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的出現,會不會是大自然在修復生態平衡?

2020-12-14 騰訊網

病毒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名字雖然這樣叫,但並不是所有病毒都是殺手。比如受精卵發育到胚胎,胚胎漸漸成形的整個過程都離不開病毒的參與,也正是因為有了它們,才讓地球擁有著物種的多樣性。對於那些致命的病毒,從人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就是不好的病毒,但如果從自然界或者其它物種的角度出發呢?或許有著不用的定義。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這些病毒為何突然之間侵襲人類?

我認為我們跟病毒不是誰一定要戰勝誰的關係,因為地球是人類和多種生物共存的生態體系,人類已經走到了所有生物的最頂端,我們應該學會跟所有生物和平共處,如果要說誰是地球的主人,那病毒一定比我們更早。即便真的搞個你死我活,最終是病毒毀滅還是人類毀滅,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答案。

非典至今,對於這個病毒從哪裡來,它們最後去了哪裡,為什麼消失得如此之快,嚴格來說,目前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可以證實。那麼它的到來是偶然還是必然呢?

很多病毒實際上是存在種間屏障的,果子狸攜帶的冠狀病毒就是通過陰差陽錯的變異突破了種間屏障傳染給了人,這樣就產生了新型病毒。那麼為什麼以前沒有感染,而在今天感染了?當病毒肆虐的時候,為什麼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刻這樣侵襲人類?

那麼我們要想想工業時代的人類,對地球和其他動物造成了哪些影響。濫採亂伐,開礦,探險,如果吃動物是大自然的法則,可我們還要把很多野生動物也納入了食譜,絕大數物種的滅絕都是人類活動導致的,還有很多動物為了人類的觀賞被帶進了動物園和馬戲團,我們過分的侵犯本來屬於野生動物的領地。

在人類的角度看,我們是最頂級的物種,但在大自然的角度看,眾生都是平等的。從人類的角度我們把新型病毒稱之為惡魔;可站在大自然的角度,這些病毒存在的意義或許是用來修復和平衡生態的。

病毒來到地球上已經超過34億年,它們遍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我們來到地球,從農業社會開始算,最多也就1萬年,誰更有資格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誰應該對誰的棲息地更好的尊重?

