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爬鳳凰山,看見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大聲地訓斥他的孩子「你給老子站住,從這裡下去非得摔死了不可。」
孩子五六歲大小,正是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好奇想要躍躍欲試的年紀。這不,他看見階梯旁供下雨時流水的「滑道」覺得很是新奇,想要體驗飛奔的感覺。儘管父親在一旁厲聲責罵,他卻是充耳不聞,依舊在他喜歡的滑道上蹦蹦跳跳的,玩得很是開心。
父母總是擰不過孩子。儘管年輕的父親很清楚可能存在的未知風險,還是選擇了放手,然後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張開雙臂保護著他的孩子。
匆匆的偶遇,我不知道故事的結果如何。卻不免為之動容。一方面,為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知無畏;另一方面,為了年輕的父親對孩子的愛。哪怕明明知道有風險,卻不得不放手。有那麼一刻,我真的希望那個孩子真的摔一跤。他痛了,以後就不會再犯了。撞一撞南牆其實也挺好的。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見黃河不死心,不撞南牆不回頭」。聽起來都挺慘的,可是如果不去嘗試,連痛的機會都沒有不是嗎?只會空留一堆遺憾。
大四那年寒假,想要去大理做義工旅行。想要去看看夢想中的風景,見見不一樣的人,聽聽各種各樣的故事,體驗一下別樣的人生。跟父母大致的說了一下獲得同意之後,聯繫好客棧,也買好了票。萬事俱備,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欣喜,真的感覺掉進蜜罐,甜到心裡去了。
大概沒想到我真的會去買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再次告知父母行程,他們反悔了。理由很簡單:聽說雲南靠近邊境很亂,販毒的很多,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不安全等等。
作為一個從小就很乖巧聽話的孩子,我含淚退了票。父母知道消息,心裡一塊石頭落地。語氣裡是掩飾不住的歡喜和欣慰。可是我,只有落寞與不甘。
我記得那天是16年的12月25日,聖誕節。
那天我在日記裡寫道
「過山車一樣的心情
這麼大了還是會哭
我又親手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歡喜的訂票
然後哭著退票
要有多幸運和多少緣分
才能這麼好的一個機會
這個夢會一直一直做下去
只是再不是今年
再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精力
只願自己不會失去這份嚮往與悸動
願自己永遠簡單純真,寧靜善良」
時至今日,兩年過去,我還是沒有辦法釋懷。真的不會再有那樣的機會了,我也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我了,一切只能成為夢和遺憾了。
不怪父母,最後做的決定的是我自己。說到底,還是自己害怕真的會撞到南牆……年歲見長,我早已失去了無知無畏的勇氣。
其實,撞一撞南牆真的挺好的。只有親身去經歷過,體驗過,才不會留遺憾,哪怕遍體鱗傷,那也是你成長的痕跡,不是嗎?
高中班主任跟我們分享過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她多去嘗試。分不清鹽和糖,就都給她點嘗一嘗,她就會知道什麼是鹹,什麼是甜。淋過一次雨,她就會記得帶傘;被火燙過一次,她就知道這是危險的東西不能玩;就像開頭的那個小孩子,他摔破了膝蓋,就知道這原來是非常危險的,不能玩。
成長總是要付出些代價的,不要怕痛,不要躊躇不前。如果那是你決定好想要走的路,那麼別害怕,勇敢的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如果那條路真的寫著此路不通,你撞到了南牆,也沒關係。回頭就好了呀,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畢竟,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所以,不要讓人生空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