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劉三姐》配唱傅錦華離世 堪稱時代的好聲音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晚年的傅錦華

崔永元看望傅錦華

傅錦華曾扮演過很多角色

幾代劉三姐歡聚 坐輪椅者為傅錦華

  「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清脆歌喉通過巡演、廣播進入千家萬戶,形成了上世紀60年代人關於劉三姐深刻的記憶。

  2月2日,為電影《劉三姐》配唱的傅錦華因病離世。2月4日上午,傅錦華的追悼會在南寧舉行,來自各地的傅錦華200多位親朋好友以及粉絲一起,送別這位將生命奉獻給彩調的「劉三姐」。除了眾人,陪傅錦華走最後一程的還有那首《藤纏樹》,生前傅錦華演唱過無數遍,只是從此後,她再也無法唱響。

  20世紀50年代開始,因為《劉三姐》《龍女與漢鵬》《一朵小紅花》等劇目,傅錦華的名字為戲劇界逐漸熟悉。但最近這些年,這個本應該被記住的名字似乎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200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當代中國電影音樂慶典」中,傅錦華榮獲「當代中國電影歌曲(《劉三姐》)優秀演唱獎」的殊榮,這位當時已經年近七旬的老藝術家才再次進入公眾的視線。

  「彩調」命名與傅錦華有密切聯繫

  僅比傅錦華小几歲的龍傑鋒25歲開始擔任廣西彩調團副團長,曾經擔任廣西彩調團團長14年,見證了近年廣西彩調發展的歷程。在他的描述中,記者獲悉,20世紀50年代,在彩調劇《劉三姐》中,傅錦華擔任甲組主演的任務。

  「彩調」的得名也與傅錦華有關。1955年,傅錦華和全國的許多業餘劇團一起到北京演出。經過挑選,她參與演出的彩調戲《龍女與漢鵬》和全國其他戲劇一起到懷仁堂演出。當時彩調的名字還沒確定,因此有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稱呼,由於《龍女與漢鵬》在懷仁堂一炮走紅,讓北京戲劇專家相當震驚,經過他們研究,最終確定,這個戲曲劇種就叫「彩調」。

  傅錦華演唱的「劉三姐」夠甜夠嗲

  1960年5月是傅錦華命運的重大轉折點。因為她的歌喉讓中國的電影多了—部曠世經典。她和蔡秀英等人一起到長春為電影《劉三姐》配音。

  當時傅錦華一亮嗓子就讓大家嚇了一跳,她的聲音甜美婉轉又帶有山野的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對雷振邦的作曲增加了許多很有特色的裝飾音,讓歌曲更加美麗動聽,富有旋律感。於是,為電影《劉三姐》配音的重任落在傅錦華身上。「讓傅錦華唱《劉三姐》非常合適,因為她的聲音夠甜,夠嗲,夠野,與『劉三姐』這個壯鄉妹子甜美、有個性的形象非常吻合。」龍傑鋒回憶說。

  傅錦華人生的第三個輝煌是她在彩調戲《三朵小紅花》中扮演「媽媽」的角色,後來該戲被改編成電影,再次紅遍大江南北。

  對彩調發展了如指掌的龍傑鋒如此評價傅錦華的表演,「她在近60年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60多個藝術形象,可以說演什麼像什麼,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廣西演員至今無人能超越她」。他僅舉一例就說明了他的觀點,「當年傅錦華也曾經演出李雙雙一角,《李雙雙》的編劇李準都讚嘆,如果早知道傅錦華的演技這麼好,可能都會改變主意,讓傅錦華來試一下」。

  傅錦華嗓子無法複製,堪稱「好聲音」

  徐峻泰是當年電影《劉三姐》裡「李秀才」的扮演者。他說,由於自己在電影裡有角色,因此對劉三姐的歌聲是反覆地聽,但是劉三姐的歌總是百聽不厭。它反映了壯鄉人民豐富的文化特徵,折射出廣西人民深厚的情感,應該成為廣西地域文化的象徵。而不誇張地說,傅錦華應該是地域文化的一面旗幟,—個標誌。

  很多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傅錦華的聲音無法複製,堪稱時代的「好聲音」。「傅錦華的聲音太有特點,代表了南方山村姑娘的聲音。這種聲音可遇不可求。直到今天這聲音依舊美妙動聽。廣西彩調團排練新版歌舞劇《劉三姐》,我們都邀請傅錦華來出任顧問和指導。」龍傑鋒說。

