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銘傳鄉:基層宣傳小分隊成抗疫戰場上的先行兵

2020-12-17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讓群眾對疫情的發展情況「真知道、早知道」,對疫情防控的常識「能清楚」,對疫情防控的措施「都明白」,對地方疫情防控一線工作「願支持」,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也是銘傳鄉疫情宣傳小分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準則。

宣傳工作者在張貼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公告

宣傳志願者發放一封信

宣傳幹部是抗疫戰場上回復和解決群眾問題的「排雷兵」。自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開始,銘傳鄉宣傳委員翟玉榮就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統籌協調鄉內疫情防控期間的宣傳教育引導工作,通過鄉外宣辦和18個村(社區)的宣傳信息員及時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及時排查不實謠言,杜絕謠言傳播,對於群眾無論是在網絡微博、微信公眾號、交流群等線上平臺還是在村委會、鄉政府等線下平臺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予以回復和解決,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群眾聽的是真消息,能講真心話,問題能妥善解決和處理。截止目前,該鄉已經處理不良輿情2次,回復和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10餘個,全鄉上下人心齊,凝聚力強。

宣傳骨幹抗疫一線及時採寫,樹典型揚正氣。自疫情爆發以來,鄉宣傳幹事就走上抗疫一線的角角落落,圍繞「眾志成城構築疫情防控鋼鐵長城」的主題,通過綜述報導、現場特寫、圖片組稿等形式,將黨委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和疫情防控常識宣傳擴散讓群眾知曉,同時,突出報導在抗疫一線發生的感人事跡,抓典型、抓模範,讓基層黨員幹部、先鋒志願者、普通群眾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模範帶頭作用得以發揮,讓全民抗疫的戰鬥堡壘得以築牢。據悉,該鄉已在中央省市縣等各級媒體發表抗疫文章120餘篇,突出典型人物40餘個,其中「楊店村第一書記王虎抗疫記」,「90後在抗疫戰場上的青春閃耀」,「村民組長抗疫情暖鄉裡」,「愛心理髮師為抗疫做貢獻」,「風雪中的抗疫點滴」等主題宣傳報導反響好、影響大,進一步加強了群眾對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全民抗疫的決心得以彰顯、力量得到充實,讓抗疫必勝的信心更加堅定!」該鄉宣傳幹事陳家樂堅定地說。

群眾正在閱讀疫情防控的相關通知、公告

宣傳志願者成強化社會宣傳、營造濃厚抗疫氛圍的源動力。家住該鄉井王社區的00後在讀學子金文靜這個鼠年春節過的不平凡,疫情蔓延之後,她主動請纓成為了一名抗疫宣傳志願者,她在微信交流群、朋友圈等及時轉發宣傳官方疫情通告,進村入戶發放宣傳一封信,手持小喇叭在街頭巷尾呼籲群眾做好自我防護,在村口的疫情防控宣傳點對來往群眾進行宣傳引導,給預備復工的企業開展防疫宣傳教育,連日來,她總是用飽滿的精神狀態面對志願服務工作、用清脆動聽的聲音將防疫知識傳遞到群眾的耳裡心間。她常說多一個群眾知道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就多一份安全,每每想到這裡就覺得值得。據悉,在該鄉40餘位宣傳志願者和數百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該鄉已印發《一封信》、倡議書及張貼公告等74546份,使用小區(農村)廣播192個,電子屏30個,出動流動宣傳車40輛,手持小喇叭40個,懸掛橫幅291條,實時更新防疫微信文章107篇,覆蓋轄區18個村(社區),30000餘名群眾,在全鄉營造出人人重視疫情防控、人人支持防控工作的濃厚輿論氛圍。           陳家樂

