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灣首富,大家第一個能夠想到的,應該就是鴻海精密的創始人郭臺銘了。郭臺銘靠著旗下的富士康代工,身家一路上漲,登頂臺灣首富的寶座。而且這個位置,一佔就是好多年,幾乎成為了臺灣的象徵。不得不承認的是,郭臺銘的富士康,的確也是國內最大的代工企業之一。
不過,富士康和郭臺銘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於蘋果公司的,而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品牌的不斷崛起,蘋果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不斷受阻,郭臺銘的富士康也深受影響。因此,郭臺銘的身價也開始出現了下滑,在2019年度,郭臺銘更是直接從臺灣首富的寶座上跌了下來,僅排在了臺灣第三位。
而新上任的臺灣首富,其實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魏應州,身家490億,比郭臺銘多出了20億。或許有人覺得,魏應州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但只要你聽到了他的品牌,就一定會恍然大悟:魏應州也是目前國內方便麵第一品牌康師傅的掌門人!對於康師傅,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吧!
說起魏應州和康師傅的成功經歷,其實也是非常的耐人尋味。魏應州的父親其實也是一個商人,在臺灣經營一個小油坊,生意也還算不錯。然而,父親苦心經營了20多年的企業,到了魏應州兄弟的手裡,卻幾乎賠了個乾乾淨淨。在那之後,兄弟幾人也嘗試過其他的生意,但都不太成功。
至於創辦康師傅,真的只是一個巧合。當時,魏應州乘坐著回臺灣的火車,因為吃不慣火車上的餐食,於是他吃了自己從臺灣帶來的泡麵。結果沒想到,就是這個泡麵,在火車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人紛紛前來詢問,他的泡麵是在哪裡買的。魏應州突然想到,為何我不能賣泡麵呢?
當時,大陸還沒有泡麵,而大陸人口眾多,對於泡麵的需求也一定很大。1992年,康師傅方便麵,在魏氏兄弟的努力之下,成功誕生了。對於康師傅的名字由來,魏應州也曾表示,是為了更好地貼合大陸市場。那個年代,大陸人很喜歡稱別人為師傅,至於康則代表著健康。在魏應州的領導下,康師傅迅速火爆大陸市場,日產量突破2500萬。
雖然之後統一也出來搶佔市場,和康師傅掀起了一場方便麵大戰,但最終還是敗給了康師傅。康師傅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市面上銷量第一的方便麵品牌。而除了康師傅之外,魏應州還打造了茶飲品以及3+2餅乾,還有德克士炸雞。而康師傅的成功,也給魏應州帶來了數億身家,還成功登上臺灣首富的寶座。
其實,對於魏應州之所以能夠有今日的成就,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善於發現商機,僅僅是在火車上吃一個泡麵,魏應州就可以看出大陸市場對於泡麵的需求,這就是商人的敏銳。其次就是魏應州懂得適應本土化!其實統一併不輸給康師傅,但是因為統一的主打產品主要是臺灣人更喜愛的鮮蝦麵,而康師傅則更注重大陸本土口味,所以才能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