  五代「劉三姐」接棒壯鄉「好聲音」

  50多年來,廣西五代劉三姐不斷接棒壯鄉「好聲音」,她們皆有風骨獨成一統。有專家對幾代劉三姐進行了歸納:果斷機智傅錦華,魅力永在馬若雲,歌聲甜美唐佩珠,清麗脫俗黃婉秋,第三代劉三姐周瑾,第四代劉三姐吳似梅各具特色,媚與美交融的第五代王予嘉。

  雖然,傅錦華離去,但是,壯鄉「好聲音」依舊接力下去。昨天,王予嘉回憶了和恩師傅錦華相處的日子。「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幫我摳戲,在一些細節上都會不斷提醒我。她會不斷地告訴我當年她是如何去演繹劉三姐的,可以說是做到了毫無保留。『劉三姐』是廣西的民族品牌,我們一定要將這個品牌傳承下去。」

  專家希望為藝術大師設立紀念館

  隨著藝術大師的老去或者離世,對藝術大師的尊重和保護成為圈內議論話題。廣西作家胡紅一就針對傅錦華離世一事在微博表示,「這個喧囂時代 ,是否欠那一代藝術家太多」。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當年的藝術大師為人們奉獻太多,相對於當下的一些所謂的藝人,這些藝人的貢獻就沒什麼好提的了。但當年的藝術大師為我們這個時代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財富,社會如何尊重和保護這些藝術大師成為值得重視的話題。

  胡紅一說,一些藝術大師生前得不到重視和保護,隨著這些大師的離去,這些精神財富也可能消失在這個世界,這樣的後果相當可怕。應該通過建立紀念館等形式來傳承這些即將面臨消失的文化財富。「陽太陽離世後修建了紀念館,類似傅錦華這樣不可複製的大師,也應該為他們修建紀念館,在館裡同時可以向社會呈現彩調這門藝術,這也算是活著的人對後人的一種交代。」胡紅一說。

  記者後記

  我所看見的傅錦華的四次流淚

  如果,一個成年人落淚了,說明他(她)內心有喜悅或者苦悶。我在採訪傅錦華的過程中,見過她四次落淚。這四次無聲的落淚裡,你可以看到一個彩調人一生行走的堅韌與不棄。

  前三次都是在2005年,地點在廣西彩調團的小排練場。那年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當代中國電影音樂慶典」中,傅錦華榮獲「當代中國電影歌曲(《劉三姐》)優秀演唱獎」的殊榮,於是廣西彩調團為她舉行一個很簡約的慶祝儀式。在這個儀式上。老人三度灑淚。第一次,她說到,45年了,我以為人家都把我遺忘在哪個角落了。我參加了幾十個戲超過3000場的演出,沒有獲得過特別的大獎。今天忽然得了獎,真的「喜出望外」。說著說著眼淚就流淌出來。這是老人高興的眼淚,讓它歡樂地流吧。

  第二次,在說到自己進彩調團將近50年,而明年廣西彩調團就成立50周年了。與彩調團同生長共命運,一天也沒有挪窩。她說:「我太愛這個事業了。」眼淚再次從老人眼角流出。能在喧囂的塵世中抵抗各種誘惑,如此漫長地堅守自己的理想,眼淚說明了一切。這是執著的眼淚,讓它自豪地流吧。

  第三次,在說到自己「文革」時受到的家庭磨難和種種委屈,老人落淚了。在扭曲的年代裡,心靈的創傷誰來治療?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老人,你就盡情地哭一次吧,這是你自由的眼淚,讓它灑脫地流吧。

  第四次落淚則是在2008年,當年傅錦華還入選了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但是,身體不佳的她已經病了,住進了醫院,於是幾代劉三姐一起相約去看老人。本來看著大家來了很開心的傅錦華突然就流淚了。

  一邊的女兒還說,「媽媽堅強點」。其實,老人怎麼不堅強呢?幾十年的風雨都挺過來了,或許是看見彩調後繼有人,老人動了感觸,這是欣慰的淚水,就讓它幸福地流吧。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有時候,我們還真希望,天堂中也有璀璨的舞臺來源:南寧晚報,在那,傅錦華依舊光彩照人,在笑聲和淚水中動情地唱著《劉三姐》,因為無論在哪裡,她都離不開它了。

