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自貿試驗區建設 成都服務貿易不斷加強改革創新

2020-12-11 每日經濟新聞

助力自貿試驗區建設 成都服務貿易不斷加強改革創新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9 17:51:51

「成都擴大對外開放、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自貿試驗區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舉措,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自貿試驗區繼續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促進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取得成效。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去年,成都自貿試驗區在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等8個方面先行先試,聚焦20個重點領域,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內外聯動的創新格局——2019年成都市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同口徑增長10.1%,其中服務出口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成都服務貿易首次實現順差。目前,成都服務貿易基本形成了主體成群、產業成鏈、要素成網、環境成體的發展格局。

「成都擴大對外開放、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自貿試驗區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舉措,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自貿試驗區繼續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促進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取得成效。

創新舉措入選「最佳實踐案例」

近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舉措,成都高新區去年創新設立全國首家「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該保險超市具備「集成境內外生物產業全鏈條保險產品」「形成境內外生物產業保險銜接機制」和「提供一站式保險服務」三大功能,能夠為成都高新區生物企業集成匹配生物醫藥的全鏈條全周期保險產品。據介紹,「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解決了生物醫藥企業的後顧之憂,增強了生物醫藥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設立「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等4個案例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的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深挖數字貿易優勢 構建數字貿易發展先行區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峰會發表致辭時曾指出,「我們要順應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致力於消除『數字鴻溝』,助推服務貿易數位化進程」。

近年來,成都自貿區試驗區緊抓數字貿易發展機遇,積極開展載體建設,在數字文化、軟體信息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推動模式創新。

在數字文化方面,以數字動漫、數字遊戲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媒體產業是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隨著數字遊戲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湧現出西山居、創人所愛、數字天空、龍淵、弘耀文化、可可豆等眾多本土遊戲、動畫公司,同時吸引了法國育碧軟體、法國維塔士等眾多優秀外資企業落戶。2019年6月成都市文創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在軟體信息產業上,成都積極出臺《成都市建設世界軟體名城規劃綱要(2016-2025年)》,加快推動軟體企業「走出去」,支持在網路遊戲、移動應用等優勢領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舉辦更多國際性專業展會,提升軟體企業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和水平。目前近600家開展服務進出口業務的軟體信息服務企業。

此外,成都一直著力強化核心載體建設,完善天府軟體園、新川創新科技園、天府文創城等產業基地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產業要素,逐步形成多個數字產業承載力強、配套服務全、輻射範圍廣的智能園區。今年4月,天府軟體園作為西部唯一園區成功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成為成都乃至西部數字服務出口的核心載體。

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即將出臺《成都市數字貿易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從優化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健全保障措施出發,培育提升成都數字貿易核心競爭力。

對接海外資源 打造「文化貿易新高地」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然而本地文化企業轉型較慢,市場化程度較低、國際化水平不高,成為困擾本地文化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的難題。

近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藉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積極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構建文化貿易新機制、新業態、新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從以價格優勢為主向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推動文化貿易整體邁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天府文化周是成都連續多年開展的活動,通過組織本地文化企業將文創產品、文藝表演帶到海外進行展示,目前已創建天府文化營銷品牌,嫁接更多的海外文化資源,搭建起了本地文化與海外文化的交流渠道。

「天府文化周活動把富有蜀文化特色的川劇、變臉、竹編、茶道等非物質文化產品帶到海外,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實地體驗天府文化魅力,掀起了天府文化的新風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不僅為成都本地文創產品打開了國際市場,而且也是宣傳推廣天府文化的良好契機,推動天府文化產品全球營銷。

通過「走出去」,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成都已初步形成海外貿易網絡體系,拓展海外銷售渠道,擴大貿易規模,提高了本地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2019年,成都有5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2019年8月,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鼓勵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場交易的若干措施》,《措施》共10條,從鼓勵建設智慧財產權成果交易平臺、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場交易、支持智慧財產權成果成交後產業化3個方面,全鏈條推動無形的智慧財產權轉變為有形的資產,這是四川省首次出臺專項政策支持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入技術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智慧財產權保護對於國際營商環境建設意義重大,成都市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平臺、交易、保護、管理等環節的服務鏈建設,整合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探索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資本化、國際化。

