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物吉米·巴特勒

2021-02-22 讀者校園版


 

「我不喜歡你的長相,你給我滾出去!」

 

說完這句話後,隆達·巴特勒惡狠狠地盯著她的兒子吉米·巴特勒,然後,她再也不想看到兒子的臉,將他直接推出家門。在門口站了許久後,巴特勒那驚愕的心情才得以平復。他被遺棄了。他嘗試再次走進家門,但最終他明白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告訴自己:「我只能離開。」

 

巴特勒此時只有13歲。在他人生的前13年裡,巴特勒不知道幸福的真正含義。1989年9月14日,巴特勒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休斯敦,隨後全家搬往湯博爾。巴特勒尚未學會說話,他的父親就拋棄了整個家庭,不知所蹤,而他的母親隆達因為兒子長得太醜,對他百般刁難,直到將他趕出家門。

 

「對於很多人來說,13歲時有很多夢想,」巴特勒說,「但對於我來說,我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生存下去。」在被趕出家門之後,身無分文的巴特勒一個人在外面徘徊了許久,最後只能去朋友們的家中借住。在一個朋友那兒蹭著住幾天,離開後再找另一個朋友。

 

有一段時間,他住在好友傑梅因·託馬斯的家中,兩個人擠在一間房子裡。託馬斯的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經常不在家,也不會給兒子留下足夠多的生活費。「10美元就能滿足我們兩個人一周的吃飯需求了,」託馬斯說,「每天我們都只能吃一袋薯片。」

 

也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即便巴特勒的親生母親也無法剝奪他的籃球天賦。除了操心晚上去哪兒住以外,巴特勒將所有的精力都釋放在了籃球場上。「如果不打籃球,我又能去哪兒呢?」巴特勒說。他逐漸成為湯博爾最好的高中生球員之一,得到了很多關注,這也為他的生活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進入高中最後一個學期的夏天,巴特勒參加了當地的夏季聯賽,表現非常出色。令人吃驚的是,在夏季聯賽即將結束時,一位高一年級的球員走向他,問:「我能和你比比三分球嗎?」巴特勒沒有拒絕這位名叫喬丹·萊斯利的孩子,就像他在街球場上做的那樣,他輕鬆地擊敗了萊斯利,並且獲得了對方的友誼。

 

這只是一段新故事的開始。

 

萊斯利很早就知道巴特勒的故事,在成為朋友之後,他邀請巴特勒去自己的家中玩遊戲,接著順理成章地讓他留下來住宿。但萊斯利的母親米歇爾·蘭伯特,最初對巴特勒的態度很複雜。她和已過世的前夫有4個孩子,和現在的丈夫也有3個孩子,對於蘭伯特夫婦來說,撫養7個孩子的確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他們手頭也並不寬裕。更何況,當時長期在外流浪的巴特勒,名聲並不好。

 

為了不讓萊斯利為難,蘭伯特與丈夫做出決定,允許兒子與巴特勒待在一起,但每次留宿,巴特勒只能待一兩個晚上。但是,每個晚上都會有一個孩子跳出來說:「今天輪到我招待吉米了。」幾個月後,蘭伯特夫婦屈服了,他們告訴吉米:「你是我們家中的一員了。」

 

巴特勒需要一個家,於是蘭伯特就給了他一個家。

 

當然,蘭伯特並不是無條件地接納巴特勒。「當我決定將他留下來時,我就多了一份責任,我必須讓他變成孩子們的榜樣。」蘭伯特說。她與巴特勒約法三章,晚上不能出門閒逛,要與其他孩子一樣做家務,並且必須好好讀書。「我的孩子們都很喜歡他,這就需要他做得更好,」蘭伯特說,「我將這一切告訴了他,然後問他是否可以做到,他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

 

在蘭伯特的描述中,巴特勒「很安靜」,認真做家務,並且努力看書,「就像一隻受傷的小鳥」。「他很期待家庭的溫暖,尤其在得到之後,他就更怕失去了。」蘭伯特說。有時候,過於小心的巴特勒會讓蘭伯特有些心酸:「一開始他睡在沙發或者地板上,如果你讓他睡在床上,他會很緊張,擔心其他孩子會抱怨,第二天不得不離開。」

 

巴特勒很快發現,蘭伯特對他的愛只有付出沒有索取。「我喊她媽媽,她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母親的角色,」巴特勒說,「她教導我如何做人,承擔了媽媽的責任。」

 

有了新家之後,巴特勒面臨另一個問題:高中畢業後該何去何從?

