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玉皇廟村、鳳凰村、雕龍嘴

2021-02-07 青島文旅
膠州市玉皇廟村,因村東的膠北玉皇大帝廟得名。資料顯示,玉皇大帝廟始建於唐朝初年,玉皇廟村由此得名。該廟於2009年4月重建。玉皇廟村生態優美,每年正月十六、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逢廟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祈福。新時期以來,玉皇廟村結合人文優勢、文化底蘊和紅色傳承,已經逐漸發展成風格獨特的鄉村生態旅遊村,躋身「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之列。如今的小村,屋舍儼然,灰瓦白牆,四合院、竹林、花木構建了北方村落美學,讓人大有「村橋原樹似吾鄉」的熟稔感覺。玉皇廟村堪稱民俗文化的寶庫。膠北玉皇大帝廟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廟宇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殿宇,西部為洪福寺。每年正月初九「玉皇誕」廟會是傳統文化盛會,廟會其間舉辦放生祈福、猜燈謎、舞龍獅、踩高蹺等活動,凝結著「老膠州記憶」。捏泥人、民間剪紙、膠州小吃、原味老茂腔等活動構建了悠遠綿長的廟會特色文化。村裡一口王母井,也與玉皇廟形成了奇妙的對稱,王母井清挖時還出土了一尊唐代藥師佛,更給它增加了一抹傳奇色彩。雖是一個小小的村落,玉皇廟村卻聚集了多個傳統文化博物館、國學傳承場館等文化場所。尼山書院玉皇廟村分院吸引了眾多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經典講授、國學誦讀等活動豐富多彩,而剪紙藝社則讓遊客見識了膠州剪紙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的魅力。膠州剪紙大致分為單色剪紙、活動剪紙、彩色剪紙、貼彩剪紙等門類,在玉皇廟村的七仙女剪紙藝社,觀眾可看到眾多剪紙藝術精品,體會剪紙從方寸之間到巨幅尺寸不同的工藝魅力。村中隱藏著一座小小的「膠北民俗博物館」,陳列著以前村民們生活中的實用物品,鬥、斛、泥盆、泥罐、裝糧食用的泥缸以及老紡車,展現舊時生活風貌。進門影壁上畫著「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和著名的膠州蛋殼黑陶的形象。出身膠州高氏的高鳳翰是清代揚州畫派的重要人物,晚年他歸隱故裡,在他的畫作《博古圖》裡描繪了膠州三裡河的陶罐,學者由此判斷膠州必有一處遠古社會文化遺址,果然,考古工作者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膠州發掘了大量文物,其中薄胎高柄杯最薄至0.3毫米,被稱為「蛋殼陶」,玉皇廟村民俗博物館照壁上以高鳳翰、蛋殼陶代表膠州文化風物,眼光獨到。村裡另一座傳統手工工藝館裡,還展示了膠州一絕「撲灰年畫」的製作過程,玉皇廟村活躍著多位繪製撲灰年畫的民間藝人,他們用細膩精妙的筆觸展現吉祥祈福的內容。古意盎然的村落裡,也有銘記先烈、展現風雨歷程的思想教育基地。從玉皇廟村走出的喬繼周原任膠縣(膠州市前身)副縣長等職,離休後回村務農,他的廉潔之風和深厚鄉情備受村民尊敬,如今他的三間老瓦房被闢為民間紀念館,成立了「玉皇廟村革命教育基地」和「玉皇廟村展館」,成為了解玉皇廟村的重要去處。距離這簡樸的農家小院不遠,一座「膠高魂」雕塑矗立在「膠北革命歷史紀念館」前。這座紀念館建立在玉皇廟戰役遺址上,佔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3平方米,展館中230餘張圖片全景呈現了膠州膠北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展示了冷恩成、孫蘭芝等先烈事跡。玉皇廟村在抗戰期間一直是遊擊戰根據地和戰略高地,如今它也是紅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膠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而玉皇廟村集中體現了膠州的人文優勢和鄉土文化特色,村落生活裡處處洋溢著盎然生趣。