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未來兩年計劃發射4艘載人飛船

2020-12-22 海外網

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十四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有何計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然後要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記者 李如意)


責編:趙寬

31941048,.國家航天局:未來兩年計劃發射4艘載人飛船,.2020-12-17 16:49:46,.204402,.趙寬

相關焦點

  • ...還有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
    2020-12-17 16:52:26來源:FX168 【中國國家航天局:未來兩年計劃發射4艘載人飛船】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還有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
  • 17日,中方公開多個重磅計劃!是否載人登月?航天局:與美國不同
    7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測火星的歷程。此外,在探月領域,中國也是成果斐然。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的嫦娥5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就在嫦娥5號「凱旋歸來」之後,國家航天局又宣布了新的計劃。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5號探月工程有關情況。
  • 俄航天局祝賀美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用俄語回復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 31日報導,美國SpaceX公司剛剛完成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該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對來自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祝賀做出了回復,稱他已準備好與俄羅斯合作,進一步探索太空。令人驚訝的是,他是用俄語寫的。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1986年,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聯合提出的《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出決斷,不宜拖延」的重要批示,「863計劃」由此誕生。該計劃的實施,使我國載人航天相關技術正式列入了國家重點發展計劃。  1992年9月21日,經中央批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
  • 馬斯克「自炸」3.4億元火箭:成功測試載人飛船逃生能力
    2019年3月,載人版「龍」飛船完成首次不載人試飛,但當年4月,飛船的「超級天龍座」發動機在一次靜態點火測試中發生異常,推遲了原計劃當年夏天進行的飛行中發射中止測試。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全部「仰仗」俄羅斯飛船。為改變這一局面,美國航天局大力支持商業載人航天。2014年波音公司和Space X公司從美國航天局獲得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分別建造「星際客機」載人飛船和載人版「龍」飛船,但兩艘飛船的首飛時間從最初計劃的2017年多次推遲。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神舟二號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技術狀態與實際使用的載人飛船基本一致。神舟二號飛船還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是中國首次在自己研製並發射的飛船上進行多學科、前沿性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 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內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2003年10月15日9點,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 ...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
    2020-10-07 05:14:09來源:FX168 【中國未來兩年11次發射任務建設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
  • 科幻片幻想成真系列一:一家成立18年的公司成功發射載人飛船?
    北京時間5月31日3點22分,搭載著SpaceX載人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自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梭於2011年退役以來,這是美國首次用本土載人太空飛行器進行發射任務,標誌著美國恢復了將人類送入太空的能力。這也是全世界第一家私營企業首次在航天載人領域的第一次成功發射。
  • 美國「龍」飛船首次載人上太空
    人民網洛杉磯5月30日電(記者 王如君)「5、4、3、2、1,發射!」,一聲令下,「獵鷹」一飛沖天。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東部時間30日下午3時22分,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
  • 國家航天局:正在進行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表示,正在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的迭代優化論證,待條件成熟,會報國家審批。國新辦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還要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還要出臺哪些政策?對此,吳豔華做了六個方面的歸納。
  • 世界能發射太空飛船的國家有幾個?
    俄羅斯(前蘇聯)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飛船用了108分鐘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在薩拉託夫附近安全返回。1962年2月20日,「宇宙神」式火箭搭載「友誼7」號太空艙,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執行「水星」計劃,把太空人格林送入地球軌道,飛行3圈,耗時大約5小時,實現美國首次真正載人航天飛行。美國實施載人登月過程中使用的飛船。
  • SpaceX完成了Crew-1發射任務,開啟NASA載人航天的新紀元
    Crew-1距該公司最後一次發射測試任務不到六個月。5月份,兩名太空人進行了試飛,這是該公司首次載人發射。正如「Cargo Dragon」號是第一艘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的私人開發飛船一樣,Crew也是第一艘私人開發的載人飛船。
  • 今年第一艘貨運飛船前置發射,為載人龍真人秀讓路
    今晨,美國上演一次任務前置的太空騎鵝旅行記,軍火巨頭諾·格釋出2020年全球第一艘貨運飛船,為兩個月後計劃發射的載人龍飛船首度真人秀讓路。幾小時後,飛船對接空間站團結號艙段。 屆時,空間站太空人迎來今年第一艘貨運飛船,接收3.377噸物資。這艘天鵝座飛船在空間站停泊至5月11日,之後離軌再入,在南太平洋上空最終燃燒自己,照耀世間。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今天第三步空間站建設階段大幕拉開。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整,搭乘兩名航天員的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由「神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說10月13日,聶海勝還在神舟六號飛船上度過了自己的41歲生日。兩年前,也就是2003年,在同一個地點,我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從這裡走向太空,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楊利偉搭乘的神舟五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繞地球飛行21小時,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2分,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點22分,馬斯克創辦的民營航天公司——SpaceX,與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道,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用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和龍載人飛船(Crew Dragon)將兩名NASA的太空人Doug Hurley和Bob Behnken送入太空。
  • 時隔9年美國將再次在本土發射載人飛船,SpaceX迎關鍵一役
    美東時間5月27日下午4:33:33,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將由獵鷹2號火箭發射起飛,進行2011年後在美國本土的首次載人發射。這次發射是SpaceX載人飛船載人龍(CREW DROGAN)Demo-2的測試飛行,目標是將NASA太空人Robert Behnken和Douglas Hurley送往國際空間站,也是屬於NASA商業載人航天計劃中的一部分。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北京在兩年內建設一個載人空間站並在2030年首次完成載人登月計劃的基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中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首飛成功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 剛剛,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
    ↑隨著4月20日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聲巨響,天舟一號,這個隱匿了6年的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就像汽車需要加油,未來空間站長期在軌也需要「加油」,這項任務就由「天舟」系列貨運飛船來完成。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研究室主任黃震說,在天舟一號之前,掌握了在軌推進劑補加技術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和美國,其中,實現在軌加注應用的只有俄羅斯。歐空局、加拿大、日本等也在此方面進行著積極的研究探索,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比拼從未停歇。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北京在兩年內建設一個載人空間站並在2030年首次完成載人登月計劃的基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中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首飛成功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