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龜的種類可是不少啊。但並不是所有的龜我們都能接觸到,能夠流入市場的也只是少部分而已。我們知道動物界裡個子大的也有個子小的,構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圈。那其實在龜界也是有大個子小個子的,有的龜友偏愛小個子的龜,長不大才不佔地方,而且都是一副萌萌的樣子。有的龜友則不然,就是喜歡大傢伙,覺得這樣才是一種氣勢!哈哈~
對於大個子龜類來說,除了常見的鱷龜,瑪塔這類以外,大家頗為熟悉的還有亞洲四大巨龜吧:亞巨、廟、馬巨、緬甸黑山。這四大金剛長大了可是大傢伙。經常看到很多的商家廣告語都是:當馬騎;豪華坐騎之類的。雖然有點誇張,但也充分說明了在龜界中的個子還是很出眾的。
其中還是以亞巨的人氣最高,小編雖然對亞巨的理解也不是很深,但還是鬥膽和大家一起交流下,畢竟我個人認為亞巨還是非常有特色的。
亞洲巨龜,也叫東方大龜,一聽名字就是知道是大個。它的出名也不是因為什麼炫麗的紋理,也不是矯健的身姿,主要還是因為個子大而聲名遠播。當然還有,就是它那垃圾桶一樣的生活要求。能吃能拉不挑食(不排除個別個體)。
我們都知道亞巨是半水龜,原生地是東南亞一帶,是一種雜食性的龜類。之所以稱它為「垃圾桶」,就是因為在狀態好的時候,這傢伙啥都吃:龜糧、蝦幹、魚蝦、番薯葉、水果等等,基本都不挑。飯來張口就解決了。
亞巨皮實好養,不嬌氣,體質總體而言算是很健壯的了。一旦和你混熟後互動是很好的,這點個人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有時候還是得注意安全,這傢伙吃東西會見食忘友的。而且咬人挺疼的,哪怕還是10釐米以內的個體。這點親生嘗試過,不想受傷的朋友可以不用嘗試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其實半水龜是可以在陸地上進食的,不需要非得入水。正如亞巨,它的嘴型與一般的水龜構造有些許不同,更容易吞咽食物,看過它進食的朋友會了解到。
亞巨是比較親水的半水龜了,可以淺水配曬臺飼養,也可以布置水陸面積的環境。不少養殖人員有大面積的飼養,都是通過水環境的飼養,包括另一種齒緣攝龜,也是通過水環境飼養。所以我們家庭飼養,是可以效仿的。
說起齒緣攝龜,緊張的時候會噴屎尿,有龜友說亞巨也是一樣的。所以還請小心,小編沒嘗試過亞巨的,只有被齒緣欺負過不少。所以平日裡的抓拿也是要小心點的,排洩物還是有點臭的。
亞巨雖是體質強健,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原產地東南亞,就可以知道這傢伙是不耐低溫的。過於的寒冷容易讓亞巨患上呼吸道疾病,嚴重的就致命了。
大家關心的還是它能不能正常過冬是吧。其實北方冬季太冷了,建議還是加溫比較穩妥。南方冬季溫度也是較為暖和,對於亞巨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如果冬季在10-15℃這樣的溫度下,並且持續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亞巨正常過冬還是挺保險的。畢竟小編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過冬過來的。其實這就有了片面性了,所以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和實踐了,大家有更多的寶貴的經驗和建議可以提出哦。
一般人們都說把亞巨當作陸龜飼養,其實也沒錯。只是亞巨還小的時候,儘量多接觸水,它的甲殼生長和發育缺水太嚴重會變形的,和水龜類似。亞巨到一斤多兩斤的時候可以轉為多陸養。
提到亞巨,大家或許會想到黃頭廟龜對吧,都是大個子。廟龜相對來說似乎比亞巨要含蓄點,但很多方面都是差不多的。
並不是來為亞巨做廣告的,只是借亞巨的名號,和大家聊聊這些大龜。相比之下,其實大小鱷也都是巨物,只是攻擊性相對強了點,飼養還要多注意安全。這樣一比較,亞巨就顯得安全很多了。
喜歡的大龜的朋友不少,只是大龜的培養也是要時間的積澱和辛苦的付出。在享受它碩大身型帶來的震撼外,它的巨大食量和排洩物也是你煩惱的一部分,這些也是要全盤接受的哦。而且飼養空間不夠就不要輕易嘗試了,如果只是衝著這個龜種去的,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它們在長大之前,同其他小龜龜也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