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馬來西亞曲棍球聯賽一場比賽後,柔佛州王子因自己球隊輸掉比賽,毆打了對方守門員。他被聯賽禁賽五年。
王子的爸比、柔佛州蘇丹怒了。他命令州內其他球隊退出各級聯賽,一位教練對此還提出了抗議。
結果,教練被帶到王宮,蘇丹給了他一耳光。
這一記耳光,猶如中國重慶的那一記耳光,給當事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命運轉折。馬來西亞人民很生氣,他們開始質疑王室的特權。
時任總理馬哈蒂爾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十年。他把這個事件徹底引燃,並藉機提出修改憲法,廢除王室免受民事和刑事指控的權利。各大媒體也曝光了王室成員各種違法亂紀的事。
王室迫於壓力修改憲法。鬥爭以馬哈蒂爾的勝利而告終。
修憲鬥爭打響的時候,柔佛州王儲依布拉欣35歲,他目睹父親和兄弟成為眾矢之的。
2003年,老邁的馬哈蒂爾辭職退休。
2010年,依布拉新加冕柔佛州蘇丹,他天真地認為,政敵終究敵不過歲月:
誰活到最後,誰是藝術家。
雖有政府津貼,但依布拉欣陛下宣稱「我必須像大馬子民一般賺取我的生活費」。經過艱苦奮鬥,他終於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擁有了通訊公司、發電廠,還有好幾個地產公司。
號稱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周期30年的碧桂園森林城市,就有34%的股份屬於柔佛王室的關聯人員。
蘇丹沒有料到,26年後,當年的政敵竟然拖著老邁的身體,重新崛起,像一道陰影一樣籠罩在他的頭頂。
2018年5月的馬來西亞大選中,已退休15年的馬哈蒂爾殺回來了。他重歸首相寶座,前任首相納吉落選後,已經在接受調查。
馬哈蒂爾已經93歲了。
1
2017年3月,還不是首相的馬哈蒂爾到碧桂園森林城市去看了看。
和第一次見到碧桂園項目的小鎮青年一樣,老頭驚呆了。
他看到了美麗的海景、高大上的展廳和園林,沙灘上一個鱷魚雕像讓他愛不釋手。
回來後,這位慈祥的老人興致勃勃地寫了篇遊記,發在自己的博客上:
政府承諾,99年後馬來西亞將會收回森林城市的土地,但碧桂園的廣告板上,說是永久產權。
柔佛蘇丹辛辛苦苦招商引資的大馬第一工程,自此成了馬哈蒂爾的眼中釘。他甚至在報紙上公開吐槽:
我希望森林城市真變成森林,養點竹子、猴子啥的。
他怒懟森林城市,是2017年馬來西亞人民票選出來的年度頭號新聞。
如果說之前馬哈蒂爾的言論還是個人情緒,2018年隨著他成為大馬首相,一切都不一樣了。
8月底,馬哈蒂爾出訪中國,與馬雲和張玉良談笑風生,儼然中國人的老朋友。
他是希望中國企業家去馬來西亞投資的。他和張玉良說,要開一個自由貿易區,希望綠地過去搞搞新意思。參觀阿里巴巴時,他學習了螞蟻借唄,用手機就能借到錢。
老人的熱情,感染了好客的中國人民。
但回國沒兩天,他投下一個重磅炸彈:不允許碧桂園森林城市對外國人銷售,也不會給外國買家發籤證。
首相署、柔佛王府很快出澄清,表示首相的話被誤解了。
柔佛州的官員說,森林城市已經給政府繳納了近5億元人民幣的稅收,給當地企業帶來7億元人民幣的訂單。
但這只是杯水車薪,巨大的政治風險籠罩在森林城市頭頂。
儘管不乏有人力挺碧桂園,但首相的炮轟已經奏效。
據當地媒體報導,柔佛政府已經在考慮建議森林城市遵照當地的住宅配額制,也就是將20%-40%的配額留給馬來人,並且價格上要折價15%。
馬哈蒂爾對於森林城市的所有批評,主要是這三大罪狀:
1. 森林城市會成為一個外國人聚集的飛地,影響主權;
2. 森林城市對馬來西亞的商業不利,甚至會打擊民族工商業;
3. 森林城市違反了很多政策。
