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個春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讓人措手不及。
很多人馳援風暴中心的武漢,也有很多人奮戰在當地一線。
每當突發事件來臨,有兩個職業卻總是衝在最前線,醫生與警察!看似毫不相干,但使命相同:為生命和安全護航!
這場嚴峻的戰「疫」中,上海便有著許多對「警醫」夫妻檔,舍小家為大家,共同上陣。他們是「戰士」果敢堅毅,但他們也是一對對最普通的夫妻,彼此牽掛。
都說,「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看完下面五個故事,相信你就會更懂這句話!
紀實1:隔空的生日祝福
大年初五,還在崗位上的陸春輝接到了馳援武漢的妻子給自己的生日祝福。
「沒想到她還記得!」陸春輝,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交警支隊機動一大隊副大隊長,雖然嘴上說著不在意,卻忍不住偷偷微信截圖保留。
警嫂王海紅,是奉賢區中心醫院急診留觀室副護士長,也是上海首批增援武漢醫療隊中的一員,此次援助金銀潭醫院。
大年三十那天,妻子趕赴武漢,兒子在家學習,自己執勤。一家三口,竟沒能吃上年夜飯,自己偷偷給妻子準備的過年紅包,妻子也沒來及收。
從除夕開始,忙完工作,陸春輝每天都會關注妻子的微信日記。
「昨天是我們來武漢的第三天,下午我收到護理組組長的臨危受命:由於重症組病人病情重、工作量大、護士人手不夠,所以將我抽調入重症組。讓我馬上做好準備,和另外幾位護士老師們一起接手臨時ICU中班工作……」
「時間一長,臉上、鼻子上開始發癢,可又沒法用手抓,疲勞感也開始襲來,能堅持到24:00點,連續工作8個小時,靠得真的是體力、毅力和一身正氣。那種滋味大概像部隊裡的拉練,50公裡負重跑後的感覺。」
「她是專業人員知道如何防護,不擔心!」面對好朋友,陸春輝卻說了實話,「最擔心防護物資稀缺,她沒裝備保護!」
雖不知道妻子何時能忙好看到,他還是堅持把家裡情況向妻子一點點匯報,「就為讓她安心。」
家裡雙方老人都是幾天後,才得知女兒&媳婦已在武漢戰鬥。上初二的兒子,幾天裡仿佛也長大了很多,小男子漢的懂事讓妻子暖心。
上海戰「疫」也很嚴峻,大年三十整整一天在道口聯合執法;每天備勤巡邏,任務不斷,壓力也大。
帶著口罩開著車巡邏,陸春輝常常會想到妻子帶著口罩穿著防護服的樣子,「每當夜深人靜孩子睡了的時候,會感到一些孤獨,也會很想她!」
2月23日是妻子生日,陸春輝無奈的笑了,自己也只能隔空送祝福了。
「我們很普通,我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明天一定會好起來!」陸春輝說。
「公休假結束,要上崗上班了,看到太陽,感覺就看到了希望!」王海紅的微信日記中這樣寫道。
紀實2:三分鐘的見面
查看好資料,領了任務,整理好警服,徐強和同事出發了。
下午,區內一家商場是重點防控區域,日前一個確診病例曾在商場被發現。
帶上手套,測完體溫,徐強和同事進入商場監控室,認真詢問防控疫情的各項細節。
徐強,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治安支隊民警。除夕起,每天查看重點區域防控措施,應對緊急情況,連續加班幾天不回家。
妻子陸燕,奉賢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一名工作人員,和同事們忙著核實區裡發現的病情,忙著數據分析,除夕後一直加班,基本吃住在單位。
沒時間回家!沒時間照看孩子!沒什麼時間相聚!
雖然兩人工作單位距離,開車僅僅五分鐘!
1月27日,加完班的徐強帶著蛋糕、奶茶和水果,趕去妻子單位,想給妻子一個驚喜。
到了,才發現妻子壓根沒時間吃下午茶,正和同事搬運沉重器材,準備外出核實病情。
「搬器械這種粗活,當然得我來,這時候公安就是應該配合你們……」徐強俏皮的說。
初四擦肩而過,徐強心裡卻一直放不下。之後幾天,一惦記了,徐強能想到的,就是網上訂些奶茶和蛋糕,快遞給妻子。
初七傍晚,跟著記者採訪車,徐強有了難得的機會再見妻子一面。
「一定吃好,休息好!我不會耽誤你工作!」
「我不辛苦,我們單位同事穿著防護服在實驗室裡一工作一天,更辛苦!」
夜幕下,妻子說話時,徐強一直望著瘦小的妻子,帶著口罩,但也擋不住他溫柔眼神。
妻子還有工作在身,徐強也要趕回警局加班,三分鐘不到,夫妻告了別。
「以前都是你支持我,這次換我支持你了!」臨走,徐強靦腆的說。而今天,給妻子定的奶茶蛋糕早就快遞過來,在辦公室靜靜等著陸燕。
紀實3一碗熱3次的湯
一名人民警察,兩位醫護人員,當一家三口是這樣的組合,是什麼感受?
