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用一套聯防,就衝出了重重圍剿下的鐵血東部。新科兩連MVP阿德託昆博被防得花容失色,一上場全隊就失分,一旁的米德爾頓快打成了大當家。說白了,熱火就是看準了雄鹿隊核心投不進中遠距離,全隊缺少可靠的串聯高手。
這一吃,還就真吃準了。到了東部決賽,凱爾特人同樣有類似的問題。隊內最擅於破聯防,有一手穩定中距離和精準傳導的海沃德火線復出前,承擔破局角色的一直都是大聰明斯瑪特。顯然,沒怎麼當過組織核心的斯瑪特還真沒有這個金剛鑽。
衝擊總決賽的成就,凱爾特人和76人嘗試了幾載未果。熱火用一套聯防就突圍,不得不說是實力的體現,也是時運所致。不是什麼新鮮的、創新性的戰術,但一幫子肌肉硬漢布下的聯防局,有著光明未來的巨星硬是被一頓海扁。
直到他們遇到了洛杉磯湖人。
湖人進總決賽,熱火的陣容就相當被動,他們所擅長的,沒法擊穿洛杉磯的防線。但洛杉磯的重拳,又正好打在熱火的軟肋上,打得拳拳到肉:熱火擅長聯防,詹姆斯投出了超60%的兩分球命中率;熱火擅長使用阿德巴約,打小陣容,湖人隊偏就有個後衛身手,身高6英尺10英寸 (2米08)的戴維斯。
且不說,湖人還掌握了多種形態。要用到小陣容時,撤下中鋒,上五小,詹姆斯頂到四號位,戴維斯當一陣子中鋒。完全不懼怕熱火的提速,真要落到陣地站,沒法應對的就是熱火了。
所以,這個對局,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克制屬性極為明顯的對局。巴特勒的神勇三雙和小將不手軟的發揮,讓他們避免了被橫掃的命運,但從場面上來看,贏面基本沒有。
湖人開啟了詹姆斯時代的首個冠軍,並計劃在接下來的賽季嘗試開啟王朝模式。對於那些想在未來3年摸到奧布萊恩杯的,這場總決賽,兩支球隊的打法博弈,是休賽期調整陣容、打法、選擇教練的重要參考。
比如,歐文要怎麼面對他一同奪冠的老大哥詹姆斯證明自己?杜蘭特面對過去2次總決賽撞面的老對手,又如何在布魯克林成就一番偉業?
從杜蘭特和歐文確定加盟開始,籃網隊可能就是最不用擔心關鍵球解法的球隊。
季後賽的關鍵球,得交由偉大的球星來一錘定音。大心臟也是衡量歷史級球星的關鍵,歐文在總決賽面對克萊-湯普森防守下,16年總決賽場均27.1分,17年總決賽場均29.4分,在NBA的最高舞臺上打實了「頂級尖刀」的名號。
杜蘭特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道路」,但即便是球隊實力在線,但仍不能否認杜蘭特在總決賽上無差別單打給勇士隊帶來的幫助。一個換防擋出空間,拔起就投。這種簡單高效的打法,當代球星中能處理得如此漂亮的寥寥無幾。麥可-喬丹也是在精簡了自己的技術動作,開發出無球後,才到了極致的境界。
越是簡單有效的戰術,在季後賽中就更容易出效果,也能節省體力保證全場的輸出。杜蘭特在雷霆時期經常遭遇第四節體力不支的問題,但在勇士,格林分擔了他的持球壓力,庫裡和湯普森的射術能為他拉開空間,在這種氛圍下,杜蘭特的火力足夠在全場保持在高位狀態。
但籃網隊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在關鍵時刻不缺致命得分手,但球隊也要有足夠的配置打到一兩個球定勝負的時刻才行。角色球員不匹配,巨星發揮不出來,到第四節還是兩位數的分差,像快船那樣,誰也打不出效果。
甚至籃網隊現階段的人員配置,和上賽季吃大虧的快船也非常相似:球隊缺乏足夠的化學反應,擁有多名傑出的單打手,兩名核心都被質疑缺乏領袖氣質。
看起來,籃網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環境中。
就拿新鮮的失敗案例,洛杉磯快船隊來說,一支由單打手組建起來的球隊,強悍但不可靠。
我們能看到路易斯-威廉士用運球戲耍外線對手,突破後上籃得手。哈雷爾的機動性也足以過掉大部分的中鋒,但快船隊的比賽感覺,就是他們太過於零敲碎打。
在進攻端,快船隊能藉助錯位和單打優勢強吃對手。但這一板一眼的單挑式進攻,從不是十分暢快。
看洛杉磯的另外一支球隊湖人,同樣有戴維斯拉開單打這一無解利器,但卻從不作為常規武器用,到了第二節、第三節,啞火了,球隊打不開局面,就拉出「戴維斯無解單打」來續上一口氣。但湖人拉開比分的得分流,往往是激活了外線隊友多點開花,詹姆斯和戴維斯只負責吹響號角。
對籃網來說,他們的麻煩還不止這些。
在崇尚三分球進攻的時代,湖人都配置了波普、丹尼格林這樣的三分球手,儘管狀態不穩定,但一旦找到手感,往往能輕鬆帶走對手。這樣的設定,對籃網來說確是高難度。
喬-哈裡斯是個讓人眼饞的三分天才,29歲的射手黃金年齡,在過去3個賽季投出了42%、47%、42%的高效三分球表現。但這麼一個足以幫助歐文和杜蘭特的射手,賽季結束後,合同就已經到期了。
儘管NBA的市場行情和收視率都不理想,但射手的價值仍被看重。志在爭奪冠軍的球隊可能會為哈裡斯開出高價,籃網要留人,就得付出更多的代價。在歐文和杜蘭特組合前景不夠明朗的情況下,重金留下哈裡斯是個冒險的選擇。
至於控球手?那是另外一個更核心的問題。
歐文和杜蘭特都分別打出過場均助攻數不錯的賽季,但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漂亮的助攻數,並不能和優秀的控球手完美地劃等號。
歐文助攻的高光表現,來自2018-19賽季的凱爾特人,季後賽的9場比賽,歐文場均送出7次助攻。但看過比賽的朋友,才明白這7次助攻的實際意義,對比賽的影響遠遠不夠球星標準。
作為刺刀類型的後衛,歐文習慣將自己作為「誘餌」,利用突破的威脅吸引夾擊,再將球扔向外線的隊友。這種突破 + 分球的打法在2010年以前非常流行。
但目前,大部分球隊習慣圍繞軸心來發動進攻,軸心的處理球,會給戰術提供更高的靈活度。掘金隊有約基奇,熱火隊有阿德巴約,湖人有詹姆斯,而籃網,和凱爾特人一樣,都缺了這麼一號人物。
丁威迪是上賽季在組織方面最著調的,但等歐文回歸後,他還能擁有上賽季的地位嗎?
好消息是,下賽季,NBA著名的控場大師史蒂夫納什,將教導2位球星如何正確地分享球。以及,如何用更快的時間完成一次進攻。兩個性格不夠強勢的領袖都有自己的想法,布魯克林的冠軍夢,仍沒到「變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