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李先生在濱江一家做安防監控設備的上市公司辦理完入職手續,便打車趕到蕭山一婚介所。他在婚介所註冊登記,想做上門女婿。
「去年在北京人工智慧的創業公司上班的時候,就聽說蕭山招上門女婿,當時就有想法。今天我來杭州工作,手機上查到婚介所,就過來了。」李先生說,「自己已經30歲了,研究生畢業28歲,在北京工作2年,家裡人都為自己的婚姻著急。」
李先生說,他老家是河南農村,一家人辛辛苦苦供他研究生畢生,走進了大家眼中的「大城市」,卻還是單身,而村裡的不少同齡人小孩都上小學了。
這家婚介所的會員費不菲,特別是想做上門女婿的,收大幾千元,介紹期兩年。
招上門女婿全國都有,但杭州蕭山區尤為突出。在蕭山,招上門女婿一度成為一種奇特的社會現象。有人管這個叫做「蕭山招贅」,蕭山經濟發展迅速,不少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這些獨身子女中,就有不少身價不菲的「富家千金」,這就促成了「富家女」招上門女婿入贅的現象。
在杭州某本地網站「我要結婚」頻道裡一搜就能查到了幾百個蕭山富家女的招贅資料,在徵婚者一欄裡,她們擁有統一排序的編號,而且都註明了招贅信息。自我評價欄裡則大多寫著有大套或者多套住房,收入頗豐等內容。
蕭山入贅以瓜瀝、寧圍、聞堰、衙前等地最普遍。這也是杭州拆遷戶數量集中的地方。數據顯示,僅2018年徵遷達8000戶以上。
在這些地方,「拆遷」可以說是一種常態了,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神話,現如今的「拆遷戶」群體,是比「官二代」和「富二代」更受人關注的人群。
在杭州,拆遷戶賠償高的真有千萬,儘管也有很多家庭是達不到,當然,這個賠償金與補償選擇的方式有關,與地域也有關係。
蕭山人重男輕女的傳統一直嚴重,沒兒子招上門女婿。隨著蕭山「拆遷女」的增加,每年都有400多個家庭要招上門女婿。
像李先生一樣,等待入贅的男士有不少自身條件還不錯,高薪的白領、公務員也來徵婚,而來婚介公司註冊應徵上門女婿中蕭山本地男只佔20%左右,上海、湖南、江蘇、廣西等全國各地都有,甚至還有美國讀書留學歸來。
以前入贅者大多是在蕭山打工的外來務工人員,主是來自安徽、河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文化水平不高,也沒什麼技術,家境也很一般,有一些入贅之後反而成了家裡的「累贅」。
而現在上門女婿的條件都很好,獨生子不少,80%以上擁有大專以上學歷,還不乏碩士生、博士生。男女雙方「兩家並並」,生兩個小孩一邊一個。
這一變化也被大眾歸結為「新四化」——知識化、青年化、人才化、平常化。
這就大大豐富了招贅的選擇空間。相對的,十幾年前從農村來的普通打工小夥就沒有什麼市場了,而且這種農村小夥婚後很容易因為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差異,導致自暴自棄,婚姻破裂。
「今年以來報名徵婚的小夥子多,一般都是專科以上的學歷,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們工作的壓力非常大,再加上大城市房價高,買一套房要十年的個人奮鬥,還是覺得到蕭山做個上門女婿壓力小一些。」婚介所的老闆說。
這幾年的上門女婿的變化,有很多鮮活的事例正向社會證明,通過招婿,蕭山的富家女拆遷女們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而建立在真愛基礎上的入贅,婚姻的幸福指數並不會下降。
一些蕭山拆遷女說,她們要找的是可以相濡以沫共創美好生活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