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第三人稱下的「第一視角」,處處表露出截然相反的矛盾

2020-12-23 待曉兒

在世界文學史上,只憑藉一部作品就能獲得極高聲望的現象是十分罕見的,而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做到了。

提到這個名字,可能會有點陌生,但說到她那部讓人驚嘆的小說《飄》,足以稱得上家喻戶曉。

1936年,這部小說甫一問世就紅極一時,曾創造了日銷售量5萬冊的奇蹟,前六月發行量竟然達到了1000萬冊,並且這還是在有價無市的情況下。

讓人奇怪的是,《飄》的故事並不新奇,文筆也沒有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那麼它又是憑什麼來吸引讀者的呢?

奇怪的內涵解讀:積極與消極的矛盾,各執一詞又辯駁合理

說到這部小說,就不得不提到兩個極為重要的細節,因為對它們地不同解讀,就形成了讀者對小說內容截然相反的觀感。

第一處在於《飄》的結尾。

原文很簡單,稍微有點英語基礎的人,都可以翻譯出這句話的含義: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句話是思嘉面對生活的困難以及朋友、愛人、孩子的離去之時所作的自言自語。

如果從直譯的角度來談,當是:

畢竟,明天是另外的一天。

但是,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翻譯的工作是很複雜的,關節處幾乎不會出現直譯的現象,這就與譯者對於書籍內涵的理解有相當大的關係。

在國內的譯本中,主流的觀點認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如果以此為結局,那麼整部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是主人公思嘉對於生活的堅強、樂觀以及面對困難時向上的心態。

這種理解對於面對艱苦困境的人很有鼓舞精神。

然而,關於這一句其實還有一種譯法,也可以將這句話翻譯為:

算了吧,明天的事兒明天再說吧。

那麼,這個故事就有了完全相反的基調。

思嘉在面對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打壓,身邊的朋友、愛人、孩子相繼離她而去,她也終於不堪重負,開始了「得過且過」的麻木生活。所表現出來的是當時社會環境對人精神摧殘的批判性,同樣也很有警示意義。

關於這部小說內涵的爭論也正在於此。

有人認為是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人認為是混亂的社會環境對精神的荼毒,一種是給人主觀向上的力量,一種是帶來人文關懷的警示。在文學評論當中,都是有價值的探討。

而第二處細節就是其題目的含義。

《飄》只是中文的譯名,這種翻譯很巧妙,和《遠大前程》、《霧都孤兒》、《廊橋遺夢》等等經典譯名一樣,一直被人稱道。

而這部作品的原名是:

《Gone with the Wind》

直譯過來就是「隨風而逝」。

這個名字其實是一個謎,讓人很難理解。

結合上文提到的兩種基調來說,樂觀者認為,隨風飄逝的是之前的社會生活狀態,無論是富裕還是貧困,無論是高高在上還是打落塵埃,這些都屬於隨風而去的往事。

人,還是要立足當下,生活還要繼續。

然而,悲觀者卻認為,隨風飄逝的是思嘉對於生活的希冀和嚮往,在面對朋友、親人、伴侶、孩子全都離自己而去的狀況裡,思嘉之前的努力全都破碎了。

從高高在上的種植園主,變成了自力更生的普通人,從過著安逸奢靡生活的「公主」,變成了連人身安全都難以保障的弱女子,思嘉每一次反抗都是徒勞無力的,這次愛人白瑞德的離開,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生活的重擔並不會同情弱者的遭遇,不要對生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表露出人對於命運的悲憤,對於社會的批判。

兩種解釋在整部小說當中都可以得到完美地闡釋,雙方各執一詞,互相辯駁。

這種開放式地小說內涵,很難想像是作者有意地安排。但從小說名字來看,又似乎真的是作者在有意地構建。

米切爾將選擇的權利交給讀者,由他們來自行選擇真正的結局。

奇怪的人物塑造:心理與行為的矛盾,人性複雜且不可理解

說起《飄》的人物刻畫,真正值得稱道的不是主角思嘉,而是她身邊的白瑞德。

其他人物的手法都很正常,無非就是蘊含著些許的矛盾表現,但同時又能讓人抓住他們的性格特徵,包括主角思嘉也是如此,這是很多小說常用的手法。

所以我們經常會感覺,好人也有瑕疵,壞人也有苦衷。但無論如何,讀者還是能清晰地判斷一個人的好壞。

但是,白瑞德在整個故事中卻顯得撲所迷離,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惡棍?紳士?小人?君子?似乎都不是,但也似乎都可以是。

