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偉軍
根據省委省政府推進河長制加強治水工作要求,結合嘉興市委市政統一部署的「三改一拆」、圍繞省水利廳布置的依法治水管水護水等中心工作,嘉興全市水利系統根據制定的年度工作任務,從2017年開始至2020年底,共完成170條縣級以上河道、總長1690.19公裡的河道「無違建河道」創建任務;共拆除涉水違建點800個,拆除違建面積261138.34平方米;在為期四年的「無違建河道」創建中,嘉興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有方、部署有序、措施有力、成績有效,並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為加強嘉興市水域保護,維護河道生態環境、保護正常的水事秩序、打造幸福河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南湖區主要做法
一是細緻研究,科學部署。該區將「無違建河道」創建情況納入區對鎮(街道)年度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細化責任、狠抓落實,確保「無違建河道」創建工作按時有序穩步推進。
二是全面調查,摸清底數。南湖區根據年度創建名錄,運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對全區創建河道進行全面排查。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南湖區組織所屬鎮(街道)深入開展實地摸排調查,對疑似涉河違章點位進行實地核查予以確認,並建立檔案,做到有坐標、有照片、有措施、有整治時間。
三是部門聯動,協作配合。南湖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積極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主動與區「三改一拆辦」、綜合執法局等部門加強對接,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四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該區水利局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護水志願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形成親水、愛水、惜水、護水的行動自覺,全面構建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全民參與推進機制。
南湖區典型拆除點
蘇州塘 違建面積2000平方米
拆除後
秀洲區主要做法
一是全方位監管,夯實排摸數據。該區通過衛星遙感核查技術實現河道目標全覆蓋,摸排出191處疑似違建點再以現場巡查、無人機巡查等方式進行核實校對,大大提升了排摸數據質量。
二是精細化管理,明確主體責任。秀洲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排摸情況,對確有違建行為的,以「一河一檔」「一點一檔」形式建立臺帳,並制定詳實的工作計劃,進一步細化分解,明確整治要求,落實屬地責任、規定期限,逐條推進。
三是高標準督查,鞏固治理成效。該區積極開展「回頭看」工作,圍繞「無違建河道」創建工作年度工作任務,採取現場查看和查閱臺帳資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重點核查清理整治不到位、整治後出現反彈等問題。
秀洲區主要拆除點
九裡亭港 拆除面積108平方米
拆除後
嘉善縣主要做法
一是領導重視,建立機制,形成拆違高壓態勢。在前幾年「三改一拆」的基礎上,嘉善縣四套班子率先垂範,認真履行縣級河長職責,現場問診把脈,召開專題會議,針對問題明確整改時間與標準,並加入工作組,深入一線指揮創建工作。
二是利用科技,突出重點,提高拆違精確度。該縣以市級河道為重點,利用無人機航拍取得10cm解析度影像數據,通過地理信息平臺,縣級以上河道所有建築進行信息採集,分類建檔,制定倒逼推進計劃,及時督查,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還在縣級數字城管等平臺基礎上,增加防違控模塊,建立了具備受理投訴舉報、巡查發現、實時指揮、快速處置和綜合督查等功能的「防違控違綜合管理系統」。
三是加強配合,多管齊下,強化部門聯動機制。嘉善縣將「無違建河道」創建與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工作有機結合,找準創建在推進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等中心工作中的契合點,注重發揮國土、住建、等部門的積極作用,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同時健全涉河違建查處部門聯動、疑難會商等推進機制,綜合施策、加強與紀檢、組織、宣傳等部門密切合作,注重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合力將「無違建河道」創建引向縱深。
四是拆改結合,長效管控,縣水利局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將「無違建河道」創建與城市有機更新等相結合,協同推進。
嘉善縣主要拆除點
長生塘 拆除面積1000平方米
拆除後
平湖市主要做法
一是一年一方案。該市每年圍繞目標任務,制定一年一度的創建工作計劃,成立工作專班,做好「無違建」河道創建資料收集。2019年,依託該市政府「三改一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明確組織、明確分工、明確任務,確保了創建工作的有序推進。
二是一河一清冊。平湖市水利局每年組織力量對創建河道進行涉河建構築物的仔細排查,通過委託第三方技術機構,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現代科技手段,採用水陸並進現場踏勘方式,各鎮街道開展現場調查和校核,經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交通運輸等部門確認涉河違建點位。
