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單純的球隊硬實力差距,若單看前3節的「焦灼」就下判斷,55開,那就真和「55開」一樣的浮誇了。
廣東的輪換中,看著就遊刃有餘,打完半場的時候就已經有11個人上了大名單,時間最少的3個哥們可不是純垃圾時間上來玩的。蘇偉也只是因為吃T下去了。
而反觀遼林,有18騎士內味了,基本就猛幹主力完事。作為一個中鋒,大韓真值得敬佩,上場時間將近打滿4節的中鋒在NBA也不多見啊。
遼寧上場時間第三的球員比廣東打了最久的都要多三分之一個單節,就時間上看,就看得出陣容整體強度和深度就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若感覺還不是很明顯,就可以回看下之前廣對京系列賽,純粹的8人輪換。
兩隊之間的球員強度也並不對等,這在攻防兩端是一目了然。首先說進攻端。
這球廣東要位稍微有點深,遼寧就有點扛不住馬上要夾擊了,而廣東的鋒線群,對於夾擊的回應方式讓我想起了鹿隊,開始轉移球,然後找到一個在外線,並離防守球員有段距離的隊友,搶一個起速的空間去衝框。
當防守球員去補位時,車已經開到了60碼,這會去追就有些來不及了。這只是其中一個回合,而類似於這樣的回合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再看防守。
一到第四節,廣東防守端給遼寧施加的強度就馬上提了個擋,雙後衛在前,迫使遼寧分球,打亂進攻節奏。這樣做的後果是內線很容易空虛,經常看NBA的球隊就知道,勇士王朝時,雖然是最能投三分的球隊(某膈應人穿紅衣服的隊,只是最愛投,不是能投),但他們的內線往往是最舒服的,當防守壓力來到後場,前場就是面朝大海。
廣東的應對方式就顯得讓人哭笑不得了,「回頭追個帽就完事」,連續3個回合,都是迫使遼寧後場出球,然後回頭給個帽填下數據單轉身就已經推反擊到前場一條龍。
廣東的推反擊在整場比賽都十分的亮眼,運動能力上真的壓了遼寧隊一頭啊,自籃球界來,能拳不怕少壯的,也就是經驗和大心臟了,這些似乎廣東也是個加分項,所以這場比賽也是有了一點點那支09-10湖人的味道。
前三節收著收著打,第四節一波發力帶走比賽,因為節奏慢打陣地戰,所以幾個回合的好防守,加上不掉鏈子的進攻,一眨眼,比賽就打花,開始垃圾時間了。
說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自季後賽開局後,關於廣東、北京......的「XXX武術隊」這類說法是一直沒有斷絕,但僅僅是我所觀看的這幾場比賽,壓根就沒一局是有所謂的「武術表演」,反而感覺CBA還正在慢慢變好,特別是京粵G3的第三節,全華班凌遲雙外援,打出10分優勢,簡直要大呼過癮。
上一個嚴格意義的「武術隊」,還是勇士。
這種畫面,上一次還是在改編金庸的影視作品裡見到。
拳打休城,腳踢俄城,最後順便墊上聖城,這種明明白白的非體育動作才是髒東西。至少在CBA今年的季後賽,都是踏踏實實的上強度比賽,裁判的吹罰力度也是非常大尺度,這樣子的陣地戰才有味道,當然某幾場吹罰尺度偏差,我們可以暫且不論。
但這些鬼佬,做這些動作,公知們就開始誇「國外打球真硬,國內的好軟」,而打得硬氣給他們看呢?「國內的人好髒,武術隊」,所以不是所有道理都能說得清的,這得取決於他們愛不愛聽,但我不希望這些公知會毀掉CBA今年這精彩的季後賽。
因為這種高強度,吹罰尺寸大,球員也有火氣較著勁打,這樣的比賽就是NBA現在也沒多少場了,一切都是商業化。
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