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相愛,又為何離婚?

2020-12-23 澎湃新聞

海倫·費舍爾 鳳凰網讀書

每對夫妻都希望白頭到老,但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對夫妻勞燕分飛。我們如何求愛、如何選擇伴侶、如何結為夫妻;為什麼有些人會出軌,為什麼有些人會離婚;未來的婚姻與愛情又將會以什麼樣的結局收場……

本文作者費舍爾博士,是美國生物人類學家、金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交友網站Match.com首席科學顧問,她剖析了人類情愛行為的進化,研究了五十八個社會中的結婚與離婚的案例,她認為並不存在什麼「七年之癢」,取而代之的應該是 「三年或四年之癢」。通常離婚發生在婚姻早期,並且在婚後三到四年時達到峰值,這之後隨著婚姻年限的增加,離婚率逐漸回落。而女性的經濟獨立,被列為當下離婚率上升的首要因素。

但是費舍爾博士對人類婚戀的未來也保持樂觀,「如果人類這一物種想要存活下去,往後的一百萬年,我們還是必須墜入愛河,並與對方結為終身伴侶。」

一、為什麼是他(她)?

「只需一眼,我已無言,笨嘴拙舌,渾身哆嗦,肉軀之下,暗火燒灼。」兩千五百年前,生活在希臘萊斯博斯島的詩人薩福將這樣幾句詩作為一首歌頌愛戀的詩的開篇。

浪漫的愛、執拗的愛、熱烈的愛、身陷愛河、深深迷戀,或者隨便怎麼形容——幾乎所有人都懂這種感覺,那種幸福感,那份煎熬,那些個無眠之夜與坐立難安的日子。被喜出望外或惴惴不安的情緒所包圍,你在課堂或辦公室裡做著白日夢,忘記取外套,開車時錯過拐彎的路口,頻頻查看手機,心裡盤算著該說什麼好——就像著了魔似的,期待著下一次與「他」或「她」邂逅。

而後,當你們重逢時,他哪怕最微小的動作都能令你的脈搏停止跳動;她的笑容令你神魂顛倒。你做傻事,說痴話,捧腹大笑,曬自己的糗事,整晚不停說話,拂曉時還在踱步,不時與愛侶又抱又親——你已深陷狂熱,喘不過氣來,沉醉於無比的幸福之中,整個世界都已拋之腦後。

01 體味誘惑

愛情可能部分是被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之一的嗅覺所觸發的。每個人身上的氣味都略有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氣味印跡」,同我們的嗓音、雙手與才智一樣獨一無二。剛出生的嬰兒可以通過氣味識別自己的母親,長大以後則能夠辨別出萬餘種不同的氣味。因而如果我們追隨本性,很可能被氣味所誘惑。許多生物使用氣味來引誘異性,對此,十九世紀法國生物學家讓·亨利·法布爾再清楚不過。法布爾曾找到一隻漂亮的天蠶蛾繭,將它帶回自己的鄉間小屋,當晚將其留在書房內。第二天早上,一隻雌性天蠶蛾破繭而出,蛻變使它美麗異常。法布爾將它置於籠中。令他驚奇的是,那晚有四十隻雄性天蠶蛾鼓翼揮翅,從打開的窗戶外飛進來,向這隻單身雌性求愛;而後的幾晚,又有超過一百五十隻雄性天蠶蛾前來求偶。這隻雌性天蠶蛾膨脹的腹部釋放了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分泌物——一種信息素,正是這種味道招來了鄉間方圓一英裡之外的追求者。

自法布爾的實驗之後,又有二百五十餘種使用氣味誘惑異性的昆蟲和許多其他動物陸續被發現。其中一些氣味,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都能覓得其蹤,如古希臘人、古印度人以及中國古代人,他們利用這些氣味,將心上人迷得神魂顛倒。

電影,《聞香識女人》

人類體內可能也會製造一些厲害的刺激嗅覺的成分。不論男女,在乳頭附近的腋窩處和腹股溝處都有頂泌腺,青春期時會變得很活躍。這些「香盒」與覆蓋了大部分身體並產生無味液體的汗腺不同,它們的分泌液在皮膚表面與細菌相結合,散發具有強烈刺激性的臭汗味。