「一輪磨古法豆腐坊」出品的滷水豆腐古法製作,味道醇厚,稱得上是「一輪磨上流瓊漿,百沸湯中滾雪花」。玉皇廟村原來就是享譽鄉裡的香油村,在傳統食品工藝展館裡,老師傅現身說法,從芝麻浸泡、炒制、研磨到出油一絲不苟,滿街飄香。大街上四十多口白底藍花的大瓷缸,缸中栽種著的荷花、蓮花爭奇鬥豔;遊人穿行在玉皇廟村裡,體驗著美景、美食和人文之美,感受著村居生活對內心的喚醒和共鳴。四梁八柱、鬥拱灰瓦的明清古建,路旁鑲嵌有碎石花牆的青石小巷,在位於青島即墨區金口鎮的鳳凰村,依稀仍見600年前遷居至此的房氏族人依習俗興建的村居風景。這裡至今完好保存著60餘處明清古建築,包括超過300年樹齡、22米高的銀杏樹。據《房氏族譜》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房氏由雲南烏沙衛「歌樂屯」至此立村。此處有一條古阡(古時田野間的小路),因地處古阡之北,故稱北阡。北阡屯系明朝雄崖所所領八屯之一,房氏應是北阡屯的軍戶。在此村北還曾發現大汶口文化時期遺址,說明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已有人煙聚落。1946年,北阡分為兩個村,以河為界,河北沿用原名,河南因靠近鳳凰山,改名為今天的鳳凰村。鳳凰村的60餘處古建中,清代建築就有56處之多。這裡的建築主要源於閩浙一帶的建築風格,屋頂一般有梁柱支撐,鬥拱用來平衡協調;建築材料多為紫杉木、青磚、灰瓦。部分按照莊園布局建造,街巷寬闊整齊,古巷道兩側房屋的牆壁,用不規則的石頭打磨鑲嵌,據說還用糯米來填縫……呈現別致的鄉村風貌。這些建築中,房輝、房格、房棟庭、房楓庭等聲名顯赫的房氏族人故居保存尤為完好。房輝,就是《即墨縣誌》中所載的房暈,房氏五世,清康熙時的歲貢生,他曾任湖北保康縣知縣。他的老宅,已有300多年歷史,是鳳凰村現存老宅中最古老的一座;房格,房氏九世,清雍正年間太學生;房棟庭,房氏十一世,清道光年間太學生。自幼勤奮好學,應舉不中,遂就商,性情直爽慷慨,多見義勇為之舉,商海鄉間,聲名翕然,晚年創修房氏族譜,倡捐經營房氏公產,修繕房氏宗祠,為鳳凰村房氏家族承前啟後之表率人物;房楓庭,房氏十一世,清道光年間太學生。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捻軍東掠即墨,奮起抵抗,不屈遇難。平亂後即墨縣奏請晉加二品,誥封武功將軍……鳳凰村房氏家風中有一祖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步入今天的鳳凰村,厚重家風、先人舊事,依稀存續在村居的景致中。約12000平方米的明清建築群落,建築之間的小巷胡同清幽,精緻的細縫花牆、木榫卯的精密架構,古樸的垂簷瓦脊、象形取意的磚石雕刻……俯拾皆是。看似遠僻的鳳凰村,緣何會有如此殷實而不雷同的景致?這與盛於明清的金口港密切相關,藉助港口,這裡的先民把北方的土特產販運到南方,也把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景帶了回來。在房格故居中,一棵擁有250年歷史的珊瑚冬青樹見證了曾經的繁華,這棵主要生長在川湘等地的古老植物,和先民們一起,北上至此,交融共生。村內的古建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依照官品等級建造,現在數來,就有二品官員住宅7處,九品以上官員住宅20餘處。這也難怪,據說在清朝二百多年間,從這裡走出過56名太學生,1名歲貢生,1名武舉,8名庠生,有35人為官出仕或受朝廷褒獎。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社會,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海邊村落,如此出眾,實屬鮮見。鳳凰村經600年滄桑,形容依舊。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及當地對於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的關注。