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這一點!

2020-12-22 玉可可502

人活一世,意義究竟是什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疑問。

雷鋒說:「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美好!」

大仲馬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愛因斯坦也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

可這樣的話,從小到大咱聽得多了,很難真正往心裡去。

但最近,讀了《: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稻盛和夫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書的前言中寫道:「回顧迄今為止的八十多載人生,追憶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生涯,我現在想要告訴大家、想要留在這個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年少時的稻盛和夫,遭遇了一連串的挫折和失意。小學考初中兩次失敗,高中畢業也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後來就職也不順利。然而,當他改變心態,埋頭於研發工作,卻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此後,他創辦京瓷、KDDI公司以及出任日航CEO,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在生命最後告訴世人:「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讓它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換句話說,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

因為,他的一生,就是「利他」的一生。

一、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

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瓷,公司成立不久,十餘名新員工聯名「上書」,提出加薪、提高福利待遇等要求。然而,對於尚沒有什麼實力的公司而言,顯然不可能對大家的要求照單全收。於是,稻盛和夫跟員工們促膝長談,經過三天時間,才徹底說服所有人。

送走大家,稻盛和夫感到無比地疲累,他問自己:「經營企業,難道就是這樣嗎?我怎麼走上了這條艱苦的道路!」

原本,稻盛和夫創立京瓷的動機是:把個人技術發揚光大。

如今,公司還在起步階段,自己連家人都照顧不好,卻要對這麼多人的生活負責,委實責任重大。

但通過這件事,他忽然意識到: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所以,他重新確立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很重要,崇高的動機會給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會推著一個人走的更遠、站得更高!

正是因為稻盛和夫有著崇高的動機和強烈的使命感,才使得京瓷從一個路邊小作坊最終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二、我的才能和能力,不可以只為自己所用,而應該為世人、為社會所用。

京瓷經營上了軌道後,稻盛和夫也曾想過:「公司有了這麼高的收益,但我的年薪卻這麼低,不是太虧了嗎?」

但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誡勉:「自己擁有的才能和能力,絕不是自己的私有物,那不過是偶然被賜予的。這種才能和能力,如果不為我所有,也很正常。

「所以,我的才能和能力,不可以只為自己所用,而應該為世人、為社會所用。」

一個人一旦這麼想,平常腦子裡根深蒂固的「這是我的東西」、「這是我的功勞」諸如此類想法,就顯得毫無根據,驕傲自大之心也就隨之消失。

就像老舍所說:「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不難看出,稻盛和夫的思想極具禪意。他說:「那些我們認定是自己的東西,不過是現世一時寄存在我們這裡的東西,其真實的所有者,我們根本不得而知。

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將其用於自身,而必須將其用於社會、用於世人。」

稻盛和夫不僅很早就參透了這其中的真諦,並且一以貫之地踐行。

京瓷股票成功上市後,他收穫了巨大財富。但他很快認識到:獲取利益或財富需要用正當的方法,同樣,使用它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從正確的為人之道出發,最好的「散財之道」是什麼呢?就是將通過企業經營獲得的財富用在自己以外的、「為了社會、為了世人」的方面,將財富再次回饋給社會。

於是,稻盛和夫用他的私有財產創辦稻盛財團,設立京都獎,用以獎勵尖端科學、基礎科學和思想藝術領域的傑出人才。

基於同樣的考慮,他創辦了「稻和塾」,將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和心得,毫無保留地向年輕人傳授。

在他看來,如今各種公司層出不窮,經營者眾,關於經營的理論和訣竅,學校和很多地方都會教,但更為重要的經營者的心靈狀態,卻沒人告訴。於是,他以《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書為載體,傾囊相授。

說到這裡,包括我們很多人都讀過的《活法》等書,也基於稻盛和夫這樣的「利他之心」,才最終抵達我們的書房。

三、人生原本單純,以利他之心為基礎,不斷努力,幸福終會到來!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雖然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的人生經驗,但是,即便對於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學習和踐行他的這種「利他之心」,也是頗有裨益的。

因為,稻盛和夫的智慧,並不僅僅是一點簡單的成功學,而是經營人生的哲學。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經營人生,經營我們的工作或事業,經營我們的婚姻家庭,經營我們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