波德萊爾認為,人類的靈魂居於情慾的香汗之中。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喬裡·卡爾·於斯曼曾跟隨田間的女性,聞她們身上的味道。他寫道,女人腋下的氣味「輕而易舉就能釋放男人心中的野獸」。拿破崙對此深表同意。據傳拿破崙曾寫信給他的情人約瑟芬,說道:「我明晚到巴黎。別洗澡。」

通常在希臘和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有些男人在節日期間會在腋窩下夾塊手帕,並將這帶有他們體味的象徵贈予心儀的舞伴,因為他們堅信女人會點頭答應。實際上,全世界都曾用汗水作為調製春藥的一味配方。在莎士比亞所在的時代,女性會將削了皮的蘋果夾在腋下,直到體香滲進蘋果裡,隨後會將這隻「愛果」送給情人吃。此外,一份由美籍加勒比裔移民編寫的食譜這樣寫道:「準備一份漢堡肉餅,用自己的汗水將之浸溼,烹調後給心儀之人享用。」

電影,《聞香識女人》

那麼,男人的體味真能喚醒女性身上的羅曼蒂克情愫嗎?

也許真的可以。男性身上的新鮮汗味能使女性體內促黃體素水平上升,從而激發性慾。而女人身上被稱為「催情素」的陰道分泌物氣味,則能增強男性的睪酮活性,觸發男性的性慾——尤其是女性排卵期間產生的分泌物,效果更佳。而後,隨著體味打了頭陣,在性愛過程中對於生殖器的刺激會促使大腦中掌管愛情的部分增加多巴胺的循環,進而有可能將人推入愛情的大門,墜入情網。

02 愛情地圖

人類被「他」或「她」迷住,主要是緣於一項比體味重要得多的身體機能,那就是所謂的「愛情地圖」。早在你把目光鎖定在雷而非比爾,蘇而非塞西莉身上之前,你就已經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地圖,一份下意識列出的理想伴侶全部特徵的清單。

兒童在五至八歲間(甚至更早)會根據所處家庭、朋友關係、個體經歷和一些偶然的聯繫而繪就這些愛情地圖。舉例來說,你在幼年時習慣了家裡總是吵吵鬧鬧或死氣沉沉,習慣了母親傾聽你、訓斥你、愛撫你的方式,習慣了父親開玩笑、走路和說話的樣子。朋友和親戚身上特有的脾性讓你覺得他們很有魅力;還有一些則會讓你聯想起不好的經歷。漸漸地,這些記憶在你腦海中形成一種模式,一種潛意識裡讓你性慾退卻或激增的模板。

電影,《怦然心動》

長大以後,無意識的愛情地圖開始成形,心中對理想愛侶各方面拼接起來的最初形象顯現出來。到了青春期,滿腦子裝的都是性慾,這些愛情地圖於是固定下來,變得更加具體,比如對方的體型、年齡、興趣愛好、怪癖、幽默感和個性等細節。你在心中勾勒出理想伴侶的形象,還會構想一片優雅的場景,不論是你們之間的交談,還是性互動,都能激發你的興致。

所以,你在教室、購物中心、辦公室、咖啡店、派對或活動中遇見真愛很久之前,其實已經設定了理想愛侶的一些基本特質。一旦你發現有誰符合這些要素,你就會愛上他(她),並將心上人與你獨一無二的愛情地圖進行比對。一般而言,心上人與真正的理想伴侶相去甚遠,但你卻對這些矛盾之處視而不見,執著於自己的設想。

這些愛情地圖因人而異。有人會被西服或醫生制服所撩撥,有人會因大胸、小腳或爽朗的笑聲而「性起」。她的嗓音、他的笑顏、她的情感聯繫、他的耐心、她的率性、他的幽默感、她的興趣愛好、他的抱負、她的協調能力、他的個人魅力——許許多多既明顯又微小且潛意識層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使某人比其他人更具吸引力。

