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2020-12-14 莊主幫智庫

很多農友都想做共享農場,但是目前國內卻沒有更好的模式供參考,我們耳熟能詳的土地認養、CSA等也只是共享經濟中的一小部分,那「共享農場」模式具體是什麼樣呢?我們看一個日本的案例——My Farm共享農場

My Farm成立於2007年,創新模式不僅緩解了土地閒置問題,更大幅度地實現了土地增值,每千平米土地的收益為300萬日元(約合18.7萬元人民幣),比傳統模式提高10-30倍(在日本,1000平米的農地,用於水稻種植收益是10萬日元,用於蔬菜種植收益是30萬日元)。

120個My Farm遍訪散落在日本全國的農業荒地,將合適的農地進行收集,交由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重新翻耕整備後,再把具備耕種條件的農地租給客戶。

體驗農場大多位於市區半小時交通圈內,方便用戶出行。項目官網上展示了農園在全國的分布以及具體位置,還包括農園設施、周邊交通條件等信息。

體驗農園被劃分成15㎡(3m*5m)左右的標準租賃單元,租賃價格約為648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元)/月,第二年續租還可以獲得較大程度的優惠。不同地塊的租賃價格因面積、設施、區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主題活動有耕作相關的工作營,如水稻種植、棉花種植、蜜蜂養殖、啤酒製作、麥子收割等;還包括以食物為主題的親子BBQ;另外還有草木印染、編竹籃、做竹筷等手工活動。高質量的活動組織和活動人數限制設定,體驗農場的主題活動往往一票難求,主辦方經常需要臨時增加活動名額。

體驗農場通過舉辦適應不同人群的活動,逐漸成為上班族減壓和聚會的娛樂場,父母帶孩子認知大自然的見學場,老年人群退休後的生活場。

My Farm建立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的營銷方式,保證農場用戶活躍度。

My Farm成立專門的活動信息發布平臺,用戶可以在此平臺上獲得農場近期的活動資訊,繼而進行報名、繳費等操作,讓用戶的參與意願快速轉化成實際行動。

農場還提供網絡課程,保證用戶能獲得專業的耕種技能。此外,還每月定期向用戶寄送「My Farm Newsletter」雜誌,並附帶應季作物種子,更為直接地吸引用戶參與到農場活動中。

My Farm自2011年開辦農業創新大學(Agri Innovation College),成為日本國內最大的商業性質農業學校,並積極構建與學員的關係網絡,搭建產業聯盟,並通過出版農業技術教科書、與其他農業學校建立合作等方式,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

同時,為實現農產品供、產、銷「本地化」的理念,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減少農產品浪費,My Farm開設了蔬菜直營店,目前已有三家。

由以上案例,我們看一下:共享農場的盈利點

1、租賃,比如土地租賃、農機租賃、人才輸出等等,共享農場永遠不缺可以租賃的資源,只要農場還有閒置資源沒有完全被利用起來,就能租賃出去,既能賺錢又有社會效益。

2、產品,共享農場大多都是走標準化有機種植的路線,有了會員的見證,產品質量有目共睹,產品的溢價率也會提高,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減少農產品浪費。

3、耕種活動,高質量的組織活動,更大的把消費端的客戶和農場聯繫在一起,人們也會因為不一樣的體驗買單。

4、線上、線下課程,組建聯盟,更專業的耕種技能、商業性質農業知識,為更多的同道中人提供了平臺,活躍用戶越來越多。

5、資本運作,把平臺打造成資金池,通過聚焦錢和資源,之後再通過資本運作,從而完成財富再造。

My Farm基本符合以下5點共享方式

1、產品共享:以個人訂製或團購訂製等形式,為消費者提供海南熱帶特色農產品直供、認種、認養等訂製服務。

2、農莊共享:利用獲得的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或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宅基地,採取合作、租賃等方式,發展共享農莊。

3、土地共享:將菜地、果園或其它農地劃分為若干小塊,以共享的方式,將其經營權租賃給消費者,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

4、資源共享:將農場閒置的場所、公共空間等資源釋放出來,以租賃、合作等形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5、項目共享:以合作方式共建農莊,或共建某一特定的項目,消費者及投資者按約定獲得實物回報或投資收益回報。

