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須鯰魚可以長到3米長,嚴重破壞生態

2021-01-19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產於東歐的六須鯰魚可以長到3米長。

攝影:STEPHANE GRANZOTTO / NPL / MINDEN PICTURES

撰文:STEFAN LOVGREN

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比的一座中世紀橋上,Frédéric Santoul第一次目睹了歐洲最大的淡水魚進食時的畫面。

在下面塔恩河裡的一個小島上,鴿子在四處閒逛,絲毫沒有注意到一群六須鯰魚正在岸邊遊動。突然,一條鯰魚跳出水面,飛上了陸地,抓住了一隻鴿子,霎時間羽毛紛飛,然後它叼著一隻鴿子回到了水裡。

「我知道虎鯨會把自己拋上海灘(捕捉海豹),但我從未見過魚類有這樣的行為。」土魯斯大學的魚類生態學家Santoul說,他整個夏天都在記錄這一現象。

當時大約是十年前,西歐對六須鯰魚(也被稱為歐洲巨鯰)知之甚少,這種魚在上世紀70年代由垂釣者引入。它可以長到3米長,重達270多公斤,原產於東歐,後來擴散到西歐和南歐的至少10個國家。

在其原生棲息地,六須鯰魚並不是一個問題物種。那裡的魚類幾十年來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量,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其他本地魚類遭到過度捕食。

但在其最新入侵的河流中,六須鯰魚的目標是瀕危的、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洄遊魚類,如西鯡和大西洋鮭,它們在歐洲的數量已經大幅下降,Santoul說。

他擔心這一種捕食者可能會使許多西歐本土魚類滅絕,從根本上改變河流的生態系統,而歐洲的河流生態系統在水壩、水汙染和過度捕撈的影響下已經十分脆弱。

Santoul警告說:「這些因素的累積效應可能會導致魚類數量在未來10年內暴跌。」

巨人的盛宴

1974年,一名德國垂釣者在西班牙埃布羅河放生了幾千條六須鯰魚。其他垂釣者也想釣到這種大魚,於是在其他國家的河流中做了同樣的事情,從那開始,這一物種開始大量繁殖。

像許多入侵物種一樣,六須鯰魚在被人類改變的河流中茁壯成長,而本地物種則因不習慣那裡的高水溫和低氧水平而被趕走。這種鯰魚長得也很快,壽命很長(可能長達80年),而且很容易繁殖,雌性鯰魚一次能產下幾十萬枚卵。

六須鯰魚在塔恩河中的一個小島旁巡遊,準備抓住毫無防備的鴿子。

攝影: REMI MASSON / NPL / MINDEN PICTURES

但它們最大的優勢可能是其強大的捕食技巧。像所有的鯰魚一樣,六須鯰魚感官也非常發達,尤其是在探測獵物振動方面。它們還有「適應新食物來源的驚人能力」,Santoul說道,他記錄了鯰魚如何捕食另一個入侵物種——亞洲蛤蜊。

鯰魚的主要目標是洄遊魚類,它們從海洋進入河流產卵,例如很少有捕食者獵捕的大西洋鮭;在歐洲瀕臨滅絕的七鰓鰻;以及具有商業價值的海產品西鯡。

它們還採取了在其原生地沒有觀察到的新的捕食策略,比如從陸地上捕獵鴿子。

在法國的加隆河,鯰魚有時會在魚道內等待,誘捕並殺死洄遊過水電站的鮭魚。

根據2020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在同一條河流中,六須鯰魚學會了在夜間的河面上圍捕產卵的西鯡,此時這些魚兒正專注於進行求偶炫耀。一項對250多隻鯰魚胃部內容物的分析顯示,鯡魚佔了它們飲食的80%以上,這是「巨人的盛宴」。

「所有這些研究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六須鯰魚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重要的洄遊魚類,」Santoul說道。

但是,他補充說,鯰魚不會傷害人類。「它們對人類無害,還充滿好奇,你可以在河裡遊到它們身邊。」

巨型魚中的特例

大型入侵魚類破壞淡水生態系統的例子不勝枚舉:尼羅河尖吻鱸在20世紀60年代作為一種垂釣魚類被引入維多利亞湖和其他東非湖泊,到20世紀80年代,導致至少200種本地慈鯛魚類幾近滅絕。

