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18歲少女賣萌設定,從微軟獨立單飛4個月的小冰公司,11月24日在微軟大廈內宣布了聯手微軟的商業化合作:面向ToB重點行業客戶,聯合推出人工智慧+雲計算商業化解決方案。第一批將覆蓋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汽車及人工智慧內容生產三個垂直領域。
同日,小冰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透露,小冰公司完成了數億元人民幣pre A輪融資,來自北極光創投和網易集團。
於2013年底在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立項的小冰,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慧交互主體基礎框架,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多重交互感官、第三方內容的觸發與第一方內容生成,和跨平臺的部署解決方案,相關技術覆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內容生成等人工智慧領域。今年8月時,小冰方面透露商業化試水收入已經超過1億元人民幣。
儘管小冰已經從微軟分拆獨立,但仍與它有著微妙的關係。此前,單飛後的第8代小冰發布活動同樣是在微軟大廈進行,這座大廈10樓的辦公室至今仍保留著小冰的「工位」。微軟也保持對這家公司的投資權益,並授權小冰公司使用及繼續研發完整的小冰技術。
小冰CEO李笛把這次聯手稱作是兩個「成年人」的合作。其中,微軟中國為小冰公司提供一系列優勢資源,如微軟智能雲Azure作為雲計算運營平臺,兩家公司聯合進行市場拓展、銷售以及合作夥伴生態系統的創新,結合微軟中國在關鍵行業的客戶資源,將人工智慧交互體驗融入關鍵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中。
以智能金融場景為例,李笛舉例,在一家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有26類上市企業公告覆蓋90%的投資人,但是每天10點有約100家企業同時發布公告,每個公告100多頁,如果單純用人類崗位很難及時覆蓋所有上市公告,通過AI的方式賦能,有效保證金融信息服務的穩定性、準確性和時效性。沿著這個方向繼續向上遊突破,應用的場景還包括金融風控等。
汽車領域,AI行業已經「收割」過一波智能汽車的駕駛艙體驗。李笛透露,接下來會有一些廠商從原來的AI方案升級為小冰的解決方案。目前小冰與華人運通等汽車品牌的達成合作,從前裝設計階段開始,與汽車廠商共同打造虛擬出行夥伴。
在體育領域,據昨日中國政府採購網信息,基於人工智慧和小冰框架能力,小冰中標了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的重點項目,將提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視覺評分系統。
「再了不起的技術也要和本地的產品創新相結合。」沈向洋總結上述解決方案時這樣說。他提到,想要做一款全球性的產品,過去不少科技公司把主戰場選在美國,再把模式複製到全世界。但其實中國市場很特別,空間足夠大,成長了一大批本土IT、網際網路企業,「我們更加希望看到未來中國了不起的產品也可以走向世界」。他稱小冰想要解決的其實是整體提高「數字生產力」的問題,小冰的國際化短期內聚焦在日本、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
不過,有一些垂直領域目前為止小冰還沒有進入,比如醫療健康和教育領域。李笛曾在不久前表示,醫療健康很長一段時間小冰都不會做,「因為不知道如果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做醫療,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而目前小冰首批發力的金融、汽車和內容生產等賽道,早已有BAT等巨頭環繞,同時已有不少AI垂直領域競爭者展開布局。李笛對記者總結,相比市面上的人工智慧,小冰的差異化特色一是聚焦關鍵性崗位,二是關注穿透tob到toc的體驗,三是強調人與人工智慧的協同。
對於單飛後的小冰和過去的區別,李笛表示,小冰過去的模式是通過樞紐式的研發中心輻射到很多地方,而獨立的小冰可以變為迅速循環的個體,將過去已有商業化客戶結合,也將已有的產品結合在一起。
李笛開玩笑說,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在市場上「小冰都投廣告了」,最近下大手筆投了一個6萬塊錢的banner廣告,這是過去幾年裡小冰從來沒有做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