這不是簡單的矛盾集合,而是毫無道理地行事風格,將白瑞德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糾纏到了一起,無論是書中人還是讀者都開始搞不清楚,白瑞德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比如,在戰爭開始之前,他就諷刺了周邊人對於南北實力看法的無知表現,並且準確預測到敵方所要採取的行動以及這場戰爭最終的結局,這是一個很有洞察力的人;但在戰爭快要結束,己方即將失敗的時候,他卻參軍去打了一場必敗的戰爭,這又是一個很不理智的人。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從他之前的表現來看,毫無道理,倒更像是一時衝動的毛頭小子,為了鼓吹出來的「榮譽」而拼命一樣。白瑞德是那種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嗎?顯然不是。

一個有著深刻洞察力的人和一個衝動、不理智的人,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怎麼會同時體現在一個人身上?

諸如這樣的事跡還有很多,冷酷、仁愛、理想、狂熱、現實、不羈等等性格都能在白瑞德身上找到影子。

不同於其他人物性格的矛盾還分主要和次要,對白瑞德來說,別說兩種相反的性格所體現出來的主次矛盾,他完全是各種矛盾都集合一身的存在。

這導致了,這個人明明就生活在人們眼前,但又顯得十分的神秘。

其實,這樣的一個形象與當時其他的文學作品也是迥異的,他沒有一個分明的特徵可以讓讀者去明確認知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成為了白瑞德最大的特徵。

這說明,人性是複雜的,是善變的,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理解的。任何試圖去分析、理順人性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而這卻是讓人感同身受的真實生活。

原來小說中的人物也可以這麼刻畫,從當時作品來說,這是大部分作家所沒有想過的。人物是最能表現小說主題的突破口,簡單明了的形象更容易表現作者要傳達的內容。

《飄》反其道而行之,努力描摹人性在生活中的本來面貌,在人物刻畫上成就了非主角的經典形象。

奇怪的故事敘述:人稱與視角的矛盾,故事代入與閱讀疏離

在文學創作中,經常用到的視角無非兩種,即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

前者如《狂人日記》、《福爾摩斯》等,鏡頭是隨著故事中的「我」而移動,所以讀者所得到的信息往往和故事中的人物差不多;而後者又稱為「全知視角」或「上帝視角」,鏡頭是隨意轉換的,「蒙太奇」式的拼接非常自由,讀者所獲得的信息比故事中的人物多得多。

所以,兩種視角的選擇取決於作者在創作時想要以何種方式來傳遞信息。

第一視角有更強的代入感,第三視角有更好的背景感。除了現代主義的一些作家嘗試過用「第二人稱」視角,即「你」作為小說主人公之外,幾乎沒有人會在這兩種視角上刻意地做文章。

但是,《飄》卻在「無意中」弄混了這兩種視角的功用。

通讀整本作品,如果對形式敏感的讀者,或者學習過「影視」等相關知識的讀者就會發現,整個故事的鏡頭基本上是圍著主角「思嘉」在推進。

思嘉走到哪裡,故事就推進到哪裡,思嘉之眼就是讀者之眼。即使偶爾幾次「背對鏡頭」的情節,完全可以用敘事手法進行規避。

也就是說,《飄》在用第三人稱的敘事視角來講述第一人稱的故事。

這種「混用」會不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在文學敘事裡並不會有如此的功用。

因為視角的選擇依賴於故事的敘述,選擇合適的視角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所以,「弄混」了敘述視角,所得到的唯一結果就是故事敘述效果的大打折扣。