平常人的生活,總有這樣那樣的糾結和煩惱,還有各式各樣的痛苦和不如意。但我們在這本書裡也能找到答案。

「一家人如何才能和睦相處?」「大家各自減少一點欲望就行了。」

「怎樣才能成功?」「如果內心祈願成功,就必須付出與之相應的自我犧牲。想要獲得大的成功,就要付出大的犧牲;想要獲得無上的成功,就必須付出無上的自我犧牲。」

「怎麼做才有幸福的人生?」 「人生其實是非常單純的東西。以利他之心為基礎,在每天的生活中,儘可能地不斷努力。只要這麼做,命運就一定會好轉,幸福的人生就一定會到來。」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而柴靜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

但通過閱讀《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時,我發現,以「利他之心」孜孜不倦做事的人,不僅會成為有能力的人,更是心靈有歸屬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時間感覺痛苦,反而很自然地擁有平靜、喜悅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對於航空業,稻盛和夫是門外漢,外界普遍不看好,認為日航必定會破產。稻盛和夫在日航著手改革重建,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日航就迅速走出谷底、恢復業績,此後多次突破盈利記錄,且十年來在世界航空業內遙遙領先。一個外行人,在危急時刻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三萬多人的飯碗,他究竟做對了什麼?
  • 稻盛和夫:忙活半輩子卻沒有成功的人,往往都卡在了這一點上
    世界上不存在100%成功的機會「很多人忙了大半輩子還很平庸,其實都犯了一個普遍的錯誤,那就是一定要等機會完全成熟了才肯出手,但世界上哪裡存在完美的機會呢(騙局除外),因此他們始終沒有成功。」——稻盛和夫稻盛和夫的經歷則可以完美地解釋這一理論。1959年,稻盛和夫創立了京瓷,7年後的1966年,京瓷已經基本穩定,開了分部,事業蒸蒸日上,而運氣來的時候你擋都擋不住,當時計算機大亨IBM公司找到了稻盛和夫,與稻盛和夫籤下了2500萬個電路板的大單。
  • 《心》稻盛和夫的心經:美好和快樂的人生,都是從利他之心而起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稻盛和夫「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這是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作品《心》一書所倡導的觀點。不得不說的是,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的。
  • 稻盛和夫說,不管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我們都要表示感謝
    在稻盛和夫看來,懂得感恩,對生活、對自己活著表示感謝非常重要,他曾經寫道:「感謝」非常重要。我們要感謝周圍的一切,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單身一人活在這世上。空氣、水、食品,還有家庭成員、單位同事,還有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在周圍環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
  • 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 稻盛和夫:回顧過去近90年,成功秘訣盡在4個字上,讓我百戰百勝
    眾所周知,被譽為是「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一生只創辦了兩家企業,但就是這兩家公司,都在稻盛和夫有生之年成功地邁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這簡直就是商界的傳奇,商界中人人傳頌稻盛和夫是「窺見了上帝秘密的人」。
  • 稻盛和夫:一個人發財前,多半會出現3個徵兆,佔一點就恭喜了
    提起窮人翻身的典範,就不得不說說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稻盛和夫。稻盛和夫今天是萬人敬仰的成功企業家了,但是他的出生平凡,甚至低於平均水平,他生於日本鹿兒島一個底層人家,父母小學都沒畢業,全家靠微薄的收入度日。然而這樣一個資質平平,沒錢沒背景的人卻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52歲創立了KDDI,兩家企業都做進了世界500強,稻盛和夫也成為了窮人翻身的典範。
  • 從稻盛和夫到蔡志忠,牛人們都選擇了出家,一點也不意外
    蔡志忠、稻盛和夫,殊途同歸的人生蔡志忠的人生可以說是一路開掛,4歲半就找到人生目標,立志畫一輩子畫,15歲成為職業漫畫家,創作了超過200本作品,早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後他放開來去探索自己喜歡的一切,除了我們熟知的漫畫家這個頭銜,他還是哲學家、科學家、作家、收藏家、橋牌家……說蔡志忠過了普通人十輩子的人生
  • 稻盛和夫:經營企業只要做到這三點,不成功都難!(深刻)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創立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成功經營的秘訣是什麼?那就是他的經營哲學。稻盛和夫又是如何界定經營哲學的?接下來將為大家講他的成功之道。因此,稻盛和夫,在公司京瓷公司編寫了《京瓷哲學》,並且將這一哲學在全公司推廣學習,由此來約束員工的行為,也是京瓷成為世界500強的制度保障。其實,在這一點,華為也是這樣的。《華為基本法》從1995年萌芽,到1996年正式定位為「管理大綱」,到1998年3月審議通過,歷時數年。
  • 稻盛和夫:事業成功,人生幸福的秘訣就在你的心裡
    這就是典型的利他思維。放眼望去,全世界優秀企業全都有這種思維,為別人解決問題,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而40年,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稻盛和夫更是把利他思維奉承聖為取得成功,獲得幸福的真經。他把多年的經營管理經驗寫成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 日本經營天才稻盛和夫,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他是如何做到的?