 

儘管在高中聯賽上表現不錯,並且場均拿到19.9分、8.7個籃板,入選了賽區第一陣容,但巴特勒沒有參加夏季舉辦的業餘聯賽,也未能吸引球探的注意。「我在休斯敦默默無聞,沒有人會給我提供獎學金,他們都認為我不可能成為一個職業球員,」巴特勒說,「這讓我有些恐慌,我有一種一個人對抗整個世界的感覺,而且這感覺好像還要延續很久。」

 

沒有得到NCAA一級聯盟大學的青睞,巴特勒只能加入湯博爾附近的泰勒初級學院,這並不意味著他的前進之路已被堵死,在未來的4個賽季,他仍有可能轉學,只是難度非常大。「大部分球員在進入初級學院後就喪失信心了。」巴特勒說,「很多人既不相信還能得到好大學的關注,又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然而,巴特勒沒有,他始終相信自己能進入NBA。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將自己視為另一個特雷西·麥格雷迪。「麥迪是我的偶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樣進入NBA。」巴特勒說。

在泰勒初級學院的首場比賽中,巴特勒就拿下34分,這讓他信心猛增,在隨後的比賽中,他也經常拿到三四十分,很快,他就得到了大學球探的關注。馬凱特大學隊的助教巴茲·威廉士坐在場邊,觀看了泰勒初級學院的一場比賽,他關注的球員是巴特勒的對手,但比賽結束後,威廉士就成了巴特勒的粉絲。通過朋友介紹,威廉士先找到蘭伯特,再在她的陪同下與巴特勒見面。數年之後,巴特勒仍然記得威廉士當時對他有多麼推崇。

 

「巴茲教練幾乎用盡了所有的讚譽之詞,」巴特勒說,「這給我一種感覺,如果我願意去馬凱特大學,他什麼都願意為我做。」

 

但此時追逐巴特勒的大學,已經不止馬凱特大學一家了,肯塔基大學、克萊姆森大學以及密西西比州立大學都願意為他提供獎學金。這個時候,巴特勒更願意聽聽蘭伯特的意見。

 

和大多數母親一樣,蘭伯特並不相信她的孩子能靠籃球過一輩子,哪怕是巴特勒。「我更欣賞馬凱特大學的學術氛圍,我跟吉米說了,籃球不可能維持他一輩子的生存,他必須好好讀書,拿到大學畢業證書。」蘭伯特說。在她看來,巴特勒如果能從馬凱特大學走向NBA,當然最好,如果不行,巴特勒在大學畢業之後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巴特勒對此並無異議,就此成為馬凱特大學的一員。他說:「米歇爾是我的母親,沒有哪位母親會為兒子做出錯誤的選擇。」

 

2008年4月,威廉士被任命為馬凱特大學隊的主教練,作為主帥,他引進的第一位球員就是巴特勒。不過巴特勒並沒有想到,在第一次上課時,他不但沒有聽到威廉士的表揚,反而是不斷地批評。「他很坦誠地指出我的很多問題,並且告訴我必須打替補,」巴特勒說,「其實我很清楚,我並不是一個天賦出眾的球員。」

 

雖然意識到自己不完美,但這並不代表巴特勒能接受這一點,從泰勒初級學院隊的超級王牌到馬凱特大學隊的板凳球員,這樣的落差讓巴特勒非常失落。威廉士對他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甚至讓巴特勒生出逃離的念頭。他給蘭伯特打電話訴苦:「我不想繼續留在馬凱特大學了,我想回家。」

 

