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高仿號灰色生意經:「假靳東」「假劉德華」充斥網絡

2021-01-19 新浪科技

來源:瞭望

起底高仿號灰色生意經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吳劍鋒顏之宏

屏幕裡,「假靳東」「假劉德華」一口一個「姐姐」;屏幕外,中老年女性淪陷其中,紛紛打賞。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這荒誕的一幕屢見不鮮。

不僅是假明星號,一些高仿號冒充政府部門、商業機構、專家名人,在網絡平臺上收割流量、變現套現。《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高仿帳號的背後,是一條造號養號賣號的灰色產業鏈。

高仿號騙局遍布網絡

短視頻裡的假明星號是高仿號的最新變形。

根據頂象業務安全專家田際雲的觀察:前兩年,微博最常見的是冒充專家或「股神」的高仿號,比如曾存在大量冒充經濟學家華生的帳號。隨著短視頻興起,明星替代股神,成為人們欲望的投射對象,能夠給予陪伴和讚美的假明星紛紛登場。

不只名人,普通人的網絡帳號也會被高仿。

網友張惠的朋友「MissX小姐」的微博帳號,一日通過私信聯繫她,謊稱人在國外付款不暢,讓張惠幫忙墊付機票錢。該帳號當天凌晨還發布了在羅馬遊玩的圖片。因此,張惠沒有懷疑,爽快墊付了13900元。直到發現對方發過來的還款轉帳截圖是假的,她才意識到該帳號是高仿號。

記者調查發現,多地網友都曾遭遇微博好友高仿號私信詐騙。有的被要求墊付機票,有的被要求墊付行李託運費,看似不高明的騙局,卻讓人防不勝防。

高仿政府部門、商業機構的帳號也不在少數。

「您的小轎車免年檢期限即將到期,可在微信公眾號線上年審。」福建泉州許先生曾接到這樣一條信息,他根據簡訊提示,搜索到名為「福建車輛年檢」的公眾號,點擊其中連結後被引導至一個網址,輸入銀行卡號、發動機號、卡密碼及簡訊驗證碼後,被騙走2000元。

一些帳號仿冒金融機構,借幫助粉絲提升網絡借貸借款額度等方式套錢。

記者在小紅書上搜索「支付寶」和「微眾銀行」,看到不少帳號都打著支付寶或微眾銀行××經理的名號,並以相應官方商標作為頭像。而且這些帳號的回覆語氣都很「官方」,讓人難以分辨。在新浪微博上,記者使用「微粒貸」或「借唄」進行用戶檢索,也找到了不少高仿號,一些帳號的粉絲數量甚至超萬人。

行騙成本幾乎為零

「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值錢?流量啊。」一名微博高仿號從業者向記者透露,做高仿號成本很低,只需做些複製粘貼的活,引流卻很快,然後通過接廣告、帶貨、賣號等方式把流量變現。「一個人有5~10個高仿號,月入超過5000元不是問題。」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部分高仿號呈現團夥運作、矩陣生產的特徵。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個名為「董事長馬總」的虛假帳號不定期發布馬雲的視頻,該帳號關注列表中的47人全部是名為「馬總」「馬老師」的高仿號,帳號發布的內容也基本相似。

這些高仿號集聚流量後,最直接的變現方式是接廣告。

記者以拜師為名聯繫一名高仿號操縱者,他說,當粉絲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會有傳媒公司上門要求「推一些不好聽的歌」,並通過剪輯偽造出明星唱這些歌的視頻用以播發。「60萬粉絲的帳號一首歌價格在150元到300元不等。」

一些養成後的帳號還可售賣。記者在一個高仿號交易平臺看到,「假明星號」屬暢銷類型,一個66萬粉絲的帳號售價高達3萬元。綜合各平臺的假明星帳號來看,此類帳號吸粉並不難,一個剛註冊的新號僅發布8個視頻即可擁有10萬粉絲,幾天變現數千元。