詛咒甚至嘲笑楊國強在馬來西亞的挫敗,當然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並非碧桂園獨一家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遇到滑鐵盧。此前萬達就因為大馬城項目吃了虧。
馬哈蒂爾上臺後,又叫停了中國支持的三個項目,總額1500億元人民幣。
訪華期間,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馬哈蒂爾學了很多新詞。回國後他不斷訴苦,說馬來西亞債務太高,需要降槓桿,有利於馬來西亞,有利於馬來西亞人民。
你包叔的好友獸爺說:
馬哈蒂爾說了三個有利於,但沒說中國企業的利益受損該怎麼辦。
2
你包叔一直不明白,世界上怎麼會有國家拒絕森林城市這樣的項目。
地是填海造的、錢是中國來的,80%的買家是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消費力強到願意為一個臨近爪哇國的項目買單,毫無政治訴求,只想吹一吹馬六甲的海風。
一個小區裡有70萬這樣的人,不就像70萬隻白條雞掛在櫥窗裡?馬來西亞招商引資的官員難道不會在夢中笑醒?
馬哈蒂爾為什麼會仇視這樣的項目?即便他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雙方契約,且大馬國內已經有批評他會影響國家信譽與形象。
9月2日,馬哈蒂爾說出了自己要打擊森林城市的真正原因。
在國家與土著前景大會上,馬哈蒂爾表示:
現在中國人都具備知識,勤奮、聰明也精於經商,如果開放讓300萬名中國人移居馬來西亞,土著恐怕難以和他們競爭。
馬中兩國在政治上可以合作,但在商業上,因為我們的某些不足,我們仍無法與他們競爭。
在馬來西亞工作的朋友說,馬哈蒂爾對碧桂園的態度,是他對華人和中國態度的折射。
對於這類言論,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在2017年初曾經指責過:
有的人在臺上時口口聲聲「馬中友好」,下臺後極力煽動仇華情緒;在臺上時四處遊說「中資來馬」,下臺後肆意污衊中資「搶飯碗」……如此翻雲覆雨,何來起碼的誠信? 何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又何以獲得大馬華人的信任?
他上一次做首相的22年間,華人也被壓制、被邊緣化。森林城市是新一輪壓制華人的開始。
馬哈蒂爾的政治理念,記錄在他48年前出版的《馬來人的困境》,一本宣揚狹隘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奇書。
半個世紀快過去了,馬來西亞以及這個星球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但馬哈蒂爾的所作所為,證明他依然信奉年輕的那個理念:
華人和印度人仍然是外來人,馬來人仍然是馬來西亞真正的統治者和主人。
他將馬來人窘迫的部分原因歸結為華人。在他筆下,馬來人和華人的種族特性衝突,造成了馬來人的貧窮和弱勢。
馬來人隨和、容忍,華人格外勤奮、商業上機敏。
他認為,華人是自私的套利主義者,等賺到足夠的錢以後,便回到中國去。民族融合進行了這麼多年,馬哈蒂爾並沒有一天放鬆過對華人的警惕。
碧桂園森林城市這樣集合了所有華人民族性格的項目,出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打擊和壓制,是自然而然的。
從1971年開始,馬來西亞政府推出了新經濟政策,在經商、教育、就業上給了馬來人實行配額制,即便馬來人佔了全國人口的68%。
比如,馬來西亞的房地產項目必須配套建設20%-40%的廉價房,賣給馬來人。
