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2021-01-11 河北新聞網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

    河北日報記者 仝靜海 實習生 康瑞珍

    新的祭掃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雖然離清明節還有幾天時間,但白玫瑰、梔子花、百合、菊花等可用於清明祭祀的鮮花已被預定一空。」3月28日,在石家莊市長安公園花店經營鮮花生意多年的店主王女士告訴筆者,近兩年來,清明節已逐漸發展成為繼春節、情人節、母親節後鮮花暢銷的又一個節日,「用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了」。「祭祀少燒一刀紙,會讓省會的天更藍。」省英烈紀念園工作人員李寧告訴筆者,近年來,該園一直在努力把低碳環保理念滲入到祭奠活動中,倡導市民摒棄傳統祭奠方式。「我們今年早早訂了2000盆瓜葉菊、3000枝黃菊花,希望入園祭奠者用鮮花祭祀等方式替代燒紙,還專門訂製了一批紙鶴、心語訴說卡等,祭奠者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李寧說。

    據了解,為過一個文明、安全、有序的清明節,我省不少地方制定了相關措施。位於邯鄲市內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嚴格禁止在墓區內焚香、點燭、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帶明火的祭祀行為,嚴禁攜帶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進入墓區;廊坊市嚴禁在墓區周邊公共場所兜售經營祭祀用品,對阻礙清明禁火禁塑工作、妨礙執行公務的人員,將依法給予治安處罰等。「獻一束花,敬一杯酒,鞠一個躬,植一棵樹……」輕輕點擊滑鼠,就可在網上完成對先人的紀念。「網上祭奠」這一新興的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接受,一些學校和社區還利用多媒體活動室組織開展「網上祭祀」活動,引導人們通過這一方式表達緬懷先人之情。邯鄲市建議青少年在網上寫一篇祭文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這樣既節省時間、資金,還避開了集中祭祀的交通擁堵、保障學生安全。今年,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也專門開通了網上祭奠平臺(http://www.hbjqlsly.com),方便人們祭奠先烈,藉助網絡平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文明清明、文化清明還需大力推動

    雖然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在城市中的實際施行者依然有限,在農村等偏遠地區更是難以展開。

    「清明前後,在一些十字路口,時常有市民趁著天黑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留下一堆紙灰,很難打掃。若是有風的日子,更是四處飄散,破壞環境衛生,給我們的工作增添了麻煩。但人家緬懷親人,我們也不好硬阻攔……」石家莊市環衛工人張阿姨無奈地說。

    省委黨校哲學社會學教研部副教授王俊傑指出,清明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源自中國傳統的孝文化,也是清明節強大的生命力和民間根基所在。但當前,一些人的祭奠行為已經走向異化。城市街頭燒紙菸霧燻人,農村墓地燒「寶馬」、「別墅」更是浪費,這就使頗有文化內涵的節日變得淺薄、低俗。他說,清明祭奠先人,關鍵在「心」,至於採取什麼樣的形式,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清明節才更有意義。

    筆者從省文明辦了解到,每逢清明,我省各地都會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大力倡導綠色祭掃,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希望廣大城鄉居民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其中。

    「我們倡議在清明節期間廣泛開展『關愛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提倡長輩在世時多盡孝道,而喪葬祭祀時則應一切從儉,做到追思先人儉樸為本,逐漸改變燒紙錢祭祀先人的傳統做法。」省會文明辦主任閆國文認為,傳統的祭祀觀念難以一刀切,文明祭祀觀念的深入人心仍需時日。精神文明系統、媒體應該繼續大力倡導,並要充分發揮農村、社區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力量。

    據了解,為倡導文明祭祀、抵制封建迷信活動,石家莊市青園小區、金馬社區等向各樓長及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青龍滿族自治縣出動宣傳車進行多方宣傳,勸導百姓改變以往燒紙寄哀思的傳統做法,用植樹、種花、種草等方式來祭祀先人;唐山市大力推行骨灰海葬、樹葬、壁葬等新葬式,以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王俊傑認為,尊重傳統、充分展現清明文化的意義,從社會層面上說,需要強有力的引導。這不僅需要倡導鮮花祭奠、居家祭奠、植樹祭奠等社會新風,還要借清明深入挖掘清明文化的內涵。從個人層面來說,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每一個在清明節去祭祀已故親人的掃墓者,不但要通過奉上一束鮮花、植一棵樹寄哀思,緬懷親人親情,還要教育後代繼承優良家風,傳承優秀文化。

本文連結:

