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班牙《馬卡》報發布了一篇多達5000字的長文,從阿達瑪-特勞雷這位邊路壯漢的身材出發,引用很多足球體能訓練師和教練的觀點,討論了未來足球運動員身材的發展趨勢。確實,當今足球世界裡不知不覺「肌肉男」越來越多,身體對抗在足球場上越來越重要。那麼足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在體壇能排第幾名?作為一個曾經體育從業者,業餘運動員,我要說說我對於身體素質的看法。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沒有身體對抗的運動,如排球,網球,桌球,舉重,體操,跳水,擊劍,羽毛球,遊泳,撞球,健美,馬拉松,賽車,棒球等等,這些運動只存在體能考驗,並沒有涉及到對抗的力量,兩大關鍵因素缺了一半,因此不在考評範圍內。
TOP 1 :美式橄欖球
我從沒看過NFL的比賽,也並不熱衷於這項運動。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的是,橄欖球是對身體素質要求最高的運動項目,主要由於以下幾點:首先從參賽選手的基本身體素質就可以看出NFL的門檻有多高,從古到今黃種人選手屈指可數,多數是先天擁有基因優勢的黑人和白人選手佔主流;其次很多打UFC的壯漢,在青年時期都是夢想著參加橄欖球比賽的,由於沒有達到標準,才退而求其次訓練MMA。
最後是我的親身體驗,曾經在訓練某個重競技體育項目時,教練以模擬的橄欖球比賽作為熱身項目,讓大家玩了玩。我對於這項運動的體會就是:這完全是肉搏戰,身體素質在其中所佔的比重要超過7成。
TOP 2 :古典式摔跤
如果你身邊有練習摔跤的朋友,你可能會發現,那些普通老百姓健身的把戲在他們看來如同小兒科。這些摔跤運動員,對於一些極其高難度的動作信手拈來:鯉魚打挺,後空翻,這些動作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健身教練都無法完成,他們卻可以掌握自如。
原因就是基於摔跤手本身巨大的腰腹和上肢力量。如果不能把50KG+的假人像拋布娃娃一樣玩弄於股掌之間,在摔跤場上怎樣去摔對手。尤其古典式摔跤的規則規定不能抱腿摔,只能抓軀幹,這也就意味著摔跤手必須要有非常大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做支撐。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Wrestler VS BJJ」,看看號稱以柔克剛的巴西柔術選手是如何被摔跤手擊敗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視頻,其中一個柔術選手還沒有做任何關節技,就被摔跤手直接幾次高高舉起,過胸摔得躺在地上起不來,直接認輸。
更重要的一點,摔跤是MMA的基礎,UFC裡面幾乎所有美國,俄羅斯的選手都有摔跤底子。
TOP 3 :籃球(NBA)
足球場上「肌肉男」剛剛開始數量較多地湧現出來,而在籃球場上,這早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足球和籃球其實都存在身體對抗,但是籃球的場地更狹小,意味著身體對抗的次數會更多,所以籃球運動員必須好好準備身體訓練。此外,由於籃球對於身高方面的要求也比足球更嚴格,基本低於180cm的職業籃球員鳳毛麟角,在擁有一定身高的情況下,如果身體素質跟不上則更加吃虧,尤其是上肢力量,對於籃球尤為重要。
縱觀NBA球員的臥推力量排名,有很多人都可以排在150KG,甚至200KG以上。
TOP 4 :綜合格鬥
也許說拳擊有級別限制,40幾公斤的小個子力量頂破天也不會太大;說柔道主要是無氧運動,很快就會結束,柔道選手的體能耐力可能會相對弱一點;那麼將這些搏擊類運動融合在一起的MMA綜合格鬥,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克服這些點。從蠅量級到重量級,每個級別的選手都必須具備相當好的力量,耐力和身體綜合素質。一場綜合格鬥比賽,將站立擊打的輸出+抱摔消耗的體能+地面纏鬥的消耗加在一起,沒有巨大的肺活量和肌肉力量作為支撐的話,不到五分鐘鑼響的時候雙方就會堅持不住。
因此,MMA選手不僅僅是力量要達到一定水平,在體能和耐力方面也要具備相當過硬的素質。
TOP 5:足球
足球與籃球,MMA和摔跤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一個比那些運動的場地大N倍的足球場,運動員在這片場地上有大範圍,長距離的移動。這就相當於猛獸在草原上的捕獵,與鷹隼在空中捕獵的區別一樣,後者除了擁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之外,還需要相當好的身體平衡性。因此,足球員每次比賽之前都要進行靈敏協調的訓練,這相比於力量訓練更加重要。
因此足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是基於具備一定的速度和平衡性的基礎之上的,為什麼此前「肌肉男」的數量沒有現在多,是因為身體素質在足球領域並不算是頭等要事。現在訓練水平提高了,頂級球員的速度和平衡都已經練得相當不錯,在這種情況下才有越來越多的球員追求身體素質。
因此在足球上的身體對抗,與其他運動的身體對抗並不完全相同。討論起他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恐怕可以寫出成千上萬字的專業體育論文,在這裡就不加以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