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明確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此外,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分別是: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三、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四、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五、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六、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七、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八、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專家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政策明確定調,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明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靈活調整,保持精準有效,但在操作上不會驟然大幅收緊。具體而言,貨幣政策方面,全面降準降息概率不大,但諸如對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政策料有一定延續性;財政政策方面,專項債發行規模擴張程度有限,但財政政策總體力度不會收縮,對重點領域支持將更為集中。
宏觀調控定調「不急轉彎」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在全球疫情和國際關係不確定性增強、全球貨幣政策寬鬆,以及我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宏觀政策不宜急劇轉向。貨幣政策方面,未來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化,貨幣政策或將從明年一季度末開始進行流動性和信用調整,漸進分步式退出。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在國內復甦動能放緩,同時「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的情況下,會議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因此,政策不會「急轉彎」,而是會保持一定的延續性,同時也會確保不出現風險集中爆發的情況。
廣發宏觀郭磊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政策的定調是「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其中「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應穩增長政策的延續,「可持續性」對應把控好政策力度和空間。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不急轉彎」意味著宏觀政策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驟然大幅收緊。2020年為對衝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槓桿率上升明顯,隨著疫情防控見效、經濟逐步好轉以及穩槓桿必要性加大,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槓桿的關係。
明年央行全面降準降息概率不大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貨幣政策表述比較清楚,在穩健的基礎上強調「靈活精準」和合理適度,實際上也是對今年「靈活適度」的進一步表述。其中比較明確的指標是,M2和社融增速與名義GDP保持相適應,今年因為受疫情衝擊和影響,提出「M2和社融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預計今年M2和社融增長比去年平均高兩個百分點以上。
郭磊認為,決定政策環境的最終是財政空間、貨幣供給、槓桿率、風險防範等幾個方面,其中財政政策強調的是「更可持續」(對應赤字率與廣義財政)、貨幣供給強調的是「合理適度」(對應信貸規模和社融增速)、宏觀槓桿率強調的是「基本穩定」、風險防範強調的是「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和前期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談及明年政策操作,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預計,2021年央行全面降準降息概率不大,但不排除會通過定向降準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性。
國金證券也表示,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財政政策力度會有所降低
國泰君安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既要更可持續,又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意味著財政對經濟支持力度將是溫和的退出。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或意味著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償還隱性債的可能性在加大。
國金證券表示,財政政策方面,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力度會有所降低。
反壟斷提上議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領域形成了新的壟斷,這些壟斷是否會損害老百姓(603883,股吧)、中小企業利益,是政策層面需要考量的。像部分網際網路平臺,藉由資本力量,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形成新的「大而不能倒」的公司,資本無序擴張可能帶來風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隨著網際網路領域的逐漸成熟,已不再是市場進入階段,而是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進入相對成熟階段。相關產業規模巨大、巨頭多、跨國企業多,因此反壟斷才會被提上議程。」
這些板塊值得關注
韓文秀指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我國種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招商宏觀高明指出,2021年宏觀調控仍以支持性為主,方向傾斜於基於擴大內需與科技創新的新發展格局。金融市場與金融業的改革持續推進,主要風險也提出了應對方案。科技板塊仍然高度重視,但也有兩項規制措施,短期內平臺經濟等領域的反壟斷影響較大。消費板塊中長期看就業的恢復和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短期則看限購取消和下鄉,另外應關注育種。周期板塊重點是新能源與環保、設備更新與技改投資、現代物流。房地產仍然堅持不炒定位,同時推動租賃住房和舊改。
(責任編輯:唐欣欣 HN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