http://hebei.hebnews.cn/2013-03/30/content_3179886.htm [複製]
【責任編輯:郭凱】

相關焦點

  • 【掃墓新風】低碳環保!鮮花水果逐漸代替香燭「三牲」
    「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祭掃,一直以來是人們緬懷思念已故親人的最佳方式。
  • 庚子年清明,我們該如何祭奠?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日子。百善孝為先,祭奠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庚子年清明,我們拿什麼祭奠?如何祭奠?林業局發來信息告知大眾說天氣晴朗,嚴禁野外用火;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發信息說預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取消清明祭拜活動!
  • ...文明寄哀思」 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2020年清明節系列活動
    「網上祭英烈 文明寄哀思」——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2020年清明節系列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上級文明辦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清明祭掃工作的要求
  • 清明"代祭""網祭""新風"寄託哀思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於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新華社濟南4月2日電 題: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潘林青、葉婧、楊文清明將至,山東省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靜肅穆,沒有了往年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 【地評線】荔枝網評:梨花風起正清明,「雲」寄哀思正當時
    但是今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清明時節的常態,為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多地發文叫停清明現場祭掃,倡導「雲」祭掃,而一些允許現場祭掃的省份則規定去現場必先預約。事實上,無論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期,還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進行時,「雲」寄哀思都是正當其時。  「雲」寄哀思,是鞏固抗「疫」成果的現實需要。
  • 鮮花寄哀思 勁吹文明風
    融媒體記者 張金宇近年來,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鮮花祭掃和網絡祭掃等低碳又環保的祭祀方式越來越受市民歡迎。同時,全市各大公墓管理處還免費發放鮮花和黃絲帶,推廣鮮花祭祀等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使文明祭掃成為更多市民的自覺行動。
  • 【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掃成風尚 清明汕頭更「清明」 | 汕頭市各大墓區迎來祭掃高峰,鮮花與水果成祭品「主角」
    記者兵分多路,分別前往掃墓人群較為集中的礐石中華永久墓園及桑浦山等處採訪,發現攜帶香燭冥紙祭祖者比以前大為減少,鮮花與水果已成為祭品的「主角」。如今,隨著低碳環保的文明祭掃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並漸成風尚,汕頭的清明也更「清明」。
  • 2020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有哪些?清明祭奠抗疫英雄祭祀語大全(4)
    2020清明祭奠抗疫英雄祭祀語大全31. 我們無法忘記那些先烈的事跡,在清明節這天,我們要祭奠那擁有浩然正氣的靈魂,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32. 風涼雨綿綿,清明哀連連。青煙到天邊,涕淚泣墓前。焚香寄思念,一片情漫漫。悲傷不能言,心中車輪轉。只願永平安,生者福無限。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蜜桔……清明節前,成都市民蘇子豪按照在網上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帶著侄兒來到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祭奠逝世的親人。
  • 清明網上祭祀平臺已推出!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龍華區市民朋友們: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烈、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重要傳統節日,值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文明新風,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果,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平安祭祀、文明祭祀,度過一個平安有序、文明健康的清明節,我們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安全祭祀。祭掃重在表達思念之情,而不在形式。
  • 2018年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話語有哪些?清明節祭奠父母長輩寄語
    清明節來臨,又是一年一度緬懷逝去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就好像老天都知道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1、祭拜亡靈淚兩行,蒼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灑濁酒,清風拂面情亦綿。煙雲花綻滿山崗,猶如仙境故人享。子孫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燒紙錢。願清明文化永傳揚!
  • 情報站|清明雲祭掃,線上送鮮花祭奠一輩子難忘的父母親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掃墓祭奠故人是清明的重要習俗,今年的清明不一樣的打開方式,雲上祭掃重寄情,換個方式寄哀思。4月4日,壹粉「楊克汶 善思學水」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情報,雲祭掃寄哀思,線上送鮮花,表達著對父母親的無限思念。
  • 倡導文明祭祀、弘揚文明新風
    又是一年春草綠,清明時節寄哀思。清明節是我們祭祀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的傳統節日。2020年清明節即將來臨,保康縣倡導文明祭祀,弘揚文明新風。條,利用廣播、電子顯示屏宣傳提倡鮮花祭祀、文明祭掃工作。
  • 網上祭英烈 清明寄哀思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緬懷故人、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時節,正是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揚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網絡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
  • 樂平「雲祭祀」成清明新風尚,別樣清明一樣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又是一年清明時,追憶親朋故舊、寄託綿綿哀思,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往年此時,各地墓園都陸續進入清明祭掃的高峰期。同時,為倡導無煙祭祀的文明理念,營造綠色、低碳、環保祭祀新風尚,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率先垂範,採取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文明安全的祭祀方式悼念緬懷逝者,積極向親朋好友及身邊群眾宣傳文明祭掃知識,爭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倡導者,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今年清明,我準備在『網上紀念堂』祭掃,不燒紙錢了,這樣不但可以保護環境,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  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願陣陣清風帶著問侯,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思念;願滴滴細雨帶著敬意,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  豐碑站在你的腳下,仰望著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金字,閃耀者英雄的光輝,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英烈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那不朽的靈魂  清明節祭先人,傳人情寄哀思
  • 內江今年祭掃:一簇鮮花寄哀思,不見紙錢和火炮……
    清明時節4月4日,清明節第一天,記者走訪城區部分道路、公墓看到,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文明祭掃蔚然成風。▲邱家嘴立交橋交通有序上午8時,記者在市中區環城路看到,進出城方向道路暢通,在環城路往邱家嘴立交橋方向的多個重要交通節點上,多名執勤交警指揮車輛有序通行,現場秩序井然。
  • 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 清明節適合發朋友圈說說的句子
    又是一年清明時,到了寄託哀思的重要時節,但今年有些不同,由於疫情,我們去陵園公募祭祀掃墓,只能在家寄託哀思,祭奠仙去的先人。整理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2020年清明節網絡文明祭祀的方式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1、陣陣春風帶來了默默地問候,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思念。細細的春雨帶著深深地敬意,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緬懷。
  • 深圳清明期間「網上祭奠」開啟,附雲掃墓攻略
    緬懷先人、追憶恩情 燃一炷心香,寄無限哀思 網上祭掃入口也公布了 趕緊了解 如何進入網上祭掃平臺?
  •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過去的一年裡,有一些人離開了我們,他們或以命相搏,換人間皆安;或鞠躬盡瘁,無怨無悔;或曾陪我們走過歲月漫長,如今卻永遠離去...在這個有些特殊的清明,一起看看可以發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