對於未來潛在愛侶身上應具備哪些令人傾心的特點,我們都能說出一二來,而潛意識裡則可以發掘更多。

03 長相與有錢

然而,美國人對於伴侶的喜好有一定模式可循。在一項針對懷俄明大學一千零三十一名在校白人學生進行的測試中,男女生均列出了他們認為具有性誘惑力的特質。他們的回答證實了你的預測。男生偏愛金髮、碧眼、膚白的女性;而女生則喜歡膚色較深的男人。不過測試結果也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很少有男生喜歡「波霸」或身材苗條、假小子般的女性身形,也幾乎沒有女孩子喜歡特別誇張的「肌肉男」。實際上,不論男女都更喜歡平平常常的人。太過矮小、太過高大、太瘦弱、太「健美」、太蒼白或太黑——單方面過於突出都會遭到嫌棄。

電影,《非誠勿擾》

普通人勝出了。其實最近心理學家挑選了三十二張美國白人女性面孔的照片,通過電腦,對她們的面部特徵進行了平均化處理,隨後將這些合成後的圖像給校園裡的同齡人看。在九十四張真實女性的面部照片中,僅有四張被認為比合成照片更具吸引力。

對人體進行修飾以觸發浪漫愛情的方法不勝枚舉:拉長脖子、塑頭型、磨牙齒、穿鼻環、疤痕累累的乳房、燙傷或「曬黑」的皮膚、讓人寸步難行的女士高跟鞋、某些紐幾內亞部落男人套在陰莖上的零點六米長橙色葫蘆質保護套,以及伊莉莎白時代的名士們染成紫色的鬍子。「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真是有道理。

是否好看、是否具有性魅力的標準雖然千差萬別,但人們對於點燃浪漫愛情的因素還是有一些廣泛共識的。全世界的男女都喜歡面容清秀的人,都會被將自己捯飭得白白淨淨的對象所吸引。多數地方的男性都喜歡豐乳肥臀的女性,而不是瘦巴巴的。

長相很重要。有錢也很要。

通過一項對來自三十三個國家的三十七名受訪對象的調查, 心理學家大衛·布斯揭示了男女在性傾向上的鮮明區別。從祖魯村落到巴西城鎮,男人都喜歡朝氣蓬勃、體態勻稱的青春玉女,反觀女性,她們則偏愛家底殷實的有錢男人。美國人在這點上也不例外。年輕女孩往往會迷上開靚車的小夥子,年紀較大的女性會更看重男人是否有房有地或其他財產。由此可見,對許多女人來說,溫文爾雅的詩人不及遲鈍卻富有的銀行家來得更有魅力。

這種男女不同的偏好恐怕是內生的。愛上一個能生下健康後代的女人,對男人傳宗接代是有好處的。年輕、光潔的皮膚、一對明眸、一頭秀髮、一口皓齒、體態豐盈,再加上活潑的個性,無不說明身體健康——這份活力對男人傳承香火極為重要。而女人愛上的男人如果有資源、有能力養得起她和她未來的孩子,對女人傳宗接代也是有好處的。正如十六世紀法國散文家蒙田總結的那樣:「不管嘴上怎麼說,結婚不光是為了我們自己,還為了後代,甚至主要是為了後代。」

二、為什麼不再是他(她)?

「哦,請堅強點眼睛,你愛的人,轉眼就離你而去。」生活在埃及西部沙漠的中年貝都因婦女薩菲亞強忍著淚水,在人類學家裡拉·阿布-盧赫德面前背誦了這首傷感的小詩。

一年前的一天,她正在烤麵包,共同生活了差不多二十年的丈夫來到她跟前,告訴她:「我要休了你。」當時薩菲亞表現得很超脫,滿不在乎。

一年後,她仍裝出一副無動於衷的神情,告訴盧赫德:「他說要休了我的時候,我根本無所謂,反正我從沒愛過他。」然而,薩菲亞只是在掩蓋她的絕望之情。只有這首小詩,才能寄託她內心的脆弱、渴望和不舍。

01 人為何離婚?

