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滿族老姓包括:巴爾拉氏、烏扎庫氏、阿哈覺羅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爾布氏、阿賚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阿其格查依爾氏(鄂倫春族)、阿爾丹氏(達斡爾族)等。
2、[艾]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愛義氏、璦琿氏等。
3、[安]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滿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額勒赫氏、納喇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阿爾丹氏(達斡爾族)等。
4、[敖]滿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濟氏、瓜爾佳氏、烏西勒氏,以及加入滿族的敖拉氏(達斡爾族)、敖勒多爾氏(達斡爾族)、阿爾丹氏(達斡爾族)、額諾氏(達斡爾族)、敖拉託欣氏(達斡爾族)等。
5、[巴]滿族老姓包括:阿爾布氏、阿勒巴齊氏、巴雅爾氏、巴爾達氏、巴雅拉氏等。該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聖巴吉人。
6、[白]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納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蘇特氏、那塔拉氏、扎拉裡氏、那木都魯氏、薩察氏、納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魯特氏、薩加拉氏,以及加入滿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嶽圖氏(蒙古族)、塔喇巴齊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溫克族)、白氏(漢族)。
7、[拜]滿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8、[包]滿族老姓包括:烏雅氏、扎庫塔氏、瑚圖氏、伊爾根覺羅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姓)、博羅特氏(蒙古姓)、克羅特氏(蒙古族)等。
9、[寶]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
10、[鮑]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保佳氏、烏雅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姓)、博爾濟錦氏(蒙古姓)等。
11、[畢]滿族老姓包括:加入滿族的畢拉達克氏(赫哲姓)等。
12、[邊]滿族老姓包括:邊佳氏、博爾濟氏、沙拉氏、額爾吉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邊氏(朝鮮族、漢族)等。
13、[卞]滿族老姓包括:邊佳氏等。
14、[秉]滿族老姓不清。該姓著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開封人,世界著名動物學家,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姓漢字姓「秉」。
15、[博]滿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博勒卓克氏、博都哩氏、巴哩氏、富珠理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姓)等。
16、[柏]滿族老姓包括:伊拉裡氏,以及加入滿族的柏氏(朝鮮族)等。
17、[卜]滿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爾尼氏、布爾察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卜克圖氏(達斡爾族)、布庫爾氏(達斡爾族)等。
18、[布]滿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爾尼氏、布爾察氏、布達喇氏、布希氏等。
19、[步]滿族老姓包括:布希氏。
20、[岡]滿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滿族的岡氏(朝鮮族)等。
21、[剛]滿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滿族的方剛氏(漢族)等。
22、[改]滿族老姓包括:泰楚魯氏等。
23、[甘]滿族老姓包括:噶努氏、甘佳氏等。
24、[高]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著姓。宋人《三朝北盟彙編》載:女真姓氏「那懶」謂「高」。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金人姓氏乞石列曰高。另據朝鮮古籍《李朝實錄》載:鐵嶺北部女真阿大伸千戶高難,以高為姓。
25、[葛]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明朝嫌真兀狄哈女真酋長哈當阿,以葛為姓。
26、[耿]滿族老姓包括:舒穆祿氏、耿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耿氏(漢族、朝鮮族)等。
27、[公]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
28、[宮]滿族老姓包括:恭佳氏等。
29、[鞏]滿族老姓包括:加入滿族的鞏氏(漢族)等。
30、[龔]滿族老姓包括:龔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龔氏(漢族)等。
31、[貢]滿族老姓包括:舒舒覺羅氏等。
32、[顧]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伊爾根覺羅氏、郭爾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固爾佳氏(錫伯族)、顧氏(漢族)等。
33、[關]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官佳氏、卦爾察氏、舒穆祿氏、烏蘇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爾濟氏,以及加入滿族的瑚錫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爾氏(鄂倫春族)等。