相關焦點

  • 肥西縣銘傳鄉 基層宣傳小分隊成抗「疫」先行兵
    肥西縣銘傳鄉 基層宣傳小分隊成抗「疫」先行兵 2020-03-04 11:34:41   來源:合肥日報
  • 安徽肥西銘傳鄉:築牢夏季防溺水安全堤壩
    今年入夏以來,銘傳鄉始終注重通過「宣傳教育到位、網格管理到位、重點布防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等相結合的方式築牢夏季防溺水安全堤壩,確保防溺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雙休日我就待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去同伴家裡做客,從不去水邊玩耍,老師在國旗下講話、課堂上都曾多次強調過要注意安全,遠離水邊。」該鄉銘傳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劉首一告訴筆者。
  • 肥西銘傳鄉:基層政法幹部有擔當
    合肥在線訊(陳家樂 記者 江琪)自疫情爆發以來,銘傳鄉上下團結一心,共抗疫情,無數黨員幹部、先鋒志願者衝在抗疫的第一線,構築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老婆,我今天不回家吃飯了」,「老婆,今晚我要在勸導點值守就不回家了」,這是該鄉綜治辦主任梁永發從1月28日走上抗疫一線起,對妻子說的最多的兩句話。
  • 肥西銘傳鄉:鋪就民生路 敲開致富門
    近年來,當地為了改變不利的發展局面,推動支柱性產業的良性發展,聚力實施道路「硬化、亮化」兩化工程和「窄變寬、曲變直、險變舒、次變好,少變多」的五變建設,推動轄區內的道路成體系變多變好,截止到今年10月初,該鄉已建設主次交通道路數百條,入鄉入村主幹道實現燈光亮化全覆蓋,陸續整改道路存在的安全隱患上百處,轄區內「穩且順」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 安徽肥西銘傳鄉:300勇士奔赴抗洪一線 彰顯責任擔當
    ,7月19日的凌晨三點半,隨著銘傳鄉黨委委員夏守忠的一聲令下,上百名銘傳兒郎奔向肥西防汛抗洪的最前線,截止7月20日,已有300餘名銘傳的防汛抗洪志願者日夜奮戰在險情最緊張的第一線,守護一方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該鄉志願者夜間出發抗洪民兵營長抗洪一線顯「血性」。
  • 探訪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
    7月25日,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的民眾正在吃午飯。肥西銘傳中學臨時安置點目前安置了三河古鎮村莊的300餘名村民。安置點為村民們準備了床上用品和生活日用品,並啟用學校食堂免費提供早中晚三餐。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在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小朋友在安置點玩耍。
  • 安徽肥西銘傳鄉:確保青峰安置點工程建設安全進行
    「青峰安置點是目前銘傳鄉在建的最大民生工程,總計投入5.8億元,建設21棟住宅,安置1192戶居民,目前安置點主體建設工程已基本完工,進入了收尾階段。」10月23日上午,在安徽肥西銘傳鄉青峰安置點建設現場,該鄉分管建設的副鄉長陳德華向筆者介紹道,「即使現在是收尾階段,仍有140餘名工人在辛勤勞作。確保施工工人安全,工程進展順利是我們當下要做的頭等大事。」定期不定時現場巡查,成為問題發現者。「工程建設的進展、施工質量的保障、施工環境是否安全規範,不能僅僅聽施工方的匯報,要自己去觀察。」
  • 肥西銘傳鄉:愛國衛生運動守護鄉村「身心」健康
    「講文明,愛衛生,美麗家園需保護,衛生運動我先行……」,初冬,走進肥西縣銘傳鄉的大街小巷,號召愛護環境,提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口號通過流動宣傳車喇叭、村村通廣播在耳畔迴響。「髒」街迎「靚」貌,鑄就防疫銅牆鐵壁。11月12日的傍晚,筆者走進該鄉聚星社區的街頭,夕陽的暖光灑在潔淨的路面上,近百年的梧桐樹下公交車緩緩前行,宛如一幅美麗畫卷。
  • 合肥八中管理團隊考察集團辦學託管校肥西銘傳高中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銘傳 自2018年6月合肥八中派出管理團隊託管肥西銘傳高中以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銘傳高中在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合肥八中管理團隊的帶領下,科學管理,質量興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肥西銘傳鄉脫困群眾主動走向抗疫第一線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快、蔓延的勢頭大,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恰逢村裡號召群眾共抗疫情,守護家園,他第一個衝進村部報名成了墩塘村一名群防群控的交通勸導員。「守路口、做勸導、發放預防疫情一封信、給過往司機測量體溫」,從不叫苦叫累,他告訴記者「黨給了我關懷和溫暖,給了我希望,只要用得著我的地方,我有的是好精神和一把子力氣,可以一直幹,直到疫情真正結束。
