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服來辯!(歡迎關注空口有評NBA)
撰文|空空&編輯|雯雯
曾幾何時,扣籃大賽是全明星周末最讓人期待的環節,很難想像有朝一日,它會成為一個雞肋。
取消它吧,著實可惜;留著它吧,又玩不出新花樣,全都是在重複以前的動作。
你說能怪球員們嗎?1984年至今,辦了這麼多屆扣籃大賽,你能想到的扣籃動作,基本都被做遍了,想要創新,比登天還難。
而且,不知從何時起,大牌球員們形成了默契,紛紛向扣籃大賽說不,本應是代表NBA最高水平的扣籃對決,漸漸演變成無名小輩們一夜成名的舞臺。
毫不誇張地說,有幾年時間,扣籃大賽真的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幾乎快被球迷們的不滿情緒壓垮。
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兩束耀眼的光芒,點亮了夜空,它們分別來自明裡蘇達和奧蘭多!
想破扣籃大賽的困局,最好的辦法,就是奉獻給觀眾一場真真正正的扣籃大賽,用人類運動能力的極限,讓所有觀眾合不上嘴巴。
一場籃球美學盛宴不期而至!
扎克-拉文和阿隆-戈登,用一記又一記的滿分扣籃,把對方和評委逼到了極限,不知不覺中將2016年的扣籃大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為卡特的球迷,空哥當然記得2000年的扣籃大賽,要知道,在我心中,卡特才是史上第一扣將。
但問題是,那一年的扣籃大賽,與其說是比賽,倒不如說是卡特的個人表演,精彩固然精彩,但卻沒有懸念。
要說懸念,32年前,同樣在芝加哥,喬丹和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你來我往、難分伯仲,直至最後,喬丹才憑藉一記罰球線起跳扣籃,一錘定音。
時至今日,回憶起這場令人窒息的對決,威爾金斯還心有餘悸。
「你眼睛都不能眨一下,你不能有任何保留。有時候,你會想把壓箱底的絕技留到最後,但和喬丹的比賽,如果你稍有保留,就出局了。」
「你一次都不能扣丟,我們從未失過手,現在的規則下,你能扣三次,但其實,如果你前兩次都沒扣進,到第三次,驚喜早沒了。」
1988年的扣籃大賽雖然經典,但平心而論,喬丹和威爾金斯的扣籃,遠沒有拉文和戈登扣得精彩。
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當年的錄像,你會看到,喬丹、威爾金斯和德雷克斯勒,助跑到在籃筐附近,騰空而起,表演大風車。
可你知道,同樣做大風車,拉文是從哪起跳的嗎?
罰!球!線!!!
當然,時代不一樣了,戈登那記摸著後腦勺,從踩著平衡車轉圈的魔術隊吉祥物手裡接球,單手轉體暴扣,在1988年根本不可能出現。
一來,當時根本沒有平衡車;二來,當年NBA還沒有魔術隊。
但不管怎麼說,就是從創意的角度出發,1988年的扣籃大賽也比不上2016年,因為當年的好幾個動作,喬丹和威爾金斯之前都做過。
賽前,戈登的目標,是奉獻給觀眾四記大賽前所未有的扣籃,他真的做到了!
最終,在加賽兩輪後,拉文憑藉一記自已都沒見過的罰球線起跳、跨下換手扣籃,才結果了戈登。
連戈登都覺得,這一扣太瘋狂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笑到最後的,會是拉文。
拉文這最後一扣,其實是在另一位參賽選手威爾-巴頓的建議下,臨時起意的。
儘管最後捧杯的是拉文,但這屆扣籃大賽最精彩的一扣,卻是戈登那記飛越吉祥物、摺疊收腿、雙腿下換手扣籃!
事實上,這也是賽後被人議論最多的一扣。
多年以後,相信這一扣會成為這屆偉大扣籃大賽的終極證明,有人會指這記扣籃說。
「看到沒有,都扣成這樣了,還拿不了冠軍。」
儘管戈登沒能奪冠,但他並沒有輸,他更像是位無冕之王:和拉文一樣,他也受邀出席賽後專訪,還獲得與拉文、冠軍獎盃合影的殊榮。
一些老球迷認為,戈登那記底線摺疊反身暴扣,像極了當年的威爾金斯,甚至有人說,戈登這是在向老藝術家致敬。
但戈登自已卻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這是威爾金斯的成名之作。
可你能怪戈登嗎?他在那次扣籃大賽7年後才出生。
戈登或許不太熟悉威爾金斯的往事,但威爾金斯卻記住了他。
「阿隆-戈登那記暴扣喚起了回憶!幹得漂亮!」
「扣籃大賽終於回來了!」
此前,威爾金斯認為,現在的扣籃大賽之所以沒人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大牌們都怕輸不敢來。
已故的科比,新秀賽季曾獲得扣籃冠軍,他也多次對此現象表達過不滿,並期待大牌們能回歸扣籃大賽。
但拉文和戈登證明,也許並沒有這個必要,聯盟當然有不少人比他們的腕大,但你卻找不出比他們扣得更好的人了
其實,在前一年,拉文就拿下過扣籃大賽冠軍,但2016年,他選擇再度參賽。
他說,之所以這麼做,是想向當年多次參賽的喬丹、威爾金斯等名宿致敬。
當時的拉文沒料到,自已不經意的一個選擇,鑄就了史上最精彩的一屆扣籃大賽!
本文為空口有評NBA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並只允許微信公眾號轉載,不可發在其他渠道,違者必究。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