    對於成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的標準也都不一樣,有的人能夠安穩的度過一生,這就是一種成功,有的人考取博士學位,走到人類認知的邊界,這也是一種成功,有的人娶個漂亮的老婆,然後生一個大胖小子,這也是一種成功。
  • 稻盛和夫的人生忠告: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一點
    稻盛和夫在《幹法》中將人分為三種:「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而那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往往都是「自燃型」的人,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極大的熱情和明確的目標,並能夠為之付出所有的努力。稻盛和夫用一個公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人生成功(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他把能力放在了最後一位,足以證明他的態度。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對工作的態度稻盛和夫在大學畢業後,為了生存,在老師的介紹下進了松風陶瓷,但因為專業不對口,再加上公司快要倒閉了,所以,稻盛和夫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是非常敷衍的。
  • 稻盛和夫:記住這一點,在工作中,你將打敗一大半的競爭者
    稻盛和夫給出的答案是:「把工作當作修行」。稻盛和夫是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締造者,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他在78歲高齡還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創造了日本航空一年時間從虧損1800億到盈利1884億日元的奇蹟。
  • 稻盛和夫: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沉醉於自己所做之事的人
    稻盛和夫,日本商業界神一樣的存在,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簡稱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信(僅次於日本NTT 的第二大通訊公司),並且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 稻盛和夫:一個人再缺錢,也要在這3個方面大方,財運自然來
    真正的貧窮是自己內心的窮,有的人即便開始時再窮,也能靠著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就像稻盛和夫。作為從貧窮中走出的代表,稻盛和夫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年輕人,越窮,越要在這3個方面大方,堅持下去,富貴自然來。對自己要大方我們一定要學會對自己大方,尤其是沒錢的,你要相信自己才是成功的資本。
  • 稻盛和夫:想出人頭地,並不在於知識多少,關鍵是這3個認知覺醒
    尤其是走上社會以後,很多人知識量很大,卻在職場上困難重重;有的人奮鬥多年,依然籍籍無名;有的人小有成就,但難再更上一層樓……在這一點上,你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的認知和思考。同樣的事情,不同認知的人所做的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有時改變人生命運或者使你快速成長的,不是知識,智商,情商,而是你對思想的認知。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突破生命的瓶頸。
  • 稻盛和夫:剷除心中「二賊」,則可成大事,否則一切皆為徒勞
    稻盛和夫是世上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成功企業。在已經78歲高齡時,用半年時間讓即將瀕臨破產的最大航空公司起死回生,堪稱世界奇蹟。由此看出稻盛和夫的能力可見一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都曾說不如他,馬雲曾3次請教稻盛和夫:「我特別欣賞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學和觀點。」
  • 活法| 稻盛和夫:一切存在都是必然
    當有人提出這類有關「人」的本質的問題時,我會做如下回答: 「地球上……不!整個宇宙間存在的一切,都是因為具備存在的必要性而存在著。無論多麼微小的東西,都是必要的。人類自不必說,森羅萬象、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 哪怕是生長在路旁的一株雜草,滾落在街邊的一粒石子,也因為具有存在的必然性而存在著。
  • 稻盛和夫:真正厲害的人,都在默默做「三件事」,希望你也在做!
    京瓷公司在稻盛和夫的帶領下,不斷勇攀高峰。經商多年的他對商業信息極其敏感,在52歲的時候創辦了第二家企業KDDI,這在日後成為日本舉動輕重的電信公司。也就是說,在一天的時間裡,不論做哪件事兒,我們都在不斷地推進計劃,而且做起事情來還比較高效,千萬不要讓心情左右了我們做事的信心。開心了就去讀書,不開心就去刷劇,這簡直就是浪費生命。3、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思維稻盛和夫曾說,他最喜歡的一類人就是「自燃型」的人,這類人的特點就是:對自己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自我驅動力非常強。
  • 稻盛和夫:長遠的成功沒有快捷方式,唯有永不放棄地點滴積累
    稻盛和夫曾經在他的《活法》中寫道平凡變成非凡就是這個"持續"。 不選擇捷徑,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認真、踏實地工作,積以時日,夢想變為現實,事業獲得成功,這就是非凡的凡人。 說持續重要,並不是說"反覆做相同的事情"。"持續"與"重複"是兩回事。