《飄》也不例外,以第三人稱視角講述第一人稱的故事,讀者的代入感自然不如以「我」為稱呼的第一視角,而第一人稱的故事鋪展又使得故事的背景變得十分狹隘。

這就造成了讀者的閱讀疏離。

但是,從社會意義上講,犧牲了敘述效果和閱讀體驗的《飄》,換來的是對讀者閱讀心理的關照,這種交換是值得的。

眾所周知,美國的南北戰爭直到現在對美國社會也有著很深刻的影響,《飄》的成書距離戰爭的結束也不過百年。

以第三人稱視角來創作第一人稱故事,可以有效避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做的立場選擇,讓所有讀者都感覺到故事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感,同時又清晰地認識到這是屬於「思嘉」的故事,不是我的生活,這樣才不會再次激起民族歷史中對往事的傷懷。

每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是特殊的,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徵。而《飄》的成名正是因為其用矛盾的、新奇的寫法,創作了一個真實的、殘酷的卻又能讓人平和接受的故事。

它所激起的是讀者內心的同情、希望或者憤慨,而不是對那段歷史的傷懷。

作者用這種方式告訴讀者,接受歷史所帶來的反思,而不是其本身所遺留的傷痛。

中國詩歌像一顆大樹,真正的主幹不是盛唐,而是魏晉南北朝

相關焦點

  • 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視角的「陣面對決」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疑問主要在於遊戲中玩家可以自由地在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視角之間進行切換,而兩個不同的視角也會為遊戲形成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只從數據層面進行統計,習慣使用第三人稱的玩家數量貌似要更多,那麼究其根本,是什麼原因導致玩家們更加傾向於第三人稱視角呢?
  • 為什麼我的世界傾向於第一人稱視角,而絕地求生卻傾向於第三人稱
    哈嘍,大家好,我是神魚,今天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我的世界》傾向於第一人稱視角,而《絕地求生》卻傾向於第三人稱。《我的世界》和《絕地求生》都是最近很流行的遊戲,《我的世界》主要為生存,屬於沙盒遊戲,比較開放;而《絕地求生》屬於射擊遊戲,主要就是跳傘跑毒開槍。
  • 方舟生存進化第三人稱視角切換方法 第三人稱怎麼切換
    手指在屏幕左側向右滑動按住,調出視角切換界面,顯示一個眼睛圖標就是了,右邊依次為:切換視角,背包,哨子和自拍!
  • 賽博朋克2077會不會有第三人稱視角嗎?能不能切換第三人稱
    賽博朋克2077是一款開放世界的CRPG遊戲,玩過很多類似遊戲的玩家可能會知道對於這種遊戲一般都是第一人稱視角,很少有第三人稱,有些玩家說玩第一人稱視角有些暈,那麼賽博朋克2077會不會有第三人稱視角嗎?我們一起看一下具體介紹:
  • 《csgo》第三人稱視角指令是什麼 第三人稱視角指令介紹
    導 讀在csgo遊戲中,玩家可以輸入sv_cheats 1開啟遊戲作弊,然後輸入cam_command 1(cam_command 2為還原成第一人稱),最輸入thirdperson_mayamode
  • 語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作用
    3、本文主要採用了哪種敘述人稱?其作用是什麼?4、文章對……的稱呼大多用第三人稱,而在……中卻有兩處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何作用?5、文章在人稱的使用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01第一人稱的作用以「我」為視角,代入感強,敘述自然親切,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使情境顯得更為真切,給讀者以真實感。
  • 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細說網絡小說與自媒體文章創作
    所以第一篇咱們來討論網絡小說人稱的寫法。我們最常來寫的是第一人稱寫法以及第三人稱寫法,關於第二人稱寫法的部分,例子偏少,加上這種寫法也不適合網絡流傳,這裡就不列入討論了。下面小巖先來分開說明一下,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這兩種寫法上的差異。
  • 賽博朋克2077開車怎麼切換第三人稱視角