三是定時定量治。該市全面實施「八拆工作法」結合項目徵遷、低效企業騰退、退二進三等項目實施,確保時間節點不超時,確保落實任務不打折,確保創建拆除整治高效高質。
四是借力借勢推。該市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的排查、拆違、控新聯動機制,以聯合執法倒逼拆違推進;並結合「無違建」創建、「河長制」管湖治水等工作機制,保證涉水拆違、涉河新發違建監管等工作長期保持「零容忍」態勢。
五是邊治邊利用。該市根據「拆違還水、拆違固堤、拆違增綠、拆違添景」的要求,結合美麗鄉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低小散企業整治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工作,違建點位拆除後及時進行土地復墾造地利用,拆違拆除了空間,拆除了效益。
六是抓防抓長效。平湖市利用嘉興市內首創「網際網路+河長制」管理機制,實現河道狀態等信息雲端共享,對全市河道管理全覆蓋,加快河湖信息化建設,藉助河湖視頻監控等現代科技手段,輔助進行河湖巡查檢查,努力實現涉河建設活動適時動態長效監管。
平湖市主要拆除點
豐收河 違建面積530平方米
拆除後
海鹽縣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排摸涉河違建。該縣圍繞年度創建任務,會同第三方、屬地鎮(街道)利用執法船現場檢查和小型無人飛機航拍,確認違建點位。
二是編制違建整治方案。海鹽縣水利局詳細標註違建點位在創建河道中所處位置,並對所有點位逐一細化,做到精準全面。
三是有序推進創建工作。海鹽縣水利局會同縣「三改一拆」辦及時下達年度創建任務,並與屬地鎮(街道)綜合執法中隊、縣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加強溝通銜接,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加強督查指導,借力「四無企業」整治、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及涉水項目工程建設等確定責任主體單位,限期整治到位。
海鹽縣主要拆除點
白洋河 違建面積280平方米
拆除後
海寧市主要做法
一是建章立制,保障「全方位」。海寧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並在海寧市水利局專門成立無違建河道創建辦公室,制定出臺《海寧市「無違建河道」創建工作方案》,建立聯絡員制度和拆違進度月報制度。
二是創新手段,排查「無疏漏」。海寧市水利局委託中介機構對納入創建任務的河道進行全線航拍。根據航拍結果梳理建築物(構築物)清單,交由屬地對照相關標準仔細排摸疑似違建。
三是落實責任,推進「零容忍」。海寧市委市政府將其列入對各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的考核內容。對重點、難點違建採取召開現場推進會的方式持續發力、紮實推進。
四是結合中心工作強勢拆。該市將「無違建河道」創建與鄉村振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沿河「低小散」整治、老舊出租廠房治理等海寧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協同聯動推進。
五是結合「河長制」借力拆。該市充分利用「河長制」平臺,發揮全市河道「河長制」管理全覆蓋的優勢,將涉河拆違納入對河長履職的考核內容,使海寧全市涉水拆違、涉河新發違建監管等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
六是結合部門執法聯動拆。主動聯合綜合執法、住建、環保、「五水共治」辦、小城鎮環境整治辦、拆遷辦等部門,開展每兩月一次的專項執法檢查和不定期的河道巡查、突擊檢查、涉河文明工地創建等聯合執法活動,建立倒逼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執法對「無違建」創建工作的推進作用和效果,積極推動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海寧市主要拆除點
周王廟上塘河 拆除面積243平方米
拆除後
桐鄉市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工作部署,明確責任分工。由桐鄉市委、市政府出臺《桐鄉市「無違建」創建活動實施意見》,制定《桐鄉市無違建河道創建實施計劃》,桐鄉市水利部門加強了與市「三改一拆」辦、各鎮(街道)的工作對接,明確拆違重點,強化執法巡查,並結合河道巡查及時做好排查記錄,推進拆違整改進度。
二是落實預算資金,開展基礎調查。桐鄉市將「無違建河道」排摸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利用遙感技術對桐鄉市45條縣級河道進行監測,提取河道管理範圍內5年來的新建構築物圖斑。
三是結合監測結果,開展全面排查。該市以「無違建」河道監測工作成果為基礎,對創建河道進行全面排摸,共涉及違建點69處14578平方米。
四是突出工作重點,強勢推進拆違。桐鄉市按照「無涉水違建」要求,結合「三改一拆」工作,按省級、市級、縣級三類河道分類排查,摸清違建存量後,理清拆違項目清單,排好計劃加快處理,嚴格制定拆除時間節點,違法建築拆除後,及時做好垃圾清理及做好地面整治,切實擴大拆違成效。
五是堅持依法推進,加強監督考核。該市將「三改一拆」及無違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對鎮街道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市「三改一拆」辦、督考辦不定期開展暗訪和聯合督查,暗訪情況通過專報形式報相關領導,限期掛牌督辦,對涉及違紀的,嚴格予以問責。
六是規範資料收集,強化臺帳建設。該市各責任主體及時收集整理各個違建項目的基礎資料,違建項目拆除後及時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卷宗」的原則收集違法建築拆除前、拆除中、拆除後照片,並登記成冊。
桐鄉市主要拆除點
白馬塘 拆除面積435平方米
拆除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