西門子工業軟體全球研發(成都)中心和西門子智能製造(成都)創新中心項目去年正式在成都高新區正式落成,同時,世界醫療巨頭美敦力醫療創新中心、業成科技全球研發中心也選擇落戶成都。

「通過規範智慧財產權交易主體和交易行為,為境內外智慧財產權主體提供更加公平、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和交易平臺,通過維護市場主體知識權益,促進智慧財產權更加合理化、規範化、市場化的交易,這些為成都吸引來了更多的國際企業和國際項目。」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成都通過舉辦2019年國際智慧財產權行業峰會,以「線上+線下」形式搭建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實施智慧財產權「雙報制」等舉措,已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並助力培育新興產業鏈。

成都服務海外行推動企業「走出去」

為了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推動本地企業和產品走向海外市場,成都自貿試驗區加大了海外服務力度,在人才服務、企業服務、產品服務、技術服務等方面紛紛「走出去」。

據介紹,目前已探索在海外建立人才基地、向海外推廣成都產品和成都服務、積極參加國際性會議等,逐步擴大成都在海外的國際知名度。「我們通過『成都服務海外行』,不僅依託成都服務引進海外企業,而且將成都服務推向海外,樹立起了成都服務的『金字招牌』。」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成都服務引才引智的重要渠道之一,「天府人才行動•海外行」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年,先後組織企業前往美國矽谷、韓國首爾、德國法蘭克福、瑞典斯德哥爾摩、加拿大多倫多、德國慕尼黑、芬蘭赫爾辛基等多個城市「上門引才」,開展海外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會,並與當地企業、機構互動交流。另一方面,通過「區內註冊、海外孵化、全球經營」的雙向離岸柔性引才模式,相繼在歐美日韓等國的創新資源富集城市建立海外基地(工作站)達到31個,此舉有利於海外人才繼續留在其他國家(地區)從事研發創新工作,將科技成果在國內落地轉化。

據介紹,通過人才海外行、建設海外人才基地等服務項目,有效集聚海外優秀人才,以本地管理或者異地管理模式,不拘一格降人才,提高海外人才的佔比。同時通過引導企業與海外機構開展「點對點」合作,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給本地企業創造了更多的發展契機。