大吵一架、雙方說話沒分寸、缺乏幽默感、老是看電視、聽不進對方的話、喝醉酒、排斥性生活— 男女對於為何離婚所給出的原因與他們一開始結合的動機一樣多。不過,全世界的人選擇離婚的原因總還是有一些共通之處。

其中,婚外情高居榜首。人類學家蘿拉·貝齊格在研究了一百六十個社會的情況後得出結論:明目張胆的出軌行為,尤其是妻子的出軌,是夫妻雙方鬧離婚的最常見的理由。排名次席的是不孕不育,位居全世界離婚理由排行榜第三位的是家暴,尤其是丈夫家暴。這之後還有一大堆原因,比如配偶性格不好,或者品行不端。其中一些包括脾氣臭、愛吃醋、話多、嘮叨、不尊重人、妻子懶惰、丈夫對家裡不管不顧、不願行房、愛鬥嘴、經常不回家以及和情人私奔等。

電視劇,《中國式離婚》

對於出軌和不孕不育排名最高,我並不驚訝。達爾文曾立論稱,人們結合的首要目的就是生育後代。毋庸置疑,許多人結婚是為了尋找一個比較有財力的配偶,或者多生孩子,這樣等他們老了就有人贍養;還有人結婚是為了鞏固與親戚、朋友的關係,或者找尋同伴一起對抗敵人;今時今日,不少人結婚是為了將愛情修成正果。但貝齊格證實了達爾文的看法:離婚的主要原因與性和繁衍密不可分。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多數處在生育年齡的離異人士會復婚,或者再娶。的確,大部分人都是這麼做的。

如今,不少男女選擇同居,或者結成其他形式的正式關係, 卻不會在離婚後再婚。不過,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羅斯·克萊德卻提出:「多數人在首次婚姻破碎之後還會再婚。」有大量研究表明,離婚與再婚是一種普遍的跨文化現象。

儘管夢想破滅,對往日裡的大吵特吵記憶猶新,而且勢必意識到婚姻或同居關係煩人、無趣、痛苦,但是大部分離了婚的人還是會再度墜入愛河,要麼復婚,要麼與新伴侶重新開始新生活。我們似乎對下一位對象永遠都持樂觀態度。

02 上班族女性

在男女不需要彼此依賴以求生存的地方,糟糕的婚姻隨時可能結束,而且往往如此。

個人經濟獨立帶來的是離家出走的自由。要是夫妻需要互相依靠才能生活,那麼離婚率便低得多。至於經濟獨立與低離婚率之間的關聯,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工業化之前的歐洲,以及任何依然用犁耕地的農耕社會,譬如印度和中國的某些地區。歷史上,信仰基督教的歐洲人離婚率較低,有人將其歸結為宗教原因——這麼說不難理解。耶穌禁止離婚。

然而,文化往往可以對自然法則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前工業化的歐洲社會之所以離婚率低,還因為一項躲不開的生態現實——務農的夫妻只有彼此扶持才能活得下去。生活在農場上的農婦要靠丈夫搬走石塊、砍伐樹木和犁地;而丈夫則需要妻子播種、除草、採摘、清理和儲存菜蔬。地要兩人一起種才行。

更重要的是,誰選擇出走,誰就得淨身出戶。夫妻雙方都做不到收割一半的麥子,然後搬家。從事農業的男女一輩子與土地為伴,被牢牢捆綁在一起,只同幾個固定的親屬往來。鑑於上述生態條件,離婚是行不通的。

無怪乎離婚在前工業化的歐洲少之又少,不管是在高加索這片「大糧倉」,還是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不少農耕民族,均是如此。

工業革命改變了這種男女之間的經濟關係,離婚率隨之上升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當工廠出現在農耕地區的糧倉之外時,男男女女開始離開農場,外出找工作。而除了錢這一可攜帶和分割的財產之外,他們又帶回來什麼呢?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多數女性依舊管著家。但到了二十世紀最初幾十年裡,美國中產階級女性逐漸加入勞動力大軍,且人數不斷增加,這賦予了她們經濟上的自主性。

獨立女性唐晶,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不出意外,工業革命後在美國逐步提高的離婚率持續緩慢攀升。這是因為,比起一個為花園除草、給奶牛擠奶的女人,內心不快的丈夫更傾向於拋棄一個會賺錢的老婆。而這些職業女性比起那些連一頓晚飯都要靠丈夫提供的女人,往往更無法忍受婚姻的不如意。

