斌所在小區給每個家庭發了一張卡,登記出入情況。此前,還有街坊鄰居外出走走,如今基本人人待在家中,路上沒有人、沒有車。小區還在組建買菜微信群,有專人將購買的蔬菜送到樓下,居委會工作人員也會幫忙買藥。前段時間口罩供應緊張,如今,居委會給每個家庭送口罩和酒精,這讓林斌感覺生活物資豐富起來,「生活保障上,並沒受到太大影響。」

2月9日,鄂州市環衛部門對蓮花山中醫院周邊進行消毒。來源:鄂州市政府官網微博

林斌還認為鄂州市的疫情發布公開透明。他說,鄂州市此前沒有公布確診病例的詳細情況,這讓人感覺不安。如今,會詳細公布確診病例所在的小區和樓號,並在小區內公示。「這讓人感到心安,不至於謠言滿天飛,產生不必要的恐慌。」

26歲的王玲對鄂州市現狀有自己的一番感受。她在上海工作,今年春節前回鄂州老家過年。如今,鄂州封了城,她也只能留在鄂州。每天她待在家裡,家外的城市,各個地方都在「戰疫」。

王玲說她從未見過如此寂靜的鄂州。前幾天,她在網上看到一個鄂州市抗疫宣傳片,視頻裡,熟悉的鄂州街景一一出現在眼前。傍晚,落日樓頭,鄂州街道空蕩蕩,昏黃的夕陽光穿過雲層照在這座「空城」,高樓在水面上浮出長長的倒影。

在那個視頻裡,解說詞寫道,鄂州是一座「渺小的城市」,小到在湖北省地圖裡很少人會注意到。疫情發生之後,南浦路繁華的鬧市悄無聲息,武昌大道擁堵的車流已不見蹤跡。

「我想念鄂州的街道和夜景,熱鬧才是鄂州的常態。」王玲說,「立春已過,希望一切能好起來,鄂州加油。」

(文中林斌、王玲為化名)

洋蔥話題

你所在的城市為「戰疫」做了什麼?