直播也是高仿號快速漁利的一種方式。

在一個名為「東歌」的語音直播間內,「假靳東」頻繁向粉絲索要打賞和點讚。「弟弟最近在拍《第一次起飛》,希望姐姐多支持。是緣分讓我們走在一起,每天拍戲回來我都會看你們的留言。」記者觀察期間,隨著主播的吆喝,140名觀眾送出700多份禮物。直播結束後的數據顯示,主播獲得17萬點讚。

直播要禮物只是第一步,有的高仿號還順勢做起直播帶貨。在某「假靳東」直播間內,主播推出茶葉、貴婦膏等產品,直播間觀眾大多為中老年女性,她們為了來之不易的「關愛」,紛紛下單討好「明星」。

高仿號不僅收割中老年群體,年輕人也成為圍獵目標。

「現在手機、平板電腦更新這麼快,年輕人總有超前消費的需要。」有業內人士給記者「支招」,開個仿冒金融機構的號,專營提升「花唄」「借唄」「微粒貸」的額度,生意不錯。

記者看到一個仿冒「微粒貸」的微博帳號,粉絲數量已接近2萬,其中不少是「95後」和在校學生用戶。該帳號發布的微博內容大多是其幫助他人提升借款額度的截圖和視頻,一些借款額度甚至超過10萬元。

算法該升級了

採訪中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網絡平臺監管相對滯後,一個虛假帳號即使被處理,用新的身份信息重新註冊後就「又洗白了」。一些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推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仿號視頻的傳播。用戶在觀看一個高仿號發布的視頻後,便會連續刷到類似視頻。

田際雲表示,高仿號往往是批量製作的。一些犯罪團夥從黑市上購買網站和平臺上的帳號、身份等信息,進行註冊、篡改、認證,利用群控、秒撥IP等工具批量登錄、操控帳號。高仿號發布的內容也可批量製作。一般是運用網絡爬蟲等工具,從被其仿冒的用戶在媒體、微博、微信等公開平臺發布的信息為基礎,仿冒後同步發布。

查處這些高仿號,仿佛是在「打地鼠」,打下一個,冒出另一個。尤其當這些虛假帳號為平臺帶來日活躍用戶數量甚至廣告收入時,平臺的態度就不可避免變得曖昧。

「打擊虛假帳號有時跟業務增長需求相衝突,有的公司為了業績,放鬆了管控,甚至還有個別公司為了完成業務績效,縱容或主動去做虛假帳號。」田際雲說。

業內專家說,高仿號精準找人要經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篩選信息、持續追蹤等過程。因此,相關平臺須肩負起反詐騙的社會責任。在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相關平臺應在可能的範圍內,建立起監督管理反詐騙的相關機制,對平臺上的動態進行追蹤、分析,並對網友進行提醒。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高豔東建議,平臺應運用技術手段及時識別、清理高仿號。同時,通過合理升級智能算法推送程序,杜絕類似假靳東事件的劣質視頻被推送至程序首頁的情況發生。

當平臺無法判斷其內容是否涉嫌欺詐時,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網絡管理部門報告,並主動協助調查,同時,還可為網民提供舉報平臺,多方合力補齊監管空白點,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LW