相關焦點

  • 金華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原標題:我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記者昨(12月17日)從金華市商務局獲悉,圍繞加快融入和服務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建設及深化改革創新的各項工作任務,金華商務部門立足本地特色創新,在商務領域積極助推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建設和發展。
  • 改革創新提升「獲得感」 成都自貿試驗區三年奮進再前行
    每經記者:梁宏亮今年4月,中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迎來了三歲生日。自設立之初開始,自貿試驗區就承擔著帶動當地制度創新的使命。從掛牌以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豐碩。「公證最多跑一次」等兩項改革試點經驗獲國務院批准向全國複製推廣、「智慧財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等三項成果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多式聯運『一單制』」案例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成都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約9.57萬家,新增註冊資本10781.59億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資企業993家,新增註冊外資資本891.02億元。
  • 仲量聯行助力評審重慶自貿試驗區渝中板塊十大創新案例
    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喬裕生表示:「非常榮幸受邀成為本次創新案例評審活動的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重慶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三年多來,渝中板塊立足自主創新,突出渝中特色,加速釋放自貿創新紅利,從『試驗田』到『豐產田』,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
    商務部將切實履行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按照統一部署,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抓好各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實;我們也將指導有關省市加強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切實加強自貿試驗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及時總結評估經驗做法,在全國複製推廣,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謝謝大家。
  • 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再提速 杭州鎖定「數字」做文章
    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從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一枝獨秀,到目前全國已設立21個自貿試驗區,其中沿海省份已全部設立,它見證了諸多創新發展。海南打造自由貿易港、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相比全國其他自貿試驗區,浙江的政策和區位優勢其實一度並不明顯。
  • 直播:山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一周年建設總體情況發布會
    三是加強協同配合。省有關部門、中央駐魯單位加強與片區的溝通交流,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海關、外管、市場監管、住建等單位出臺143項具體舉措,支持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落地實施。四是強化智力支持。建立山東自貿試驗區創新研究中心,為自貿試驗區提供全方位、系統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二)發展動能接續轉換。
  • 商務部: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這次中央決定設立新一批自貿試驗區,在自貿試驗區努力探索更高水平自主開放,彰顯了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堅定決心。北京自貿試驗區加強京津冀三地技術市場融通合作,對有效期內整體遷移的高新技術企業保留其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湖南探索設立跨省域資質和認證互認機制,企業跨省遷入自貿試驗區以後,繼續享有原有的資質、認證;安徽完善區內技術等要素交易市場,允許外資參與投資;浙江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二是突出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 這五年,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更亮眼
    面向未來,要在深入總結評估的基礎上,繼續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加強統籌謀劃和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水平,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 「行走自貿區」重慶自貿試驗區:以「2 6 2」框架打造改革創新...
    「重慶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升級版』的思路上,我們是按照『2 6 2』的框架來進行設計的。」重慶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付嘉康向記者介紹。第一個「2」即圍繞服務業擴大開放、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兩大方向」,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 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迎「開門紅」
    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迎「開門紅」72家企業集中入駐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迎來新年「開門紅」。1月7日,2021年首批72家企業集中簽約入駐湖南自貿試驗區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 商務部自貿區港司負責人就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發表談話
    啟動建設以來,海南自貿試驗區聚焦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等重點任務,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逐步建立。《總體方案》確定的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實施,特別是與自由貿易港建設密切相關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探索深入開展,建設成果不斷湧現。商務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在海南自貿試驗區試點其他自貿試驗區實施30項政策的通知。
  • 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中國-東協合作不斷升級
    11月24日從廣西自貿辦獲悉,廣西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年多來,聚焦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突出深化與東協經貿合作、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邊境經濟創新發展3個領域,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推進,在中國-東協國際經貿合作中探索出一批新機制、新政策。
  •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聚焦重點領域謀突破
    陝西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示範作用,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形成一系列系統集成性強、含金量高的創新成果,引領帶動開放發展。例如,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圍繞中歐班列長安號運營組織模式推出的系列創新舉措,聚焦全國首家商業保理公司獲批開展美元融資業務推出的「國際保理美元融資服務模式」等,均是在差異化改革方面的探索。
  • 從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看 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上海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此後,「不輕易對企業說『不』」成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辦事理念,除非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事情,否則「窗口無否決權」。  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敢於創新和擔當,積極「先行先試」的縮影。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試驗田」的重任,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創新制度。
  •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排頭兵」 97項省級權限下放湖南自貿試驗區
    華聲在線1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佳俊 吳媚)全鏈條放權賦能、全領域極簡審批、全覆蓋"一件事一次辦"、全方位配套改革……記者從省政務局獲悉,日前發布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放權賦權極簡審批的通知》,明確將賦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 民生銀行合肥自貿試驗區支行正式揭牌
    民生銀行合肥自貿試驗區支行揭牌儀式現場 龔春剛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合肥城市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金融對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彰顯。 秦遠望在揭牌儀式上說,經開自貿區塊是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建設的核心區域,自貿區的建設離不開金融力量的支持。民生銀行作為一家秉承「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擁有著服務先發自貿區的豐富經驗和優勢。民生銀行合肥自貿試驗區支行的成立將給予經開區金融創新增添強大活力,對經開區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啟航一周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在營業執照地址一欄,「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的前綴格外顯眼,標誌著從當天開始,註冊在南寧片區的企業,將享受到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帶來的政策紅利,用足、用活、用好自貿試驗區的開放政策,搭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
  • 新華社重點引用、學習強國轉引我院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研究成果
    原文提到「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7月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顯示,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管理與服務創新、政府職能轉變、法治環境等排名中,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均在三甲之列」。
  • 這個高規格領導小組首次亮相,透露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重大信號!
    湖南日報記者 辜鵬博 童迪 攝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湖南將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的重要舉措,高起點啟動、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探索,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來勢看好。
  • 助力企業「買賣全球」 蘇州自貿片區公平貿易工作站揭牌
    搶抓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建設機遇,蘇州工業園區全力服務企業「走出去」。今天(12月8日),自貿創新推動開放新格局峰會暨第六屆貿易便利化金雞湖高峰論壇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會上,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站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