今天,全美將近一半的婚姻最終會走向破亡。而許多觀察家將女性在外工作——以及她們對自己錢財的控制力——列為離婚率上升的首要因素。

03 年輕人才離婚

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間,全美大約有七千六百萬新生兒降臨人世。向嬰兒潮致敬吧,這可是「二戰」之後的一次「大規模生產行為」。如今,這些人已年逾五旬,或已步入花甲之年。由於他們對同齡人中的離婚情況時有耳聞,不禁引人猜想,離婚在人到中年時最為流行。

其實不然。美國年輕人的離婚率大大超過中年人或老年人。時至今日,百分之十的美國女性在四十歲之前曾結婚三次或三次以上。另外,前會再婚。二十五歲之後離婚的人當中,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女性和百分之五十五的男性在四十歲之前也會再婚。同樣有意思的是,過了生育年齡,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還會選擇離婚。

聯合國《年鑑》公布了六十八個社會裡人們離婚時的平均年齡。在這些地方,離婚也是年輕人的事。女人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是離婚高發期,與之相應,男人是三十歲至三十四歲。隨著人們變老,離婚率也不斷降低。

向南、楊曉芸離婚,電視劇《奮鬥》

這看似很奇怪。人變老了,或者孩子離家工作讀書去了,夫妻怎麼反倒不會彼此厭倦、互相嫌棄了呢?可他們就是不變心。相反,男女在「奔三」到三十出頭時離婚率奇高—— 這正是他們生育力旺盛之際和升任父母的高峰期。

04 離婚之癢不是七年

抱著想要探明離婚本質的願望,我翻開了聯合國《人口統計年鑑》,這些材料最早出現於一九四七年。當時,芬蘭、俄羅斯、埃及、南非、汶萊、委內瑞拉和美國等在文化上天差地別的國家的人口普查官員開始調查本國居民的離婚狀況。

聯合國統計局以基本每十年一次的頻率收集了幾十個社會的資料,最新一期出版該類年鑑是在二〇一二年。我想從這些資料裡找到以下三個問題的答案:受訪者婚後多少年離的婚?離婚時的年齡?離婚時有幾個子女?

由此我發現了三種令人矚目的規律。而且它們統統指向進化的力量。

令我最驚訝的是,通常離婚發生在婚姻早期,並且在婚後三到四年時達到峰值,這之後隨著婚姻年限的增加,離婚率逐漸回落。我曾把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八九年間每一年的離婚高峰數值(借鑑統計學的辦法)製成一張大圖表,制表的時候,有件事逐漸清晰起來:原來並不存在什麼「七年之癢」,取而代之的應該是 「三年或四年之癢」。我繼而對二〇〇三年至二〇一一年間聯合國在八十多個國家採集的最新離婚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大趨勢基本保持一致。

儘管社會劇烈變遷,但是這種「三年之癢」或「四年之癢」 的離婚高峰期在過去的六十年來並未出現重大變動。的確,就連莎士比亞也在婚後三到四年的時候拋棄了斯特拉福德的妻子,去倫敦追求事業了。

這種「三年之癢」或「四年之癢」的離婚高峰期必然存在例外。比如在埃及等國家,離婚通常發生在婚後幾個月內,這同三年或是四年的節點可謂相去甚遠。這種基本的離婚規律哪怕在最近的數據採集周期(二〇〇三年至二〇一一年)內也並未發生變化。

05 離婚藍本

簡言之,婚姻的變質呈現幾種大致的規律。結婚三到四年的夫妻離婚率會達到峰值,而「奔三」和三十出頭的夫妻離婚風險最高——這也是他們生育力最強的時期。不少離異人士都育有一到兩名子女。離了婚的男女趁自己還年輕,會再續良緣,不過一般也要過個三四年。再婚後,他們形成穩定的同居關係,並且往往會再要孩子。實際上,如今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的美國媽媽當中,與不同男人育有後代的人數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八。

電視劇《金婚》

所有文化習俗都會對人類的結合造成影響。女性的經濟獨立、都市生活、世俗化潮流和包辦婚姻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少人終將分離。許多夫妻在婚後三到四年離婚,也有人在生育力最旺盛的年紀離婚。許多人離婚時只有一個孩子。許多人會另覓新歡,再度陷入情網,生兒育女——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他們還具有生育力的時候。

