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特色】這些美食,再不宣傳,可能就要失傳了!

2021-02-27 天天玉林

【www.yulindayday.com】玉林天天網,關注玉林每一天!我們專注為百萬玉林市民提供民生資訊服務和互動交流平臺。關注我們,玉林大小事盡在你掌握之中! 招聘、爆料、推廣請致電:0775-2811777。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玉林人,我想說,那種食材在我們生活中並沒有像外界所描述的舉足輕重,它就像城北的霜降魚生節,喜歡吃的,也只有那麼一小撮粉絲。與之相比,一些毫不起眼的小吃反而牢不可摧地扎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然後生根、發芽,最後茁壯成長。哪怕背井離鄉,只要憶起它們,就會想到故鄉。

我不是一個沉溺過去的90後,但是每當我上傳一些與兒時記憶有關的美食圖片,總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好比昨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炸蝦餑的圖,引無數人競秒回(復),也許這張樸素無華的圖片,觸動了大家內心柔軟的一面,想起我們再也回不到的過去。


談到炸蝦餑,猶記得小時候的玉林,並沒有當今街頭的車水馬龍,卻隨處可見小吃攤前的熱鬧非凡。燒著蜂窩煤的煤爐上架著一口油鍋,動作嫻熟的阿婆左手舀一勺米漿,右手捯著一雙長筷,夾著蔥花和蝦仁放在米漿上,慢慢地讓米漿沉入油鍋,滋滋滋的響聲和裹著香蔥味的空氣,讓人垂涎三尺。在米漿一沉一提之間,瞬間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圓形,這還不能馬上進入饕餮環節,還得讓慢條斯理的阿婆整齊碼放在油鍋上的鐵架,待瀝乾油後裝入紙袋才是你的美食。如果說等待炸蝦餑的出鍋是一種煎熬,那麼享受炸蝦餑的過程又是另一種煎熬。它與蛋撻有幾分相似之處,溫度太高不可進食,冷卻太久又少了香甜鬆軟的口感。所以在十幾分鐘後品嘗,散發餘溫的餑慢慢填入空虛的胃,不熱不冷、不腥不嗆、不膩不甜,美味得恰到好處,遺憾的是,它從未登上玉林特產的舞臺。


關於特產,我認為是一種只能在當地吃到,別的地方吃不到的美食,除此之外,還融合了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民族這一因素。玉林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從它複雜音系足以看出。我們知道漢語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而玉林話卻有10個聲調,正是這樣璀璨的文化造就了一些「別無分店」的玉林特色美食。有一天我正在課堂上,突然窗外傳來幾聲久違的吆喝聲,尤其是那極具玉林話特色的「賣-涼-粉……」,拉得老長的尾音,瞬間把我拉回兒時的回憶裡。玉林的涼粉是一種黑色的涼粉草,賣涼粉的大叔習慣將它們裝在鐵皮箱內,容量大的箱懸掛在扁擔兩端,動作利索的大叔絲毫不會擔心超載超重,就這麼信心滿滿地用摩託車載著它們沿街叫賣。路上偶爾遇到買涼粉的顧客,他們就會停下車,一番討價還價後,大叔拿著水果刀向涼粉「一刀切」,不管你要多少斤,他們總能不多不少剛好切夠稱。回家用清水衝洗兩遍,拿刀子劃成一小塊,撒上白糖兌上水,放在冰箱冰鎮,一兩小時後即可食用。如此簡單的美食,一點不矯揉造作,卻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的童年。多年以後,我在北方也吃過所謂的「涼粉」,那是在平底鍋上加上各種佐料一起炒的煎粉,雖色香味俱全,卻少了賣涼粉大叔的那一聲無可取代的吆喝。

 