據了解,鳳凰村現在是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旅遊特色村、青島市鄉村旅遊特色村。按照鳳凰雄崖生態休閒區的規劃部署,當地對它的保護開發,一直秉持最小幹預、修舊如舊的原則,保護先行,對村內所有古建築進行了普查摸底,登記在冊,並統一進行保護性修繕;而在文化旅遊生態建設的推動下,劉家油坊、房家磨坊、封缸老酒廠等一批優質特色項目脫穎而出,讓前來探尋歷史印跡的市民遊客品嘗到地道的老傳統和老手藝。不僅如此,鳳凰山上的農業觀光採摘,金口鎮範圍內的臥牛山紅杏、金浩葡萄、壘裡樹莓、東街蘋果等優質農業項目,也都與古村落的保護開發聯動,由此形成了區域文旅產業良性發展的格局。 「要看山海景色美,請到嶗山雕龍嘴」一句流傳許久的順口溜,足見雕龍嘴這片山海村落在嶗山之景中的獨特魅力。雕龍嘴社區位於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至今已經有近400年歷史,居民最早是從雲南、山西等地遷徙過來,有於、朱、林、姚等姓氏,以于姓人家居多。這裡三面環山、東臨大海,西接華嚴寺,北鄰仰口遊覽區,堪稱山海奇觀。「雕龍嘴」以地形得名,站在高處俯瞰,海岸處有一岬角深入海中,懸崖下插大海,巖石顏色赤黃,形似龍頭。不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大圓石,酷似驪龍顎下珠,此石名為「釣龍磯」;危巖頂部的古樸樹,像極龍鬚。每遇潮來,洪濤波蕩搖搖欲飛,雲霧繚繞,遠看猶如巨龍在戲珠,雕龍嘴村由此得名。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雕龍嘴美不勝收,更是嶗山山海生態的絕佳代表。清代萊州舉人林鐘柱的五言詩《雕龍嘴望海》裡,就曾提及雕龍嘴的奇觀:「一碧茫無際,橫空波浪懸。身前僅有地,眼外竟無天。風急帆檣沒,沙平與嶼連。不知徐福去,是否返樓船」。雕龍嘴社區的民居,延續著青島著名的紅瓦房景觀,從半山腰一直到海邊,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在密密的果樹林木掩映下,露出點點紅瓦白牆。這裡奇峰突兀、白雲縹緲、青翠照眼;遠望山海相擁、是觀日出的絕好位置。雕龍嘴河流經村前,為季節性河流,水質甘洌。社區漁業資源豐富,近海中盛產魚蝦蟹海蜇等,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雕龍嘴旅遊資源豐富,在雕龍嘴社區的山上,一條狹長的山澗,被當地人稱為「地上銀河」,不過,這裡最有名的景點當屬白雲洞。《嶗山志》載,白雲洞是天然石洞,南向,由四塊巨石架成,左青龍石,右白虎石,前朱雀石,後玄武石。洞額鐫「白雲洞」三字,是清代翰林尹琳基題寫。洞旁是清初重建的道觀,亦名「白雲洞」,廟內建有新式樓房,叫「迎賓樓」;還建有古樸典雅的青龍閣,站在這裡可憑眺遠景。在白雲洞,清代詩人王大來曾經作詩:「獨坐白雲洞,山曲且閒步。蕭蕭修竹林,泉聲在何處。欲下東山巔,飄然入煙霧。俯瞰大海波,咫尺迷雲絮。但聞風濤聲,勢作蛟龍怒。行入山下村,始見村邊樹。不辨雕龍嘴,道人導我去。」雕龍嘴的居民們至今仍保持著最淳樸的勞作習慣,日常勞作主要以漁業為主,農業為副,還有不少居民開始搞海珍品養殖。每年春天,鮮嫩的嶗山春茶迎來採摘季節,社區中茶園眾多,呈梯田狀分布,山上的茶園裡,人們在一捏一提間採下被山間霧氣滋養的嫩葉,製成遠近聞名的嶗山春茶,再用雕龍嘴的水衝泡,清香四溢醉人心脾。經過多年的發展,雕龍嘴社區已是著名茶鄉,山海茶飄香,讓這裡別具韻味。同時,這裡還是著名的長壽之鄉,村裡有很多長壽老人。自2000年以來,雕龍嘴社區開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堪稱青島最早的一批鄉村旅遊「網紅村」,居民開起漁家宴,遊客在這裡品嘗正宗的海捕海鮮,山野菜,茶香宴,旅遊業成為富民增收的重要方式。近年來,一間間精品民宿也開始運營,讓這裡的旅遊體驗更加豐富。「莫道雲深不知處,白雲深處有人家」,作為知名的特色旅遊村,雕龍嘴正呈現出越來越厚重的感染力和嶗山文化的獨特品位。 


