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9 17:51:51
「成都擴大對外開放、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自貿試驗區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舉措,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自貿試驗區繼續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促進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取得成效。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去年,成都自貿試驗區在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等8個方面先行先試,聚焦20個重點領域,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內外聯動的創新格局——2019年成都市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同口徑增長10.1%,其中服務出口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成都服務貿易首次實現順差。目前,成都服務貿易基本形成了主體成群、產業成鏈、要素成網、環境成體的發展格局。
「成都擴大對外開放、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自貿試驗區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舉措,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自貿試驗區繼續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促進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取得成效。
近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舉措,成都高新區去年創新設立全國首家「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該保險超市具備「集成境內外生物產業全鏈條保險產品」「形成境內外生物產業保險銜接機制」和「提供一站式保險服務」三大功能,能夠為成都高新區生物企業集成匹配生物醫藥的全鏈條全周期保險產品。據介紹,「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解決了生物醫藥企業的後顧之憂,增強了生物醫藥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設立「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等4個案例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的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峰會發表致辭時曾指出,「我們要順應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致力於消除『數字鴻溝』,助推服務貿易數位化進程」。
近年來,成都自貿區試驗區緊抓數字貿易發展機遇,積極開展載體建設,在數字文化、軟體信息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推動模式創新。
在數字文化方面,以數字動漫、數字遊戲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媒體產業是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隨著數字遊戲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湧現出西山居、創人所愛、數字天空、龍淵、弘耀文化、可可豆等眾多本土遊戲、動畫公司,同時吸引了法國育碧軟體、法國維塔士等眾多優秀外資企業落戶。2019年6月成都市文創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在軟體信息產業上,成都積極出臺《成都市建設世界軟體名城規劃綱要(2016-2025年)》,加快推動軟體企業「走出去」,支持在網路遊戲、移動應用等優勢領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舉辦更多國際性專業展會,提升軟體企業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和水平。目前近600家開展服務進出口業務的軟體信息服務企業。
此外,成都一直著力強化核心載體建設,完善天府軟體園、新川創新科技園、天府文創城等產業基地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產業要素,逐步形成多個數字產業承載力強、配套服務全、輻射範圍廣的智能園區。今年4月,天府軟體園作為西部唯一園區成功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成為成都乃至西部數字服務出口的核心載體。
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即將出臺《成都市數字貿易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從優化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健全保障措施出發,培育提升成都數字貿易核心競爭力。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然而本地文化企業轉型較慢,市場化程度較低、國際化水平不高,成為困擾本地文化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的難題。
近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藉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積極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構建文化貿易新機制、新業態、新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從以價格優勢為主向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推動文化貿易整體邁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天府文化周是成都連續多年開展的活動,通過組織本地文化企業將文創產品、文藝表演帶到海外進行展示,目前已創建天府文化營銷品牌,嫁接更多的海外文化資源,搭建起了本地文化與海外文化的交流渠道。
「天府文化周活動把富有蜀文化特色的川劇、變臉、竹編、茶道等非物質文化產品帶到海外,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實地體驗天府文化魅力,掀起了天府文化的新風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不僅為成都本地文創產品打開了國際市場,而且也是宣傳推廣天府文化的良好契機,推動天府文化產品全球營銷。
通過「走出去」,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成都已初步形成海外貿易網絡體系,拓展海外銷售渠道,擴大貿易規模,提高了本地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2019年,成都有5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2019年8月,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鼓勵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場交易的若干措施》,《措施》共10條,從鼓勵建設智慧財產權成果交易平臺、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場交易、支持智慧財產權成果成交後產業化3個方面,全鏈條推動無形的智慧財產權轉變為有形的資產,這是四川省首次出臺專項政策支持智慧財產權成果進入技術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智慧財產權保護對於國際營商環境建設意義重大,成都市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平臺、交易、保護、管理等環節的服務鏈建設,整合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探索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資本化、國際化。
西門子工業軟體全球研發(成都)中心和西門子智能製造(成都)創新中心項目去年正式在成都高新區正式落成,同時,世界醫療巨頭美敦力醫療創新中心、業成科技全球研發中心也選擇落戶成都。
「通過規範智慧財產權交易主體和交易行為,為境內外智慧財產權主體提供更加公平、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和交易平臺,通過維護市場主體知識權益,促進智慧財產權更加合理化、規範化、市場化的交易,這些為成都吸引來了更多的國際企業和國際項目。」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成都通過舉辦2019年國際智慧財產權行業峰會,以「線上+線下」形式搭建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實施智慧財產權「雙報制」等舉措,已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並助力培育新興產業鏈。
為了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推動本地企業和產品走向海外市場,成都自貿試驗區加大了海外服務力度,在人才服務、企業服務、產品服務、技術服務等方面紛紛「走出去」。
據介紹,目前已探索在海外建立人才基地、向海外推廣成都產品和成都服務、積極參加國際性會議等,逐步擴大成都在海外的國際知名度。「我們通過『成都服務海外行』,不僅依託成都服務引進海外企業,而且將成都服務推向海外,樹立起了成都服務的『金字招牌』。」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成都服務引才引智的重要渠道之一,「天府人才行動•海外行」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年,先後組織企業前往美國矽谷、韓國首爾、德國法蘭克福、瑞典斯德哥爾摩、加拿大多倫多、德國慕尼黑、芬蘭赫爾辛基等多個城市「上門引才」,開展海外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會,並與當地企業、機構互動交流。另一方面,通過「區內註冊、海外孵化、全球經營」的雙向離岸柔性引才模式,相繼在歐美日韓等國的創新資源富集城市建立海外基地(工作站)達到31個,此舉有利於海外人才繼續留在其他國家(地區)從事研發創新工作,將科技成果在國內落地轉化。
據介紹,通過人才海外行、建設海外人才基地等服務項目,有效集聚海外優秀人才,以本地管理或者異地管理模式,不拘一格降人才,提高海外人才的佔比。同時通過引導企業與海外機構開展「點對點」合作,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給本地企業創造了更多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