蘭伯特在耐心地聽完巴特勒的抱怨之後,拒絕了他的要求。蘭伯特說:「以前的教練對你的要求並不嚴格,因為你的表現很好,大家都不願意得罪你,所以從來不會告訴你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你需要一個父親,巴茲·威廉士就在扮演這個角色。」

 

在威廉士的嚴格要求下,巴特勒脫胎換骨,不再只痴迷得分,開始搶籃板、防守,給隊友創造得分機會。2010—2011賽季,巴特勒在馬凱特大學隊場均拿到15.7分的同時,還搶到6.1個籃板球,送出2.3次助攻。「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有多出色,」威廉士說,「我記得他有一場比賽拿到20多分,媒體在報導時標題居然是『無名小卒爆發』。不,他不是無名小卒,他是我們最好的球員。」

 

金子總會發光。整個大四賽季,NBA球探蜂擁而至,他們都認為巴特勒會成為一名NBA球員,但巴特勒對此並不在意。「我只會腳踏實地,未來我會進入NBA,但我必須掌控現在,這是媽媽告訴我的。」巴特勒說。

 

他所說的媽媽,當然是蘭伯特。

 

巴特勒在馬凱特大學的最後一個主場比賽,蘭伯特來到了現場,突然之間,她哭了。

 

「我為他感到驕傲,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質疑過他,但現在全場球迷都在為他歡呼,」蘭伯特說,「我又有些難過,我的孩子要離開我走向社會了,這讓我有些難以接受。」

 

那個晚上,巴特勒緊緊地擁抱蘭伯特,在她的耳邊說:「媽媽,我愛你。」

 

蘭伯特無法止住自己的眼淚,她說:「吉米總是說,我們為他付出了很多,但他同樣也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因為他的存在,我們變得更好了。」


 

 

時至今日,吉米·巴特勒仍然記得自己在馬凱特大學的一次訓練。

 

主教練巴茲·威廉士要求他完成10組折返跑,其間他衝到底線時,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兒。「我的鞋底爛了,」巴特勒說,「當時我還有些沾沾自喜,想不到會在訓練中跑壞一雙鞋。」他就勢躺在地上,等著威廉士過來誇獎他。

 

威廉士尖叫道:「起來,你還沒跑完呢!」

 

巴特勒驚呆了:「教練,我的鞋壞了。」

 

威廉士的回答極為冷酷:「別說這個了,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完。」

 

巴特勒站起來,重新跑了10組折返跑。「這就是威廉士教練教給我的,不管發生了什麼,做完你該做的。」巴特勒說,「沒有人會關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會聽你的抱怨。」

 

從那一天開始,他就再也不抱怨了。

 

威廉士說:「吉米·巴特勒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球員,我並不是說他的天賦有多出色,而是他能聽從你的教導,沒有任何怨言。」2011年,已經在馬凱特大學待了3個賽季的巴特勒決定參加選秀,威廉士堅信他能進入首輪:「他堅韌的性格可以讓他在NBA有一席之地。」

 

從1996年以來,NBA選秀逐漸演變成年齡遊戲,大一球員總會比大二、大三球員博得更多眼球,而年滿22歲的大四球員往往被認為潛力已耗盡,倘若在NCAA沒有很好的數據,就會掉入第二輪。巴特勒參選時即將22歲,他在大四賽季場均拿到的15.7分,也不是一個足以吸引NBA管理層的數據。

 

按照正常情況,巴特勒很可能會跌到第二輪才被NBA球隊選中。但擁有28位與30位兩個首輪選秀權的芝加哥公牛隊讓巴特勒感到意外。公牛隊主教練湯姆·錫伯杜在選秀前暗示:「我們會選擇一個能融入體系的球員。」錫伯杜是NBA的防守大師,他的體系需要專職防守的球員,尤其是在東部決賽時輸給擁有勒布朗·詹姆斯的邁阿密熱火隊後,錫伯杜與管理層一致認為:「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能限制詹姆斯的人。」身高2.01米的巴特勒便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埃德·平克尼是公牛隊的助理教練,負責在選秀前考察球員。很多有天賦的大學生喜歡在平克尼面前展現他們的彈跳、速度與投籃,但巴特勒在試訓的球員中是一個異類,他像在大學打球時那樣勤勤懇懇,一味防守而不是展現他的個人特點。巴特勒很快引起了平克尼的關注,被迅速地反饋給了錫伯杜及公牛隊總經理加爾·福爾曼。