然而,由於受到入侵物種、棲息地喪失和過度捕撈的威脅,大型淡水魚的數量一般都在減少。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自1970年以來,這些通常被稱為「巨型魚」的物種在全球範圍內數量下降了94%,令人震驚。

在其適應和傳播能力方面,「六須鯰魚確實是巨型魚中的一個例外,」國家地理探險家、內華達大學裡諾分校的魚類生物學家Zeb Hogan說,他創立了巨型魚保護項目(Megafishes Project),並研究了東南亞湄公河地區許多最瀕危的大型淡水魚。

Hogan表示,總的來說,淡水生態系統是世界上受威脅程度最大的,外來物種的引入被認為是一個主要原因。

向上遊擴散

科學家們稱,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變化,包括氣溫升高和降水模式的變化,可能會為六須鯰魚的傳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專門研究入侵物種的魚類生態學家Rob Britton表示:「氣候變化對物種的影響不同,與本地物種相比,一些外來物種可能會有更大的分布收益。」

有證據表明,六須鯰魚每年需要至少20℃ 的水溫來產卵,隨著比利時和荷蘭水域變暖,它們開始在以前無魚出現的河流中繁殖,Santoul說道。

他說,也有跡象表明,鯰魚在法國每年要產卵好幾次,因為那裡的河流有很長時間都處於溫暖狀態。

西班牙赫羅納大學的水生生態學家Emili Garcia-Berthou說,伊比利亞半島有40多種特有的淡水魚類,水生入侵者很可能已經消滅了其中的一種。

「我們預測,六須鯰魚在其最初進入的埃布羅河的主幹流中數量豐富,它們將向河流上遊大幅擴散。」

解決方案不足

環保人士稱,解決方案仍然匱乏。在西班牙和義大利,圍繞鯰魚的捕撈放生業務非常受歡迎,政府和漁業部門似乎沒有什麼興趣去清除這種魚。雖然這種魚在東歐經常被食用,但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地區,它們從未作為一種海產品流行起來。

Santoul強調說,歐洲國家需要更加緊密地合作,以保護淡水生態系統,並解決洄遊魚類面臨的威脅,如水壩。但目前還未就根除鯰魚出臺任何措施。

「我擔心的是這些遷徙物種在鯰魚到來之前就已經減少了,」 Santoul說。「如果歐洲不能團結起來協調保護計劃,那麼要拯救它們可能就太晚了。」

(譯者:陌上花開)