刊於《瞭望》2020年第48期

相關焦點

  • 「高仿號」之真假丁真
    但隨著丁真的爆火,"假丁真」也出現了!與之前的「假靳東"、「假劉德華」等假明星們一樣,一口一個「姐姐」;讓屏幕外無數的年輕女性乃至家裡長輩淪陷其中,紛紛打賞。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這荒誕的一幕屢見不鮮。直到發現對方發過來的還款轉帳截圖是假的,她才意識到該帳號是高仿號。通過報案發現,多地網友都曾遭遇微博好友高仿號私信詐騙。有的被要求墊付機票,有的被要求墊付行李託運費,看似不高明的騙局,卻讓人防不勝防。
  • 假靳東事件,有的看的是熱鬧,有的看的是笑話,但我卻笑不出來
    這幾天新聞上談的最多的應該是是假靳東事件了,說什麼的人都有,更多的人只是看看熱鬧,過不了幾天就會忘了這件事,因為對於我們這些經常看新聞,上網的人來說,這種事,應該不是第一次見到和聽說了。可能以前見到的都是一些個小姑娘,小夥子什麼的,但基本上都差不多當然這件事,跟靳東本人沒什麼關係的。可能有些人還不是很了解這件事,我先來說這件事。
  • 「假靳東」風波背後 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
    來源:第一財經「假靳東」風波背後,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哪裡有流量,黑產就往哪裡跑。當抖音、快手們佔據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時長,網絡黑產也早已盯上了這些短視頻平臺。手機屏幕中,「假靳東」、「假劉德華」們口口聲聲喊著「姐姐」;屏幕外,在現實生活中被忽視情感需求的中老年人淪陷其中,不只打賞,甚至被賣貨、虛假理財產品騙走大量錢財。冒充名人倍受社會關注,這背後是兩個問題交織在一起。一種屬於用戶追星,他們建立追星的帳戶發布短視頻內容,並和朋友交流;另一種是黑產團夥利用明星形象養號買賣、變現或詐騙。
  • 「假靳東」風波背後,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
    當抖音、快手們佔據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時長,網絡黑產也早已盯上了這些短視頻平臺。手機屏幕中,「假靳東」、「假劉德華」們口口聲聲喊著「姐姐」;屏幕外,在現實生活中被忽視情感需求的中老年人淪陷其中,不只打賞,甚至被賣貨、虛假理財產品騙走大量錢財。冒充名人倍受社會關注,這背後是兩個問題交織在一起。
  • 愛上假靳東:中老年女性的情愛覺醒
    愛上假靳東:中老年女性的情愛覺醒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2020-10-15 11:06 來源:澎湃新聞
  • 假「靳東」新聞的背後,是一群需要被看見的人
    這幾天有這麼一條新聞, 61歲的江西黃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與假冒演員靳東的帳號頻頻聯繫,在假「靳東」的甜言蜜語和表白攻勢下,不僅為騙子帳號的直播帶貨花費大量錢財,還離家出走,聲稱「靳東」約自己見面,還要跟自己結婚。新聞引發熱議後,靳東工作室發聲明稱將追責涉事帳號,「假靳東」等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一則看似「鬧劇」的新聞,為何得到如此多的關注?
  • 假「靳東」事件背後:低齡和中老年群體都需要一套「防沉迷」
    面對鏡頭,黃女士堅信她與「靳東」感情的那個眼神,讓人不由得一身冷汗。前不久,年過花甲的黃女士因為在短視頻平臺結識了所謂的演員「靳東」並與其「戀愛」,甚至不惜從江西奔赴長春的新聞,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實際上,黃女士口中那個與她戀愛的「靳東」,只是一個通過簡單的音視頻合成內容,以及藏在背後的營銷號操作者。
  • 大媽自稱懷上靳東的孩子!兩人走散18年,「假靳東」事件再出現
    大媽自稱懷上靳東的孩子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15日,有媒體再次曬出一段資料,資料中顯示一位50歲的大媽因為迷戀上了網絡上的假靳東。並自稱懷上了靳東的孩子,兩個已經走散了18年。
  • 大媽被「假靳東」騙,引發全網同情,事情經過剛揭穿就出現反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覺得追星是年輕人的事情,隨著網絡普及,現在很多老人也有喜歡的明星。近期一名年過六旬的大媽在網絡上走紅,這位大媽十分喜歡靳東,以為自己一直都在網絡上和靳東聊天,沒想到這段時間居然和一個「假靳東」聯繫。