 

讓平克尼意外的是,福爾曼比他更熟悉巴特勒。早在巴特勒就讀泰勒初級學院時,福爾曼就聽說了這個名字,當時泰勒初級學院的主教練邁克·馬奎斯是福爾曼的朋友,曾數次向公牛隊推薦巴特勒。「我們的球探觀察過他好多次,但我直到選秀之前才見到他。」福爾曼說,「每一次見面,他都讓我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錫伯杜也決定選巴特勒:「他願意防守,態度端正且擁有完美的體型。」2011年6月23日,巴特勒與米歇爾·蘭伯特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首輪第30位,時任NBA總裁的大衛·斯特恩念出了巴特勒的名字:「30位,芝加哥公牛隊,選擇了來自馬凱特大學的吉米·巴特勒。」

 

沒有狂喜,沒有落淚,巴特勒與蘭伯特擁抱,他仍然保持清醒,說:「我現在滿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美夢成真了。」

 

進入NBA,意味著一段新的開始。

 

公牛隊在2010—2011賽季殺入東部決賽,當時它並不缺乏有天賦的球員,德裡克·羅斯剛剛拿到常規賽MVP,外線有盧爾·鄧,內線有被寄予厚望的喬金·諾阿,以及當時還頗受芝加哥人喜愛的卡洛斯·布澤爾。2011年夏天,NBA因為勞資談判停擺,2011—2012賽季的比賽縮水為66場,新秀們也沒能得到更多的訓練機會,難以了解球隊的戰術體系。這些客觀原因讓巴特勒在新秀賽季舉步維艱。

 

巴特勒又一次嘗到被忽視的滋味,也又一次得到了別人的幫助。

 

盧爾·鄧,一度被外界認為壓制了巴特勒的成長,但在訓練、生活方面,盧爾給了巴特勒很多幫助。「盧爾帶我融入了這支球隊,」巴特勒說,「他告訴我應該怎樣做正確的事情。」理察·漢密爾頓則是另一個幫助巴特勒的老球員。2011年,漢密爾頓從活塞隊轉投公牛隊,與巴特勒一見如故。「最開始我一犯錯就會很緊張,但漢密爾頓告訴我:『哥們兒,別想太多,只要你能好好防守、投籃,一切都沒問題。』」巴特勒說。

 

整個新秀賽季,巴特勒只打了42場比賽,都是替補出場,場均只有2.6分,這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數據,但福爾曼與錫伯杜對他的評價極高。「我知道他很想上場,但不管他是什麼角色,他都保持同樣的專注度。」福爾曼說,「他想成為明星,但也能踏踏實實當角色球員。」

 

比賽前,巴特勒經常會向錫伯杜請戰:「我想我能多打幾分鐘。」錫伯杜幾乎每一次都拒絕了他。「讓我欣喜的是,巴特勒從來沒有因此有所怨言,他只是踏踏實實地防守。」錫伯杜說。

 

在他的第二個賽季,巴特勒打滿了82場球,其中有20場首發,場均拿到8.6分、4.0個籃板與1.0次搶斷。在2013年1月21日與湖人隊的比賽中,巴特勒全場鎖死了科比,讓科比22投7中,只得到16分。巴特勒說:「我的隊友們給我起了個綽號—科比終結者。」

 

在公牛隊與熱火隊的交鋒中,如福爾曼與錫伯杜所願,巴特勒給詹姆斯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我知道詹姆斯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但我並不畏懼。」巴特勒說,「我的任務是限制他的進攻,不管他是詹姆斯還是其他人。」

 

即便公牛隊在2013年東部半決賽中以1∶4不敵熱火隊,但很多人都認為巴特勒會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內特·羅賓遜——巴特勒的隊友,更是在記者面前大唱讚歌:「吉米·巴特勒有成為超級巨星的潛力。」