相關焦點

  • 共享農場興起,認養農業成為網際網路農場一個創新模式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場主,也開啟可智慧農場共享認養創新模式,網際網路共享認養農場利用「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平臺」的模式,通過認養農業模式平臺實現共享經濟,共享農場,打造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認養完成後,農產的成長狀況和成長環境客戶可隨時通過監控設備實時在線觀看,認養中收穫的果實、生產的奶蛋肉,通過社區配送等方式周期性向客戶交付。形成網際網路+認養從「認養+資金+種養殖+交付」的消費閉環。也可以在線發布農場活動,讓客戶參與報名,讓客戶親身體驗農場田園生活!
  • 「認養農業」與「土地認養」與農民之間的關聯
    認養農業是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認養農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實現了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保康共享菜園,成為線下開心農場!
    一地理位置城關鎮小溝村位於縣城北部,面朝清溪河,背靠萬年山,距離縣城河西主街僅0.5公裡,全村版圖面積3.12平方公裡,共有3個村民小組,215戶909人,耕地面積907畝,林地面積4733畝。該村為大力發展櫻桃產業,計劃新建櫻桃基地800畝,改造老櫻桃基地200畝,全村櫻桃種植總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桃李種植面積達到500畝,蔬菜種植基地200畝,成為遠近聞名的櫻桃特色產業村和休閒度假、田園體驗、觀光旅遊村。為了打造田園體驗村,小溝村計劃流轉農地開發生態農場項目,該項目位於小溝村,毗鄰縣城,交通便捷。
  • 快來~~雙灣百草園「開心農場」菜地等您來認養!
    快來~~雙灣百草園「開心農場」菜地等您來認養!農場主職責1、農場主需選擇租賃並經營一塊或多塊土地;2、負責給自家的土地取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名牌由農場統一提供設置);3、負責自家土地的經營管理;4、定期或不定期打理田地,如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能打理田地,可提前電話告知,由農場專業人員替您打理。
  • 探索稻田「認養」模式
    本報訊(劉思琪林偉記者姜斌)日前,北大荒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三管理區50畝鴨稻生態農業以3110元/畝的價格全部完成「認養」,來自江蘇、江西等地的3戶客商,在分公司沃野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 都去共享農場淘金去了
    不會去農場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吧!   這不是玩笑。還真有可能去農場掘金去了。這次世界盃讓很多球迷花費不少,當然也有球迷一邊看球一邊玩農場賺錢,所以中國足球也有可能去了共享農場,當然這只是猜測,不過共享農場確實颳起了一陣熱潮。
  • 「認養農業」全國走紅!種植業、養殖業都可以用
    據了解,「認養一頭牛」品牌誕生於2016年底,目前已擁有7座現代化牧場,6萬頭荷斯坦「五好級」奶牛。2019年,奶牛單產13噸以上。2018年,「認養一頭牛」正式入駐天貓。不到兩年全網用戶已經超過了2000萬,其中包含500萬資深會員。企業創立至今三年時間,銷售收入已過15億。
  • 「認養」悄然走紅,你發現了嗎?
    一.起源想當年,我們起早貪黑在網絡上打理著自己的虛擬農場,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好友偷了菜。瘋魔網絡的QQ農場,淋漓盡致的體現了人們濃厚的農夫情節。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在還真實現了網上虛擬農場轉變成線下現實版QQ農場。
  • 九成功智慧農場迎來第一波認種認養客戶
    近日,東勝區教育體育局包聯幫扶九成功村智慧農場,在駐村工作隊、村委和駐地企業的努力下,現農場基礎建設都已完善,目前認種蔬菜(茄子、青椒、尖椒、秋葵、柿子、黃瓜、豆角)長勢喜人,黃瓜、尖椒等蔬菜可以採摘,配套開發了撿雞蛋等項目,來到九成功村還可以買到農家雞蛋及農戶家種植的豌豆及各種蔬菜,7月5日,正式開園,迎來了第一波認種客戶採摘。
  • 臨潭左拉村:建設「共享農場」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臨潭縣城關鎮左拉村以實現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和增收致富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探索建設共享生態農場,打通群眾增收、集體受益的「新路子,全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鋪設產業發展新路子。左拉村屬於高寒地區,相較於其它地方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
