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住在小縣城的人,也能在家做牛排大餐了。」家住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城的雲集會員靳女士表示。她所提及的牛排,是創新品牌「大希地」的主打產品。
她告訴記者,之前,受限於物流配送,她所在的縣城無法購買到「大希地」牛排,但是隨著冷鏈物流的完善,現在這些牛排也能在會寧縣城送貨上門了。
靳女士所追逐的「大希地」,是會員電商平臺雲集(NASDAQ:YJ)上的食品「網紅」。數據顯示,雲集上,大希地一款菲力牛排曾創造5分鐘銷售22.5萬片的行業紀錄,2019年雲集「11.11精選狂歡周」期間,大希地的銷售額高達1560萬元。
2015年5月,雲集在杭州成立,掀起線上社交零售風潮。2016年11月,大希地入駐雲集,開啟了一段以牛排為主的美味之旅。一方面,作為創新品牌,大希地獲得了在雲集上快速成長的機會,另一方面,雲集也將大希地牛排等食品送至千家萬戶,滿足了雲集會員們的需求。據悉,2017-2019年間雲集共銷售大希地產品約7.7億元,來自雲集的銷量約佔大希地所有渠道銷量的20%。
大希地相關負責人曾經介紹,與雲集合作之前,其原有電商渠道能夠觸達的縣區約 1960 個,加入雲集後,銷售數據顯示,訂單覆蓋縣區達到2860 個,佔到全國縣級行政區劃的 95% 以上,縣域網購增速將近 50%。
如今,雙方已經合作了3年多,雲集已經敲開了美國納斯達克的大門,而大希地也成長為全行業領先的品牌。兩家總部均位於錢塘江畔的公司,續寫了杭企攜手合作的新佳話。
「雲集的爆發力太強了!」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忙碌,做飯的時間越來越短。根據宜家發布2016《中國都市人居家生活報告》,在工作日,受訪者做一頓飯的時間平均少於30分鐘,其中有3.5%的人只花15分鐘準備一頓飯。
「生活節奏太快,現代人待在廚房的時間越來越少。」大希地相關業務負責人王先生指出,基於這樣的時代大環境,大希地推出了「5分鐘做大餐」的半成品牛排,解決人們想吃自己做的飯卻缺少足夠時間的「痛點」。
2012年,大希地在杭州成立,主打產品為半成品牛排。與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購買、洗切、烹飪食材才能做出一頓大餐不同,即便是缺少下廚經驗的人,使用大希地的半成品牛排,也能在數分鐘內烹飪出一頓美味、營養又健康的大餐。
起初,大希地主要通過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渠道銷售。2016 年底,其與初露鋒芒的雲集合作。「雲集的用戶群和大希地高度匹配。」王先生告訴記者,雲集的用戶絕大部分為女性,她們忙於工作、帶娃、照顧家裡,但無論再忙,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她認為,半成品、速烹飪食材既壓縮了做飯時間,又保留了在家吃飯的氛圍和儀式感,滿足了快節奏的中國家庭消費需求。
根據云集發布的最新財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雲集擁有會員1380萬。另據抽樣報告,雲集會員中95%為女性,其中又有86%為「寶媽」群體。在女性仍然是廚房主力軍的當下,雲集用戶和大希地產品實現精準匹配。
入駐雲集後,大希地快速成為平臺「爆款」,並曾創下5分鐘銷售22.5萬片菲力牛排的行業紀錄。「雲集的爆發力太強了!」王先生說。
除了打造爆款、提升銷量,雲集還是品牌方難得的、收集用戶反饋的渠道。王先生認為,雲集區別於其他電商平臺的地方還在於,通過邀請雲集會員前往工廠溯源或了解社群反饋,大希地可以很直觀地知道用戶所想。
滿足年輕化的消費需求
2019年雙12期間,大希地一款名為「雲起」的黑椒牛排銷售近800萬元。這是雲集和大希地聯合推出的雲集平臺定製款牛排,以99元/20片牛排的極致性價比,抓住了雲集會員們的胃。
「大希地是個非常具有創新意識的品牌。」雲集食品生鮮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早期以「5分鐘做大餐」的牛排開始,大希地的產品品類已經實現擴增,包括牛排、海鮮水產、雞鴨魚肉等等,「產品品類更寬,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多。」
他認為,相較於傳統的食品品牌,大希地產品的口味沒有固化,能夠適時而變,符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大希地自身擁有較強的物流供應鏈,這成為線上零售的重要支撐。
上述大希地相關業務負責人王先生介紹,截至目前,大希地在全國各地共建有30多個分倉,能夠實現牛排等生鮮食品就近發貨,讓物流配送更快、成本更低。「大希地是順豐冷鏈業務的第一單客戶,目前也是順豐冷鏈的第一大客戶。」她補充道。
據記者了解,正值疫情期間的2月13日,在雲集的大希地「超級品牌日」上,該品牌單日銷售約800萬元。「在線下商超停業、出門購物不便的特殊時期,大希地仍然保持了很強的發貨能力。」雲集食品生鮮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他指出,未來,雲集將繼續推進和大希地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將推進現有牛排類產品的升級、改良並推出更多定製款產品,另一方面,將雙方的合作延伸至更多品類。「冷凍、速食食品是雲集今年的重點食品品類之一,大希地紮實的產品研發能力和供應鏈優勢,可以很好地滿足雲集千萬會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