 

2013年夏天,前公牛隊球員邁克·詹姆斯向巴特勒推薦了自己的私人訓練師克裡斯·詹森,幾堂訓練課之後,詹森就告訴巴特勒:「如果你能保持這樣的防守,再提升一下你的進攻,你就能進入全明星賽了。」

 

在接下來的訓練課中,詹森不斷給巴特勒灌輸這樣的想法,在防守端嚴格要求巴特勒的同時,不斷地訓練巴特勒的進攻,只要巴特勒在進攻選擇上有一丁點兒錯誤,詹森就會立刻暫停訓練。「如果我對他所說的進攻方式不是很理解,他就會一直解釋下去,直到我受不了為止。」巴特勒說。

 

也正是這個夏天的瘋狂訓練,使巴特勒的信心倍增:「我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能做些不一樣的事情。」

 

整個2013—2014賽季,巴特勒的場均上場時間達到驚人的38.7分鐘,其中一部分比賽他還是帶傷作戰。在與奧蘭多魔術隊的加時比賽中,他打了整整60分鐘,刷新了公牛隊球員的單場比賽上場時間紀錄。而在季後賽的5場比賽中,巴特勒的場均上場時間是驚人的43.6分鐘。

 

有記者問錫伯杜:「為什麼不讓巴特勒休息一段時間呢?」錫伯杜搖搖頭,說:「不,他不會接受。」

 

於是記者又去問巴特勒:「你沒有想過休息嗎?」巴特勒瞪大了眼睛看著記者:「休息?為什麼?我一分鐘都不想下場。」

 

就這樣,巴特勒徵服了所有的芝加哥人,一向苛刻的公牛隊中鋒喬金·諾阿說:「我喜歡與吉米·巴特勒一塊兒打球,他代表了公牛隊的風格。」在這個賽季結束之後,巴特勒入選了最佳防守第二陣容,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在2014年的季後賽中,巴特勒第一次向錫伯杜抱怨了。

 

他不是抱怨自己的上場時間,而是覺得教練給他的任務還不夠多,他說:「我可以承擔更多的任務,除了防守,我還能在進攻端發揮作用。」

 

錫伯杜準備像之前那樣拒絕他的要求:「不,吉米,你已經做得夠多了。」

 

巴特勒毫不猶豫地反駁:「教練,我不累,如果能幫助球隊獲勝,我可以一直待在場上,讓我試試做得更多吧。」

 

