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可思議的極限運動照片是如何拍攝的

2021-01-16 網易

  "極限運動攝影師在全世界不超過1萬人,其中每年都有十幾人在拍攝過程中意外死亡

  "

  當我們為這樣的畫面嘖嘖稱奇的時候,

  不要忘了,

  每一項極限運動背後都有一個極限運動攝影師,

  他們在用生命來拍照。

  今天小編以登山攀巖為例,

  揭秘一個極限登山攝影師是如何煉成的。

  想當極限運動攝影師,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首先從出門的行頭說起

  下面這張是《攀登梅魯峰》的導演、攝影Jimmy Chin一次出門拍攝所帶的物品。除了運動員必備的繩索、登山靴等裝備,他們還要背著重重的相機、三腳架等攝影裝備。

  

  ©Jimmy Chin

  環境的特殊性

  要想拍出震驚世人的作品,不經歷點旁人無法想像的狀況怎麼可以。拍大巖壁攀登,不爬到巖壁上怎麼可以看到Alex Honnald這張「孤身絕壁」。

  

  ©Jimmy Chin

  而想要達到預想的效果,攝影師會以這樣的方式工作

  

  

  

  ©Jimmy Chin

  極限運動攝影師Jimmy Chin的工作日常

  

  視頻:Rock Climbing - Unbelievable Experience

  攀巖攝影有時候也要布光

  

  Tom Bol從事戶外運動攝影長達25年。在他從事拍攝戶外運動之初,他就想挖掘一種使用燈光的新方式來抓拍攀巖者。他提到,自己的目標就是脫離外界光線的影響 從而拍出生動的鏡頭,以襯託出攀登時的緊張感和興奮感。

  

  
「這些攀巖照片並不是隨意抓拍的,而是精心捕捉恰到好處的表情。當攀巖者攀登難度係數高的路線時,只要有環境光便能拍出漂亮的照片,可那並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對攀巖者進行深入的指導,讓我們成為一個工作團隊,而不是你 爬你的,我拍我的。」Bol自己本身就是個經驗豐富的攀巖者,通常情況下他的朋友兼組員幫他固定好繩索,他滑下巖壁,滑到離攀巖者幾英尺的上方,便於拍攝。

  

  Bol認為拍攝攀巖者,最好的角度還是在其上方。「而令人惱火的是鏡頭蓋和閃視卡很容易掉,不論誰在下方,都比較麻煩。」

  攝影師比運動員更加極限

  

  要想拍攝一張攀在巖壁上的運動員照片,攝影師自己也得達到相同的位置,同時還要攜帶器材,考慮構圖和拍攝,其難度可能比運動本身更加極限。

  極限運動攝影師Corey Rich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工作現場情況。

  

  這張照片拍攝加利福尼亞Joshua Tree的5.12c Equinox,在攀巖者即將登頂的一段巖壁上。在拍攝期間,運動員一天之內會進行三次自由攀爬,攝影師則要一直留在上面進行拍攝。

  大片背後的不為人知

  

  攀巖者道格-麥康奈爾和丁-羅林斯為紀念約翰-尤班克首次挑戰成功40周年,決定循著前輩的路線,嘗試史無前例的無保護攀爬澳大利亞圖騰柱。攝影師西蒙-卡特爬到對面峭壁上使用了胸式安全帶進行拍照,「這樣我能靠在繩子上以便穩穩地握住相機」,他解釋說。

  

  夏威夷攀巖愛好者賈斯汀-裡奇利回憶說,發現這個4米多高的大圓石之前曾在叢林裡循著野豬的蹤跡向上攀爬了一段很短的距離。但這段因其危險程度在當地被命名為「讓所有野豬去天堂」。攝影師賴安-莫斯是站在一棵大菩提樹上拍攝的,當時螞蟻爬滿了他全身。

  

  經驗豐富的攀登家威爾-嘉德將他第一次攀爬加拿大赫爾麥肯瀑布的探險稱為「世界上最艱難的混合攀爬路線」,他表示從未體驗過如此的寒冷。攝影師克裡斯蒂安-龐德拉對此也極其認同,因為薄霧會頃刻在相機和繩子上結冰。

  

  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谷,夜間登山危險不可預測。能否找到捷徑,會不會在黑暗中做出錯誤決定,這些問題關乎生死。攝影師Alexandre Buisse在拍攝前曾花了1周時間反覆偵察路線及結冰情況,設計好了一系列拍攝位置及角度,才成就這張照片的成功拍攝。