相關焦點

  • 水礦總醫院「黃金重症」五人組 | 鄂州戰「疫」一線 詮釋白衣天使...
    此次的5名醫護人員,平均年齡34歲,可謂是黃金的青春、黃金的年齡、黃金的組合。在抗疫一線奮戰的他們信心滿滿、盡職盡責,每天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的工作態度詮釋著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短短一周的時間,我們病區就有5名患者治癒出院,大家都非常開心。」 聊到接到支援鄂州通知時的心情,黃靜坦言,沒覺得有什麼,這就是醫生應該做的,能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救治這群特殊的患者比什麼都好。 值得一提的是,黃靜的小姑也同樣奮戰在抗疫一線。其小姑是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一家兩名白衣天使奮戰在抗疫一線,同樣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其公公作詩一首,給了她們最有力的支持。
  • 形勢更嚴峻,瀏陽又有4名醫護人員奔赴戰「疫」一線!
    昨日(2月26日) 瀏陽市中醫醫院再次派出 4名醫護人員奔赴戰「疫」一線 2月26日上午,在大家的鼓勵和祝福中,瀏陽市中醫醫院再次派出4名醫護人員前往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為奪取抗擊疫情阻擊戰的勝利貢獻瀏陽中醫的寶貴力量。
  • 清水縣戰「疫」一線醫護人員暢遊麥積山大景區
    一線的120名醫護人員吃、住、遊、玩全程免費盡情暢享在麥積山大景區的深度體驗由天水在線全程跟進持續長達6天的「雲」遊麥積山大景區的直播活動>也在4月9日當天正式上線作為首批尊貴的客人清水縣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率先開始了麥積山大景區的暢遊體驗跟著天水在線的直播鏡頭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 白衣天使的擔當——吉安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一線戰「疫」側記
    吉安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奮戰35個日夜,成功救治首例非典患者,並且實現疫情不擴散、醫務人員零感染。17年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再次打響,吉安縣人民醫院臨危受命,被列為全縣唯一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發揚抗擊非典精神,踴躍報名請戰加入一線、馳援湖北。有了成功救治非典病人的經驗,吉安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分工有序、更顯從容。
  • 軍隊醫護人員講述一線戰「疫」故事
    額軍隊醫護人員講述一線戰「疫」故事醫護人員交接班,為自己加油鼓勁。王震宇攝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軍隊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牢記宗旨,勇挑重擔,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疫情發生後,軍隊迅速啟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緊急抽組精兵強將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2月3日起,軍隊醫護人員承擔起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 重慶慈銘奧亞醫護人員進入武漢戰「疫」一線
    新華網重慶2月21日電 2月20日11時25分,一架由民航總局指定的東方航空專機,滿載200名醫護人員及100立方的保障物資,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他們是來自美年健康的援湖北醫療隊。作為美年健康旗下的成員機構,重慶慈銘奧亞健康體檢中心的2名醫護人員也在2月19日從重慶江北機場登機前往上海,一起匯合後飛往武漢。
  • 三六一度集團捐贈物資送達湖北 助力一線醫護人員抗「疫「
    日前,三六一度集團向湖北地區捐贈的價值1000萬的物資陸續抵達抗「疫」前線,幫助一線醫護人員更好的進行抗「疫」阻擊戰。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及相關受捐單位對三六一度集團的捐贈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抗擊疫情,全國都在行動,來自祖國各地的數萬名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踏上「最美逆行」路,奔赴湖北多個疫情嚴重的地區。
  • 大工青年為一線戰「疫」人員子女義務在線輔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範雪)元宵節當晚,大連市500名醫護人員乘坐飛機前往武漢,當晚,該消息刷爆大連人的朋友圈。這場全民戰「疫」行動中,大連理工大學的團員青年們也迅速行動、為愛集結。2月9日,大連理工大學通過團委微信平臺,發布了為防控疫情一線工作人員子女提供義務在線輔導的公告,在校內招募百餘名志願者,用實際行動助力戰「疫」。公告發布40分鐘後就招募完成。沒有入選的學生紛紛留言,期待加入未來第二期的志願服務活動。「看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奔赴戰『疫』一線,真的非常受觸動,向他們致敬。
  • 湘雅博愛醫院10名醫護人員馳援黃岡戰「疫」
    湘雅博愛醫院10名醫護人員馳援黃岡戰「疫」-頭條-星沙時報星沙時報訊(記者 楊源)2月14日,位於長沙縣的湘雅博愛康復醫院1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隊員到達湖北黃岡市的第3天,在接受完培訓後他們正式上崗,參與到了黃岡市羅田縣人民醫院抗疫一線的戰鬥中
  • 同心戰「疫」丨保家衛校 抗「疫」有我——中國農大離退休教職工...
    同心戰「疫」丨保家衛校 抗「疫」有我——中國農大離退休教職工積極參加抗「疫」志願服務 2020-05-2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期待重返戰場丨隔離輪休醫護人員的心聲
    圓滿完成第一階段救治任務後,陽光融和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第一梯隊15名醫護人員有序輪休,進行為期14天隔離觀察,輪休結束後將重回一線。日前,周玉東院長一行到醫務人員隔離點慰問,並送去了中醫藥中心專門配製的增強身體免疫能力的中藥製劑。
  • 湖北鄂州:2020年第一季度「鄂州楷模」先進人物事跡揭曉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中國大地,湖北省鄂州人民與全國各地趕來馳援抗疫的醫護人員一道,團結奮戰,勇於擔當、共克時艱。在湖北省鄂州市「封城」期間,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中華民族崇高精神境界的壯美詩篇。
  • 全力,與「疫」魔競跑——來自江蘇醫護人員的戰「疫」實錄
    新華社南京2月4日電題:全力,與「疫」魔競跑——來自江蘇醫護人員的戰「疫」實錄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診斷完發熱門診的所有病患,早已過了飯點。因為疫情需要,醫院需要各科醫生排班坐診發熱門診,殷軍鋒毫不猶豫報了名。上門診前他認真向相關科室醫生強化學習如何正確防護。上了發熱門診,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手套等,一坐就是半天。為節省防護服,很多醫護人員穿上後儘量不喝水、不進食、不上廁所。除了像殷軍鋒這樣的醫護人員堅守在當地崗位上,還有很多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 (一線抗疫群英譜)——記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2月17日上午,1200名軍隊醫護人員先後乘運輸機和火車抵達武漢。至此,軍隊增派的2600名醫護人員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線。「全軍要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習近平主席對軍隊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將減免學費
    2020新年之際,本應是家人團圓闔家歡樂的日子,不料一場沒有撤退可言的戰「疫」悄然打響。這場戰疫,帶走了許多守護我們的白衣天使,但卻並沒有讓他們畏懼,反而更多的醫護人員爭相請求支援武漢,奔赴抗疫一線。面對持續上漲的可怕數字,我們看到的是一線醫護人員不斷從死神手中奪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看到的是女護士強忍淚水剃去烏黑長髮,只為更好地投入戰鬥;看到的是一個個疲憊的身軀躺在冰冷的地板短暫休息;看到的是他們以更加英勇堅韌的戰鬥者姿態,與病毒博弈……疫情面前,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教育,亦是如此。
  • 一線來信:不少戰「疫」醫護人員渴望落實輪休
    記者最近走訪這些醫院時,聽到多名醫護人員建議,要對持續奮戰時間長的醫護人員優先安排輪休,為「打勝仗」積蓄能量。這些人員經過長期高強度工作,身心健康都已嚴重透支。「我們一直在高負荷、疲勞的狀態下持續作戰。」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黎旭說。1月28日,他和隊員抵達武漢,支援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
  • 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武漢「解封」之際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陳國全4月8日零時,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這座被白衣戰士日夜守護的城市,終於「通」了!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由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抽組的3支醫療隊450名軍隊醫護人員告別家人,乘坐軍機奔赴武漢。隨後,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多個醫療單位3000多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奔赴武漢。他們,與駐地在武漢的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匯成了抗擊疫情的鋼鐵洪流。
  • 醫護人員收到肖像雕塑,戰「疫」文化作品走進濱州市人民醫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徐大偉 記者 郗運紅6月11日,戰「疫」文化作品走進濱州市人民醫院,濱州市人民醫院援助湖北醫護人員代表收到了濱州學院、濱州市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贈送的軟陶塑像。儀式上,濱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學勇,濱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時寶國向戰「疫」英雄代表頒發肖像雕塑。同時,他們還帶來了雕塑、書法、剪紙、畫作等文化作品,還為醫護人員帶來現場才藝展示。「非常感謝濱州學院的老師為我們創作的作品,我非常喜歡,今日收到的這份禮物非常的珍貴!」
  • 戰「疫」一線,他們的身影讓我們熱淚盈眶!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巾幗英雄逆行而上,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她們不計報酬,不畏生死,只為打贏這場戰役,迎來春暖花開的那天。3月4日,是貴航貴陽醫院精神科護士曹夢瑤來到鄂州的第37天。回想起剛到這裡的第一天,街邊商鋪超市大門緊閉,整座城市冷冷清清。走在路上的曹夢瑤甚至可以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戴了口罩後急促的呼吸聲。
  • 戰「疫」家力量 | 父親重返崗位戰「疫」 女兒捐7000個口罩
    戰「疫」家力量 | 父親重返崗位戰「疫」 女兒捐7000個口罩 2020-02-02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