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一直都是中國「三大球」的驕傲,十次摘得世界冠軍。女排主教練郎平即將退休,讓人回憶起她在球員時作為「五連冠」主力的輝煌。但在郎平之前,中國女排的主力主攻,同樣有著傳奇的故事,她就是楊希。
作為中國女排「五連冠」的奠基人之一,楊希可以說是老女排的「大明星」。1956年,她出生於河北保定的普通工薪家庭。雖然家庭並不富裕,但父母對於楊希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希望女兒能夠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
楊希從小就長相甜美,在可愛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倔強的心臟。12歲時,楊希就高於同齡的女孩子,所以在一開始她選擇了籃球運動。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對籃球並沒有太多興趣,反倒是對排球運動十分酷愛,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熱愛排球運動的她,在16歲時選擇遠走他鄉,來到陌生的北京,追求自己的排球夢想。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北京體育學院後,楊希刻苦訓練,技術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只用一年就被八一女排選中。
在八一女排的三年時間裡,楊希逐漸成為了球隊核心,並且早已適應了高強度的排球比賽,這讓她受益匪淺。到了1976年,楊希順利進入了國家女排集訓隊中,正式開啟了屬於國家隊生涯。
初入國家隊,楊希就是主力主攻,再加上長相好看,備受球迷喜愛。他們甚至組成了「楊希委員會」,模仿楊希的髮型,為楊希做宣傳活動,很多男粉絲還給楊希寄來了大量「情書」。每次打完比賽,楊希都要躲在教練和領隊的身後才能衝出人海,逃離崇拜者的包圍。
楊希長相清秀,兩頰的一對小酒窩,配上那雙大大的眼睛,不用化妝修飾就呈現出的美好氣質,讓許多男球迷們動心不已,很多人都稱,楊希像極了日本當紅明星山口百惠,所以楊希也在日本收割了不少粉絲。
當時中國女排去到日本比賽,每當楊希發球的時候,現場的日本觀眾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助威聲:「唷要-希」,這是對楊希的日語加油方式。
在比賽之後找楊希籤名的日本球迷更是數不勝數。許多日本排球迷驅車幾百公裡,只為一睹楊希的芳容。還有無數日本男球迷,給楊希送上求愛或者祝福的錄音帶,表達自己對她的喜歡,錄音帶多到一度要用大麻袋來裝。
作為中國女排的第一美女和「形象代表」,楊希的照片經常作為各大雜誌的封面被曝光,以此吸引讀者,可見這個「雜誌紅人」當時的魅力不淺,放到現在就是「頂級流量女神」,碾壓各路網紅。
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國隊奪冠後的頒獎典禮上,日本轉播方唯一給了臉部特寫鏡頭的中國隊員,就是楊希。如此瘋狂的「追星」場面,讓當時的女排主教練袁偉民也驚嘆楊希的超高人氣。
但是袁偉民指導並不認為如此高的人氣,對楊希有著正面作用。因為自從楊希受到球迷們的熱捧後,就有了一點「偶像包袱」,女孩子多多少少的都有一些「虛榮心」,比較在乎自己在球迷面前的形象,在訓練中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這一切都被袁偉民看在眼裡,他認為如果楊希不能徹底放下「面子」,那麼作為女排主攻手的她,狀態很有可能影響到球隊的成績。所以他與另一名女排教練鄧若增,準備對楊希進行「額外特訓」。
當時的中國女排在日本的排球館訓練之後,鄧若增指導又單獨給楊希增加了兩組防守訓練。楊希當著喜歡她的日本觀眾,在鄧若增的重扣下,反覆倒地救球,由於男教練發出的球力量大、速度快,楊希被「打」的披頭散髮,膝蓋也有血絲,可以說是形象盡毀。
袁偉民在結束另外一組訓練後,與鄧若增一起對楊希進行「男子雙打」。兩人打出的排球如同炮彈一般,向著這位「偶像」球員飛去,作為「特訓對象」的楊希拼盡全力地撲救,摔倒了又爬起來,繼續救球。
雖然這種形式對於楊希來說過於殘酷,但總算是捅破了「偶像」這層窗戶紙。楊希在完成這種「魔鬼訓練」之後的狀態,又重新回到了正軌上。
她在1981年世界盃中首次獲得世界冠軍,然後又在1982年世錦賽再次隨隊獲得冠軍。但在「鐵榔頭」郎平嶄露頭角後,楊希逐漸淪為國家隊替補,最終在世錦賽後退役。
「女排精神」深深刻在了楊希的骨子裡,無論是在女排隊中,還是在退役後的商業領域,楊希都通過「女排精神」來激勵自己繼續前行。
退役後的楊希,沒有繼續待在排球圈裡,她選擇和丈夫一起投身商界,並且在房地產領域取得成功,曾經開發過北京城的著名豪宅「貢院六號」,如今身家過億,成為老女排中的首席「富婆」。雖然離開了心愛的排球賽場,但是楊希依然心繫女排姑娘們,並與國家隊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奪冠之後,楊希還在自己名下的一家會所宴請國家隊成員。她還與曾經的隊友孫晉芳等人發起「山花網球基金」,並創辦山花網球實驗班,幫助貧困兒童從事網球訓練,為中國體育事業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