至始至終我都認為語言文化和飲食文化是融為一體的,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正如玉林話成就了不少美食,同時也讓很多美食難以走出玉林的大門。在中學時期,因為好奇心作祟,與同學爭論端午節吃的餑的音譯,最後雙方各執一詞,只能請博學的語文老師評論,老師在黑板給我們寫了三個字,至今記憶猶新,那就是——"鴨子餑"。因為老師不是玉林人,總覺得他的音譯缺乏接地氣,突然明白,再博學的人也會受到語言文化的束縛而詞不達意。後來,看到有學者稱其為倻子餑,不管是鴨子餑還是倻子餑,其實就是玉林當地人在端午節常吃的糯米餈吧。很多人認為廣西人在端午節,都也會隨波逐流做粽子紀念屈原,實際上玉林人選擇了特立獨行的方式過端午節。很小的時候,每到端午我們家都要包上滿滿一鍋的鴨子餑,摘自後院自種的青竹葉,清洗煮熟瀝乾水分,揉好澆過黃糖水的面,自動承擔媽媽分派任務——碾豆粉。抓一把炒熟的黃豆在鐵藥碾內,雙手握著木棍兩端前後滾動,過程枯燥且辛苦,但當我看到媽媽將一小臍麵團攤開,撒上我親手碾碎的豆粉,裹上花生油,壓好扁長的形狀包在竹葉中,放到鍋裡蒸熟,滿屋子飄著一股清香時,內心就會油然而生自豪感。那份感覺,那股清香,至今讓我無法忘懷。


在兒時,能讓我參與美食製作的機會並不多,除了倻子餑,還有一種眾所周知的炸白散(即米花),它是我們玉林人過年必備的最能體現年味的年貨,同時也體現了家庭成員的分工與協作。談到婆媳關係,閃過人們腦海的永遠是「不可調和」、「階級矛盾」這麼一些負能量的詞,而聰明的人們則採用分工協作方式化解這一緊張關係,這點,我在奶奶和媽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見證。

 

在我八歲的那年,奶奶和媽媽決定要親手炸白散過年,看她們一番折騰後,我潛意識裡覺得家裡準備「發生大事了」,事實亦如此。不要看外面賣的白散便宜,其實它飽含很多複雜工序及勞動成果。在一個有溫暖陽光的冬日,奶奶和媽媽一大早用木桶蒸了一大桶糯米飯,這時家裡來了好幾位鄰居,村裡的淳樸鄉情就在這些瑣碎之事上得以體現,只要一家要幫忙,其他人就會主動過來搭把手。所以那時的「盛況」讓我歷歷在目,看著大人們裝著一碗又一碗的糯米飯,倒在木製的模具上,均勻攤平,趁熱倒扣在竹篩上,瞬間印出非常漂亮的白散餅,上面刻著「福、祿、壽、喜」字,寓意美好的祝福。為了美觀以及增加節日氣氛,蘸著食用硃砂在字上描紅。做好了白散餅,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看天,風乾白散餅的日子總讓人小心翼翼,擔心多變的天氣影響了白散餅的「收成」。萬幸那年的天氣不是很糟糕,大約過了十多天,進入了最重要的環節——油炸。為了炸出香甜酥脆的白散,奶奶和媽媽在廚房研究火候的掌控及炸法。木柴在爐灶裡燒得噼裡啪啦地作響,大鐵鍋裡裝著一大鍋花生油,裝在漏勺的白散餅沿著鍋邊順著往下滑,長筷子偶爾協助白散翻滾,幾次折騰終於炸出一個駝背形的白散。經不住香氣誘惑的我會偷吃,被奶奶發現就挨打小手,那種痛並幸福著的感覺簡直無法用言語表達。遺憾的是從那以後我們家再也沒有做過白散,但是童年記憶中的香甜永遠定格在我腦海,直至今日,每年吃著別人送的白散就會想起已故的奶奶。

 

有人說這是一個糟糕的時代,也是一個美好的時代。無論是樸實無華的炸蝦餑,還是工序繁瑣的炸白散,它們都凝聚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祖輩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得以讓我們繁衍不息。所以不應片面認為玉林只有那啥,它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美食,等待你的發現、品嘗……