相關焦點

  • 歐洲泛濫的巨型鯰魚,身長可達5米,網友:在中國一米難到
    ——《天堂電影院》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2字,閱讀約3分鐘其實,很多人都很關心動物。世界的精彩如果缺少生態的多樣性,真的會失去很多樂趣。一旦被淹,物種就會非常噁心,比如歐洲的「六須巨鯰魚」。很多人喜歡奇怪的東西,大魚也一樣。甚至很多釣魚愛好者都喜歡攻擊這種大魚。如果是這樣,也許這條歐洲巨型鯰魚很適合你。巨型鯰魚在世界上留下了許多傳說。它們體型巨大,生性殘忍兇猛,但許多種類的巨型鯰魚已經瀕臨滅絕。例如,湄公河中的巨型鯰魚已經成為極其危險的物種。
  • 【大廚菜品】鯰魚飄香
    嘴上共4根鬍鬚,上長下短,肉食性,多為野生,對水質要求不高,可人工養殖。生長速度較快,某些品種能長到很大。  大口鯰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鯰科-鯰屬-大嘴鯰種。外貌與鯰魚相似,也是4根須,但口奇大,個體也較鯰魚大很多。
  • 大叔在激流中釣到的這條鯰魚有點不一樣,肥碩的肚子,長著長鬍子
    我們這些釣魚人也從那寒冬封杆的痛苦中甦醒了,嘉陵江上遊水流湍急,可達到每秒6~7米,甚至可以聽到激流的譁譁聲,站在水邊,都有一種被帶著往前衝的感覺。釣魚的是一四十歲左右的男子,面容黝黑,兩眼炯炯有神。不遠處魚護已經下了水,有戲。
  • 這些長個跟鯰魚一樣品種,價格卻相差甚遠,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鯰魚,俗稱「鯰魚」,鯰魚,屬於脊索綱,鯰屬,鯰科,是比較獨立的一種魚類,主要特徵就是均依靠觸鬚感知覓食,無鱗,分泌粘液。四川和重慶地區稱「土鯰」、「鯰巴郎」。現存的鯰魚大約有2500種,分別屬於30個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中,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 很難釣到野生大鯰魚?那是你不了解鯰魚
    鯰魚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魚,吃起來刺少肉嫩,特別是小孩更喜歡。但大多數釣友想釣鯰魚卻很難釣到,並不是因為鯰魚數量少,而是我們不了解鯰魚,我經常釣鯰魚,釣起來最大的46斤,七八斤十來斤的經常釣到,今天就根據個人經驗,和釣友們一起分享如何釣鯰魚。
  • 冠頭嶺一條長3米重30公斤大蟒蛇,遭山火燒傷,終因傷勢過重死亡
    隨著炎熱又乾燥夏季的到來,也是山火頻繁的季節,山火會燒毀燒傷大量動植物,會破壞生態,汙染環境等災害。近日在廣西北海冠頭嶺海城區地角林區發生森林火災,經各部門協力奮戰,火災迅速被成功撲滅,而在這場山火中,有人在一個燒焦的土坑中,發現一條長達3米的大蟒蛇遭山火襲擊燒傷,最終因傷勢過重死亡。
  • 從科學的角度看,鯰魚真的是最髒的魚嗎?
    不同的鯰魚體型差距較大,就目前來看,世界上最大的鯰魚是六須鯰的一種,它就是湄公河巨鯰,早在2005年,泰國的漁民在湄公河上就捕撈到過一條重達293公斤,長2.7米的湄公河巨鯰,這是一種連狗都能吞下的巨型鯰魚。而最小的鯰魚是生活在南美洲的寄生鯰魚,它的成年體長平均都在1釐米以下。
  • 農村原生態自然環境遭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然而......
    二、古樹樹種相對比較單一。七、古樹中的樹中長樹的奇特現象突出,而從古樹中生長出來的不是原古樹的樹種。但是建國後的幾個時期,森林砍伐和破壞現象十分嚴重,一是「大躍進」時期,二是文革時期,三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幾個時期或是毀林開荒,開墾田地,或是為大煉鋼鐵砍樹做冶煉燃料,或是因村裡財政困難,砍樹為集體創收,為支付村幹部工資。改革開放初期的七八十年代,由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山林也分到戶,但是法律不健全,農戶大量砍伐樹木出售以改善家庭經濟境況。另外,大量盜伐森林也加劇了古樹數量的減少。
  • 和鯰魚有六大區別!
    2、鮰魚的身體呈紡錘形,體表光滑無鱗,吻尖而長,口呈新月形,須4對,眼小,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3、鮰魚屬兇猛肉食性底層魚類,一般生活在水體的底層,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它喜夜晚捕食,幼魚以浮遊類、毛翅類、雙翅類等的幼蟲為食,成魚完全以魚為食,食物缺乏時相互殘食。
