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全國十大古都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因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位列中國9大國家中心城市,更是當下中國的「網紅城市」。那成都因何而紅?或許評判一處美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頭好」,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緣由,也許是因為名字,也許是因為緣分,也許是心情。因此在這裡介紹這些「網紅」就不分先後排名,按首字母順序讓他們次第亮相吧。
B:白鹿音樂小鎮
白鹿音樂小鎮
白鹿音樂小鎮位於彭鎮白鹿場,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自然風景優美、生態環境良好、文化底蘊厚重,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在此建造的培養高級神哲人員的領報修院(也稱上書院,今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印證了白鹿鎮中法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在「5.12」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小鎮建設充分體現中法文化交融元素,打造了國內唯一的獨具風格的「中法風情小鎮」。
C: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入口場景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位於成都市成華區熊貓大道1375號,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基地內完全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活環境,建有湖泊、溪流、竹林、草坪等,共飼養100 多隻大熊貓。基地內建有大熊貓博物館,可在裡面熊貓國郵政局寄出蓋有熊貓郵戳的明信片,還可在電影院看有關大熊貓的紀錄片。除大熊貓外,還可以看到黑頸鶴、孔雀、鷺鷥等小動物。
D1:大慈茶社
大慈茶社露天場景
「大慈茶社」是成都的傳統老字號茶社,茶館開設在大慈寺內,每天還有素齋、小吃供應,大致有豆花飯、涼粉涼麵、各類當季小菜。
D2:東郊記憶音樂公園
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夜景
東郊記憶音樂公園,位於成華區二環東外側建設南支路4號,是原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 是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園區、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名單。
D3:道明竹藝村
道明竹藝村竹藝博物館
道明竹藝村位於崇州市道明鎮,因「道明竹編」更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的特產,同時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故竹藝村便是以竹編藝術品為生的網紅藝術村落。其坐落於張三丰道場的無根山腳下,擁有綠蔭如海的竹林,清澈不竭的山泉,種滿瓜果蔬菜的菜畦,以及散落在林間的川西民居這裡可賞鄉村田園美景,可品地道鄉村美食,這些都無不吸引著遊人前來打卡。
F1:府河攝影公園
府河音樂公園入口場景
府河攝影公園位於成都市金牛區三環路北一段至中環路金府段,佔地約117畝,以「攝影」、「花卉」為主題,分別以「童夢花園」、「活力大草坪」、「風情花院」、「河風依依」、「金色幽谷」5個不同風格配搭的園中園分別呈現,形成「四季有景,生態攝影」的生態綠色景觀。
F2:芳華微馬運動公園
芳華微馬運動公園入口場景
芳華微馬運動公園位於成都市新都區,曾經舉行過新都芳華半程馬拉松賽活動。公園將鄉村林盤、院落、荷塘、溝渠等田園景觀進行串聯,公園把「運動+賞花+鄉村旅遊」等眾多元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設集馬拉松訓練賽事、青少年素質訓練基地、鄉村觀光旅遊、中醫健康養生、本土特色品牌推廣等於一體的田園小鎮。