公告聲明:本站微信平臺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部份文章來源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最全中華禮儀用語,再不保存就要失傳了!
    中華禮儀用語,作為文化的一種延續,更需要有人來傳承,因為再不保存,它們就要失傳了!
  • 「鄉村振興,直播玉林」啟動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蔣金泰)12月5日,由玉林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美麗玉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民政局主辦的「鄉村振興,直播玉林」啟動儀式在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舉行。「鄉村振興,直播玉林」作為展示窗口,藉助抖音、特抱抱微信直播等新媒體直播帶貨,介紹本土特色農副產品、風土人情、文化、旅遊等相關內容。
  • 饞了,好想吃玉林的牛料,無奈只有盤點下當地美食
    日常刷文章,看到一篇介紹廣西玉林的美食,饞得受不了。又沒辦法馬上去玉林,只有寫篇盤點文章,聊以自慰。玉林是廣西的地級市,四面環山。因為廣西的高速公路挺發達,所以從南寧過去也挺好走。說到玉林的美食,炒牛料要放在第一位。因為當地有牛呀,所謂牛料,就是牛身上亂七八糟的東西,炒到一起,俗稱「牛雜」。牛雜這玩意兒,不愛吃的人無感,但喜歡吃的人,那是真的愛呀。當地的食材,只要料新鮮,那是怎麼炒都好吃呀。或者讓我能吃以農村柴火炒燉的那種牛頭肉、滷牛腳之類的,那就更是有福啦。
  • 固原的秋天真美,再不看就要等明年了
    固原的秋天真美,再不看就要等明年了 2020-10-19 09: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誰將是玉林新一代廚神?
    ➊第一次匯集由廣西南寧、玉林兩地國家級烹飪大師的豪華專家評委陣容他們將為比賽選出「玉林旅遊名菜及廚神獎」➋第一次採取專家評委+知名餐飲人+美食達人組成的評委團,是玉林第一屆真正意義上高品質、高水準的廚藝大賽
  • 2020再不去旅行,我就要瘋了!
    2020再不去旅行,我就要瘋了! 最誘惑的美食 四川成都 正宗蜀味
  • 塔塔爾族特色美食
    新疆塔城的飲食文化,在多民族的相互融合、相互學習的基礎上蓬勃發展,並形成了多種獨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像塔城的風乾肉、燻馬肉、大盤雞享譽疆內外,說起塔城的美食就不得不說說塔塔爾族的特色美食。    塔塔爾族婦女素以烹調技藝高超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
  • 首屆「玉林味道」廚神大賽獎究竟花落誰家?
    」廚神競技賽獲獎名單(5名)吳強梁進坤馮勳鵬李光李一寧玉林特色美食評比大賽獲獎名單(60名)玉林旅遊名菜(10名)名單位稱作品名稱大容山養生餐廳野菜肉丸大容山九雅驛站容山粗糧大拼盤甜七牛骨氣沖天鍾周雞肉米粉酒樓
  • 成都深度1日遊:5種特色美食好吃不貴,打開網紅酒館!
    近兩年來,一首《成都》在大街小巷隨處播放,也讓無數外地遊客為了玉林路的小酒館前來,同時被這裡的美食誘惑和吸引。在外地人看來,玉林路更多是網紅打卡點,而對於本地居民,這是更是最成都生活的地方。今天,就讓菜菜帶大家一起去看看,玉林好吃好耍的地方有哪些吧?
  • 贛南客家人即將失傳的「非遺產文化」特色小吃
    說起家鄉贛南特色小吃可以說很多很多,雖然說不上山珍海味但是確實純手工的一些小吃很多慢慢在失傳,要說起贛南特色小吃有好多比如說炸油鍋、釀豆腐、艾米果、炸炸果、還有燙燙皮等等很多,但是這個燙燙皮是非常記憶深刻的,從小我們就愛吃。
  • 動聽玉林 ▏採擷城市記憶,品味可觀可賞可品嘗的玉林非遺文化
    充滿智慧的先人為後代留下燦若星河的文化遺產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成就了玉林的獨特古韻也沉澱於每個玉林人的內心用聲音詮釋玉林的人文底蘊(具體參與方式請下滑至文尾查看詳情)活動期間我們將推出關於玉林的非遺文化、特色旅遊、美食生活、城市發展、人文故事專訪等系列內容,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想要品讀的部分。