  • 安徽肥西銘傳鄉:美好人居做「媒」夫妻共釀甜「蜜」生活
    肥西縣銘傳鄉是該地區有名的生態鄉鎮,5.8萬畝的山林,近47%的森林覆蓋率,使得繁花似錦、鳥語花香成了該鄉良好生態環境的標配,為相關的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花開朵朵的美好人居成為養蜂人的底氣。
  • 肥西銘傳鄉:織就防汛抗洪安全網
    合肥在線訊 隨著暴雨次數的不斷增加、河湖塘壩水位的不斷提升,巡查走訪、帶領群眾加固堤岸、及時疏通各排水管網、根據天氣變化做好日夜值守......這些事幾乎成了肥西縣銘傳鄉聚星社區黨總支書記孫志平工作和生活的全部。
  • 安徽肥西銘傳鄉:桑芽又綠小鄉村 鄉村振興顯真彰
    該鄉的美好鄉村環境安徽肥西縣銘傳鄉聚星片區,一個被綠水青山環繞的生態片區,一處深受淮軍文化影響的人文片區,由數個正在褪去「窮根」走向振興的小鄉村構成,在這桑芽又綠的初春,正奮力走出一條全民一心的發展路。
  • 北塔區陳家橋鄉:15支小分隊值守抗疫一線
    巡查小分隊。紅網時刻2月11日訊(通訊員 曾偉 陽安 張迎)「新冠病毒硬是惡,新增感染到處有;現在正是爆發期,防疫宣傳到門口……」2月10日清晨,邵陽市北塔區陳家橋鄉光裕村支部書記匡俊宇便帶著疫情防控巡查小分隊,用手持喇叭逐家逐戶進行宣傳、勸導。每天早上8點-上午10點,晚上7點-晚上11點,在陳家橋鄉都可以看到巡查小分隊走街串巷進行疫情防控巡邏。
  • 安徽肥西銘傳鄉:防汛抗洪路上的先鋒們
    近日,隨著暴雨次數的不斷增加、河湖塘壩水位的不斷提升,巡查走訪、帶領群眾加固堤岸、及時疏通各排水管網、根據天氣變化做好日夜值守……這些事幾乎成了肥西縣銘傳鄉聚星社區黨總支書記孫志平工作和生活的全部。應急小分隊實行「統一指揮、分片包保、責任到人、聯防聯動、攜手共進」的防汛抗洪工作原則,成員根據家庭住址就近分配任務,每人負責1至2個防汛抗洪點,負責對該點的水位監測、防洪預警、排水溝渠清理和群眾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同時,應急突擊隊的全體成員在防汛抗洪期間做到手機保持應急24小時暢通、服從防汛抗洪統一調配,對可能形成洪汛的重點區域實行輪流值守,確保險情監測不間斷,預警報告能及時。
  • 肥西銘傳高中安置點圓滿「關艙」三河古鎮煙火氣回來啦
    隨著肥西濱湖聯圩、蔣口河聯圩持續開閘洩洪,圩內水位快速上升,緊連的三河鎮三十二聯圩大堤因長時間高水位浸泡,管湧、滲漏等風險不斷增大。為確保圩區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肥西縣邀請惠洲地質安全研究院為三十二聯圩大堤做一次「心電圖」。「主要是通過電磁場手段,對整個大堤進行測繪,然後標註出安全隱患,為下一步加固堤壩提供參考。」
  • 安徽肥西銘傳鄉:貧困群眾感恩黨 抗擊疫情添力量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快、蔓延的勢頭大,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恰逢村裡號召群眾共抗疫情,守護家園,他第一個衝進村部報名成了墩塘村一名群防群控的交通勸導員。「守路口、做勸導、發放預防疫情一封信、給過往司機測量體溫」,從不叫苦叫累,他告訴筆者「黨給了我關懷和溫暖,給了我希望,只要用得著我的地方,我有的是好精神和一把子力氣,可以一直幹,直到疫情真正結束!
  • 合肥八中教育集團銘傳高中初中部成立
    11月8日下午合肥八中教育集團銘傳高級中學初中部成立儀式在翡翠湖校區舉行 銘傳高級中學初中部成立 11月8日下午,合肥八中教育集團銘傳高級中學
  • 記中國作協赴武漢抗疫一線作家小分隊
    以文學記錄抗疫歷程 凝聚溫暖與力量記中國作協赴武漢抗疫一線作家小分隊文坤鬥、曾散、李朝全、李春雷、紀紅建、李修文(從左至右)在作家小分隊入住的快捷酒店前合影2020年伊始,在湖北疫情最嚴峻的日子裡,中國作協派出了一支由5位報告文學作家組成的赴武漢抗疫一線採訪創作小分隊,李朝全、李春雷、紀紅建、曾散、普玄正是其中的成員。
  • 【活動】嚴店鄉: 文化進萬家 嚴冬送溫暖
    為滿足基層群眾兩節期間精神文化需求嚴店鄉發揮綜合文化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優勢結合「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