F3:沸騰小鎮
沸騰小鎮船上火鍋場景
沸騰小鎮位於成都城北三河街道錦城綠道旁,綠道從莊園穿插而過,星羅密布的各式火鍋散布水陸之間,在亭臺間、水面上,詮釋成都火鍋文化、休閒文化的浪漫與創意。其中的瑪歌莊園因樹上火鍋、船上火鍋、歌舞表演等,讓這裡在成為了抖音上的網紅。
G:觀音閣老茶館
觀音閣老茶館老虎灶一角
觀音閣老茶館位於成都雙流區彭鎮楊柳河畔,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茶館,是遠近聞名的攝影聖地,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拍客前來攝影。老茶館現已被列為成都第五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H:黃龍溪.歡樂田園
黃龍溪歡樂田園入口場景
黃龍溪.歡樂田園位於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旁 ,是由華僑城西部集團投資打造的現代農業創意博覽園區。園區內有川江草海、錦城花島、古佛花溪、武陽茶谷、七彩森林、大河梯田、鹿溪牧場七大主題區域。涵蓋了不同場景的 40餘個田園旅遊項目,遊客進入園區就能體會到獨特的川西田園畫風。
J1:錦城湖公園
錦城湖公園鳥瞰圖
錦城湖公園位於益州大道的錦悅西路口,繞城高速兩側各500米範圍及周邊7大楔形地塊,佔地2400畝,其中水域面積1000畝,綠地和園區建築1400畝,是成都市環市區六個溼地公園之一。公園由4個湖區構成,湖邊植被蔥蘢、曲徑通幽。
J2:錦江江灘公園
錦江江灘公園水景
江灘公園作為錦江公園重要節點之一,成為「尋找100個最潮玩綠道文化旅遊創意地標」之「公園成都」地標。濱水沿江、開闊自然、設施齊全、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的多元化公園空間,呈現出多元的生活場景和獨特的綠道景觀,讓江灘公園早已成為成都高新區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
J3:江家藝苑
江家藝苑馬賽克藝術運動場景
江家藝苑位於錦城綠道成自瀘與成龍大道之間的三聖鄉片區,是一個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園區,也是一個以科普教育為載體的K12主題樂園。「這裡融入了景觀農田、花海、湖泊、林盤等依託生態本底而造的景點,有成都市內最大的草坪和難得一見的城市天際線。
K1: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街景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K2:空港花田
空港花田遊人視角
空港花田位於機場跑道下降通道限高區域,花田橫跨雙流牧華路,「採取「自然生態本底+熊貓農業景觀+健康綠道風光」方式,大面積種植莜麥牧草形成「大地綠毯」,分區輪作油菜、向日葵形成「熊貓景觀」。
L1: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
丹景臺夜景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位於成都高新東區龍泉山脈丹景山山脊的最高處。其螺旋向上的棧道和圓形曲線,從空中俯瞰,形似太陽神鳥。沿著螺旋木道走上觀景平臺,開闊的景致與微風一同襲來。極目遠眺,能看到完整的三岔湖,湖面靜謐卻百島林立,鑲嵌在綠意盎然的廣袤土地上。
L2:露天音樂公園
露天音樂公園夜景
露天音樂公園位於成都北部新城。作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範圍頂級的露天音樂演藝場地和城市音樂主題公園,不僅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全景聲半露天半室內雙面劇場,還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特效聲景觀公園。5個露天劇場,以琴、石、森、風和水命名,極具文化特色。
L3:魯家灘運動公園
魯家灘運動公園鳥瞰圖
魯家灘運動公園位於成都溫江區和盛鎮臨江村,是溫江區唯一一片自然形成的開闊水面。走進魯家灘溼地公園,綠道穿梭其間,湖面波光粼粼,四周綠色蔥蘢,是一個集生態保護、文化展示、休閒遊憩為一體的綜合型溼地公園。
M1:漫花莊園
漫花莊園局部場景
漫花莊園位於「中國香城」新都區蜀龍大道,距離全國聞名的大熊貓基地景區僅3公裡。景區佔地600餘畝,接待面積30萬平方米。漫花莊園以「樂享花生活」為主題,藝術化地布局了能量花塔、九曲花海、牡丹園、玫瑰園等二十多個特色景點,是成都近郊特色鮮明、功能複合、形態鮮明、規模較大的休閒賞花目的地。