來源:南寧晚報

相關焦點

  • "劉三姐"傅錦華去世 曾為電影《劉三姐》配唱(圖)-廣西新聞網
    2005年,崔永元曾隨電影《劉三姐》的導演蘇裡去探望傅錦華。2月4日上午10時30分,傅錦華老師的追悼會在南寧舉行,她來自南寧、柳州、桂林、融安等地的200多位親友、同事、學生一起,送別這位唱了一輩子彩調,影響了幾代調子人的「劉三姐」。迴旋在追悼會現場的,是她生前演唱過無數遍的歌曲《藤纏樹》。
  • 「劉三姐」傅錦華:從主角淪為配唱,卻是因為被嫌棄不上鏡?
    在主角選角時,曾有廣西盛名一時的"劉三姐"傅錦華,但是卻被作為一個配唱,最後無緣登上熒幕。 很多人都為之感到遺憾,用蘇東坡的話來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是如此的大起大落,但傅錦華的人生經歷,則向我們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才是屬於她一生中最不朽的閃光點。
  • 傅錦華因不上鏡錯失了「劉三姐」,從主角落到配唱,40歲才終圓夢
    01提到傅錦華很多人都覺得十分陌生,但其實她在選角之前,從小就會唱「劉三姐」,也是廣西最出名的「劉三姐」扮演者。出生在廣西融安縣的傅錦華,家中長輩都對戲曲十分感興趣,受到藝術薰陶的她也從小便學著唱「劉三姐」,甚至會跟著父母去表演,從小她便十分受歡迎。
  • 傅錦華配唱「劉三姐」,創香港400萬票房,40歲圓夢出演卻不盡人意
    其中也包括了後來競爭《劉三姐》主角的傅錦華,還有黃婉秋各自的劇團。在這後來,當時的長春電影打算拍《劉三姐》。當時的廣西,也正在大力打造"劉三姐"品牌形象。而作為眾多扮演者之一的傅錦華,更是憑藉實力,以競爭者的身份打敗了無數的對手,更令同臺競技的對手感到佩服。
  • 比美輸給黃婉秋,卻甘願做綠葉陪唱劉三姐,傅錦華如今近況如果
    這是電影《劉三姐》中的插曲《世上只有藤纏樹》,很多人都以為是「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唱的,但是實際上卻是與「劉三姐」失之交臂的傅錦華演唱的歌曲。011938年12月29日傅錦華出生在廣西融安常盛街的一個普通家庭,她的父母都喜歡唱戲,母親更是天生的好嗓子,從小就愛教傅錦華唱歌。
  • 另一版本的《劉三姐》感受非遺魅力 主演傅錦華和黃婉秋有何不同
    而影片中扮演劉三姐的黃婉秋,也因為此片而一炮而紅,成為了紅到發紫的大明星,和幾代人心中的偶像和女神,個人的成長軌跡,也發生了轉變。所以她一生,都非常感謝《劉三姐》這部電影,給自己帶來的好運。但各位知道嗎?《劉三姐》這部電影最初的女主角人選,並不是黃婉秋,而是有三位候選人。一個是廣西彩調劇團的傅錦華,一個是廣西桂劇團的尹羲,另一個是廣西話劇團的黃小曼。
  • 「劉三姐」黃婉秋因「撿漏」成名,而「原配」傅錦華卻不配入鏡
    俗話說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清水秀,寧靜綠色的環境非常令人嚮往,是閒暇時間人們遊玩的好去處。 但除此之外,廣西其他城市的風光也非常的優美,尤其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文化非常的有意思。其中讓小編對廣西印象深刻的地方卻是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劉三姐》。
  • 1961年版劉三姐扮演者不是黃婉秋?電影劉三姐主演後來如何?
    裡面的大部分臺詞不是用說的方式念白,而是用唱的方式來表現出來。既然是壯地的山歌,那就決定了演員要有一定的歌唱基礎,再加上這部電影雖然取材壯族民間故事,但是卻面向全國上映,這就決定了劉三姐的演員的口音裡不能帶有方言。
  • 電影《劉三姐》60年後演員現狀:女主角健在,八位演員已離世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1960年的國產電影《劉三姐》,是我國第一部音樂故事片。電影由蘇裡指導,黃婉秋、劉世龍等主演。電影拍攝於廣西桂林陽朔的灕江,那裡風景秀麗,配上優美的旋律,令人心曠神怡。目前她擔任廣西自治區文聯副主席,成立了一個劉三姐藝術團,繼續為國家的文化事業做著貢獻。實際上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這個人物的成功,除了黃婉秋的表演外,還離不開兩位幕後的演員。她們分別是為劉三姐擔任配唱的演員傅錦華和為劉三姐擔任配音的演員張桂蘭。
  • 電影《劉三姐》故事,主角背後另有高人,喬羽躺槍惹上官司
    二、主演難定,一波三折電影《劉三姐》的主演最容易定也最難定,容易是因為當時由於廣西文藝匯演冒出來上百個劉三姐可以選擇,但是想找出一位各方面都適合電影的主演又特別難。對於劉三姐的人選,廣西方面強調必須是廣西籍的演員,其他都好說。
  • 《劉三姐》:除了主演黃婉秋,「劉三姐」的背後到底有幾個替身?
    《劉三姐》1961年在全國公映後,連續兩年影院上座率保持在200%以上,這意味著有一部分觀眾是站著看的,可見它的火爆程度。這部電影更在風靡東南亞各個國家,在馬來西亞,《劉三姐》當年被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新加坡,一次上映120天,在當時是破了電影放映時間的世界紀錄的。
  • 還記得《劉三姐》嗎?扮演劉三姐的黃婉秋的傳奇經歷也很吸引人