那麼,男女雙方發生情變是不是有套路可循?也許吧。

我們可不是由 DNA操縱的提線木偶,通過進化而產生的巨大的大腦皮層會幫助我們權衡選擇, 制定決策, 引導行為。然而,幾年、幾十年、幾百年,乃至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在按照自古已有的腳本演出自己的戲份—趾高氣揚、搔首弄姿、賣弄風情、談情說愛、大展風採、情投意合。之後便是共築愛巢、比翼雙飛。再之後有的人會拈花惹草,有的人則勞燕分飛。而離異後的多數人則懷揣希望,再尋新緣,陷入愛河,重新起航。人類這一物種具有永恆的樂觀精神,在生育期內似乎很不安分,而隨著年齡漸長,卻又安定下來。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答案藏在我們紛亂多變的過去,那個「身在野外, 高貴的野蠻人狂奔起來」的時代。

本文節選自

書名: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

副標題: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

作者:[美] 海倫·費舍爾

譯者:倪韜, 王國平, 葉揚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20-3

責編 |_童_指杏花村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原標題:《人們為何相愛,又為何離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BA名宿納什為何會和相愛多年的妻子亞歷山德拉離婚?
    SO,問題來了,NBA名宿納什為何會和相愛多年的妻子亞歷山德拉離婚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NBA名宿納什為何會和相愛多年的妻子亞歷山德拉離婚?2011年,納什發現自己的妻子亞歷山德拉和隊友巴博斯眉來眼去,這樣的事情顯然納什是不能接受的,所以納什也採取了心動將這事扼殺在萌芽階段。在納什的建議下,在太陽打了7年球的巴博斯被交易到了猛龍。
  • 喬丹為何會和相愛17年的胡安妮塔離婚呢?胡安妮塔得到多少補償?
    在籃球領域,喬丹的成績和統治力無人能及,可是在場下,喬丹的生活也曾經是一團糟,比如說,2003年,喬丹和前妻胡安妮塔的離婚案。SO,問題來了,喬丹為何會和相愛17年的胡安妮塔離婚呢?胡安妮塔得到了多少補償?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喬丹為何和相愛17年的胡安妮塔離婚呢?
  • 《廬山戀》郭凱敏:與相愛10年張芝華離婚,為何轉身娶了尤勇前妻
    《廬山戀》郭凱敏:與相愛10年張芝華離婚,為何轉身娶了尤勇前妻不管時代如何進步,不管影視圈的演員怎樣大浪淘沙。在很多人心中總有那些不曾忘記的經典影視劇和演員。與相愛10年張芝華離婚郭凱敏的原配名叫張芝華,張芝華同樣也是一位電影演員。並且為大家呈現了很多好的角色,是一位大家熟悉的演員。兩人從相識相愛到結婚的原因就是1980年的一部作品,同樣是因戲生情的橋段。
  • 玖月奇蹟為何離婚?王小海早已說明原因,讓觀眾意難平
    玖月奇蹟為何離婚?王小海早已說明原因,讓觀眾意難平最近明星離婚的人可真不少,在眾多明星的離婚當中,玖月奇蹟難免讓人有一點意難平,因為玖月奇蹟是繼鳳凰傳奇之外最火的一個男女組合,他們的名字非常相似,一個叫做王小海,另一個叫做王小瑋,兩個人在一起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像這樣的男女組合往往都只是搭檔關係,並不會真正的走到一起,而他們卻圓了粉絲的一個夢,真的走到了一起並結婚。
  • 「小賤賤」死侍和寡姐結婚兩年為何離婚?難怪死侍進不了漫威宇宙
    那麼,為何她倆會在結婚兩年後就迅速離婚了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瑞安·雷諾茲,他因為出演「小賤賤」死侍這一角色而出名,演藝事業也是一直很順遂,如今的他更是片約不斷,非常受導演們的歡迎。按道理來說,如此般配的兩個人應該長長久久在一起才對,為何這麼快就分開了呢?雖然兩人在一起的時候是因為彼此相愛,但是在相處中他們經常會出現意見不合,也達不成一致,經常吵架。
  • 謝霆鋒隔空示愛,破和王菲分手傳言:他們那麼相愛,卻為何不結婚
