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錚將消防元素巧妙融入閩南語說唱藝術
泉州網8月31日訊三尺講臺,一把摺扇,穿紅馬甲,宣傳防火,傳經送寶,他是深受閩南人喜愛的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講古」代表性傳承人張鐵錚,被閩南觀眾親切地稱為老鐵。講臺上的老鐵,將消防元素巧妙融入閩南語說唱藝術,用親切的家鄉話把消防故事說給群眾聽。
老鐵的父親是泉州消防剛成立時的第一批隊員,年幼的老鐵經常和母親一起參加父親組建的消防安全宣傳小分隊,走街串巷宣講消防知識。
1976年,成為人民教師的老鐵,更是以宣傳消防安全為己任。只要一有機會,一有合適的場所,他就在學校、班級以及朋友圈為防火安全做宣傳,並尋找實例,創作防火宣傳劇本。
1978年,他到德化工作。一店鋪發生火災,因農民不懂報警,也不懂得滅火,一整片店鋪被大火燒毀。事後,老鐵專門創作了答嘴古《防火小調》,並在夾克衣背面寫上「火警請撥119」的標語,到城關及各鄉鎮巡迴演出。該劇在參加「戴雲音樂會」時,被評為優秀創作獎和優秀演出獎,老鐵亦被評為「優秀防火宣傳員」。
2017年,泉州市消防支隊為老鐵頒發「泉州市消防宣傳公益大使」證書。自此,老鐵立足實際,將消防安全知識融入「閩南講古」的童謠、故事中,主動到消防隊與指戰員交流專業防火知識和技能,並針對不同的群體,編寫不同種類的消防故事,推廣消防安全理念。
為了給小朋友講好消防課,他每年走進全市各大中小學校開展講座,朗朗上口的《少兒消防安全》答嘴古,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消防知識。今年年初,結合疫情防控需求,老鐵根據市消防救援支隊整理的防疫期間消防安全提醒,改編創作閩南語版防疫防火答嘴古《戰疫》,並走街串巷開展消防宣傳。
「我是講古人,走到哪裡就把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到哪裡,也希望更多市民參與到消防安全宣傳的隊伍中。」在老鐵心中,有個夢想,就是盡力為更多的人講述消防故事,讓更多的人投身到消防公益中來,使廣大百姓的安全更加有保障,生活更加幸福。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