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歐美新冠感染人數大幅攀升,全球範圍內累計感染者以千萬計;同時,各國疫苗研發也進入衝刺階段。
當地時間12月13日,美國輝瑞公司首批新冠疫苗從密西根州工廠出倉,運往全美145個站點。但據美媒報導,白宮不僅透出「政界高官優先接種疫苗」的風聲,還於近日通過了一項名為「疫苗美國優先」的行政命令。
疫苗分配「生死局」面前,有些人又搞起了特權。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輝瑞疫苗在美投入「緊急使用」。圖源:Getty Images
一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每天有數千人死亡,全美各地醫院重症監護室容量近乎飽和。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已有29.5萬餘。
迫於形勢,12月1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輝瑞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投入「緊急使用」,290萬支疫苗將在此後一周分發至全美各地。
但據美媒報導,雖然疫苗將在FDA授權後24小時內分發到各州,首批接種疫苗的人卻不足美國總人口的1%。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紐約及其他地區的許多醫療服務提供者正面對來自「富人、權貴階層」的大量請求,其迫切希望接種第一輪疫苗。紐約大學生物倫理學家卡普蘭預測:「美國絕對會出現疫苗黑市。任何被視為救命、保命且供應不足的東西,都會催生黑市。」
不久前,美國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表示,第一輪疫苗應發放給養老院裡的老人和護理人員,其次是「關鍵工作者」及「患有基礎疾病的易感者」。但「基礎疾病」和「關鍵工作者」並不容易界定,例如在紐約州、伊利諾州等地,金融家和銀行家正被廣泛定義為「關鍵工作者」。
除金融業外,美國各行各業也紛紛加入這場疫苗搶奪戰。航空公司行業工會致信美國疾控中心主任,敦促其確認民航工作人員具備優先接種疫苗資格;肉食加工企業、衛生紙生產企業也向監管部門呼籲,希望自己所在行業能被「優先考慮」。
就在各路人馬吵得不可開交時,多家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白宮高級官員將成為美國首批新冠疫苗接種者。
《紐約時報》透露,在本屆美國政府執政的最後幾周,白宮希望阻止更多政府官員感染新冠病毒。在一線醫護人員無法得到全面接種的同時,與總統接觸最多的資深官員已被告知,有關人員將很快為其注射新冠疫苗。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白宮工作人員將是第一批接種疫苗的人群之一。圖源:紐約時報
二
國內「你爭我搶」之餘,白宮新近又通過了一項「疫苗美國優先」行政令,要求美國衛生部門確保該國疫苗供應商優先為美國人提供疫苗。對此,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作為發達國家,美國有『道德義務』確保新冠疫苗在世界各地得到公平分配。」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稱:「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阻止國際分享與合作是一種破壞,更何況,(美國)疫苗最基礎的技術來自一家德國公司……類似於『在最後一個美國人接種疫苗前,其他國家的人都該等死』的想法,絕對不是正確的反應。」
要知道,據美媒報導,在世界範圍內67個欠發達國家中,僅有1/10的人口有望在2021年底前接種新冠疫苗。
但目前國際市場中的疫苗被富裕國家搶得一乾二淨。其中,美國政府向輝瑞公司下了1億劑疫苗的初始訂單,後續可能追加5億劑;英國已向輝瑞預訂4000萬劑疫苗,足夠為2000萬人接種;歐盟籤下2億劑疫苗訂單,預留1億劑供加購;日本訂購1.2億劑。
不遺餘力囤積疫苗、搞「疫苗民族主義」真能救本國民眾於水火嗎?其實研究機構早已反覆強調:「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真正安全的。」
美國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患者病床前。圖源:美媒
三
病毒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富裕國家買斷疫苗,既有悖於人權義務,也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疫苗為全人類建立「健康屏障」的有效性。
究竟誰應該「優先接種疫苗」?
有專家認為,應優先保證一線醫務人員接種,其次是患病風險較高的人,再次是疫情嚴重地區的人,最後才是其他人。
這本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一味以本國為先、以鄰為壑,且不論「道德義務」,就是實踐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此前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投入使用,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貢獻。
的確,在這場人類共同面對的災難面前,公共產品應當是「可及」「可負擔」的。如果連疫苗分配都成了特權爭奪的「生死局」,實在是一個令人遺憾的多輸局面。
文/雲中歌、點蒼居士
來源:俠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