數天之後,錫伯杜與記者談起了這件事,他有些欣慰地說:「我向你保證,吉米·巴特勒會成為一位全明星球員。」


《讀者·校園版》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讀者校園版」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吉米·巴特勒:孤獨的勤奮者
    ·巴特勒。人們驚呼:巴特勒怎麼了?吉米·巴特勒,一個13歲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一個出身貧困並無絕對天賦的籃球青年,一個被球探定義為角色球員的首輪末位新秀,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NBA這個頂級籃球聯盟的球星。而當他終於獲得了主宰命運的機會,他便毫不猶豫地向整個聯盟發出自己內心的聲音。
  • 《奧尼爾五大囧》展示吉米-巴特勒搞笑新髮型
    《奧尼爾五大囧》展示吉米-巴特勒搞笑新髮型
  • 巴特勒與公牛高層會面順利 吉米不會被交易?
    騰訊體育6月6日訊 吉米-巴特勒今天與公牛高層完成會面,據消息人士透露,雙方交流順利,效果積極,公牛或不再尋求交易巴特勒。 巴特勒與公牛高層會面順利美國時間4月29日,公牛結束本賽季徵程後的第二天,巴特勒與球隊管理層進行了簡單的交流,雙方決定在稍晚時候再進行深入的交談,對球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商談。
  • 吉米-巴特勒
    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吉米-巴特勒
  • 【人物】吉米-巴特勒:別哭,我們永遠是這個美麗世界的孤兒
    安東尼-戴維斯的軌跡有點類似於加內特,獨自帶隊時候是聯盟最好的4號位,MVP級別的人物,但球隊一直難以躋身最高殿堂,離隊之後卻達到自己的團隊榮譽巔峰,只不過濃眉把這個道理看透用的時間比加內特少了許多。而巴特勒呢,他的軌跡沒有模板,這就是一個巴特勒號的軌跡,是上帝對於勤勉,強硬,堅韌,冷靜,永不退縮的鬥士的獎賞。
  • 吉米·巴特勒:NBA難以置信的硬氣明星崛起
    吉米·巴特勒沒有那種被認為可以通向成功的開端。作為一個孩子,巴特勒做他必須做的事情,在朋友的地方沙發跳,直到他與體育明星喬丹·萊斯利建立了友誼,他是NFL的球員。巴特勒繼續致力於他的比賽,直到他被指導去上大學,在那裡他是馬凱特大學的明星。
  • 吉米-巴特勒:不必可憐我的過去,我感恩發生的一切
    【雷速體育】從自己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吉米-巴特勒就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在他13歲時,他的親生母親對他說:「我不喜歡你的模樣,你滾吧!」就這樣,吉米-巴特勒度過了好幾年的流浪歲月,無家可歸的他,只能不斷尋找同學或朋友的家裡投宿,直到高中時期才開始被好友萊斯裡一家人收留,從此定居下來。
  • 金戈鐵馬,鐵血硬漢——吉米-巴特勒
    這是吉米-巴特勒在之前接受採訪時所說的話,他也一直把這句話灌輸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選秀順位低,身體天賦有限,依靠防守起家的巴特勒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進了球迷的視線,並且逐漸成長為聯盟「頂級」球星。可能像吉米-巴特勒這樣的「頂級」球星在聯盟中沒有多少關注度,但就是這個聯盟關注度極少的球星帶領的熱火隊目前以3-0的大比分領先於常規賽戰績全聯盟第一的雄鹿隊。
  • 【翻譯組】吉米-巴特勒:從無家可歸到全明星
    現如今的吉米-巴特勒,已然是NBA的巨星球員。可在他還未成長到這一步之前的人生中,他的經歷和故事令人心碎,也令人激動,飽受鼓舞。  吉米-巴特勒出生在1989年德克薩斯州的Tomball小鎮,而就在這個黑人小孩出生不久,他的父親就放棄了他們的家庭,離他的母親和他而去。  但是吉米還是堅強的選擇專注學業,把精力放在學校和運動上,特別是橄欖球,就像德克薩斯州其他所有小孩都會做的那樣。並且,在巴特勒突然長高之前,他一直是一名相當有天分的橄欖球運動員。
  • 吉米·巴特勒即將籤約李寧?
    據外媒報導,NBA邁阿密熱火隊球星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有可能同中國運動品牌李寧籤約,成為代言人。 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 根據ESPN的尼克·德保拉(Nick DePaula
  • 不管怎樣,吉米•巴特勒都是總決賽的贏家
    吉米·巴特勒在熱火隊與湖人隊的第5場比賽中上演了另一場經典的決賽,在經典比賽中擊敗勒布朗·詹姆斯。在吉米的球隊111-108獲勝後,系列賽將進入第6場比賽。許多人只是認為巴特勒是一個邊緣明星,他發現了一個足以支撐他成為更好的球員的球隊也許最後一個建議有些道理,但巴特勒已經抹去了過去所有的疑問。他不僅在球場上站穩了腳跟,而且是場上完美的隊友。戈蘭·德拉季奇把他描述成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在幾乎每一場比賽之後,無論他個人表現如何出色,吉米都會堅定地讚揚周圍的人。