紅色文化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 | 劉謙初、李慰農、石雷戰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 | 青即戰役、周浩然、楊明齋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 | 青島黨史紀念館、荒島書店


美麗鄉村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青山村、產芝村、青峰村

相關焦點

  •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〡琅琊臺,秦皇漢武於此東巡駐蹕
    ▲2020年5月2日 青島日報3版  碧海潮生是故鄉——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  第一部分 歷史源流>  位於西海岸新區琅琊鎮琅琊山上,三面瀕海,一面接陸,海拔183.4米——  琅琊臺:秦皇漢武於此東巡駐蹕   海與山是青島的特色,與青島嶗山相比,琅琊臺更是有著獨特悠長的歷史文化傳奇——琅琊臺作為秦始皇、漢武帝東巡,徐福海外尋仙的文化名山,也是海上絲路史上最早的起點之一
  • 玉皇廟村:告別瓦房住別墅,老農成旅遊達人|玉皇廟村|王金亮|陳文軒...
    從土坯房搬進近100平方米公寓,這是他以往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讓他更不敢想的,是老兩口收入從靠天吃飯變成人均年收入一萬多元。老兩口買了電轎車一有機會就去旅遊9日上午,村民王金亮與老伴從集市返回家中,老伴轉身去找鄰居聊天,王金亮沏上一壺茶,打開聽戲機。
  • 看宜興張渚鎮鳳凰村的「涅槃重生」
    梅雨時節,走進綠化覆蓋率高達95%的鳳凰村,眼前一片生機盎然。這個位於宜興張渚鎮最西北邊的村,一直被戲稱為「金張渚的大西北」,直到去年才摘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而眼下隨著村級經濟的壯大,多年來生態、文化資源的保護以及交通狀況的改善,正在書寫「鳳凰涅槃」的故事。
  • 雕龍嘴成中國最美村鎮 380年小漁村一朝成名(圖)
    「要看山海景色美,請到嶗山雕龍嘴。 」由國家旅遊局等單位和百家媒體共同發起的「發現·2013中國最美村鎮」評選活動,吸引了5000萬人投票。根據綜合評分,嶗山王哥莊雕龍嘴村成為青島唯一入選「中國最佳宜居鄉村」的村莊。
  • 「我的扶貧故事」奔向幸福生活 一個都不能少|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
    我叫毛進,是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黨支部書記。我的家鄉化樂鎮鳳凰村土地貧瘠,記憶中,家鄉總是與貧困相連。小時候,我的夢想是走出大山。老師說知識能改變命運,能走出大山,於是我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大學。  鳳凰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大村,也曾是水城縣的貧困村,有1763戶7176人,其中很多人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技術,僅靠傳統的種養殖為生。  我走訪農戶5000餘次,發現要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 【改革開放40年】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涇川縣鳳凰村演繹新鳳凰傳奇
    鳳凰村景區內的「百鳥朝鳳」。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蘭天  初冬時節,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的鳳凰村裡,噴泉凌空,「鳳凰」飛翔,景色如畫。行走在寬闊的廣場上,徜徉在景區的廊道間,61歲的蔣孝榮臉上洋溢著笑容。
  • 衙前鎮鳳凰村:建設親子主題鄉村樂園 發展休閒旅遊業_湘湖網_湘湖...