34、[官]滿族老姓包括:官佳氏等。
35、[廣]滿族老姓包括:廣佳氏等。
36、[貴]滿族老姓包括:貴車特氏等。
37、[桂]滿族老姓包括:貴嶽哩氏、貴車特氏等。
38、[郭]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託勒佳氏、郭爾佳氏、郭羅羅氏、果爾吉氏、郭佳氏、郭爾本氏、薩哈連氏等,以及加入滿族的郭爾羅特氏(蒙古族)、郭貝爾氏(達斡爾族)、阿嚕氏(鄂溫克族)、郭氏(漢族、朝鮮族)等。
39、[國]滿族老姓包括:郭羅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郭羅羅氏(錫伯族)等。
40、[果]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等。
41、[哈]滿族老姓包括:薩哈爾察氏、哈爾拉氏、哈勒塔喇氏、哈爾察氏、哈思呼哩氏等。
42、[海]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海拉蘇氏、薩克達氏、海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喀爾諾特氏(蒙古族)等。
43、[韓]滿族老姓包括:哈思呼哩氏、罕扎氏、翰顏氏、韓佳氏、韓爾佳氏、罕吉拉錦氏、金米特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吉喇特氏(蒙古族)、卡格依爾(鄂倫春族)、韓氏(漢族、朝鮮族)等。
44、[漢]滿族老姓包括:加入滿族的朝鮮漢氏,滿洲正黃旗雲騎尉朔世地姓漢氏,世居朝鮮義州。
45、[杭]滿族老姓包括:杭佳氏等。
46、[郝]滿族老姓包括:伊拉裡氏、赫舍裡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郝氏(漢族)等。
47、[和]滿族老姓包括:鈕祜祿氏等。
48、[何]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金人姓氏阿里侃曰何。
49、[赫]滿族老姓包括:赫佳氏、赫葉勒氏、赫舍理氏、赫哲氏、赫書氏、赫錫赫理氏、亨奇勒氏,以及加入滿族的荷葉爾氏(錫伯族)等。
50、[賀]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老姓包括:赫舍理氏、赫葉勒氏,以及加入滿族的荷葉爾氏(錫伯族)、賀在爾氏(錫伯族)等。
51、[黑]滿族老姓包括:赫舍理氏等。
52、[衡]滿族老姓包括:舒穆祿氏,以及加入滿族的衡氏(漢族)等。
53、[洪]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洪佳氏、宏義氏、洪鄂氏、洪鄂春氏、洪吉哩氏,以及加入滿族的洪氏(朝鮮族、漢族)等。
54、[宏]滿族老姓包括:洪佳氏等。
55、[鴻]滿族老姓包括:宏義氏等。
56、[侯]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侯佳氏(蒙古族)、侯氏(漢族)等。
57、[呼]滿族老姓包括:呼倫覺羅氏等。
58、[胡]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胡佳氏、庫雅拉氏、瑚爾佳氏、瑚遜氏、錫克特哩氏、瑚雅拉氏、胡佳氏、瑚錫喀氏、瑚圖氏、瑚魯氏、瑚德勒氏、瑚爾哈喇氏,以及加入滿族的瑚錫哈理氏(錫伯族)、瑚爾拉斯氏(達斡爾族)、瑚爾噶氏(錫伯族)、胡氏(漢族)等。
59、[扈]滿族老姓包括:加入滿族的胡錫哈裡氏(錫伯族)等。
60、[花]滿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富珠理氏、穆舒氏、博都哩氏等。
61、[化]滿族老姓不清,大連有此滿族姓氏,待考。
62、[華]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阿賚氏,以及加入滿族的瑚錫哈理氏(赫哲族)、華西哈哩(錫伯族)等。
63、[隗]滿族老姓包括:薩察氏等。
64、[黃]滿族老姓包括:黃佳氏、伊喇氏、烏雅氏、愛新覺羅氏、西林覺羅氏、納喇氏、鄂濟氏、廣佳氏,以及加入滿族的洪鄂羅特氏(蒙古族)、黃氏(漢族、朝鮮族)等。
65、[惠]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金人姓氏吾魯曰惠。老姓包括:輝和氏、珠魯氏等。
66、[輝]滿族老姓包括:輝羅氏等。
67、[霍]滿族老姓包括:舒穆祿氏等。
滿族人改漢姓的原因:
受漢族影響: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清帝退位後,長期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小商販是唯一的出路。賣水果、賣魚、上鞋底……根據調查,在辛亥革命之後,終日流落街頭,到處打零工的滿族人約佔到20%。與經濟上的窘迫相伴隨的,是更加讓人難以容忍的歧視。為了生存,八旗子弟埋名隱姓,隱藏滿族身份。婦女脫下旗袍,改穿漢服,家家戶戶收起懸掛著的從東北老家帶來的祖宗袋,只在除夕夜,才敢偷偷拿出來拜祭先人。一時之間,滿人改姓的風潮興起。
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時候,孫中山先生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北京以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滿族旗人並沒有因此逃回老家去,而是紛紛改成漢姓,使用漢文漢語,就地包裝成漢族。
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清朝滅亡,滿洲正式改稱滿族,成為中華民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成員之一。當時滿族的境遇已大不如前,許多人不得不將名字更改為漢姓漢名,靠隱瞞族籍以避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承認滿族為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之一,恢復了滿族作為少數民族應有的待遇。許多之前隱瞞民族身份的滿族人恢復了民族身份,滿族的人口數量也因此成倍增長。
原滿族皇室主要成員溥儀於1964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溥傑於1959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其他皇室人員在政協任職的也很多。以前隱瞞滿族成分,或者沒有申報滿族成分的群眾紛紛自願地恢復和改正,這樣使得曾一度呈現零增長趨勢的滿族人口又開始正常發展起來。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北京鳥友之家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