  • 人物:吉米-巴特勒,球風強硬的鐵血悍將,熱火隊別具一格的領袖
    而我們的主人公則有些不同,如果單單從他個人數據方面來定位的話,或許真的看不出他有絲毫的「領袖模樣」,但在廣大球迷的心中,他確實是邁阿密熱火隊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他就是吉米-巴特勒。然而,反觀【吉米-巴特勒】,他似乎正在致力於打破這一項不成文的領袖規定。本賽季至今,巴特勒一共為熱火隊出戰了54場常規賽,在他場均34.2分鐘的時間裡,一共只有13.4次投籃出手。
  • 人物:吉米-巴特勒,球風強硬的鐵血悍將,熱火隊別具一格的領袖
    而我們的主人公則有些不同,如果單單從他個人數據方面來定位的話,或許真的看不出他有絲毫的「領袖模樣」,但在廣大球迷的心中,他確實是邁阿密熱火隊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他就是吉米-巴特勒。然而,反觀【吉米-巴特勒】,他似乎正在致力於打破這一項不成文的領袖規定。本賽季至今,巴特勒一共為熱火隊出戰了54場常規賽,在他場均34.2分鐘的時間裡,一共只有13.4次投籃出手。
  • 吉米-巴特勒究竟是不是NBA的超級巨星?
    但顯然有人不這麼想,那個人就是吉米-巴特勒。在上一次拿到40+三雙之後,某平臺評論員毫無自知之明地以為是湖人託大了才讓巴特勒拿下這樣亮瞎人狗眼的豪華數據。言下之意大概就是巴特勒算不上超級巨星,只是湖人打了個盹,甚至有球迷陰謀論地認為是聯盟、菠菜公司、贊助商、轉播商等一系列利益相關者的操作才使得湖人沒有4-0橫掃熱火。
  • NBA;吉米·巴特勒職業生涯的NBA總工資
    吉米在新秀賽季的收入只有82萬美元。 第二年,吉米·巴特勒的收入為106萬美元。在公牛隊的超級控球後衛德裡克·羅斯(Derrick Rose)因ACL撕裂而缺席了2012-13賽季的整個比賽之後,他也獲得了更多的上場時間。這位搖擺人每場比賽平均得分8.6分。
  • 吉米.巴特勒是真的「硬漢」
    #吉米巴特勒#看過今年總決賽的人都知道,熱火當家球星吉米.巴特勒是真的「強硬」,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硬漢」,什麼叫做永不放棄。巴特勒或許有一萬個理由選擇墮落自棄,卻偏偏走上一條最積極奮進的路,直到進入NBA還感謝以往的經歷,是它成就了現在的我。他知道生活並不會讓自己的生活一帆風順,但勇氣可以。為什麼巴特勒如此之強硬?
  • 球衣號碼背後的故事——吉米-巴特勒
    這是吉米-巴特勒的名片。2014-15賽季榮膺進步最快球員、2016-17賽季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三陣容、5次入選全明星、4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陣容、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籃金牌,這就是四年級時因為長得醜,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巴特勒在9年職業生涯裡交出的答卷。
  • 吉米.巴特勒——地獄在身後
    卻很少有人記得,6秒鐘之前,正是吉米.巴特勒迎著伊巴卡的一對長臂,打進了扳平比分的關鍵上籃。那本也該是個英雄球。宛如吉米.巴特勒的命運一樣。很多事,他已經做到了最好,可還是無力回天。巴特勒與他們不同。他的親生母親傍上了一位小老闆,而巴特勒成了他的母親「追求真愛」道路上的絆腳石。於是,年僅13歲的巴特勒被他的親生母親趕出了家門。理由?因為他長得太醜了。如果按照一般的案例來說,13歲,黑人,流落街頭。這幾個關鍵詞混合在一起,巴特勒十有八九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巴特勒熬了過來。在美國,野球場是最不缺的東西。
  • 從無家可歸到功成名就 吉米-巴特勒:不必可憐我的過去,我感恩發生...
    【雷速體育】從自己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吉米-巴特勒就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在他13歲時,他的親生母親對他說:「我不喜歡你的模樣,你滾吧!」
  • [人物誌]吉米-巴特勒(一)——硬是有道理的
    之前的休賽期,一直在播出新聞,感覺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個休賽期辣雞打算多準備點新鮮貨,比如今天的人物誌人物誌寫到的內容,有人看過就有人沒看過,和昨天的推送同樣的請求,不喜勿噴,如果喜歡,歡迎各位在後臺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