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極端天氣,各國城市準備好了嗎?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7日紐約報導: 去年12月30日,一場暴雪襲擊美國東北部之後,導致紐約市的垃圾無法運走,只能堆積在街道兩側有近一周的時間。紐約市的環衛工人們經過幾天的艱苦作業,不僅清理街道積雪,又要將城市生活垃圾運出城。

儘管紐約市長麥可·布隆伯格要求大家要有耐心並承諾迅速採取行動,但是新聞媒體就布隆伯格市長和市政府對美國紐約市遭遇此次暴雪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了批評性報導。

幾天來,像我這樣的步行者,走在路上或是過馬路就得趟泥涉水。當然,比起紐約其它某些地區居民出行情況要好多了。暴雪過後近一周,他們還沒見過一輛掃雪車。有報導稱,有位白血病患者因路況原因耽誤了治療,還有一位臨產孕婦在送去醫院途中,竟暴堵3個小時。

因暴雪造成不便而引發牢騷很快轉為對滿街垃圾的抱怨。當地電視新聞頻道報導了在有些飯館門前堆滿了如此多的垃圾袋,唐人街也是如此景象,嚇得遊客和當地居民都望而卻步。

極端的天氣確實令人害怕,就像這次暴雪,連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著實令人措手不及。

北京也有同樣的經歷。10年前的12月的一個下午,在近5個小時的時間內北京的地面就留下了幾釐米厚的積雪。因受暴雪的影響,致使數千名乘客滯留在環形路上長達數小時。

四年前的一個夏天,一場傾盆大雨再次使北京交通陷於癱瘓狀態。大雨淹沒了幾條主要幹道,連通往首都國際機場附近的交通要道也中斷了,還有幾個環形路也陷於癱瘓狀態,此狀況長達數小時。

這些天,不管天氣預報預測北京無論何時下雪或下大雨,警方和環衛部門都已做好準備來應對最壞的天氣以儘可能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不妙的是,這種天氣情況將變得越來越糟糕。由於氣候變化還在持續,地表溫度不斷攀升,我們將面臨著越來越多更為極端、不可預測的氣候現象。

科學家說,2010年很可能是19世紀中葉以來最熱的一年。2010年就有19個國家在報告中稱遭遇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次記錄。如莫斯科,去年的氣溫不僅創新高,還遭遇大面積的森林大火。

極端天氣不僅給交通造成很大影響,而且還給基本供應鏈的輸送帶來很大麻煩。暴雪後的第三天,我收到飯店管理部門發來的通知上寫道,對於不能及時更換床上用品表示歉意,原因是(用品)供應商無法將生活用品抵運到城裡。

不過這還算不了什麼。2008年1月,我國華中的湖南省郴州市因遭受連續的凍雨災害而癱瘓,這座三線城市有近50萬居民。當時煤炭運輸完全中斷,全城有近一周的時間沒有電力供應。城市的供水管道系統也被凍裂,使得全城都沒有飲用水。

去年12月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由於全球變暖的結果,使得許多沿海城市,包括從發展中國家的加爾各答、上海和廣州,直到發達國家的鹿特丹、東京和紐約等城市,都同樣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危險。

在同一份報告中,世界銀行還指出,「城市居民,特別是富人,是對造成氣候變化的最主要人群。」即使是他們,特別是城市貧民,他們也算是受害者。

應對極端天氣,僅僅有應急預案應對突發事件是不夠的。城市必須同時採取斷然手段,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政府還應該鼓勵市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為減少碳排放量,進行更多的回收再利用,來減少製造垃圾。

否則,像紐約這樣大城市的環衛工人們遇到這樣的極端天氣,他們工作起來的處境就更加艱難了。(作者是中國日報專欄作家 黎星 編輯 潘忠明)

