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至今尚未找到徹底治癒的藥物,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B型肝炎疾病複雜多變,治療周期漫長。清除病毒防治肝臟併發症,恢復健康是B肝治療的目的。近年來,很多學者正努力尋找抗HBV新策略。
根據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我國已批准普通幹擾素(IFN-α)和聚乙二醇化幹擾素(PegIFN-α)用於治療慢性B型肝炎;並介紹了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的五種口服的核苷類似物。
(1)口服的核苷類似物:
核苷類似物能有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安全、使用方便,目前被應用的有拉米夫定(賀普丁)、阿德福韋酯(賀維力、名正、阿甘定、代丁等)、恩替卡韋(博路定、潤眾、恩甘定)、替比夫定(素比伏)和吉利德已上市藥物Viread(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enofovir disoproxilfumarate,簡稱TDF)。這些核苷類似物的優點是「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但是也有療程不固定、易發生病毒耐藥、停藥後易復發等的缺點。
替諾福韋二代
(2)注射的幹擾素:
幹擾素包括普通幹擾素a和聚乙二醇幹擾素a,它是一種生物製劑,通過調節免疫來抗病毒感染。幹擾素治療的優點是有固定療程、不產生病毒耐藥、血清轉換率高且應答持久、具有調節免疫和抗病毒雙重功效;缺點是需皮下注射、注射不方便、不良反應較多等(流感樣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異常等)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償期肝硬化、甲狀腺疾病等禁忌症。
(3)新型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TAF
近日,抗病毒管線再次傳來特大喜訊,正在研究的另一種抗病毒藥物TAF在治療B肝(HBV)的2個III期臨床(Studies 108、110)獲得成功,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終點。已向美國和歐盟提交TAF治療B肝的上市申請。
替諾福韋二代TAF的優勢:
替諾福韋二代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是一種新型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作為一種新合成的替諾福韋二代磷酸化前藥,每日口服一次,其血漿穩定性比替諾福韋酯更好,進入B肝感染的細胞後仍能保持最大程度的完整性。且在之前的臨床試驗中,該藥已被證明在低於替諾福韋酯的1/10劑量時,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效果,同時可改善腎功能和骨骼方面參數。TAF的前景,或將取代替諾福韋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