    雖然如此,可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王菲和謝霆鋒,從初相遇到現在,經歷了相愛分手又在一起,都這麼多年,為何他們一直沒有結婚呢?如果是真心相愛,不是應該走入婚姻嗎?但出人意料的是,王菲和謝霆鋒竟然先後離婚,來了個世紀大複合,驚呆了所有關注他們的人!其中的詳情不得而知,只聽說當初李亞鵬並不同意離婚,有一天,卻在王菲的一棟房子裡,發現有一個房間都掛滿了謝霆鋒的照片,他這才同意放手。兜兜轉轉了多年,兩個都依然愛著彼此的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 一見鍾情閃婚,為何羅德曼7天後就選擇和女星卡門離婚呢?
    SO,問題來了,一見鍾情閃婚,為何羅德曼7天後就選擇和女星卡門離婚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羅德曼和卡門羅德曼和卡門是在夜店瀟灑的時候認識的,羅德曼個性的魅力,卡門的性感讓雙方如乾柴遇熱火,兩人迅速纏綿在一起。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認識的短短幾天後,羅德曼宣布他和女星卡門登記結婚了。
  • 莎拉波娃為何會和相愛多年的湖人球員武賈西奇分手呢?
    SO,問題來了,莎拉波娃為何會和相愛多年的湖人球員武賈西奇分手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武賈西奇和莎拉波娃的愛情2009年,武賈西奇和莎拉波娃正式公開戀情,兩人的戀情也震驚了體育圈。為啥呢?當時的莎拉波娃已經是國際網壇的巨星,甚至她連續多年承包了女子運動員收入的排行榜,妥妥的白富美。而武賈西奇呢?
  • 既然是一見鍾情,為何羅德曼僅7天就和女星卡門離婚?
    前有流行天后和羅德曼一見鍾情,兩人在錄製節目結束後就迅速去麥當娜家鬥地主,這那段時間裡面,人們驚奇的看到了叛逆的麥當娜在羅德曼面前就和普通小女人一樣。除了麥當娜,羅德曼和女星卡門之間的婚姻也曾經轟動了NBA,為啥呢?這段感情就像流星一樣,來的快去的也快。
  • 名宿基德為何會和結婚十年的美女主播朱瑪娜選擇離婚?
    SO,問題來了,名宿基德為何會和結婚十年的美女主播朱瑪娜選擇離婚?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基德和朱瑪娜的愛情可以主導基德對於球隊的選擇,我們也可以看出朱瑪娜在基德心目中的重要性。是的,基德和朱瑪娜在大學時期就已經相識,美麗的朱瑪娜讓基德一見傾心,發起了瘋狂的追求,兩人也走在一起。
  • 專訪|海倫·費舍爾: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在《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一書中,研究了全球四十種文化裡的出軌現象,她發現要完全避免出軌現象幾乎不可能,「即使有些地方會砍掉出軌者的腦袋,但人們還是會這麼做。」那麼,千百年來為何仍不斷有人墜入愛河,甚至願意為愛犧牲生命呢?絕對忠貞的愛情,難道只是一個美麗而虛幻的神話嗎?
  • 39歲的阿嬌離婚了,為何婚姻總是這麼脆弱?
    (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分析了五十八個社會數萬人的婚戀行為,並將研究成果集結成作品《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剖析婚姻進化史。)費舍爾在她的新書《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中提出,生育間隔時間與離婚時間吻合併不是巧合。以委內瑞拉的雅諾馬馬人為例,常年生活在叢林中的雅諾馬馬人結婚後,夫婦會朝夕陪伴孩子成長至四歲,而後,夫妻同居的時間則大大減少。也就是說,當新生兒度過最危險的時期,逐漸習得走路、進食、呼救等技能,父母的連接會變得不再緊密。
  • 艾梅柏為何會嫁給德普,又為何會家暴德普,這意圖還不夠明顯嗎?
    艾梅柏·希爾德為何會嫁給德普?這也是我要問的問題,艾梅柏·希爾德為何會嫁給年長自己23歲的德普,答案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真愛,要不就是另有所圖。那麼,艾梅柏為何會看上和自己父親年齡相仿的德普呢。在艾梅柏沒有認識約翰尼·德普之前,艾梅柏充其量只是一個混個臉熟的小演員,而艾梅柏·希爾德被人記住的,卻是她女同情節的戀情。她的女友正是攝影師Tasya van Ree。兩個人在2010年1月16日,還攜手亮相Sloane-Kettering晚會。