    果然,黃婉秋塑造出光彩照人的歌仙劉三姐,她的聰慧,她的潑辣,她的嫉惡如仇,她與阿牛哥的愛情都是那麼動人。尤其是電影裡的歌曲,更是優美動聽,再加上桂林風光,電影很快火爆全國。人人看《劉三姐》人人唱《劉三姐》。17歲的女孩子黃婉秋一下就走紅了。主演《青春之歌》成名的謝芳都比她們大。
  • 難忘《劉三姐》,59年歲月流逝,如今主演只有他兩人健在,好無奈
    飾演劉三姐哥哥劉二的演員是梁音,他1926年9月26日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代表作品有《冰山上的來客》《劉三姐》《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三進山城》等。《劉三姐》中他飾演的哥哥總擔心妹妹受到財主的迫害,一直想阻止三姐繼續唱山歌。2015年1月26日凌晨,梁音因心率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老漁夫即阿牛爹由張巨光飾演。
  • 76歲黃婉秋近照曝光,17歲與「歌仙」結緣,一門三代「劉三姐」
    No.1剛剛過去的12月1日,是電影《劉三姐》的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黃婉秋76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黃婉秋老師生日快樂!11月24日晚,央視在CCTV-4中文國際頻道播出了《中國地名大會》節目,其中介紹了電影《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以及《劉三姐》的故事。從黃婉秋的照片看,別看老人已經76歲了,但風採依舊,知性依舊。
  • 人人都知道《劉三姐》的扮演者,卻少數人知道背後真正的音樂人!
    哈嘍,大家好,說到壯族的民間傳說人物,大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劉三姐」了。劉三姐是古代民間傳說的歌手,她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的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 記得《劉三姐》舟妹嗎?黃婉秋大紅,她卻渺無音訊,近況讓人高興
    No.1最近幾天連續寫了幾篇有關電影《劉三姐》的文章,有朋友問,因為一部《劉三姐》,黃婉秋大紅,可飾演阿牛妹妹「舟妹」的張文君近二三十年卻毫無消息,人間蒸發了一般,他不知道張文君去了哪裡?不光這位朋友不知道「舟妹」的消息,就連「三姐」也不知道。
  • 59年來,靠著「撿漏」劉三姐吃了一輩子的黃婉秋,近況如何?
    ——蘇軾《水調歌頭》 「劉三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是廣西最美女性的經典代表。當年影視劇《劉三姐》推出後,以「景美、人美、歌美」的這一特色,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使得劉三姐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女神」。說到劉三姐,不得不提她的飾演者「黃婉秋」,她仿佛就是「劉三姐」的本人,樸實率真、甜美清純、嬌俏可愛的模樣,將這一角色表現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 黃婉秋:靠演「劉三姐」一舉成名,曾嫁給小6歲的丈夫,如今怎樣
    一、《劉三姐》的故事 說到《劉三姐》我們就會想起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電影《劉三姐》是根據廣西壯族民間傳說「劉三姐」改編而成。民間傳說中的劉三姐是位「歌仙」,公元 618年出生在天河縣下裡的藍靛村,是一位「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的「歌手」。
  • [廣西這一天]第五期:這一天,「劉三姐」出道實力圈粉,50多年來一直...
    「壯族三月三」假期已結束,但「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還在持續,「劉三姐」的歌聲仍然在我們耳邊縈繞。「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咧/不怕灘險灣又多……」每當那令人熟悉的旋律響起時,總是能勾起幾代人的許多美好回憶。那麼作為三姐粉絲的你們,你知道三姐的形象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嗎?她的故事原型又是怎樣的呢?又有誰演繹過劉三姐?
  • 黃婉秋:「撿漏」劉三姐成名,嫁小6歲老公,如今77歲過得怎麼樣?
    隨著時代的進步,流行歌曲也越來越多。說到這個山歌啊,那不得不說下這個最經典的《劉三姐》了。"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扮演劉三姐的黃婉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呀,這首歌的演唱者是傅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