    6 8206924 衙前鎮鳳凰村
  • 青島市北區發布首批「六個100」歷史文化記憶單位
    中國山東網青島8月22日訊 8月21日上午,青島市市北區召開媒體通報會,正式發布首批認定的「六個100」歷史文化記憶單位。媒體通報會首先由文旅推進中心負責人介紹了市北區打造百年青島(市北)歷史文化「個十百千萬」工程首批「六個100」歷史文化記憶單位的總體情況。
  • 民宿「成長的煩惱」,青島怎麼破?
    作為一項新業態,青島民宿業在發展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頸,如定位不清、「單打獨鬥」以致成長緩慢、壓價競爭等。如何破解發展難題成為青島民宿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遭遇「成長的煩惱」「我非常喜歡和朋友一起去住民宿,喜歡民宿那種慢節奏狀態,感覺很詩意。」
  • 《青島往事》告訴你,100年前青島銀是這樣過日子的
    描寫青島開埠30載風雲的《青島往事》,將於本周末在央視八套與全國觀眾見面啦!故事始自1904年膠濟鐵路開通,止於1937年抗戰爆發。這30餘年間,正是青島興盛的開端。劇中描述了青島第一代移民的奮鬥史,折射出青島這座城市的百年進程。拍攝這樣一部劇,一定要先還原百年前的青島,這是最讓人期待的。據媒體報導,劇組除了在青島本地取景之外,還花了700萬元在無錫復原搭建了劈柴院及其周邊的江寧路、山東街等。
  • 本周,青島市區這些地方將停電!看看有沒有你家(附時限)
    >青島市嶗山區: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青島市嶗山區市政公用局、青島愛佰達紡織有限公司、青島北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北京泉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青島大福榮盛冷凍物流有限公司、青島市嶗山區佳佳幼兒園、青島貝隆工貿有限公司、嶗山區民政局,影響8個臺區,10個客戶。
  •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在青島舉行-中國教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青島12月11日訊(記者 孫軍)為充分展示青島市外籍人員子女學生風採,進一步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成效,促進與各國民心相通相親。
  • 青島颶風登山隊「嶗山100公裡山地越野賽」慶功宴
    青島颶風隊參賽五勇士昨日(10.31號),有青島本土IP賽事之稱的
  • 青島最美賞景巴士618路穿梭山間 駕駛員個個是行車高手
    618路駕駛員林禮俊在出車前打掃發動機艙衛生  21個站點,往返27公裡的山路,要經過大小76個彎道,從平緩的小彎到90度急彎,這是618路駕駛員們的每日行程。618路駕駛員林禮俊在出車前檢查輪胎情況  618路公交車是一條旅遊線路,不僅有華嚴寺、狐仙洞、太清宮等景區,還有雕龍嘴、青山漁村等最美村莊,眾多「網紅」民宿吸引著市民遊客前來打卡。
  • 青島將推出10大系列旅遊主題產品、100個時尚打卡地
    下一步,青島將加快推進恆大水世界、方特二期、西班牙福賽酒店、俄羅斯雅鑽、東慶童話、蜈支洲島等項目儘早落地見效。結合《疫情後青島旅遊振興營銷工程方案》,推出10大系列旅遊主題產品、26條精品線路、100個時尚打卡地。同時,積極實施市博物館改建工程,加快市圖書館新館選址,提升美術館規模功能,打造城市新地標。
  • 陵川有個鳳凰村
    十個清澈見底碧綠清幽的水潭,潭間是光滑險峻的崖壁相連,每潭落差約十餘米,瀑布層層飛瀉,鱗次櫛比堪稱太行峽谷之絕景。中國陵川2004戶外運動邀請賽的主賽段就設在這裡。蒼龍峽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國戶外運動的勝地。
  • 知道 時光倒流100年,青島美呆了!
    915小編說兩句:時光倒回100年,100年前的青島,你能想像是什麼樣子嗎?
  • 青島100家博物館名單公布!別說你都知道!
    100多家博物館 青島也太「壕」氣了 接下來,條哥就把這100家博物館告訴大家 一定要收好,留著慢慢打卡 以後誰再說青島沒有文化 立馬把名單甩給他!
  • 「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在青舉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翁豫迪 青島報導  12月11 日,青島市教育局在青島藝術學校舉行第二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