我們不能什麼事情都從人類的角度出發,我們除了考慮人的倫理,也要考慮整體生態和動物界的倫理,不能因為我們的利益而讓很多野生動物無家可歸。

今天地球的總人口超過了75億,我們不斷地消耗地球上的資源,打擾著野生動物們的生活,地球的環境生態遭到破壞,地球物種多樣性的生態也在不斷減少,對於某一特定時間讓某些新型病毒陰差陽錯的出現,這會不會是大自然為了修復生態平衡而「故意」放出來的呢?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尋找出一條人類和自然界真正和諧相處之道,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選自《荒野發現》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病毒重構的世界⑥ 宋金波:大自然在說話
    相比之下死亡率更高但人類較了解的傳染病,如愛滋病,反而不會引發恐慌。病毒有變異,可也不是日新月異,這不符合它們的「根本利益」。很多時候,是人類的行為使新病原體的出現或「侵入」人類社會成為可能。這些行為,往往是「不走尋常路」,「不講規矩」的。與野生動物世界缺乏距離感是最常見的一種。
  • 病毒大亂鬥時代?英國變異病毒還沒有解決,南非又出現了新型變異
    南非地區對當地的毒株時間進行測序,發現和英國的新冠病毒幾乎是同一時期。至此,多個國家開始出現大範圍恐慌,並把南非航班第一時間拉黑。當時有人認為現在對倫敦的變異體研究尚且不透徹,更何況是南非出現的病毒;只知道南非地區確實有新的變異體出現,不知道和英國倫敦的是不是同一種。
  • 諾如病毒襲擊美國,感染者嘔吐腹瀉,會不會大面積爆發?
    都說2020年的開場很魔幻,這不,在中國被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困擾的同時,最近在美國,也爆發了一種叫做「諾如」的病毒。根據報導,發生的地點在美國的一個賭場內,超過200人被諾如病毒感染,都出現了嘔吐腹瀉的情況。那麼,諾如病毒究竟是什麼?它究竟有多可怕?未來會不會大面積爆發?
  •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滾動直播(點擊)  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播 最新感染人數通報  疑似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是多少?無症狀感染者是傳染源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第十三場疫情防控例行發布會,通報防控工作新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出席並圍繞疫情防控與治療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新型病毒席捲而來,各國再度拉響警報!
    都說禍不單行,新冠病毒還未徹底清除,一種高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再次在歐洲等國蔓延開來。據統計,這種新型禽流感病毒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一個地區蔓延到三個甚至多個地區,其感染性不低於新冠病毒。非但如此,這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同科幻電影中一次次變異,科學家們也束手無策,每一次變異都大大增加了蔓延的速度,英國多地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因病死亡事件,我國也開始岌岌可危。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擺脫困境,世界何時才能恢復往日的寧靜?根據英國天鵝救援組織表示,英國境內出現大量的天鵝無精打採,出現咳嗽等不良反應。
  • 在新冠病毒上汙名化中國,中國人民絕不會答應|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此前,當中國人民打響一場空前壯烈的抗「疫」阻擊戰時,就有幾家外媒用極其不妥當的辦法稱呼「新型冠狀病毒」。美國瓦爾特-瑞德陸軍醫院收治「西班牙流感」病患,此時病房開始採用簡單的隔離措施,護士也開始佩戴原始的醫用口罩其實,給病毒和疾病起名不慎,早就有前車之鑑。1918年3月4日,美國堪薩斯州一處軍營出現流感,接著西班牙、英國、中國都連續發生流感。當時顯現的只是一般感冒的症狀。
  • 番茄王國出現新型病毒,已證明人傳番茄,這次該怎麼辦?
    這種襲擊番茄王國的病毒似乎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法國的番茄出現了這種症狀以後,西、英、意三個位於歐洲的國家的番茄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番茄王國出現了這麼大的動蕩自然也驚動了熱愛番茄的人類,法國的生物學家組成小組開始了對患病番茄的診斷和治療,在診斷過程中,專家小組發現這是一種不簡單的病毒。
  • 新型病毒潛伏期達到24天,隔離期要延長嗎?聽聽鍾南山院士怎麼說
    新型病毒潛伏期達到24天,隔離期要延長嗎?聽聽鍾南山院士怎麼說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自己是整個自然界食物鏈的最頂端,可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又一次地提醒著我們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由於很多膽大包天的人員,非法獵殺野生動物,比如穿山甲,果子狸,野雞等等,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的一家海鮮市場爆發,因為前期人們的不在意以及鄰近過年的春運高峰期,導致這種病毒在短時間內被快速擴散到全國各個地區,截止到1月30號,全國各個省份都已經出現了感染患者,雖然武漢在1月23日選擇封城,可是之前已經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流散到了全國各地。
  • 電腦中病毒了怎麼修復,電腦中病毒了怎麼辦
    電腦中病毒以後我們必須正確操作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因為很多病毒會在你重啟以後才發揮作用,而恰恰很多人在電腦有問題的時候都喜歡重啟電腦,這會造成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下面我們來看看電腦中病毒到底該怎么正確的處理。
  • 金斯瑞傳染病系列4|新型布尼亞病毒
    今年65歲的王女士在一次採茶之後,感到身體不適,幾天後就開始發燒,最高溫度一度達到40度,並伴隨畏寒乏力的情況,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降低,不久後又出現咳嗽咳痰、脈氧下降症狀,但就是查不出原因,情況十分危急。 隨後,王女士被送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經過仔細檢查,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
  • 核酸陽性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會不會有很多人被冤枉了?│熱點聚焦
    自從我國宣布進入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很多地區都規定「凡是住院病人和陪人均需要做核酸檢測」,武漢、牡丹江、北京等多地區最近先後進行了核酸檢測全覆蓋不遺漏,一旦出現陽性,無論有無症狀均視為感染者並將其隔離。 然而,核酸檢測不僅存在假陰性,還存在假陽性——既然核酸檢測存在假陽性,會不會有很多人被冤枉了?
  • 此次的新冠病毒,到底會是怎樣的結局
    2020年這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讓全國甚至全球都受到牽連。雖說目前我國疫情已經逐漸穩定,但國外疫情也依舊在增加,這就不禁讓很多人產生疑惑:這疫情,何時才能到頭呢?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白熱化,很多人最關心的是這場疫情最終會如何?是會消失還是反覆爆發?新冠病毒疫情,最終如何?事實上,每隔數十年,病毒都會發生轉化,一種截然不同的病毒會出現,這種病毒會導致人類身體無法抵禦。
  • 騎馬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騎馬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 又到了流感高發季,流感病毒會不會在寵物和主人之間傳播呢?
    這簡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會提出疑問,流行感冒的高發期,動物會不會把感冒傳染給人類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寵物和主人之間會不會傳染感冒。首先,不同物種的細胞表面上都是有不同的蛋白質受體的,所以病毒想要進去也必須要有與之相配對的結構蛋白才可以,不然是不會引起該物種的病症,而人類和動物引起感冒發燒都是同樣的道理。
  • 無論多強的病毒,都應對自如
    當人類打破了地球上的平衡,地球就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火山地震,河水斷流,冰山融化,海面上升!這些都是這些年來打破地球生態平衡所致。再過幾年,我們將會迎來小冰河期,小冰河期意味著地球的氣候將會變冷,但是這個小冰河期和冰河期不一樣,小冰河期的溫度不會降到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步,其實小冰河期遲早要來,只不過提前了,因為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活動給氣候帶來的影響!
  • 諾如病毒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 做好衛生是預防的關鍵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期,多地相繼出現孩子集體感染諾如病毒的事件。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都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期,孩子更是易感染人群。
  • 醫護人員會不會把病毒帶回家?權威回應來了
    在定點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會不會將病毒帶回家?口罩能不能用酒精消毒?針對公眾近期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小區有確診病例怎麼辦?有的居民聽說自己小區裡有了確診病例,或者樓裡有隔離的病例就很恐慌,不知道傳染的風險有多大。
  • 出現發熱症狀就可能是新型病毒肺炎嗎?要隔離嗎?如何自我評估?
    現在每個小區基本都有人員在執勤了,對進出人員進行管控,尤其是對進入小區的人進行測體溫,目的是排除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病患,這是目前防疫工作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能理解,不過讓不少多了幾分擔心,是不是出現發熱等相關症狀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是不是就要隔離呢?
  • 進口海鮮和食材中會不會有病毒存活?專家回應
    進口海鮮和食材中會不會有病毒存活?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對這一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回應,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明確,病毒是經過呼吸道和飛沫傳播。
  • 新型病毒導致高熱、出血,危重症死亡率高達70%!已有人中招!
    「當時他已經出現牙齦出血,如果血小板繼續進行性下降,會加重出血,引發其他臟器出血,如果不及時控制,後果非常嚴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經過一周的抗病毒治療,洪師傅的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恢復正常,出血情況也得到了控制,已經治癒出院了。「我們農村裡幹活被蟲咬麼很正常的,哪裡知道這次會這麼嚴重。」洪師傅十分後怕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