  • 全球捕獲到的最大獵物,兩米長的非洲虎魚,你們見過嗎?
    全球捕獲到的最大獵物,兩米長的非洲虎魚,你們見過嗎?人人都夢想能釣到一隻真正的大魚,不過在這些釣到大魚的人們之間,有些人實在是過於幸運,讓她們甚至在世界上名留青史,今天要來介紹全世界被捕獲到的頂級獵物們,舉行歐洲鯰魚,義大利漁夫達裡奧弗洛利和迪諾弗洛利亞下了捕獲到最大歐洲鯰魚的紀錄,而他們在義大利捕獲到的巨型歐洲鯰魚也不過是最近的事情。
  • 陝西擬對「社會信用」立法:嚴重破壞秦嶺生態環境列入嚴重失信
    包括食品藥品、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運輸、強制性產品認證等領域的嚴重失信行為;(二) 嚴重破壞秦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生態保護的行為。包括破壞植被、汙染水資源、破壞生物多樣性、違規進行開發建設等嚴重失信行為;(三) 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的行為。
  • 俗稱「面瓜魚」,最大可長到三百斤,過去江裡常見,如今快絕跡了
    導讀:俗稱「面瓜魚」,最大可長到三百斤,過去江裡常見,如今快絕跡了文/農夫也瘋狂農村裡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尤其是在以前更是流傳著很多嚇人的傳說。在以前將裡面有一種超級大魚,個頭最大可以長到300斤,它就是一種肉食性的魚類,專門喜歡吃各種魚類,堪稱是「水中一霸」。當時在江河裡面非常多,如今都快要絕跡了,這種魚就是「面瓜魚」,有些地方也叫它「吃人魚」。
  • 第一次釣上來長有八根鬍鬚的鯰魚,那麼這是土鯰還是埃及鯰呢?
    第一次釣上來長有八根鬍鬚的鯰魚,那麼這是土鯰還是埃及鯰呢? 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也是印象最為深刻的。
  • 平潭「礦疤」上長出生態公園
    此前,這4處廢棄礦山均已關閉近10年之久,未開展任何治理措施,礦山「掛白」明顯,視覺汙染嚴重。「我家離前進村採石場300米左右距離,每次一到大風天的時候,前進村採石場總是會揚起很大的灰塵,現在明顯感覺灰塵少了很多。」住在世界城五期的市民林炎欽說。
  • 兩米長湘江魚王被人釣起,是否放生引爭議
    如今確實看不到這般壯觀景象了,不過湘江裡也並非絕對沒有大魚,這不,近日就有為湖南釣魚愛好者,在湘江裡釣獲一條近兩米長的「銅頭魚」....體長180公分、103斤,這條湘江裡出水的銅頭魚,毫無疑問是「魚王」級別了。這兩天也是在許多湖南網友的朋友圈熱傳,尤其是一些垂釣愛好者,更是「羨慕嫉妒恨」,畢竟釣起如此魚王,絕對是垂釣愛好者的生涯巔峰了。
  • 國六金杯廂長3.4米冷藏車,容積9立方米技術參數介紹
    國六金杯廂長3.4米冷藏車整車型號JKC5031XLC-DV6HL2型冷藏車,底盤型號JKC1034DV6HL4,總質量(Kg):2995,額定載質量(Kg):1095,整備質量(Kg):1770,外形尺寸(mm):5775×1800×2630mm,貨廂尺寸(mm):3480×1620
  • 雞肝怎麼用,鯰魚才容易上鉤?
    二、鯰魚的習性鯰魚為羞光性魚類!因其其雙眼退化嚴重,所以視力較差,多喜歡黑暗僻陰的地方。生活於水域的下層,因鯰魚耐低氧,所以在水溶氧量偏低的時候也很少出現離底上浮現象。在晴天因為光照比較強烈,鯰魚多棲息於水底水草處、亂石堆、橋洞、樹洞、橋墩旁、水底溝坎下等陰暗水深的地方,很少外出覓食。到了夜晚光線變暗後會遊至近岸,尾隨小魚蝦之後進行偷襲覓食!
  • 這種魚長鬍子,壽命極長味道好,肉質鮮嫩市場供不應求
    很多男性都會留鬍子,不論是為了好看還是為了顯得成熟,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留鬍子,而在海裡遊的一種魚也是有鬍子的,它就是鯰魚。鯰魚和人類一樣,在嘴巴的兩邊各自有一條長長的大鬍子,它們真正的名字是須,這兩條須可是鯰魚必備的,幾乎每種類型的鯰魚都有須,而且是又長又粗的須。
  • 土鯰 大口鯰 鬍子鯰(塘鯴)和埃及塘鯴的區別 釣鯰魚的秘籍
    土鯰分布範圍較廣,在我國各大江河湖泊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土鯰屬於中下層魚類,土鯰有四根鬍鬚,僅有一對較長,身體大多呈土黃色,土鯰背鰭很小,臀鰭較長,尾鰭較小,生性兇猛,怕光,平時喜歡躲在洞裡面,以小魚、小蝦為食。釣土鯰的方法和釣黃骨魚類似,可以用蚯蚓、雞肝、鴨心、雞腸等腥味的內臟都可以釣到土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