  • 廣西十二個民族特色美食都在這裡,你還不進來看看!
    十二世居·傳承千年的廣西民族飲食文化 隨著「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火熱進行,自治區商務廳主辦的「美食嘉年華」活動同步開展,重點推介桂系名菜、名廚、名店、名小吃、名米粉等特色美食,促進餐飲消費回暖,展現廣西美食魅力。
  • 湖南特色美食,戚薇為何唯獨對這道美食情有獨鍾
    今天我們繼續接著上期的湖南十三大特色小吃,給大家介紹湖南的美味。湖南美食推薦五、長沙口味蝦口味蝦又名麻辣小龍蝦、長沙口味蝦、香辣小龍蝦等,是著名的湖南特色美食小吃。口味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長沙南門口出現後迅速走紅,備受吃貨們推崇。就連湖南衛視當紅節目快樂大本營都一再被口味蝦徵服。
  • 廣西各地美食街一覽
    桂林尚水美食街來這裡吃的是文化品位談到玉林,就不能忘了玉林美食,而「玉林牛巴」早已名聲在外。玉林解放路西面盡頭與大北路美食街相接處,自古被稱為「西街口」,這是「玉林牛巴」的天下,十多家響噹噹的牛巴店就在西街口並排開著。
  • 【小編推薦】首屆「玉林味道」廚神大賽獎究竟花落誰家?
    梁進坤馮勳鵬李光李一寧玉林特色美食評比大賽獲獎名單(60名)玉林旅遊名菜(10名)單位名稱作品名稱大容山養生餐廳野菜肉丸大容山九雅驛站容山粗糧大拼盤甜七牛骨氣沖天鍾周雞肉米粉酒樓鍾周雞肉米粉王叔醬骨煲王叔醬骨煲生態餐廳
  • 廣西桂南地區美食大盤點,玉林濃你吃過多少呢?
    代表的城市就有首府南寧市,玉林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崇左市這些地方,美食數不甚數,也只能選取一部分代表性的來一樣介紹,因篇幅原因,介紹不到請多多包涵。解放後,玉林飲食業發展快,熟食粉攤漸增,其中牛腩米粉更負盛名。因為牛腩米粉原汁、原味,吃起來鬆軟、滑脆,美味爽口。牛腩米粉選料講究,製作工藝要求嚴格。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特色美食」,哪一種是你家鄉吃的?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了,不過按照農曆的話,現在閏四月還沒有過完,但是閏四月也僅剩幾天了,為我們馬上也就要迎來農曆的五月份了,在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是會吃粽子,看划龍舟,也是人們祈福禳災,歡慶娛樂的一個民俗大節
  • 再不注意可能就要禿了
    再不注意可能就要禿了 2020-12-1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事關玉林高三年級開學!這些事都是你關心的,學校在做了~
    在玉林,高三年級作為首批開學的年級,將在近期開學。疫情防控措施、學校衛生環境、防疫物資的採購,這些都是廣大學生、家長都關心的事。3月11日,記者走訪玉林高中、玉林市一中等學校了解到,學校有條不紊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開學準備工作。玉林高中製作防疫期間工作流程和學生開學入校及年級分區活動示意圖。
  • 以美食"說"健康,食品安全宣傳更新穎
    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戶,為進一步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識,近日,2020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廣東省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參與度高的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掀起食品安全宣傳活動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