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新冠疫情防控下的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46名2017級臨床醫學博士後順利完成充滿挑戰的培訓項目,即將踏上人生新的徵程!在此,我代表醫院,向你們和你們的親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關心支持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博士後項目的各界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北京協和醫院作為精英教學醫院聯盟的發起者之一,肩負著引領醫學發展和醫學教育的責任,「臨床醫學博士後項目」就是在巴德年院士的倡議下,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下,舉全院之力,整合多方面資源創立的最重要的人才項目。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又經歷了緊張而又充實的三年培訓,各位臨床醫學博士後的臨床技能、患者照護、職業素養等勝任力全面提升,看到你們在臨床和科研上的穩步前進,我們就看到了未來協和、未來醫學的高端人才畫像。你們身上所承載的意義和希望非比尋常,在你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我和大家交流三點想法和期待:
一、勇擔使命,堅守責任心「生命的泉,即使拌和著血和淚,也要在自己的國土上流淌。」在每一次重大考驗面前,協和人總是堅守擔當、責無旁貸。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作為醫院培養的青年骨幹,臨床醫學博士後展現了年輕一代的擔當,我們有6位同志是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12名同志支援發熱門診一線,你們或衝鋒在前,或堅守陣地,與全院同志一道,全力守護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交出合格的答卷。希望你們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繼續發揚協和人的擔當精神,堅守責任心,勇擔使命,為人民健康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二、共情共生,堅守同理心這場突發的疫情,使大家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身處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未來的人才,尤其是醫學人才,一定要有一顆同理心,有足夠的代入感和共情力,對他人、對人類的困境和苦難抱有同情和慈悲,並伸出援手,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醫者仁心」。只有帶著同理心,才能給予患者溫暖、關懷和照顧,做一名好醫生。希望各位在邁向人生新階段時,帶著同理心上路,從大情懷和大境界上,踐行協和「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患者」的辦院方向。
三、未來已來,堅守進取心《人類簡史》的作者,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說,未來人類要準備好,每十年要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今天距百年院慶還有414天,在高速發展的未來,百年的引領可能在短時間內被重塑,一個排行榜多年名列第一的學科可能在短時間內被超越。在座的「後浪」們平均年齡32歲,面對這麼多的青年才俊,不禁讓我想像,未來的醫學會是什麼樣?未來的協和會是什麼樣?未來靠什麼可以讓協和持續保持引領?未來要練就什麼本領才能使在座的各位成長為醫學大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後浪們,協和新百年的重任在你們身上,未來已來,希望大家保持一顆責任心、同理心和進取心,把自身定位為醫療戰線的中流砥柱,把目光著眼於推動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志存高遠,不懈追求,為自己、為協和持續賦能,為實現百年協和基業長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