  • 《頭號前妻》顏櫻與閨蜜膚白貌美丈夫疼愛,為何還是都離婚收場?
    但為何明明手上拿一副好牌,卻把好牌打得亂七八糟?我們知道,其實在婚姻的長河中,夫妻雙方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考驗,如果出現問題,就覺得婚姻難以為繼,選擇逃避,婚姻肯定難以長久。
  • 玖月奇蹟:男方淨身出戶,離婚後還秀恩愛,娛樂圈為何要「隱離」
    玖月奇蹟:男方淨身出戶,離婚後還秀恩愛,娛樂圈為何要「隱離」男方淨身出戶,離婚後還秀恩愛,娛樂圈為何要」隱離'。情之一字最難看破,今天帶大家走進玖月奇蹟的愛情故事。現實總是不盡人意,不是所有相愛的人都能相守,10月4日,王小瑋突然在微博宣布兩人已經離婚兩年,"隱離"讓粉絲大跌眼鏡,今年九月份還甜蜜同框演出,19年九月份王小海還公開"撒狗糧」只是想不到那時兩人已經各奔東西,在得知次消息,玖月奇蹟未來如何發展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但從此番兩人能夠大方同框來看,應該還有機會繼續以合作夥伴的方式一起工作。
  • 相戀多年,帕克為何會和女星伊娃選擇離婚?
    SO,問題來了,相戀多年,帕克為何會和女星伊娃選擇離婚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帕克和伊娃的愛情帕克出生於1982年,伊娃出生於1975年,命運就是如此的神奇,雖然相差7歲,但是兩人卻能夠再一次偶遇中擦出愛火花。
  • 雙宋離婚有隱情,宋慧喬為何至今未婚?宋仲基為何以掌蔽天?
    曾經和男神宋仲基閃婚閃離,讓許多人心目中的愛情破碎,現在如今39歲的宋慧喬為何至今未婚?離婚後,宋仲基為何又以掌蔽天來形容宋慧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他們的生活。宋慧喬出生於1981年的韓國大邱,由於父母的年少不懂事,還不能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宋慧喬便出生了,也註定了宋慧喬比其他孩子坎坷的童年。
  • 把劉詩詩寵上天的吳奇隆,為何當年狠心離婚馬雅舒?
    在吳奇隆身上,一直都不明白一件事,能把劉詩詩寵上天的好男人,為何當年狠心離婚馬雅舒,真的就只是因為馬雅舒當年被爆出軌一事嗎?究竟是為何?續上一杯茶,聽筆者慢慢說!不為人知的離婚內幕這場離婚事件的背後,所有人都站在了吳奇隆這邊,認為馬雅舒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吳奇隆選擇離婚是最好的選擇。可無論外界如何唾罵馬雅舒,她始終不正面回應,有人說她是心虛,但也有人說她有難言之隱。
  • 鞏俐與前夫相敬如賓13年,為何突然離婚?黃和祥用四個字揭開謎底
    明星結婚、離婚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甚至很多明星藉此炒作。可作為娛樂圈頂流的鞏俐,卻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鞏俐都非常低調。但是,她與黃和祥離婚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都撲朔迷離。尤其是黃和祥公布離婚消息後說的一句話,更讓人好奇。
  • 為何現在離婚那麼多,是不愛,還是太累?
    其實這個問題含有兩個問題:一為何現在離婚那麼多?二離婚是不愛,還是太累?第一個問題,我想原因是複雜的。但主要可從兩方面去考慮,一客觀原因,二主觀原因。但不管何種原因,總離不了下面幾種情況。一是人們觀念改變了。離婚不再像老一輩那樣變得不可思議,也不再是讓人感到羞恥的事了。這就讓原本不幸福的婚姻不再維持,繼而解體,各自找尋幸福。二是社會風氣變化了。如今很多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盛行,一旦進入婚姻,生活並沒有婚前想像那麼好,或者突然某種變故,導致家庭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