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照片變得「藍色憂鬱」
藍色,通常讓人聯想到海洋、天空、湖水、宇宙,
純淨的藍色表現出一種清新、夢幻、憂鬱與廣闊,
由於藍色博大的特性,具有理智、準確的意象。
很多攝影師喜歡拍藍色系照片,各有韻味,
每個人審美不同,掌握基調基礎上,
根據自己喜好調出自己想要的藍調色彩。
注意:在生活中尋找拍攝藍色(冷色或冷暖對比)
的事物,通過[後期]來達到理想藍調色彩,
好了,我們開始進入正題,
講解本組照片[前期]拍攝和[後期]調色思路。
相 記 攝 置
1.拍攝這組用的機器是:口富士XT3+35/1.4的鏡頭,
可在機內膠片模擬中選擇對比度較低,畫面柔和的濾鏡。
2.用佳能的也可在機內調整白平衡,往藍色方向偏移。
3.用理光gr的可選擇濾鏡[正片]飽和度一2、對比度- 2,
白平衡選擇[冷白織燈光]。
-相機設置總體思路-
a.選擇對比度偏低的濾鏡
(或在照片風格中設置飽和度-2,對比度-2)
b.白平衡往藍色(B)方向偏移
Lightroom調色
首先,分析原片:色溫和飽和度過高,色彩過於鮮豔,
暗部陰影太重,沒有呈現細節。
1.打開Lightroom,點擊修改圖片,降低色溫,使照片偏藍;
加鮮豔度,降飽和度,使畫面色彩更真實自然。
2.降對比度、高光、白色色階,使畫面變得柔和有質感,
提高陰影、黑色色階,使照片更通透。
可適當降低曝光度,增加畫面憂鬱情緒
完成上述步驟後,照片前後對比:
3.在[HSL]三原色中,調整[紅原色]右移(色相+ 75),
使得高光偏黃,藍色更有質感,這一步很關鍵。
注意:如調整紅原色後,畫面仍然有點偏紅,
可再調整[藍原色]右移(色相+7),一般情況下不動藍原色!
如何讓照片偏「藍色憂鬱」系總結
-拍攝前期-
1.選擇對比度和飽和度偏低的濾鏡
(也可在風格中減對比度和飽和度)
2.白平衡往藍色(B)方向輕微偏移
-拍攝後期-
1.降對比度、高光、白色色階
2.提陰影、黑色色階
3.HSL中調整紅原色(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