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建檢記者劉遙)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一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此案的一名嫌疑人,為了輕鬆賺錢,幹起了買賣空殼公司營業執照、對公帳戶的生意。而詐騙分子為了躲避警方偵查,最愛用這些空殼公司的對公帳戶轉贓款。目前,這些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檢方批准逮捕。
王某隻有初中文化,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可他不願意幹太累的活。2019年4月,他遇到了孫某,被告知有一種只需要身份證就能輕鬆賺錢的方法。王某在孫某的安排下,住進了酒店裡。他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每天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去註冊空殼公司,然後再拿著營業執照去銀行辦理一套對公帳戶,轉交給孫某就能得到1000元的報酬。孫某則把這些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轉賣出去獲利。
幾天之內,王某就在南京註冊了14家公司,並辦理了14套對公帳戶,收取了1萬多元的「工資」。
2020年初,熟悉操作流程的王某自立門戶,像孫某一樣輾轉各個勞務市場,或者通過網絡招聘自己的「下線」,拿到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後,他直接郵寄給買家。直到同年4月,一名受害者被騙了5萬多元後報警,警方查詢到有部分贓款打入到王某名下的公司,於是繼續調查,發現和王某有關聯的公司共有35家,註冊地遍布南京、杭州、西安、烏魯木齊等多個城市。很快,警方順藤摸瓜找到了王某。
現代快報記者從建鄴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因為個人帳戶頻繁的資金變動很容易被檢測到,所以不少犯罪分子打起了對公帳戶的主意。辦理對公帳戶的前提是註冊公司並拿到營業執照,所以買賣營業執照及對公帳戶成了助推通訊詐騙等犯罪的「黑灰產業」。檢察官介紹,買賣、出借個人銀行卡、電話卡等行為,不僅會使自己徵信受損,不能貸款買車買房等,情節嚴重還會面臨刑事處罰。
建鄴區人民檢察院認為,王某、孫某等人的行為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他們已被批准逮捕。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