  極限登山攝影師Cory Richards的故事

  

  Cory舉著這張照片是他在迦II峰上遭遇雪崩後的樣子,曾被《美國國家地理》作為封面。說實話,你能看出來這個紅衣服的帥小夥跟照片上的傢伙是同一個人麼……

  Cory Richards

The North Face贊助攝影師,專門從事登山、極限類攝影,他的攝影作品幾乎獲得過各大戶外電影節的獎項。他已經被認可為世界領先的登山探險攝影師之一。

  

  

探險的靈魂不難想像,高海拔的攀登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需要過硬的攀登技術,需要強大的體力,當然更需要勇氣和攀登者的探索精神。 而在攀登的同時,作為一名極限登山攝影師,Cory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去攀登,他在體力和精力上的付出要遠遠大於隊友。為了尋找一個好的拍攝角度,他往往需要跑前跑後,這在高海拔區域絕對是件讓人抓狂的事情;隊友們休息甚至已經紮營的時候,他卻還要伺機拍攝,尋找角度,考慮作品的內容;而有時為了能取得一個宏大而壯觀的背景,他還需要遠離隊伍,解開結組保護,獨自到側面尋找更好的拍攝點。

  

攀登與攝影如何能更加安全又完美地把攀登過程和自然的壯美都用圖片呈現出來,更多的還是來源於經驗。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故事,而攝影師則需要把你想要的東西從中分辨出來,如何選擇角度,如何捕捉動態,個人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沒有捷徑,只有一次次地去攀登,一張張地去拍攝,靠時間去積累。

  

  

對應低溫在高海拔或極地的環境中,低溫是每一個攝影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數位相機在低溫下電池的消耗速度實在讓人頭疼。 Cory當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通常會攜帶6~8塊電池,穿一件胸口有兜的保暖抓絨衣,備用電池統統裝在這個兜裡,靠體溫保持電池電量不至於流失太快,當然抓絨外面還穿有一層羽絨服。而當相機有一段時間不用時,他會把相機揣進攝影包裡保溫,有時還會把相機裡的電池拆出來揣進兜裡,儘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其實大多數時候,Cory只使用了帶來的一兩塊電池而已,但卻要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作為一名攝影師,如果因為沒電了而錯失一張好的作品,那絕對是讓人非常遺憾和懊惱的經歷,你一定會為沒有多帶電池而憎恨自己。 在登山的過程中拍攝,低溫對於攝影師本身也是一種考驗。Cory在攀登的時候通常會帶一副略薄一些的五指抓絨手套,然後外面再套一副兩指的羽絨登山手套。這樣,當他想拍攝時,摘掉羽絨手套,帶著抓絨手套操作,基本可以滿足保暖和對相機的操作靈活度。他從來不會讓手直接暴露在嚴寒中,凍傷手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冬攀 GIICory認為,想要成為一名好的極限登山攝影師,首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攀登者。2011年2月2日,Cory Richards與他的隊友Simone Moro和 Denis Urubko成功地站在了迦舒布魯姆II峰的頂峰,完成了這座全球第13高峰的首次冬季登頂,同時也打破了巴基斯坦境內五座8000米極峰迄今無人冬季登頂的紀錄。 夏天爬G2已經夠難,冰裂縫、雪崩、落石……而冬攀的難度更是以指數級提高。他們甚至還遭遇了雪崩,一張額頭上、下巴上都結著冰雪的大頭照,記錄下了Cory遭遇雪崩後的樣子,而這張照片,後來也成為了美國《國家地理》的封面。

  

回歸本質登山攝影師這個職業,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危險,但是即使不去登山,很多人開車也會出事故,可能走在路上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而喪生,那又何必去煩惱這些呢,為什麼不讓他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呢,即使真的因為登山因為攝影而出現了什麼危險,那至少那是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是快樂的。

  

邁開腳步中國目前在極限登山方面的攝影師還非常稀少,他說,其實只要你是一名攝影師,那麼那些基礎的攝影技巧都一定會掌握得很好,登山的攝影技巧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什麼秘密。如果你喜歡你就要去做,不用考慮太多,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努力、去攀登、去拍攝,一次次地積累經驗,這沒有什麼快捷的方式。另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要讓你的作品被人看到。

  

  

經常會有人問Cory:「你有什麼鏡頭可以推薦嗎?」而他的經典回答就是:「我的鏡頭就是我的腳。」所以,想要成為登山攝影師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到那裡。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極限運動攝影師