相關焦點

  • 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 挪威最低氣溫-41℃
    中新網1月7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1月7日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交通幾近癱瘓,民眾生活極為不便。挪威氣溫降至零下41度的極低溫,義大利暴雨不斷致使河水猛漲,而法國有3人因大雪引發的交通事故喪生。目前英國近半個國家的領土都處在冰雪封鎖之下。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在汛期,局地突發性短時強降雨發生頻率很高,容易造成城市、鄉村內澇災害,特別是城市內澇影響大、災害重,應重點加強防範。四是強對流天氣危害防範。汛期也是強對流天氣高發時間段,應重點防範雷電、雷雨大風、冰雹等災害對人身安全、農業、高空作業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 郴州:以「極端負責」精神積極迎戰「極端天氣」
    劉志仁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引起極端重視,不能因麻痺大意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郴州發展大局帶來不良後果;要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的破壞力有深刻認識,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對我市當前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有深刻認識,有挑重擔、打硬仗的思想準備;要對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切實統籌好安全與發展的關係,有效應對、積極化解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等方方面面的風險挑戰
  • 極端天氣時代_極端天氣時代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中國當時也有多個地方高溫打破了歷史極端紀錄,因此中國有了史上最熱的夏季。 2011年年初,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接受記者採訪,在歸納極端氣候時說,不可能預測到2011年會有什麼極端氣候出現。 極端天氣 但這一年的一半還沒過去,人們就發現,極端天氣已經多次出現在全球各地。
  • 為什麼要用極端的思想評價天氣之子?不妨思考一下城市的結局
    在城市與陽菜之間,帆高確實選擇了陽菜,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城市就要毀滅……天氣之子講述了帆高和陽菜之間的故事,對於整個東京來說,他們是非常渺小的存在。但是,相較於整個城市,陽菜在帆高心中的分量無疑更重,漆黑的城市中,陽菜就像是一道光芒,照亮了帆高的生命。
  • 十大極端異常的天氣
    然而,在反常的情況下,天氣並不因季節而變化。在這個列表中,我們將討論一些罕見的情況,天氣已經進入反常的季節轉變或已經採取了其他異常的行動。1、1992年艾伯塔省奇努克加拿大艾伯塔省每幾年會有一次溫暖的空氣和天氣,被稱為「奇努克」。然而,這是最值得注意和獨特的一個來到艾伯塔省。
  • UNEP最新《2020適應差距報告》警告:全球極端天氣頻發,需重視...
    聯合國警告說,各國對氣候崩潰的適應過於緩慢。該報告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極端天氣的影響。聯合國(UN)警告稱,由於各國政府未能採取必要措施適應氣候崩潰的影響,全球數百萬人正面臨洪水、乾旱、熱浪和其他極端天氣帶來的災難。
  • 應該理解嗎?極端天氣停車6小時,乘客:我們是待宰的羔羊嗎?
    導讀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來!所以說當意外到來的時候,我們要淡定地面對他,而不是抱怨,埋怨!尤其是極端天氣到來的時候,人類真的是非常的渺小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團結起來!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事情起因11月19日,北京至佳木斯的D25次列車因為遇極端天氣停車6小時,沒有廣播通報情況。乘客向列車工作人員討說法稱:「我們是沉默的羔羊嗎?我們待宰嗎?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系列研究認為,隨著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洋流和大氣環流等全球氣候調控機制受到了影響,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風險持續上升。在這樣失調的世界裡,熱的地方更熱,冷的地方更冷,澇的更澇,旱的更旱。人類正面臨嚴峻的氣候挑戰。2019年12月15日,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各國就氣候問題進行了集中探討。
  • 位於世界盡頭的城市,有南美洲最後一個的土著部落,天氣極端
    南極正在成為很多年輕人喜歡去的熱門旅遊城市,南極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大陸,在這裡雖然沒有人住,因為這裡的氣候實在太惡劣了,人們來到南極不僅僅想要看到這裡的風光,更像看到這裡美麗又可愛的企鵝,那麼大家是怎麼去到南極的呢,這個地方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去的。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截至7月11日,連續40天——6月2日至7月1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世界上最極端的城市!地球邊緣就在這裡
    世界上最極端的城市!地球邊緣就在這裡地球上每個地理位置不同的地方,都會形成最獨特的風景,而那些有著極端地理位置的地方,就更是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如果讓你生活在只有黑夜的地方,你願意嗎?在俄羅斯邊境有一座城市叫諾裡爾斯克,它被稱為是被太陽拋棄的城市,因為這裡不僅常年低溫,而且還會有長達兩個月的極夜。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東北部有一個小鎮,奧伊米亞康小鎮,被稱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據說這裡溫度最低的時候,達到了零下71攝氏度,在室外打破一個雞蛋都能被凍住變成了一個雕塑,不過這裡雖然天氣十分寒冷,但還是有不少遊客來這裡體驗一下極冷的天氣。
  •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黑龍江日報19日訊 (記者 曹忠義)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堅守在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一線的交通民警、幹部職工、清冰雪作業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持續 3 天極端天氣,水壩危急!全國黃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旅羅華人報導,6月15日,羅氣象局發布,天氣極不穩定,黃色代碼和橙色代碼警報。
  • 堪比08年的極寒天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會是冷冬嗎? 一起來看! 自2020年初開始,世界各地的災難就一直接連不斷的發生。而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也是越來越多。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 義大利民防部再次發布天氣預警 應對極端惡劣天氣
    歐聯網12月7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6日,義大利緊急民防部表示,受連日來的雨雪和強風暴等惡劣天氣影響,目前已有多個地區相繼出現了山體滑坡,部分地區的河流已臨近最高警戒線。義大利遭遇極端惡劣天氣。據報導,當地時間6日,義大利緊急民防部再次向受惡劣天氣影響嚴重地區東北部的威尼託、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和博爾扎諾等地發布紅色天氣預警。
  • 北方暴雪,上海今冬會有極端天氣嗎?
    北方暴雪,上海今冬會有極端天氣嗎?北方已在準備迎接今冬最強雨雪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1月17日至19日,中東部大範圍強雨雪來襲,超7成國土都將出現雨雪,這也將是北方入冬以來最強雨雪過程,局地日降水量或將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 鄱陽湖水位高出堤頂1米多,未來極端天氣會更加頻發嗎?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氣候似乎越來越反常,那麼此次持續強降水背後是異常的氣候在作怪嗎?據王永光介紹,引發此次強降水過程的是一隻「怪獸」——梅雨。具體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是長江中下遊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原因。今年江南地區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而梅雨的「主戰場」——長江中下遊地區在6月9日就已經入梅。
  • 以極端負責的態度迎戰極端天氣 堅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11月19日訊(記者黃鷺)11月18日起,我省迎來歷史罕見的強雨雪大風冰凍天氣,目前全省已經啟動Ⅲ級應急響應。今天晚上11點,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從北京返回長春後,緊急主持召開應對暴雪冰凍災害工作調度會議。
  • 雨情就是命令 大興區提前部署應對極端天氣
    北京市氣象臺6月25日14時00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25日14時至26日2時,北京地區將出現雷陣雨天氣;局地短時雨強較大,並伴有7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收到氣象預警信息後,大興區各鎮街和相關單位提前部署,制定應急預案,全力應對極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