包括森林城市在內的一些大型投資項目,在和政府溝通後,獲得了豁免。但馬哈蒂爾重新上臺後,這些項目恐怕不得不屈服。
馬來人的困境寫在書裡,而為此買單的將是華人,甚至碧桂園這樣的中國投資者。
在曾執政的22年裡,馬哈蒂爾像一個有心無力的族長,保護著馬來人,知名國際評論員莊禮偉曾評價過他:
他無法忍受本族國民得過且過,又無法以強力剝奪他們的特權。
需要讀《馬來人的困境》這本書的,不止是楊國強。
哈耶克說過,那些大人物試圖把一個國家變成天堂的努力,恰恰會造成人間地獄。
3
被首相炮轟之後,有人問楊國強怎麼辦,楊國強回了六個字:
幹事太難了呀。
你包叔曾去過碧桂園森林城市,像一個獨立的王國,矗立在一片荒涼中。在森林城市的展廳,你包叔見到了這輩子見過的最大沙盤模型,據說光沙盤造價就超過一億。
森林城市融合了楊國強的畢生心血。
2012年,趁著金海灣成功的東風,楊國強和柔佛州蘇丹開始醞釀這個超級大盤。楊國強在柔佛看到了改革開放前深圳的影子,它們都有一個強大而富裕的鄰居。
對於森林城市,碧桂園中有不少反對者。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時任聯席總裁朱榮斌和CFO吳建斌,他們都出身中海,勸誡楊國強:
中海也曾試圖出海,但最終證明,房企的國際化此路不通。
楊國強還是出海了。碧桂園延續了國內好大喜功的作風,以柔佛州蘇丹政商關係作基礎。很快,一個中國特色的超級大盤成型了。
2014年1月,柔佛州沿海的居民驚奇地發現,一輛輛大型運輸車往他們的漁場傾倒土方。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聽說過這個項目,沒有公開的環評,各級政府也沒有公開過規劃。
麻省理工一位研究員在報告中說,是柔佛蘇丹幫助該項目繞過了監管程序。
碧桂園今日受到的種種詰難,或許那時就已埋下種子。中資企業出海的經驗還是不足,不知道這種恩惠背後,都將為未來的悲劇做鋪墊。
2014年至今,森林城市一波三折。先是環境問題,在鄰國新加坡的問詢下,碧桂園被迫停工,並將項目規劃面積縮減了30%。
公開問詢會上,項目發言人甚至被憤怒的村民攻擊,碧桂園最後補償給漁民一億多人民幣。
2017年2月,森林城市後院起火。外匯管制下,銷售額從2016年的超過200億元,一下跌落至70億元。銷售重心從內地市場轉向東南亞。
更重要的是,在馬來西亞,碧桂園正遇到在中國同樣的問題,被指責抬高房價,且質量問題頻出。
當地媒體報導,柔佛州新山在碧桂園、富力等中資房企進入新山後,房價一路上漲。碧桂園金海灣交房後,很快就有新加坡買家上街拉橫幅維權。
你包叔第一次知道,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也是要拉橫幅的。
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首相捉摸不定的想法,才是這個項目最大危機。
森林城市已經無法回頭,項目公司6.7億的託管資金放在柔佛房地產部,碧桂園必須完成整個建設計劃才能提出這筆資金。一旦房地產出現瑕疵或計劃擱置,政府將利用這筆款項完成工程。
馬哈蒂爾訪問中國前,楊國強去拜訪了這位新首相。兩個固執的人會面,據說沒談出什麼結果。
森林城市的員工告訴你包叔,碧桂園執行董事、森林城市的頭號人物蘇柏垣多次公開表達過對於馬來員工的不滿,甚至發表過對於馬來人種族歧視的評論。
這位資深員工說:
無論是楊國強,還是蘇柏垣,對於馬來西亞還缺乏足夠的尊重和了解。
推薦閱讀
▼
自如丨碧桂園丨去槓桿丨去庫存丨成都
華大丨海南丨朝鮮丨杭州丨鴻茅藥酒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珍愛包叔,順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