  如果看完上述內容之後,你還是想成為一個極限運動攝影師,小編首先要為你的勇氣和執著點讚,然後,當然是分享一些極限運動攝影的神技能了。

  攀巖攝影技巧

  關注點

  無論是拍攝運動攀還是抱石,攀巖者挑戰難點的瞬間和所攀爬巖壁的自然景觀都是應著重關注的。

  

  

  

  拍攝角度

  

  ▲平行機位可以很好地拍攝到攀巖者攀爬時的身體狀態和表情,能夠充分體現巖壁芭蕾的特性;

  

  ▲上方機位,大光圈可以營造出淺景深效果,突出表現人物情緒;

  

  ▲遠離巖壁的機位則能體現出攀巖運動的特點,在壯美的自然中體會天地有大美的浩氣。

  鏡頭的選擇

  在拍攝運動攀時,廣角鏡、中焦、長焦都是很常用的鏡頭,選擇鏡頭時以變焦為主,可以在巖壁上無法移動的條件下彌補視角的缺陷。拍攝抱石時,鏡頭則以廣角鏡、定焦為主。

  

  其他拍攝技巧

  1、隨身攜帶鏡頭布

  最好隨身攜帶一塊好用的麂皮鏡頭布。出入寒冷地帶,誰知道什麼時候你的濾器之類的裝備會蒙上水霧而需要擦拭呢?

  

  2、從參與者的視角(POV)來拍照

  嘗試從不同尋常的角度或者從你正在拍攝的活動參與者的角度來拍攝,因為參與者的視角能把看照片的人帶入到活動場景之中。

  

  3、尋找自然的框架結構

  好的框架結構是凸顯拍攝主題的利器,拍攝時要關注自然形成的框架結構,如拱形峽谷或峽谷的陰面山壁。

  

  4、人物是畫龍點睛之筆

  相比於普通的高山圖片,有人物出現的風景圖更有吸引力。

  

  5、巧妙利用前景

  在拍攝有側光的騎行者時,攝影師Catherine Karnow用樹枝擋住了直射而來的陽光。並且,樹枝成了強大的前景元素,使畫面更有層次感。

  

  6、以圖形作為拍攝主體

  圖形也可以成為照片的主體,它能通過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來突出關注點,或是通過設計框架結構來強調關注點。

  

  7、設計好照片的光線

  如果你看到一個好的畫面,但此時光線太強,那麼可以等待一個小時後再試著拍攝。

  

  8、不失時機地抓拍

  當你看到一件獨特的事件發生時,不要浪費時間;充分利用手中的裝備,找到最佳位置構圖,然後按下快門。

  

  9、採用三分構圖法

  心裏面把取景框從橫、縱兩個方向分為三份,避免把主題放在不好的位置。

  

  10、不要在室外調整鏡頭

  在寒冷的天氣或極端條件下,比如雨雪冰凍天裡拍攝時,千萬不要在室外調整鏡頭,以防機身內部出現水珠或冰晶。

  