  • 媒體評「假靳東」事件:李鬼成災抖音平臺豈無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媒體評「假靳東」事件:「李鬼」成災平臺豈無責?北京日報客戶端10月13日消息,近日,一則《六旬追星女子:我要嫁靳東,勇敢活一次》的社會新聞引爆輿論。某老年粉絲沉溺於「靳東」的抖音視頻,深信與偶像相戀,茶飯不思,離家出走……儘管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位阿姨心心念念的「靳東」,不過是個利用視頻剪輯配音等三腳貓技術手段做出的「李鬼」帳號,然而假得令人髮指的帳號竟能上線成功,且據報導短視頻平臺上僅「假靳東」帳號就有2000多個,著實讓人震驚。假冒名人事件並不新鮮,在「眼球經濟」時代則更加光怪陸離。
  • 假代購調查:高仿GUCCI包變身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假靳東仍未消失,中老年婦女如何找到心靈寄託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一個月前,江西一名61歲女性因迷戀「靳東」離家出走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與其背後的產業鏈浮出水面。抖音上有2000多個假靳東的帳號,以中老年女性用戶為目標,進行感情投資,進行銷售欺詐活動。而現在事發已一個月了,假靳東還未消失,還有無數的帳號在欺詐著無數中老年婦女。無數個想要和假靳東談戀愛的阿姨們,在網絡上瘋狂表達著自己的愛意。「你是明心,我是個農村女子,不能跟你合拍。」「我是他家的老黃牛,累了苦了有誰理解?這一生我受盡人間酸甜苦辣,無人過問。」
  • 假靳東是什麼梗 靳東大媽粉絲被騙事件始末最新消息進展
    近日,有一位61歲的阿姨黃月(化名)說,大明星靳東向她表白了,她要嫁給靳東。而自從年初疫情期間,黃月把老年機換成智慧型手機後,開始沉迷抖音,並聲稱要嫁給演員靳東,原因是「靳東」已在全網向她告白。黃月稱沒有真正享受過愛情,如今她要勇敢追愛。這位阿姨從早到晚都在看靳東的視頻,甚至茶不思飯不想,人也瘦了10斤,並開始和丈夫分床睡。
  • 「假靳東」倒下之後,我去搜了搜馬伊琍、孫儷、趙薇、劉愷威……
    「假靳東」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在短視頻app上,騙子們打著「靳東」的旗號,招搖撞騙。並且,騙子們發布的視頻極為劣質,簡直可以用「粗製濫造」來形容:借用靳東頭像或視頻,機器人語音,對口型說話。
  • 靳東發維權聲明遭非議,都已經2020了,還想劉德華事件重演?
    10月12日,一則粉絲大媽要嫁靳東的新聞引發網友海量熱議,13日凌晨「假靳東」登上熱搜榜,劇情匪夷所思程度及反轉之快令讓人呼猝不及防。事情的起因是,一位靳東的大媽粉在社交APP某音上關注了一位名叫「靳東」的用戶,該「靳東」經常發布一些自己配音的演員靳東的視頻,以假冒演員靳東博取關注度。
  • 直播帶貨新規「接地氣」,「假靳東」們將成為歷史
    近日,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因超過75%的退貨率被質疑「銷量造假」,再加上此前的「假靳東」事件,直播帶貨行業不斷被貼上了與「假」有關的標籤。徵求意見稿的發布及隨後新規的正式落地,或將令直播行業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 視頻|起底高仿球鞋灰色鏈條:嚴打下莆田假鞋銷售依舊猖獗
    來源標題:嚴打下莆田假鞋銷售依舊猖獗 幾年前,福建莆田曾因大量生產仿冒名牌運動鞋,被戲稱為「假鞋之都」。如今,莆田假鞋仍然屢禁不止。
  • 假粉絲充斥網絡 真辛巴辛選用戶被網暴,是誰在操縱?
    假粉絲充斥網絡 真辛巴辛選用戶被網暴,是誰在操縱? 來源:資訊中國 • 2020-12-21 09:54:08 網絡暴力想必大家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都不陌生。不同於現實生活中拳腳相加的暴力行為,網絡暴力常常傷人於「無形」,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
  • 網購假小米3 神客服:高仿≠假貨
    加上這家店鋪還做出了『假一賠命』的承諾。」綜合考慮之後,10月22日,張先生在「愛爾邇兒」店鋪裡下單,支付1199元拍下一個小米3手機。買家:申請退款被要求先退貨自付運費24日,張先生收到手機,卻發現手機有瑕疵。
  • 六旬大媽迷戀假靳東走火入魔?深思後我笑不出來了,只覺心酸
    一位六旬大媽,瘋狂追星靳東,不惜和丈夫分床睡,拋家棄子鬧離婚,而且追的還是個「假靳東」,大家都覺得滑稽可笑吧?覺得這位大媽得了鍾情妄想症? 但是深思後我笑不出來了,只覺得無比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