M2:明月村
明月村鳥瞰圖
明月村距離成都 90 公裡,屬於蒲江縣甘溪鎮,因為這裡有一口「活著的邛窯」―― 明月窯,從而蛻變為「明月國際陶藝村」。這裡可以小住,可以當天來回。明月村柏油路乾淨平坦,兩旁竹林掩映,屋舍儼然,院落裡常有三五閒散雞鴨,夜間蛙聲一片,清晨鳥鳴清靈,足以滿足人們對鄉村的浪漫想像。
M3:猛追灣市民休閒街區
猛追灣市民文化休閒街區一景
猛追灣市民休閒街區位於天府熊貓塔至東風大橋橋頭之間,猛追灣下灣區新的一街、一坊、三巷,通過工業文明元素融合現代設計手法,以「老東郊」工業文明標誌事件為時間軸,穿插體現工業文明背後社會生活縮影的8個場景,呈現出「煙火人間三千年、成都上下猛追灣」的時尚新魅力。
N:泥巴沱森林公園
泥巴沱森林公園入口場景
毗河綠道·泥巴沱森林公園,位於新都區城南三公裡外的毗河南岸,堪稱「新都綠肺」,整個公園著力保持植物群落的原始狀態,輔以具有自我淨化功能的湖泊溼地以及道路橋梁、體育休憩等基礎設施,建設了泡泡營地、棧道、趣重力樂園等遊憩領地,這裡讓森林公園真正成為城市綠肺。
Q:七裡詩鄉
七裡詩鄉鳥瞰圖
七裡詩鄉位於成青路旁,作為柳街鎮全新打造的鄉遊景點,七裡詩鄉可是囊括了金龍、七裡兩大社區,5700餘畝土地。10公裡左右的田園綠道,將川西林盤、現代大地景觀、民宿農莊、特色美食等連接起來,讓小夥伴們找回失落已久的鄉愁記憶。
R:人民公園鶴鳴茶社
鶴鳴茶社入口場景
鶴鳴茶社是由大邑龔姓人家於上世紀20年代初所建,是民國時期少城公園內六大茶館之首,而現在是成都主城區所有茶館中歷史最悠的茶館。
T1:天府童村
天府童村鳥瞰圖
天府童村位於白沙街道茅香村和梅家村,項目結合「特色鎮+川西林盤+田園綜合體」規劃思路,實行整體規劃、分期實施,通過植入「農業+教育+X」的新經濟產業業態,採用「整田、理水、育林、改院」重塑川西田園風光,打造美麗休閒的鄉村田園公園場景。一期位於茅香村,佔地約2500畝,打造以親子教育、自然課堂為主的旅遊網紅聚集地。
T2:天府智慧之環
天府智慧之環水景視覺
天府智慧之環作為成都天府新區日前發布的十大消費場景之一,在興隆湖畔西南方的一個緩坡上,遠遠就能看到這座莫比烏斯環形的建築。紅色步道是整個智慧之環最出彩的部分,屋頂和立面均為曲線形設計,屋頂為金屬曲面,由15200片鋁板拼接而成,立面為玻璃曲面,共計700塊玻璃,6000平方米,線條流暢,在形體上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人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的綠化景觀,同時也能在這裡運動、散步、聊天……景觀環抱建築,建築環抱景觀,人的活動與環境融為一體。
W1:五岔子大橋
五岔子大橋夕陽效果
五岔子大橋位於成都市高新區南部園區府河沿線,沿公濟橋路東西方向走向,與府河正交,在新會展中心以東,橫跨錦江,西連紅星路南延線,接入江灘公園,向東跨越熊家橋路,連中和老城區。橋體被上下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坡度適宜,是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的橋體;副橋在下,有觀河的環繞式劇院臺階,為成都市民提供別樣的停留體驗。
W2:文殊院
文殊院銀杏樹景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1] 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中國長江上下遊四大禪林之首,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於一體的佛教聖地。
X:興隆湖
興隆湖湖景
興隆湖位於成都科學城,鹿溪河生態溼地內,屬都江堰水系府河左岸支流。4500畝溼地水域,超1000萬立方米蓄水,水質達「歐洲藍」標準,被稱為天府新區的「城市綠心」。國際半程馬拉松、全國健身達人賽等眾多重大賽事活動在此舉辦,已然成為成都城南的網紅打卡聖地。
Y:小魚洞.魚鳧溼地公園
魚鳧溼地公園泡泡帳篷酒店
魚鳧溼地公園位於彭州市小魚洞鎮江橋村,是集田園觀光、農事體驗、民俗遊戲、鄉村會議、特色民宿、生態露營於一體的河谷景觀目的地。
成都,作為「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不想走,是因為他的美,他的景,還有這個城市的氣質和風度。而這些美和景,這些氣質和風度,都散落在成都的街道上,徜徉在成都平原的山水林盤間,流連於成都的美食和茶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