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文/馮方
晚上帶孩子出門散步,走著走著,小傢伙又如往常一般,唱起了歌,先是低聲的哼哼,似乎在回憶著音調,漸漸的聲音大了起來,起初我並未在意,這時才聽出來原來她唱的是「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一時間我訝然不已,我印象裡她還是那個喜歡聽「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的小寶寶,沒想到她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孩子,開始了對自己的理解有了更廣泛的表達。
我和著她的聲音,和她一起大聲的哼唱,起初小傢伙有點意外,隨即開心起來,眼睛亮晶晶的望著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原本散步時隨意的牽著的手此時緊緊的抓著我,因為這首歌,因為共同的旋律,因為我的應和,這種共鳴使我們之間更顯得親密了。
一曲唱罷,小傢伙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疑問,「媽媽,你怎麼會唱我們的歌?」
「你們的歌?」我不由的笑了,「這是媽媽小時候的歌啊!媽媽也是唱著這個歌長大的啊!」
「你們小時候也唱這個歌啊?」
「對呀,媽媽小時候也唱這個歌!」
「媽媽,那你知道什麼是接班人嗎?接班人就是把你們的活交到我們手裡……」
聽孩子說著,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我唱起「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父親當時反應,也像今天的我一樣,重新打量眼前的孩子,又講起自己兒時的經歷,然後一起唱起這首經歷了歲月帶著傳承的歌曲。
那時候的我,完全是在喊,而不是唱,當然,直到今天我也是不會唱歌的,父親唱歌卻很好聽,有種蔣大為的感覺,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父親因為一首歌產生了共鳴,並因為這種共鳴,我們都很快樂。
那個傍晚,院子裡始終飄揚著我和父親的歌聲,一唱一合。在葡萄樹下,父親還給我講了許多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小時候我奶奶經常給他哼唱《小白菜》,「小白菜,二三歲啊,沒了娘……」
奶奶生在舊社會,小的時候日子過的很苦,能活下來就很不容易,更沒有機會念書,到了年紀,盲婚啞嫁給了爺爺,日子依然很苦,直到解放後,日子才漸漸好了起來。父親上學的時候奶奶很高興,特意給父親煮了一個雞蛋,那時候雞蛋可是稀罕物。等父親識了字,奶奶便讓父親給她讀毛主席語錄。奶奶雖然不識字,毛主席語錄卻能熟記很多。
父親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腦子又好用,學東西學得又快,那時候流行的革命歌曲他幾乎都會唱,他又喜歡唱,天天在家唱,日子久了,奶奶也能跟著哼唱一下,不再唱《小白菜》。
我上小學的時候,好像經常要舉行歌唱比賽,我雖然聲音足夠嘹亮,又肯出力,奈何卻天生五音不全。記得有一次班級合唱彩排,好像就是那首《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因為在家經常和父親一起唱,便自以為唱的很好,所以卯足了勁大聲的飆著高音,一會,班主任老師悄悄走到我身邊來,我看到老師過來,愈發賣力,沒想到老師在我耳邊悄悄說,「你小點聲!」——原來我的跑調跑的太厲害,聲音又大,把其他同學都帶跑調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這件事的影響,我到現在都幾乎從不開口唱歌,當然,當今社會,電視廣告、廣播、手機多媒體,鋪天蓋地,我也會一鱗半爪的記到些歌詞,然而印象中卻沒有那首歌能完整的唱下來。唯有兒時父親教給我的一些革命歌曲記憶猶新,我記得小時候父親每天早晨起床,總是邊穿衣服邊唱歌的,比如《南泥灣》、《長徵組歌》、《紅梅贊》、《我為偉大祖國站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一曲歌罷,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活。日日的耳濡目染,即使隔了這麼多年,這些歌曲的旋律還會時常在耳邊縈繞。
空閒時,父親便會給我講這些歌曲的背後的故事,《王二小放牛》、《潘冬子》、《雞毛信》、《紅軍過草地》、《大渡河》等等,這些革命故事伴隨了我的童年成長。父親從不曾跟我講什麼大道理,我猜想,他想對我說的,都在這些歌曲裡、都在這些故事裡。這麼多年,我雖然讀過許多書,印象最深的,還是童年父親講給我的這些故事。
轉眼,我也有了自己的寶貝,她也一天天長大了!我也會把父親講給我的這些故事講給她聽。
臨睡前,小傢伙忽然說「媽媽,明天我們要早點上學!」
「為什麼呀?」
「我忘了告訴你了,我明天要加入少先隊了,要早點去升國旗!」對了,明天就是七一了!
「少先隊是什麼呀?」我故意逗她。
「媽媽,你真笨,這個都不懂,少先隊員就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啊!」
「明天我還要戴紅領巾呢,我是我們班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的!」小傢伙興奮不已。
「是嗎,媽媽真為你開心!」
「等我戴上紅領巾,回家我也給你戴!」
「謝謝你,感謝你願意和媽媽分享!」
「不過你不是少先隊員啊,你只能在家偷偷戴一下!」
我壓住笑,「媽媽是共產黨員啊,我可以戴黨徽!」
「媽媽,什麼是共產黨員?我能看看你的黨徽嗎?」
我取下衣服上的黨徽,拿給她,小傢伙好奇的問我,「媽媽,什麼是共產黨員?」
「共產黨員就是共產主義建設者啊!」
「媽媽,那我就是你的接班人啊!我長大了也可以成為共產黨員嗎?」
「當然可以啊!」得到我的肯定的答覆後,小傢伙開心的笑了,又唱了起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