  • 「認種認養」開啟消費扶貧新模式
    南方日報訊 (記者/賀歡)日前,清新區三坑鎮楓坑村委會楓紅扶貧基地升級成為智慧農場,市民可在農場「認種認養」,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體驗「都市農夫」生活。據悉,該基地將打造成為嶺南粵北特色鄉村智慧農場。
  • 【媒體解讀】八大農業創新模式全面解讀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既具有無汙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額外佔用土地,可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實現光伏發展和農業生產雙贏。「認養農業」的賣點並不只有農產品,它還能與旅遊、養老、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它把城市居民作為目標市場,以體驗、互動項目為賣點,將特色農產品、旅遊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再打包兜售。在幫助現代都市人認識農業、體驗農園觀光需求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業生產健康有序發展。
  • 一顆認養教你如何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農場
    如果有方法能讓你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農場,裡面可以種上你愛吃的蔬菜水果,養上雞鴨,你願不願意試一試呢?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認養的農業直播銷售平臺——一顆認養,一顆認養是一個二十四小時在線的農業網絡直播平臺,隸屬南充志凌安防設備有限公司。通過網際網路+直播+認領+溯源改變傳統農業銷售模式,做到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第一。
  • 智慧農場「跑步雞」——像運動員一樣奔跑的雞,快來認養吧!
    「智慧農場」是泛在村社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圍繞高端人群做精品,圍繞農村扶貧做農民收入,圍繞大城市做產品溯源,圍繞消費者做品牌「五個圍繞」的智慧農業發展思路,將「認養農業」作為破題之作,達到力推生態種植養殖和農村扶貧的目的,解決千百年來農業的粗放式管理、資金不足、供需失衡、產業鏈鬆散、食品安全等難題,實現農牧產品生產源頭與終端消費的直接對接。
  • 包來土地先休耕,栽下果樹搞認養
    為保果蔬品質承包土地先休耕  百畝向日葵,籽實飽滿,正待收穫;一棚棚新栽的有機富硒草莓,泛著新綠努力地生長著……沿著園區整潔的柏油路,來到一片木質樓群,人還未到跟前,一個洪亮的聲音已傳了出來。原來,欣澤順總經理王傳義正在給員工安排雙節期間園區的工作。  在園區的山坡上,很大一片土地長著雜草,什麼也沒種。
  • 先進農場打造全新的線上認養線下代養O2O養殖場景
    一、先進農場簡介:先進農場是由貴州松麒科技有限公司以「網際網路+共享農業+認養模式」的理念推出的線上農場APP,它以移動網際網路為工具,將實體農場與大眾連結起來,打造全新的「線上認養、線下代養」農業O2O 生態養殖場景,引導遠離山林、草原、田園的人們投身於綠色生態農業的建設中來
  • 開心農場、農趣體驗園、認養園、DIY廚房!武平「田園都市」上線
    6月17日,記者在城廂鎮東崗村世平家庭農場看到,30畝的荷花競相綻放,紅白兩色荷花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起舞,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日美景,引來一撥又一撥遊人駐足觀看
  • 波森特農場,認養的不是寵物——是百姓嚮往的純糧黑豬,還有那讓人記憶裡經久回甘的波森特葡萄.
    波森特農場,一直以來以綠色農業為依託,走著果蔬無農藥,牲畜無飼料的生產路線。波森特的黑豬肉得到了波粉的極大認可。
  • 什麼是認養農業?一篇文章告訴你!
    今天來跟大家講一講什麼是認養農業?認養農業是訂單農業的一種發展模式,也是網際網路時代中一種創新的銷售模式,一般指消費者在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並實現了農村對土地、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家庭農場是什麼,在成都如何註冊?
    家庭農場,一個起源於歐美的舶來名詞;在中國,它類似於種養大戶的升級版。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3年「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透過中央一號文件對「家庭農場」的鼓勵和支持態度,可以看到一條農業農村改革的新路徑,一條充滿著陽光和希望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