    賽博朋克2077開車怎麼切換第三人稱視角?很多玩家不是很清楚,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賽博朋克2077開車切換第三人稱視角方法,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加速W,剎車S,向左轉A,向右轉D,依序切換視角Q。
  • 從無人問津到15+6,和喬治截然相反,下賽季或加盟湖人
    從無人問津到15+6,和喬治截然相反,下賽季或加盟湖人NBA聯盟畢竟是個商業聯盟隨著開拓者常規賽的進行,安東尼終於在開拓者找到一席之地,並成為球隊即利拉德和CJ麥科勒姆之後可靠的第三得分點,本賽季他更是拿到場均15.4分6.3籃板的數據,甚至遠遠強於火箭時期的表現。
  • 《真人快打11》第一人稱MOD 全新視角體驗格鬥遊戲
    《真人快打11》第一人稱MOD 全新視角體驗格鬥遊戲 時間:2021-01-07 19:04:12 來源:Youtube
  • 玩家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遭遇BUG 遊戲變成第三人稱視角
    玩家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遭遇BUG 遊戲變成第三人稱視角 據eurogamer報導,reddit上一位名為Tkade14的玩家分享了他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預告的一個BUG。
  • 一款第一人稱視角動作跑酷遊戲
    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鏡之邊緣》(Mirror's Edge),是一款由瑞典EA DICE遊戲工作室開發、美國藝電發行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遊戲從跑酷運動中獲得靈感,以「第一人稱」和「動作跑酷」的結合為主要特色。能夠在第一人稱視角下做出爬牆、撞門、蕩擺、翻滾等跑酷動作。
  • 《雲端朋克》發布更新 第一人稱視角終於上線
    《雲端朋克》發布更新 第一人稱視角終於上線 2020-10-28 17:42  3DMGAME
  • 「吃雞」玩家解鎖「第0人稱」視角,攝像機的位置很符合現實!
    玩家解鎖「第0人稱」視角,攝像機的位置很符合現實!相信大多數玩家,平時都是玩慣了第三人稱模式,有很多玩家也不習慣第一人稱,除了是因為玩第一人稱容易「暈3D」,還是因為視野範圍比第三人稱要小,玩起來不習慣。
  • 飯制第一人稱版《寂靜嶺》 新視角體驗不一樣的恐怖
    飯制第一人稱版《寂靜嶺》 新視角體驗不一樣的恐怖 2019-11-10 10
  • 第一人稱小說創作利弊
    今天是我們小說寫作學習零基礎的最後一部分,今天我將討論使用第一人稱寫作的利弊。許多新作者都是從第一人稱寫作開始的。畢竟,這是我們一直使用最多的書寫形式。但是,當你使用第一人稱創作30萬字時,你會發現很難寫。為什麼?以同樣的精力,採用第一人稱小說的收益遠遠少於第三人稱小說。
  • 一款玩法新穎的的第三人稱視角戰棋策略遊戲
    遊戲在玩法上非常獨特,所有角色都是以第三人稱越背式的視角進行操作的,乍看上去有股第三人稱動作遊戲的感覺。但是實際上這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回合制戰棋制遊戲,敵我雙方按照回合行動,每個角色按的下方藍色點點代表行動力,紅色則代表進攻力。沒錯,遊戲的行動和攻擊是分開的,你完全可以選擇打一下就跑的撩騷戰術。
  • 原神:第一視角玩原神,玩家打破官方視角限制,畫面代入感超強
    原神的視角一直是以第三人稱形式玩的遊戲,因為原神是給玩家控制角色的,而不是給玩家扮演角色的。第三人視角在開放的世界中非常常見,其好處在開放的世界中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樣更方便玩家探索和戰鬥。而且可以區分玩遊戲,讓玩家以玩家身份玩遊戲,讓玩家知道自己在潛意識裡操縱角色。
  • 「我」看賽博朋克2077第一人稱及下架問題
    對於這點我們要先來看看第一人稱以及第三人稱視角的區別:所謂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最明顯區別在於視野,以及因為視野不同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在第一人稱設定下,玩家們在遊戲中使用主角的「眼睛」在觀察周圍世界,所能夠看到的只有主角的視野,一般而言第一人稱視角能夠更加真實地表現玩家在遊戲中的感受,放到射擊遊戲中也更能真實地模擬戰場情況,讓玩家更有代入感。
  • 和平精英團隊競技怎麼設置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設置方法
    和平精英團隊競技怎麼設置第一人稱?在和平精英遊戲中,不少小夥伴想把自己設置為第一人稱,接下讓小編來聊一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