當除夕疫情來臨的時候,上海「醫警」組合的一家人卻各自衝鋒在城市防疫的第一線。
1月29日凌晨,普陀公安分局東新路派出所民警高奇在完成社區巡控工作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
高奇的妻子張蕾和女兒高雲清都是醫護人員。此時,妻女在忙碌了一天後早已熟睡。
餐桌上留著一大碗湯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老高熟悉的字跡,「湯熱一下再吃,已經熱過2次了,吃不完就倒掉,早點睡覺……」
1月24日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一級應急響應以來,高奇已連續多日投入疫情的聯防聯控工作。大年夜通宵參加完煙花爆竹工作後,還沒休息幾個小時,他又奔波於轄區內各個賓旅館和商務樓宇。
妻子張蕾負責道口醫學檢測工作,每天凌晨5點便從家出發,5時30分準時在G2花橋道口上崗,為過往車輛人員測量體溫等相關工作,每日連續工作8個小時,幾乎沒有停過。
女兒高雲清則在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回到單位,參與一線醫務工作。
由於3人每天上班和下班時間不同,2020年這個本該團圓的新年竟過成了「錯時「。
一碗反反覆覆熱了3次的湯和一張簡單的紙條,卻變成了承載一家三口情感的紐帶,家人的關心和暖意,也就在這簡簡單單的隻言片語中……
紀實4:這件事你一定要聽我的!
聚少離多,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塘外派出所教導員張瑋其實習以為常。
妻子陳燕是奉賢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的一名醫生。由於各自工作都比較繁忙,夫妻二人平日工作的時候,各忙各的,甚少聯繫。
可這幾天,張瑋接到妻子的電話反而多了。
從年三十那天開始,張瑋與妻子就沒在一起吃過一頓團圓飯。
做好公安本職工作以外,張瑋和同事們還要配合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開展防疫查控工作。
妻子陳燕作為呼吸科醫生,是這場戰「疫」的主力軍,每天一早從查房、收治病人,到會診,再到搶救危重病人,到晚上結束工作時都幾乎累到虛脫。
可無論多麼繁忙,工作間隙,妻子總會抽時間,哪怕一點點,都要與丈夫通個電話。
「老張,你是派出所領導,一定要不斷提醒你單位的同事們,外出工作期間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去後一定要洗手,如有發燒、咳嗽要及時就診,千萬不能不當回事。我是呼吸科醫生,這件事情你一定要聽我的,放在心上……」
雖然電話裡總是那麼幾句,但妻子每天都要和丈夫叮囑一遍,不厭其煩。
在這場暫時還看不見時間結點的戰疫中,夫妻間的問候與叮囑無疑是最好的精神慰藉,激勵彼此堅守……
紀實5:無論增援還是留守,我都支持你!
最後,還有一對特殊的「警醫」夫妻組合。
妻子金海派出所教導員韓琳玫是一名警花教導員,工作歷來颯爽幹練;而丈夫倪華傑,則在奉賢區中心醫院保衛處工作。
1月23日小年夜,夫婦倆下班後,匆匆燒了幾個菜,陪放假在家的兒子提前吃了年夜飯。夫妻倆人知道,因為疫情來襲,他們年三十肯定要在戰「疫」一線。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韓琳玫從除夕夜一直忙碌到年初一。兩天兩夜連軸轉,讓她疲憊不已。
年初二完成交接班的她接到了丈夫倪華傑的電話。「老婆,下班了嗎?回去好好休息,我上班去了,這幾天醫院會很忙。中午的飯菜我已經燒好了,有你愛吃的魚,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
作為醫院保衛處處長,為了醫院門急診、發熱門診的秩序得到有效維護,保證醫生診治效率,倪華傑需要每天巡查到醫院的各個角落,及時了解排隊就診情況調整相應的安保方案,同時他也肩負著整個醫院的消毒、病患隔離等保障工作。
「老婆,還有件事,我已接到院領導的通知,我將作為增援武漢梯隊成員待命,隨時做好奔赴『戰場』的準備。」電話裡,丈夫小心翼翼。
韓琳玫一聽,就懂了!丈夫怕她擔心!
「我的倪先生,以前總是你遷就我的工作,這次換我遷就你,無論你是去增援武漢還是留在上海,我都會支持,家裡事不用擔心,你自己要注意防護……」歷來颯爽幹練的韓琳玫,這次,電話裡的聲音慢慢變得溫柔。
歲月靜好時,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夫妻,有著溫暖的小家庭。
穿上制服,他們是警察,是醫護!危險來臨,就會化身成超人英雄和白衣天使。
其實,此次此刻,還有很多不同行業的「夫妻組合」,疫情來襲,義無反顧,共赴一線!
「我只希望你平安的回來!一起吃個團圓飯!願祖國平安!」
(韓慶 畢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