  轉自中國人文地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極限運動攝影:水上運動拍攝的技巧
    極限運動攝影是很多攝影師比較喜歡的工作之一,尤其是水上運動,需要經常旅行。為了從這樣的旅行中獲得真正令人驚嘆的照片,還需要了解和理解該類型的特徵。我們向你介紹水上運動攝影的技巧。
  • 南京街頭極限健身」愛好者:挑戰不可思議
    南京有一群「街頭極限健身」愛好者:挑戰不可思議,抗衡地心引力「Street Workout」,一個挺洋氣的名字,代表著一項時尚運動,南京街頭一群熱愛這項運動的年輕人,把它翻譯成「街頭極限健身」。
  • 極限運動滑板賽:手機連拍大比拼
    ,有幸參加了此次極限運動大賽,並以手機為主要拍攝設備,記錄了整個大賽賽事的精彩過程。事實上,對於極限運動的拍攝,由於整個運動過程較快,手機產品受限於相機啟動速度、快門速度、對焦速度等多方面因素,單獨拍攝想要抓住精彩瞬間是難上加難的,所以我們MoiMark本次除打好提前量正常抓拍外,多使用了手機本身的急速連拍功能。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當下主流手機中,哪家的連拍效果最理想。
  • 聊聊那些極限運動
    我們聊了很多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聊那些流行在街頭巷尾的極限運動,和少有人嘗試甚至不為人知的極限運動吧~一般的,極限運動通常會使人們逐步離開傳統的體育場館,走向荒野,縱情於山水之間,向大自然尋求人類生存的本質意義。
  • 極限運動驚險刺激,誰知鏡頭外的攝影師也是王者
    我們必須得跟得上影片主角,也要能夠預判之後的運動軌跡,還得了解極限運動的心理狀態,知道用什麼場景來烘託更有氣勢。這種情況下,無人機、拍攝車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了,特寫鏡頭幾乎都要求攝影師全程跟拍。 也就是說,攝影師必須具有和運動員一樣的體能,一樣的運動能力。
  • VR +極限運動:暴風魔鏡開創穩定性VR移動拍攝技術
    北京2016年5月2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暴風魔鏡首發國內首場國際級 VR 速降賽事 -- 中國2016玉屏山紅牛長板速降國際公開賽,開創了穩定性VR移動拍攝方式先河,平穩精準的畫面,超前先鋒的技術獲好評無數。業內普遍認為VR 只能用於固定機位拍攝,拍攝技術含量低,只能通過場面調度來展現藝術性。
  • 安全才是運動的極限!
    在國內的翼裝飛行圈,劉安的水平雖然排不進頂尖行列,但她畢竟是擁有專業資質的人,否則也不會參與到某極限運動紀錄短片的拍攝中。而正是為了此次拍攝,劉安才不幸遇難……業界「勝地」發生意外原因待查張家界市藍天救援隊在最早的通報中稱:2020年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取景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
  • 翼裝飛行遇難女生照片曝光,痴迷攀巖、滑雪、深潛等極限運動
    翼裝飛行遇難女生令人痛惜,深潛、攀巖照曝光,都是極限運動最近天門山「失聯」女大學生安安(化名)的失聯新聞持續發酵,遺體被找到後更是引起了全網的轟動,還在花季年齡的大學生卻因為愛好成為了遺憾。同時極限運動的許多項目也成為了網友討論的重點,尤其是高空飛行一類高難度、高風險的運動項目。據同時參加極限運動的團內成員爆料,安安(化名)是一位超級痴迷的極限運動愛好者,翼裝飛行只是其中的一項,安安經常參加的項目還有跳傘、衝浪、滑雪、潛水等等,網上還有朋友曬出了安安此前參與這些項目照片。
  • 暖暖冬日如何拍攝一幅漂亮的咖啡照片
    如何將一杯看似普通的咖啡拍得好看,同樣值得大家去研究。圖片來自Nathan Dumlao如果有拉花,我們可試著拍攝咖啡師製作拉花的照片,拍攝時我們儘量選擇使用大光圈鏡頭進行拍攝。尼康Z系列擁有豐富的大光圈定焦鏡頭群。
  • 人類極限運動三傑,看完這些極限運動電影,腿嚇軟了
    很多朋友認為普通的飛機跳傘是已經是很危險的極限運動了,但是與翼裝飛行,山地自行車速降,無保護攀巖相比,跳傘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參加這些極限運動的運動員不但腎上腺素狂飆,更可怕的是生死就在一瞬之間。這部片子沒有棚拍,所有的場景全部都是實地實拍,由世界頂級的極限運動員替身完成各種極高難度,極高風險,極其養眼的鏡頭。影片雖然劇情爛的一塌糊塗,但是那些腎上腺素爆棚的極限運動已經足以彌補劇情的不足。在影片裡,翼裝飛行得到了完美的展現。導演為了拍攝難度極大的翼裝群體飛行的畫面,找來了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五位翼裝飛行運動員,在一年內排練了近500次終於拍攝出了腎上腺素爆棚的畫面。
  • 教你如何拍攝具有動感律動的照片
