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2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雪萍)5月28日,西華大學召開了ESI學科建設座談會,總結該校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經驗做法,聽取意見建議,為繼續保持排名前1%和更多學科進入排名前1%打好堅實的基礎。該校黨委書記邊慧敏,校長劉樹根,副校長餘孝其,發展規劃部、科技處、人事處、國際合作處、圖書館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學院院長、高被引作者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劉樹根校長主持。
座談會上,圖書館副館長彭國莉作了西華大學ESI工程學學科分析報告,她介紹了數據採集與ESI的基本情況,對學校ESI學科、ESI工程學學科的相關指標和數據作了詳細分析,並對該校如何提高ESI學科影響力提出了建議。人事處處長王軍、西華學院院長張勤勇、汽車與交通學院武小花、理學院王玉蘭、計算機與軟體工程學院彭宏、食品與生物學院吳韜等老師積極發言,感謝學校及學院的支持和幫助,分享自己發表論文的經驗和感受,並對學校如何提高ESI學科影響力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王軍指出,該校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與學院領導和老師們的辛苦努力密不可分,同時也得益於學校近些年出臺的一系列人事政策、獎勵政策,學校引進了大量人才。張勤勇認為,該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增強了廣大教師做科研的信心,使大家寫高水平論文更有動力,但形勢喜人更逼人,老師們如果再加把勁還可以做到更好。武小花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做科研論文的感受,她認為論文選題非常重要,還要有一起合作的優秀的團隊,要敢於向頂級期刊投稿,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交流。王玉蘭感謝學校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支持,她認為要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國內同行的交流,「走出去,請進來」,下一步,自己會帶動本學科年輕同事一起做科研。彭宏介紹了自己從教三十年和做科研論文的經歷,並指出自己受益於學校的出國計劃,他希望學校對其他有希望衝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給與更多的支持。吳韜希望學校提高學科發展經費的使用效率,充分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在國家獎學金和優秀畢業生等獎項的評定上做要求,促進研究生積極參與ESI論文的發表。
餘孝其作了分享。他指出,ESI對學校學科建設非常重要,是學科水平的一個表現方式,對學校發展也是特別重要的指標。他認為,論文不僅要注重質量,還要關注熱點,重視綜述文章的發表。他建議,要把近些年引進的博士用好,學院要鼓勵他們多參加國際合作,與原來的導師、實力強的單位多合作;做好ESI論文的宣傳,科技處和各學院都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發表老師們的論文,增加論文的曝光度,擴大影響,鼓勵大家多引用;各學院要多關心才引進的年輕人,為他們提供科研和實驗條件,關注他們的科研進度,支持他們的科研工作。
劉樹根指出,該校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說明學校前10年在工程學文章發表方面成績斐然,也代表該學科具有世界水平,這一振奮人心的成果,極大地提升了學校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這個成績對學校來說是來之不易,相關職能部門、各個學院和老師們都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感謝大家的付出。下一步,老師們還要繼續努力,發表文章對老師來說是基本功,是評價老師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老師們要加強國際合作,儘可能地進行多學科交叉,爭取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他表示,學校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學院和老師們的工作。同時,劉校長提醒老師們發表論文和所帶的研究生發表論文時,一定要把好關,杜絕學術不端。
邊慧敏作了總結講話。她首先介紹了此次會議的目的和意義,介紹了學校前期為學科建設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並對該校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做出貢獻的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和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她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爭取能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學校能有更多的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她指出,學校引進的人才對該校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後還需要大力挖掘他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