    怎麼拍攝動感律動的照片呢?關於拍攝律動照片,很多時候都是用較低的快門速度使拍攝下來的物體有動感,這種動感讓人感到速度、節奏。那麼接下來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拍攝這些照片的一個方法。使用追隨法拍攝追隨法拍攝就是攝影師從取景器中用相機鎖定被攝對象,然後跟隨被攝對象一起移動。有條件的攝影師可以使用一輛移動的車然後攝影師在車上使用三腳架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就可以轉動身體,然後按下快門曝光,拍攝時我們一般用1/100秒以上的拍攝速度。
  • 翼裝飛行女孩照片曝光,喜歡極限運動,走到哪裡都是人群的焦點
    眾所周知,極限運動具有非常高的危險性,但這擋不住很多人對它的喜愛,在極限運動內,每天都因為意外而發生的死亡事件。在近日的張家界天門山翼裝飛行的女孩也引發全社會的人在關注,這名翼裝飛行的女孩也因為這些,卻把生命永遠地留在天門山,她因為自己的夢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 看了這些極限運動電影後,我的腿都怕軟了
    很多朋友認為普通跳傘是一項非常危險的極限運動,但與翼裝飛行相比,山地自行車速度下降,沒有保護的攀巖,跳傘只是小兒科。這些極限運動運動員不僅腎上腺素激增,而且生死攸關。這部電影不是在棚子裡拍攝的,所有的場景都是現場拍攝的,頂尖的極限運動員世界表演各種極其困難、危險和引人注目的場面。雖然這部電影的情節不好,但刺激性極強的極限運動足以彌補這個情節。在影片中,翼裝飛行完美地呈現了。為了拍攝翼裝組飛行的艱難畫面,導演找到了世界前五名翼裝飛行運動員,一年排練了近500次,最後拍攝了腎上腺素迸發的畫面。
  • 旅遊拍攝,我為什麼果斷選擇運動相機?
    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在外出旅遊、極限運動時候沒有美美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了。3、拍攝效果清晰作為一款運動相機,即便重量及體積令人滿意,畫質才是最為重要的,相比傳統相機的高像素帶來的高畫質許多朋友會擔心運動相機的畫質不夠用。
  • 極限運動的歷史和現狀
    但所有這些「古老傳說」都僅僅體現於口碑,真正「傳承有序」的「極限運動」第一次被確切定義,是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有一位酷愛挑戰的作家說了一句後來被極限運動愛好者奉為座右銘的話:「除了鬥牛、賽車和登山這三種極限運動配稱作運動外,其它所謂運動只配被叫做遊戲」。
  • 運動攝影寫真,教你拍出陽光形象照!
    對於這樣的攝影,具有大量運動器材和各種裝備的任何健身房都是合適的。你可以在與健身教練一起上課時直接進行有趣的攝影。這將為照片增添自然感和輕鬆感。為了拍攝這類照片,他們通常穿運動服,在運動中體現自然之美。二、在大街上的照片健身不僅可以在健身房進行,而且可以在新鮮空氣中進行。對於精美生動的照片,可以在森林,公園或小廣場上進行攝影。
  • 「化身飛鳥」不等於「自由翱翔」:翼裝飛行,最瘋狂的極限運動
    對於那些痴迷於翼裝飛行的人來說,這項極限運動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它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搏擊長空的美好願望。化身飛鳥,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哪怕這夢想充滿著危險、緊挨著死亡。帶走她的,是有著「世界上最瘋狂的極限運動」之稱的翼裝飛行。這位還只是在校學生的「九五後」年輕女孩,是如何喜歡上這項極限運動的?這麼年輕的她究竟在挑戰什麼?難道她在挑戰極限的時候一點也不害怕嗎?翼裝飛行運動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是由極限跳傘運動演變而來。這種運動危險性極高,不適宜向普通人群推廣;同時,一般人也玩不起,翼裝飛行從裝備到訓練,前後所需的投入頗高。
  • 【運動】死亡檔案:最危險的十大極限運動
    今年(2020年)的5月12日,一翼裝女飛行員在張家界天山門景區拍攝極限運動短片時,發生意外。失聯7天後的5月18日找到她時,已無生命體徵。這不是翼裝飛行員第一次在天門山失事,2013年10月、24歲的匈牙利選手就是在天門山玩翼裝飛行時喪生。
  • 被低估的《極盜者》,奪命的「川崎八項」,極限運動背後的瘋狂
    有人說,每一項極限運動的背後,都是一群瘋狂的人。因為只有瘋狂的人,才會做出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挑戰人類的極限,聽起來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不過在挑戰的過程中,失敗的次數往往比成功的次數多得多。為此在每一項極限運動的背後,其實是無數丟失生命的靈魂。
  • 翼裝飛行女生照片曝光,年輕漂亮,極限運動真的好嗎?
    既然選擇了這項極限運動,就要做好隨時為自己生命發生意外的準備。很多網友看到遇難女孩的照片都替他感到可惜,這位女孩雖然只是一個大四學生,但是她的一些經歷真的是非常優秀,她生前非常喜歡遊泳,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還學習了潛水,去了很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